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82659
引 子
我的经方之路:一位基层中医学习经方三十年的心路历程
绪 论
《金匮要略》的作者和沿革
《伤寒杂病论》的源流和传承
《伤寒杂病论》的核心理念是“方证相应”
近现代对《金匮要略》的研究
各 论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
二、二、诊断举例
三、论治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病名含义
一、痉病
二、湿病
三、暍病
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第三
一、百合病
二、狐惑病
三、阴阳毒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一、脉象与基本治法
二、证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一、中风病
二、历节病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一、血痹
二、虚劳
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一、肺痿
二、肺痈
三、咳嗽上气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一、成因与主症
二、证治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一、病因病机
二、证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一、腹满
二、寒疝
三、宿食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一、五脏风寒(略)
二、五脏病证治举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一、成因、脉症与分类
二、治疗原则
三、四饮证治
四、预后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一、消渴
二、小便不利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一、分类与辨证
二、治法
三、证治
四、预后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一、病因病机、分类与辨证
二、证治
三、预后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一、惊悸
二、吐衄下血
三、瘀血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一、呕吐
二、哕逆
三、下利
肠痈疮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一、疮痈
二、肠痈
三、浸淫疮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一、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略)
二、阴狐疝
三、蛔虫病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一、胎与癥的鉴别及癥病的治疗
二、恶阻
三、腹痛
四、胞阻
五、小便难
六、水肿
七、胎动不安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一、产后三病
二、产后腹痛
三、产后中风
四、虚热烦呕
五、热利伤阴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一、热入血室
二、梅核气
三、脏躁
四、月经病
五、带下病
六、腹痛
七、转胞
各 论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不是一个具体病名,而是杂病的总称。提示一切杂病的产生,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
本篇相当于全书的总论,对杂病的病因病机、预防、诊治都做了原则性的启示,故本篇也是全书基础。
从篇中内容看,与仲景的六经辨证理论、核心思想及写作风格均不相符,可以肯定,本篇不是仲景之作,胡希恕先生认为应是整理者王叔和添加的内容。
由于本篇非仲景所作,仅作为了解内容,笔者按进修时史兴善老师所讲的课堂笔记稍作整理,内容略显粗略,望读者见谅。
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
(一)发病及预防
原文2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解词 ①五常,即五行。②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③元真,即真气或元气,也就是人体的正气。④疢难,指疾病。⑤客气邪风,指能令人致病的不正常气候。⑥导引,是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养生术。相当于现代的保健体操。⑦吐纳,指调整呼吸。
原文解读 论述发病原因、病因分类、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本条分为三段理解。①“人禀五常……中人多死”,说明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指出:自然界的正常气候,能生长万物;异常气候,能伤害万物,对人体亦不例外。但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疾病可预防。只要五脏元真充实,营卫通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危害人体,就成疾病,甚至导致死亡。②“千般疢难……病由都尽”,本段以脏腑经络为内外,客气邪风为主因,将病因归纳为三类: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即病在内;二者,皮肤受邪,仅在血脉传注,使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即病在外;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此为其他因素。③“若人能养慎……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阐明养生防病和既病防变的措施。④养生防病,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意外伤害),则形气不衰,邪不可干(健康)。⑤既病防变:外邪初犯人体即积极治疗,勿使传变。⑥腠理:是一种组织,为三焦所主,与皮肤脏腑关系密切,既是元真相会之处,又是血气流注的地方,能防御外邪入侵。
按语 《金匮要略》病因分类与陈无择三因