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959877
尽管数不清的谜团困扰了我们数千年之久,却也更加激发了我们揭开谜底的勇气。我们在本套书中收集了涵盖了中国历史之谜、世界历史之谜、人类文明之谜、自然之谜在内的近五百个人类未解的谜团。我们并不奢望通过本书一蔟而就地揭开这些谜团,但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一个探索人类和自然奥秘的平台,为早日破解出一份力。
目 录
章 寻觅五千年中国历史真相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玉器之谜………………………………………………….3
老子的真实姓名之谜……………………………………………………….6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所著吗………………………………………………7
苏州虎丘剑池下面有吴王阖闾的墓吗………………………………………….10
孔子墓为何叫“孔林”而不叫“孔陵”………………………………………..12
中国的智慧宝藏《易经》之谜……………………………………………….15
秦始皇的“碣石宫”修在什么地方……………………………………………17
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20
秦始皇陵文官俑之谜………………………………………………………21
秦始皇陵是否被盗过………………………………………………………25
阿房宫真的是项羽烧的吗…………………………………………………..28
项羽究竟死于哪个东城…………………………………………………….31
马王堆汉墓女尸千年不腐之谜……………………………………………….33
塞外雄关玉门关之谜………………………………………………………35
泰山无字碑究竟为何时何人所立……………………………………………..36
王昭君出塞之谜………………………………………………………….38
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之谜…………………………………………………..40
杏花村今在何处………………………………………………………….44
秦桧是否是金人的奸细…………………………………………………….47
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哥死因之谜………………………………………….48
郑和真正葬于何处………………………………………………………..50
明朝的“三大案”未解之谜…………………………………………………52
皇太极继位之谜………………………………………………………….56
南明后一个皇帝埋骨何处…………………………………………………58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巡幸江南…………………………………………………61
雍正皇帝为何不葬入清东陵…………………………………………………63
郑板桥“难得糊涂”由来之谜……………………………………………….64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杀杨秀清是奉诏还是擅杀…………………………………….66
光绪皇帝爱妃珍妃坠井之谜…………………………………………………68
第二章 探索世界历史谜团
多利亚人何时来到希腊之谜…………………………………………………75
苏格拉底死亡之谜………………………………………………………..77
亚历山大为何突然从印度撤军……………………………………………….81
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在哪里…………………………………………………83
阿基米德用镜子打败过罗马军队吗……………………………………………85
古罗马皇帝提比略为何选择隐居生活………………………………………….88
查理大帝加冕之谜………………………………………………………..90
哥伦布究竟是哪国人………………………………………………………94
达·芬奇的《安吉里之战》画作之谜…………………………………….97
克里姆林宫地下藏书之谜…………………………………………………..99
莎士比亚死因之谜……………………………………………………….101
塞万提斯埋骨何处……………………………………………………….104
谁打响了列克星敦枪………………………………………………….106
美国买入阿拉斯加的原因何在………………………………………………108
谁先发现了澳大利亚……………………………………………………111
美国战舰“缅因号”爆炸之谜………………………………………………113
墨索里尼策划的“向罗马进军”之谜…………………………………………116
女环球飞行家埃尔哈特失踪之谜…………………………………………….119
考文垂被炸之谜…………………………………………………………122
是谁烧了“诺曼底号”……………………………………………………123
丘吉尔遇刺之谜…………………………………………………………125
墨索里尼为什么要将女婿齐亚诺送上断头台……………………………………129
日本“阿波丸号”沉没海底之谜…………………………………………….132
巴顿将军车祸身亡之谜……………………………………………………134
“死亡天使”门格尔是溺水而亡的吗…………………………………………138
列侬为何遇刺身亡……………………………………………………….139
扶桑究竟指的是日本还是墨西哥…………………………………………….142
第三章 人类文明发展遗迹
“欧洲”名字的来历……………………………………………………..147
古埃及人种之谜…………………………………………………………148
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哪里去了………………………………………………..150
古罗马人为何喜欢角斗士表演………………………………………………153
真的有史前大洪水吗……………………………………………………..157
谁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160
印度尼西亚“千佛坛”之谜………………………………………………..162
我国酿酒始于何时……………………………………………………….163
马里国王和他的探险团队到达了美洲吗……………………………………….165
美洲金字塔与非洲金字塔有亲缘关系吗……………………………………….167
奇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69
北美阿那萨基大房子之谜………………………………………………….171
塔克拉玛干古城消失之谜………………………………………………….174
真的有巨人族存在吗……………………………………………………..175
马耳他岛神秘古文明之谜………………………………………………….176
爱琴海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之谜………………………………………………178
法洛斯岛亚历山大灯塔之谜………………………………………………..179
非洲国王的藏宝之谜……………………………………………………..180
土耳其地下城之谜……………………………………………………….181
古罗马的高超医术之谜……………………………………………………182
千佛碑的脚印是谁的……………………………………………………..183
美洲大土墩的神秘建造者………………………………………………….184
第四章 寰宇世界气象万千
地球生命起源新说……………………………………………………….189
恐龙为何在自贡“集体死亡”………………………………………………192
地震云真的存在吗……………………………………………………….193
动物真的能够预测地震和海啸等灾难吗……………………………………….196
壶口瀑布之谜…………………………………………………………..200
金沙江因何拐弯…………………………………………………………202
鸟类能够飞翔之谜……………………………………………………….204
海底中的淡水从何而来……………………………………………………206
湖泊突然消失之谜……………………………………………………….207
鱼的性变之谜…………………………………………………………..209
植物认亲之谜…………………………………………………………..210
前 言
如果有人问你,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是武士吗?你可能会想当然地回答说:“是。”不过,考古学家会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是错误的,因为兵马俑中还有文官俑。
如果说项羽烧了阿房宫,那么你知道这其中还另有玄机吗?
你也许有机会去埃及观看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在它面前,你会疑惑:它的鼻子去哪里了?
另外,苏州虎丘剑池下面有吴王阖闾的墓吗?泰山无字碑究竟为何时何人所立?谁先发现了澳大利亚?美洲金字塔与非洲金字塔有亲缘关系吗?动物真的能够预测地震和海啸等灾难吗?海底中的淡水从何而来?……
我们在阅读历史或是参观历史遗迹的时候,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历史真的是这样发展的吗?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如果不是这样,又会是怎样?有没有另外一种发展轨迹,哪怕只是个假设而已?
诸如上述的很多问题,也许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似乎又不是那么明确。人们总是好奇,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可能吗?也许我们以前知道的,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真相也许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探索未知的领域更是对科学的一种严谨的态度,也许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了。
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④》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
章:寻觅五千年中国历史真相。
第二章:探索世界历史谜团。
第三章:人类文明发展遗迹。
第四章:寰宇世界气象万千。
这些难解之谜有些尚未破解,有些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希望,我们收集的这些谜团,能够激发读者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我们并不奢望通过这一本书就全面破解所有谜团,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探索人类和自然世界奥秘的平台,并为早日破解这些难解之谜出一份力。
我们在编写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④》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历史读物,其中有部分精彩篇目我们难以割舍,予以适当引用,请文章被引用的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此外,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还请教了许多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在此特向前辈学者表示感谢。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章 寻觅五千年中国历史真相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玉器之谜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古文化的一支,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命名,距今5 300~4 000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内,分布着以莫干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内涵丰富,面积广阔,遗址密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的相复合,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专用墓地及莫干山大型建筑遗址的被发现,良渚遗址已成为印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并将成为东方文明的圣地。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著名、有特色的就是玉文化,这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并且一开始就显现出不凡的艺术魅力。良渚文化为何在5 000年前就有如此出众的玉文化呢?先民们为何要雕琢那么多玉器,又是如何雕琢的呢?
良渚文化玉器
有一种说法是,良渚玉器的大量出现是因为装饰、美化生活的需要。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玉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玉,一般晶莹剔透,即使有少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因为其石料稀有,因此非常珍贵。玉石还不能称为“玉”,只有经过匠师的精心雕琢,才能成为具有各种内涵的玉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正因为玉有太多美好的品质,因此人们往往把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和玉联系在一起。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士大夫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行”的仁人君子,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必配玉,玉只可配君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所谓五德,首先指玉的五个特性,即晶润的光泽、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坚韧的质地和温和的内在;然后再用这五个特性来形容人的五种美德,即仁、义、智、勇、洁。
装饰生活、美化自己是人的天性。远在一万年前,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山顶洞人,在闲时也不忘磨制骨器、石头来制作项链等装饰品。7 000年前鱼米之乡的河姆渡的先民也是如此,他们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捡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用来打扮自己,这就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种。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的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的玉项饰等。这些玉器都造型精致,刻有各式图案,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特别是成串的玉项饰。所以说良渚文化出现如此众多优美的玉器是因为装饰生活的说法不无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良渚玉器大量出现,首先不是装饰的需要,而是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至于把玉作为装饰品反而是更晚些的事情了。
持此说法的人认为,良渚玉器以体大著称,显得深沉严谨,不属于适合随身佩戴的装饰品,并且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是否会产生这样的需求还值得商榷。
良渚玉器明显的特色是形式多样、数量众多。良渚玉琮系由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的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这些物品充满神秘气息,现在看来其形状和图案也是令人惊异的,隐隐透出一股凉气。这些玉琮的用途应该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周礼》中曾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说法。东汉郑玄注“璧圆象天,琮方象地”,都说明玉琮与对鬼神的崇拜有关。
因此,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良渚玉器是用来祭祀的神器,其更深的文化内涵是对鬼神的敬畏,“玉”由此被衍生为一种权力的象征。这一点从后来“玉”的地位可以得到反证。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玉”不仅仅只被作为装饰和美好品质的象征,它从一开始就更多被作为具有神圣地位的、能显示权力的神器。
良渚文化玉器
另外,长江中下游一直就充满浓厚的巫术气息,这可能就是从此地久远的人类文明——良渚文化继承而来的。有人认为,良渚文化就是以“蚩尤”为首领的部落的文化。据考证,良渚文化时期已有初步的政权存在,可以称为良渚古国。后来良渚古国被中原炎黄部落为首的青铜文化所打败,共同融入中华文明之中。从历史上看,良渚文化时代的玉文化不仅没有随良渚文化的衰亡而消失,反而被后来的夏、商、周三代全面继承下来,成为中华古文明特色的内容之一。夏、商、周三代从良渚文化继承的玉文化,包括一些具体的礼器,如象征王权和军事统帅权的玉钺,祭祀天地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等,甚至连玉琮上那个象征良渚文化宗教信仰系统的神人兽面纹都被夏、商、周全面继承下来,成为三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内涵。
良渚文化是神秘而又辉煌的,虽然对于良渚文化的玉器,主要是用于装饰还是用于祭祀的问题,目前尚不能明确,但良渚玉器形制奇特,肯定包含着先民神秘的思维,则是确实无疑的。
老子的真实姓名之谜
学术界历来都把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然而关于老子的姓氏、生活年代、生平事迹等记载却远不如孔子那么明确。首先,老子的姓名就是一个谜,数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年来,有的学者根据对老子籍贯地乡音的研究提出,老子家乡一带至今还把老虎称为“狸儿”,因而猜测,老子可能是虎年生的,小名“狸儿”,后来传来传去就变成了“李耳”,这就是史籍中说老子姓李名耳的来历。
按这一说法,首先以讹传讹的是司马迁。《史记》说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这个记载历来造成了许多争议。既然老子姓李名耳,那么“老子”一句何来?有一种解释:“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认为因其长寿而有“老子”之名。也有人说“老子”是自称。这些说法虽各有不同,但均不出老子之“老”是长寿之意。道教徒描绘的老子满头白发的外貌,便是根据这种说法附会而成的。
司马迁说老子名耳字聃,这个名与字之间是不是有联系呢?古代辞书对“聃”字的解释是“耳长而大”,因而有学者认为,老子大概是因为生下来耳朵就很特别,故以“耳”为名,以“聃”为字。这种解释同古人起名取字的习惯是符合的。
另一种说法认为,老子本来就姓“老”,因为根据《左传》等记载,春秋时确有“老”姓。那么《史记》为什么又说老子姓李呢?由于司马迁没有解释,学者便为之找根据。有人认为老子的母亲姓李,老子是随母姓。但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其一,在父权制的时代,随母姓是很难想象的,老子为什么要随母姓呢?他的父亲又姓什么呢?这些都没有解释。其二,有人考证,李姓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春秋200多年中并无李姓,老子之母姓李又从何而来?道教中还传说,老子生下来便口中能言,指着院中李树说:这就是我的姓。这显然是不足信的。
还有人认为,“老”与“李”乃一声之转,李是老的音变,因而姓老与姓李并不矛盾。此种说法尚未提出更多证据,可作为一家之言。
至于老子是否真有小名“狸儿”,这是否真的揭示了他的姓氏的千古之谜,还有待深入考证、研究。
《孙子兵法》真的是孙武所著吗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画像
这些经典的战略、战术、战法名言,想者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几千年来,它们都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引用和推崇。其实,它们都出自同一本书,那就是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大放光芒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早,也是杰出的兵书,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专门为本书作注,他的《孙子兵法》注颇为后人所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内阁首辅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
1938年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也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赞书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是科学的真理。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事务、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读物之一。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
其中《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认为此书原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可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1200年,南宋的军事研究者叶适就下了这样的结论:孙武并无其人,“其事其书皆为纵横家作伪”。他是这样质疑的:如果孙武像世人传说的那样“南服越人、西灭强楚、北威齐晋”,为什么没有被升为卿大夫?在举世公认的权威史书《左传》中,为什么没有关于孙武一字一句的记载?叶适的观点在当时掀起巨大的波澜。其影响巨大,直至近代。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待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 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列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1972年4月在银雀山西汉一号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竹简、《孙膑兵法》十六篇和逸文五篇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两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地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这些疑点不能正确解释的话,要断言《孙子兵法》系孙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颇。
苏州虎丘剑池下面有吴王阖闾的墓吗
阖闾是春秋晚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4年在伍子胥的辅佐下,用计刺杀了吴王僚,夺取了王位,其后多次率吴军攻楚伐越,又相继战败越国与齐国,成为一方霸主。《吕氏春秋·简选》称他“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
阖闾死后,葬于苏州市虎丘剑池。此墓营建时,征调十万民工使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三载方成。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陵墓上方剑池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传秦始皇和东吴的孙权都曾派人来此凿石求剑,但无所获,唯凿处成为深池,故称剑池。一说剑池为冶炼宝剑淬火之处。
虎丘剑池摩崖石刻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真卿书法造诣极深,当年他写这四个大字之后,经过很多年“虎丘”二字逐渐脱落。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补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或许大家会问:“凭什么说‘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漂亮呢?”其实我们细细看“虎丘”虎的一撇和“剑池”剑的一撇,就可看出二字的差距,“剑池”剑的一撇给人感觉非常流畅,而“虎丘”虎的一撇则有明显的描下来的感觉。
有人说“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这也暗示着阖闾墓的秘密。因为剑池的东西两壁悬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建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墓。
总之,剑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吴王阖闾墓是否在剑池下面等问题历来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剑池。当时曾清洗苔藓,证实剑池东侧岩壁上确有明代长洲、吴县、昆山三县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记事两方,石刻上载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剑池水干,于池底发现吴王墓门的简单情况。后来又戽干池水,出清污泥,又见剑池两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没高低欹斜现象,显然是由人工开山劈石所凿成。池南有土坝一个,与石壁三面相连,面积约四张八仙桌大小,低于水面近一米,是人工筑成用来蓄水的。池北狭处,有一个洞穴和向北延伸三米多长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单独出入,举手可摸到顶,从上到下方正笔直,不难推断,这也是人工开凿而成。尽头处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并立,而无回旋余地。前面有用麻砾石人工铺成的长方石板四块,一块平铺土中做底座,三块横砌叠放着,好似一块碑石。每块石板高0.8米,宽约1米。块已脱位,斜倚在第二块上。第二块石板门的石质不同于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于长期受池水侵蚀,显露出横斜稀疏的石筋。根据形制分析,这是一种洞室墓的墓门。剑池是竖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这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
据《越绝书》记载,“阖闾之葬,穿土为山,积壤为丘,发五郡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周广六十里,水深一丈……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为凫雁。”这样夸大的描写,虽然不一定可信,但作为春秋末期五霸之一的吴王之墓,其建筑规模肯定很大,墓室设计也必然会相当精密。
由于剑池底下的洞穴终没有彻底开掘,所以直到今天,苏州虎丘剑池下面是不是真正埋有吴王阖闾的尸骨和珍宝,仍然是个不解之谜。
孔子墓为何叫“孔林”而不叫“孔陵”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他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林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皆为各国的高官及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据说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其中有一项结论,就是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孔府因孔丘的诞生而成为一个神圣的地方,孔林也作为孔丘的葬地而成为千万人祭祀和瞻仰的地方,成为一个淳朴自然又充满诗意的名胜。孔子曾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葬地称陵完全是有资格的,为何却称为“孔林”呢?
孔子墓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时代,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想以自己的仁政学说说服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化干戈为玉帛,结果事事不如意,到处碰壁。救国平天下的抱负不能实现,他只能在68岁高龄时回到阔别14年的家乡,潜心整理古代的典籍并记录当地的历史。尽管他的社会学说不为当时的诸侯所理睬,但他的渊博知识和伟大人格感动了一大批青年,这些青年一生追随孔子,虽经常困厄于穷途,却日日弦歌不断。
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后,鲁国上下哀悼。当政的鲁哀公亲自写了悼文,抱怨苍天为何如此不公,连这么一个老人都不愿留在他的身边,抛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忍受心中巨大的愧疚。但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认为鲁哀公在孔子生前并未重用他,死后追述孔子的德行是不合礼节的,他们遵循一种古老的信仰,从四面八方持奇木异种来到老师的墓地,栽种在坟冢的周围,形成了原始的孔林,这也同当时的葬俗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人死后的处理方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而逐渐成了一件大事。在原始社会初期并不存在丧葬事宜,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有的随意掩埋,有的只是听之自朽,既不封土,也不植树。直到春秋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坟丘形式的墓葬。相传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就病故了,葬在了防山上。母亲怕孔子前往祭拜,影响学习,一直没告诉他父亲葬在何处。直到孔子17岁时,母亲病故,孔子才从邻居那儿知道了父亲的葬处。为了便于祭祀父母,孔子主张将父母合葬在一起,并筑起坟丘。孔子成为个在父母墓上封土为坟的人。到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随着葬礼观念的加强及高台夯土技术的发展,在墓坑上堆筑高大的陵体,已遍及中原。
奇怪的是孔子死后,据说仍是葬后不起坟土。孔子的弟子们也许担心天长日久找不到老师的墓地,故而不约而同地携带着树种来到孔子葬地,围绕着墓地种植下树木,以为老师墓地的标志。与此同时,不少弟子还为老师守墓。比如孔子为器重的弟子之一子贡——一个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富商——就在老师墓前盖了一座茅屋,为老师守墓六年。这些弟子守墓时,必是年年植树。现在的孔子墓地东边,有一个被称为“楷亭”的凉亭建筑,亭内石碑上刻有一棵古老的楷树。相传在孔子死后,子贡将一棵楷树苗种植在老师的墓旁,后来这棵树长成参天大树。清康熙年间遭雷火焚死,后人便将这棵楷树的枯干图像刻在石上,筑亭纪念孔子弟子们用植树的方式来表达对恩师思念之情的行为。
子贡为老师守墓六年,当他哭辞孔子墓时,绝不会想到老师以后会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确,孔子身后也寂寞了几百年。他躺在弟子及后人栽植的树林里,始终只有墓而没有起坟堆。直到东汉桓帝时,朝廷才以官方名义修了孔子墓。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地赐给祭田、墓田,重修和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的孔林规模。孔子的墓地上也堆起了马背形的封土,称为“马鬣封”,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
确实应该感谢孔子的弟子们,他们用植树的方式寄托自己对恩师的思念,才使我们后人能知道这位古代圣人的葬身之处。孔子在丛林环绕中长眠了2 400余年,孔子墓不称孔陵而称孔林,恰如其分地把孔子同那些功业傲天下的帝王们区分开来,因为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圣人。
中国的智慧宝藏《易经》之谜
《易经》这本2 000年来居儒家经典著作重要地位的古籍,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集人类智慧之大成的天书,它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能为人类解开许多谜团。后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它不但能解决古代的一些疑难问题,而且通过研究它得出的一些高深理论,对当今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随着研究的深入,《易经》的神奇之处日益显现,这就更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它研究的热情。现在,美国和日本研究《易经》的机构就有近百个。美国前总统卡特就曾提出将《易经》的研究成果作为核战略方针。法国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与分子遗传学中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十分相似。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六十四卦是否是对人类遗传密码的一种破译。如果是,那就会将生物遗传学推向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在几百年以前外国就有人致力于《易经》的研究。如数学微积分和数理逻辑学的创始人莱布尼茨就曾将自己发明的二进制与伏羲图中的八卦交互论证。近人们更有惊人的发现,科学家们研究证实,在2 000多年前的《易经》中,已经包含了许多物理学、数学定律中的内容。
《易经》如此神奇,那么,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该书成于何时?作者为谁?这些疑问都是《易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的千古之谜。
关于《易经》的属性,有人凭直觉说它是古代的卜筮书,也就是一本算命的参考书。说得时髦点,它就是一本古代的预测学著作。也有人把它考证成历史书。还有人研究了《易经》内在的东西,然后得出了它是一本哲学著作的结论。这些都是近代以来,人们对《易经》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而在2 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们只把它作为卜筮书来看待。
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指的就是《周易》。它通篇都是在讲解八卦以及由此演绎出来的六十四卦,描述各卦的卦象和相对应的爻辞。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造,后来周文王又演绎八卦成六十四卦。《史记·日者列传》中这样记载:“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六爻,则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周易》之中,除了卦辞和爻辞外,还有过去被称为“十翼”的《易传》。正是由于《周易》这种十分明显的占卜特点,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它看作卜筮占卦的参考书,连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也不例外。
但是,透过《周易》说卦论爻的外表,可以看到全书表现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它在向世人传递着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这也正是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哲学文献的依据所在。
而如果对《周易》的“经”部分进行考辨,人们不难发现,解释卦象的爻辞和其他注释,都是有关古代战争、祭祀、婚姻、农事等内容的记载。一些学者也就根据这一特点认定《周易》是一本历史书。中国现代学者胡朴安曾断言:《易上经》是原始蒙昧时代到殷商末年的历史记录,《易下经》则记录了周初文、武、成三王所处时代的历史。
这些看法是不是已经触及了《周易》的本来面目,尚难确知。
至于《周易》成书时间,有人断为西周成王时期,有人断为西周末年,也有人断为战国时期,确切时间尚不得知。
《易经》虽然成为千古之谜,但是它对后世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显示出它深奥的内涵,也映射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不禁令人深思:我们祖先对宇宙、人世的这种非凡洞察力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秦始皇的“碣石宫”修在什么地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经过碣石山,为大海的波澜壮阔景象所动,慷慨而歌,即兴作的《观沧海》中的诗句。
曹操登临的碣石,就是秦始皇的海边行宫。碣石宫曾留下许多古代帝王的足迹,它当年的辉煌气势曾引得多少帝王诗兴大发。大家普遍认为,曹操诗中的海就是今天的渤海,那么,碣石宫到底在环渤海的何处?它曾有的辉煌难道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便大张旗鼓地“亲巡天下,周览远方”。他曾先后五次远途巡游,其中第四次出巡是在公元前215年。这次出巡的主要目的是巡视北方边塞。他从咸阳出发,沿途经过原韩、赵、魏、齐的边境交界之地,摧毁各诸侯国的城郭,决通川防,夷平大道上的险阻,巡游的终点是渤海的碣石山。面对滔滔的海水,秦始皇还是没有忘记求仙的愿望,经过一番隆重的祈祷仪式后,秦始皇命令随行人员把他一路的所作所为刻记在石头上,然后住在了临海的行宫——碣石宫。
据史书记载,碣石宫存在的时间很长,很多帝王都曾登上碣石宫“观沧海”。在秦始皇东临碣石100年以后,汉武帝也曾东巡到碣石宫,登临观海。
又过了300多年,曹操出兵乌桓,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留下了有名的《观沧海》诗。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等,均曾登临远眺。其中北魏的文成帝还在碣石山下与群臣大摆酒宴,改碣石山为游乐山,可见当时的行宫风景宜人。
现在的秦皇岛碣石山风景区
但不知什么原因,自宋代开始,碣石及其周围沿岸的宫殿群日渐萧条,终至湮没,让人对这位千古一帝的海边行宫产生了众多的联想和疑问。
秦始皇的海边行宫碣石宫到底在环渤海的何处呢?一种说法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骊成(即今河北省乐亭县)的大碣石山,一种说法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昌黎县的碣石山南距渤海15千米,主峰海拔695米,上有仙台,是传说中汉武帝登临招仙的地方。仙台顶部山壁上镌刻有“碣石”两个大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昌黎县的碣石山就是秦始皇、汉武帝登临招仙的碣石宫的所在地。既然能称为宫,当然要有宫殿的建筑,但是在这里却未留下宫殿的任何遗迹,所以这种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
没想到,一个和孟姜女坟有关的遗迹却提供了秦始皇海边行宫的线索。
在昌黎县碣石山的北边、长城山海关外的辽宁绥中县万家镇墙子里村石碑地,正对海中有三块陡峻高大的自然礁石,据民间传说,此为孟姜女坟。在中国很早就流传着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故事说: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征往北方修筑长城,孟姜女送寒衣万里寻夫来到这一带,当得悉丈夫因劳累过度而死后,孟姜女万念俱灰,悲哭不已,长城为之倾塌,孟姜女也投海而死,死后化为礁石。这一组礁石一高一低,据传说那高的礁石是孟姜女,低的礁石是她包裹寒衣的两个包袱。
从1982年开始,经过考古工作者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学者们在孟姜女坟的海岸上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遗址,没想到所谓的“姜女坟”竟是秦始皇时期的“碣石”。专家在碣石宫遗址中发现了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宫殿的宫墙,其中出土了与秦始皇陵相似的高浮雕夔纹巨型瓦当,这都是皇家级建筑物才有的工程特征。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与宫殿建筑配套的还有“双阙”,其中的黑山头阙距宫殿2 000米,出土了空心砖踏步、自然石柱础、长方形夯土台基等,大概是高台建筑基址。此建筑呈多层次、多单元的布局,居高临下,由此登高观海效果极佳,当为碣石宫的右阙楼。这座右阙楼据推测也有可能是“汉武台”,即汉武帝的祈仙台。所有的宫殿遗址、双阙遗址都面向海中的“姜女坟”礁石,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碣石”,所以才称为“碣石宫”。秦始皇在位时肯定没有听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也绝不会想到他盼望仙人显现的这几块礁石,会被后人当作他暴政的历史证据。
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也是求仙心切的皇帝,他们认为神秘的大海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祈祷来使仙人显灵。碣石宫作为中国帝王建于海边的行宫,其曾有的辉煌本来就够神秘的,而它在历史上不明原因地突然消失,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历史之谜。但愿我们能够找到更多的史料来确证碣石宫的存在和消失之谜。
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大量的士兵头上都戴着一种小圆帽(经考古人员证实,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绾成一个发髻,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他们一律不戴头盔。而且他们不仅不戴头盔,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单。那么,究竟是为什么?
兵马俑
2 000多年前,秦国一位兢兢业业的名叫喜的县法律秘书,为后人探索这个谜提供了一条线索。
喜曾经三次从军,他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邢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案件:两个秦兵在战场上为了争抢一个对手的首级竟要自相残杀!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
公元前359年,改革家商鞅为秦国制定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法律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首级一个,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财产也越多。
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士兵们争抢敌人首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想象,在秦军将士的眼中,敌人的头颅就是换取地位和财富的等价货币。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在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
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不顾性命的行为,那就是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他们杀敌晋爵。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这是全军的规定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的本性?
也许,正是这样崇尚武力的精神,使得秦军如此凶悍,打得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终为秦王统一了中国。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人们只能进行这样的推测了。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等待着人们发现更多的秘密。
秦始皇陵文官俑之谜
秦始皇陵文官俑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只有武士俑,殊不知秦始皇陵中还有文官俑,这是我国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2000年5月在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个大型陪葬坑。经过一年多的挖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发现,就是首次出现的“文官俑”。这预示着30多年来,考古学家关于始皇陵庞大地下军阵的“武”文化次出现重大的分水岭。
2000年初,例行的秦始皇陵园考古勘探集中在陵南内城区域。5月,在封土西南角的石榴园内的一次普探中发现了一个陪葬坑。经初步的钻探表明,该坑平面略呈“中”字形,坑体为东西向,由斜坡道,前、后室三部分组成,是一座坑体总面积为144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在陪葬坑的前室发现了彩绘陶俑的残块,后室发现了马的骨骼,在斜坡道口处,发现有木车残迹。限于资料,考古工作人员初认为这个陪葬坑仅是一个马厩坑,可能供养着身处地府的秦始皇乘御狩猎的御马,至于陶俑,应该就是饲马人。
在陪葬坑中,以成年马骨为主的后室,由于饱受2 000年的酸碱腐蚀,当年埋葬的活马仅存马骨。东端的马骨保存状况尚可,西端所发现的马骨则散落在铺地木之上。因此处曾在早期进过11次洪水,致使马骨移位现象严重,骨架凌乱不堪,加之棚木的腐朽、坑体的坍塌,单匹马骨形体已不复存在。有的马骨因受水的冲积,漂浮于倒塌的棚木之上。
经过清理后发现,共有9具马骨,均系成年马匹,其中8具为雄性,1具为雌性(或被阉割过的雄马)。从后室东端清理范围内发现的马骨数量上推测,在长20.5米、宽3.8米,面积约76.2平方米的范围内原有陪葬马约20匹。它们的肢体均头北尾南,按一字形排列。
然而,一个念头却久久困扰着这些深入探究的考古学家们:离始皇陵封土仅仅20米处难道只是一个简单的马厩陪葬坑吗?为探明究竟,考古学家来到了考古现场。通过发掘,发现坑内壁面即夯土二层台的内侧嵌有厢板,坑底地面上铺砌木地板,铺地木之下为由3层夯面构就的坑底;夯土二层台上覆盖扁平长方体的棚木,棚木之上覆盖芦席,然后再覆土掩埋。早已作古地下的始皇帝或许料想不到,高耸的封土、精明的障眼法依旧挡不住考古专家们的智慧。2000年深秋的一天,当件陶俑出土时,人们惊呆了——没有铠甲、没有战袍——这在已出土的六七千件秦俑中是史无前例的!
霎时间,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在耗时一年的挖掘中,共出土陶俑12件,除12号俑面西外,其他11件俑均面北。其中2至11号俑呈一字向排列,紧依着室南壁。
这次发掘清理出的12尊陶俑的共同点是:均头戴长冠,而且从服饰上看,分为8尊袖手俑和4尊御手俑两大类。袖手俑高大稳重,1.89米的个儿站立在长方体踏板上,头戴单板长冠,沿面颊系冠缨于颌下,带尾系成蝴蝶结。他们上身着双层交领右衽长襦,内襦长度到膝下,外襦长齐膝,腰束革带,右腰间悬挂陶削、砥石,下着长裤,脚穿齐头方口浅履。御手俑更是高达1.90米,头绾扁髻,戴双板长冠,长襦缠身,腰带紧束,着衣干练。他们目视前方,双臂前伸,握拳做揽辔状,一副神情专注、谨慎驾驭的神态。尤其是衣下摆微微后飘,给人以动感的视觉效果。
出土的12件陶俑均饰彩绘,在焙烧后的陶俑胎体上,先涂一层生漆做底色,然后视俑的部位不同,彩绘着红色、粉红、褐色等不同的颜色。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心事重重,有的暗自窃喜,有的满怀愤懑,有的表情平静……各异的神情,栩栩如生。
无一例外的板冠、前所未有的文官俑,站在12尊高大的千年古俑面前,考古学家们陷入了深思……
冠,在先秦乃至中国古代都蕴含着一种精英文化的意味,它并不以保暖或防护为主要功能,而是上层贵族社会身份地位的外化标志。《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仪礼》的开篇讲的就是“士冠礼”。后来随着社会需求,人们不断地强化冠的社会功能,使之达到《晏子春秋》中“冠足以修敬”的地步,也使冠的种类愈来愈多。冠的礼仪性体现在颜色、质料、形状上。秦汉之际,流行一种长冠的首服,供中下级文武官吏着用。根据秦代的尊位制度,六号坑中12尊头戴长冠的陶俑的爵位应当在八级左右,属上爵。
经过仔细观察,专家们还发现,袖手俑均佩挂陶削、砥石两物,秦代陶俑身上悬挂此物尚属首次发现。削即为书刀,用于刮削简牍,砥石则是磨刀之具,因此它必属文具无疑。
秦始皇陵武士俑
推论从此时开始又有所进展,因为在陶俑左臂与胸肋之间无一例外地发现一处椭圆形斜孔,斜孔起着插成册简牍的作用——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现了——这是一个官署。在官署中,8尊袖手文官俑谦恭而立,低眉颔首,臂夹简册,腰挂书刀、砥石,整装在岗,长官一有吩咐,便记录下来分头去办理各种事务。但是,这是一个干什么的官署呢?
接下来的发现,让一切开始真相大白——它们是被集体置放在厢房内的4把“青铜钺”,而在2尊袖手俑的袖手部发现的垂直的长方形孔正是用来插青铜钺的。在秦汉时期,“钺”,掌刑狱也。在执行刑罚时,有“钺”则可先斩后奏。也就是说,他们从事的工作与刑狱有关,而且,地位极高。
考古专家们推断,六号陪葬坑是秦王朝中央政权三公九卿中,掌刑辟、主刑罚的要害机构——廷尉官署,即今日的“法院”。这打破了秦始皇陵皆为“武”文化的考古发现,由此推论,秦始皇陵内外的陪葬坑均代表了不同的官署。8名文职官员和4名御手负责国家日常的司法行政事务。
然而,现在一个的谜团就是:“法院院长”廷尉又在哪儿呢?
一名独自站立于南侧厢房,留着八字小胡的“官员”显得有点特别,其发式和其余11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个人独享着一间办公室,显然是他们的“领导”。但根据其所戴的双板冠来推测,其多也就是该机构的幕僚长,而廷尉本人并不在其列。难道一向要求严格的始皇帝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忘了?这似乎有悖常理。
在进一步挖掘中,此坑曾经被盗的痕迹暴露了出来。在坑里的一个文官俑的背部,有一个明显的被榔头砸的小坑,估计是盗墓人在里面寻宝时留下的印记。此外,在前室诸位陶俑的前部平添了一块空地,按常理,“办公室”内,不可能没有“东西”,估计也已惨遭“毒手”。
据参与挖掘此坑的研究员张颖崃说,在秦始皇陵园众多的陪葬坑中,被火焚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有无“红烧土”成为考古勘探判断陪葬坑的一个重要信息。但在六号陪葬中竟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焚的迹象,这在秦始皇陵中也是的。
也许此坑并未遭焚,那么,廷尉俑是被盗,还是毁于盗墓贼之手,或者还有其他可能,这或许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谜团。
秦始皇陵是否被盗过
现在人们面对恢宏庞大的秦始皇陵墓,不免也会产生疑问:地宫中那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是否还存在?是不是在2 000年的岁月中已被盗墓者扫荡一空了?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史籍记载和各种传说中,先探寻一下秦始皇陵都采取了哪些防盗措施。
据传说,在陵墓修完不久,所有参加修陵的工匠、刑徒都被关在地宫中,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因为这些工匠、刑徒对地宫构造太熟悉了。
另外,秦始皇地宫还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除象征气势恢宏的大自然景观外,其主要的目的还是防盗。因为水银在常温下的液态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高浓度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致死亡。
有些史书还记载了秦始皇地宫安装弩弓的情况。虽然这种弩弓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仍是研究者和好奇者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秦始皇兵马俑坑的确出土过一种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这种劲弩,单靠人的膂力恐怕难以拉开,但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便可自行警戒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箭。秦始皇陵为了防盗,完全有可能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被这些暗箭杀死。秦始皇陵的这一做法,被后来的汉唐陵墓所继承,有些史书还详尽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那么,秦始皇陵地宫如此森严恐怖的防盗措施,是否就吓倒了盗墓者呢?事实上,千百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一直流传着秦始皇陵被几番盗掘的说法。其中主要有: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项羽挖掘始皇冢私取财物、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季龙(石虎)及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破坏皇陵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
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指的是:一个牧羊的小孩在秦陵一带牧羊,其中有几只羊掉入地洞中,牧羊儿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寻找羊,不料越走越深,看不到底,因为他走进了始皇陵的地宫,后火把失火,洞内燃烧,竟把秦始皇的棺椁焚烧了,所有洞内的奇珍异宝也在大火中损失殆尽。有些专家认为,这种传说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一个牧羊儿单凭一根火把照明就能独自钻入地宫并烧掉了埋藏在地下数十米的棺椁,这种说法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更何况地宫之内严重缺氧且水银弥漫,不等牧童接近棺椁也许就一命呜呼了。
项羽挖掘始皇冢的说法是后代学者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中记载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列出项羽的十大罪状之一是“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的记载演绎而成的。具体内容为:项羽出生在“世世为楚将”的项氏之家,他的祖父项燕便是被秦国所杀的楚将。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曾巡视今江浙一带,人马车队耀武扬威,被在此避难的项羽看到后,发誓要“取秦而代之”,复仇的心理已经形成。当他得势以后果然采取了报复的行为,一次就活埋了20余万秦军投降的士兵。当他统率大军入关中并杀掉秦王子婴后,他把秦始皇陵也作为发泄私愤的目标,因此把秦陵豪华的地面建筑焚烧殆尽。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还记述了项羽率兵30万人运载地宫内的珍宝奇物,30日还没有运完。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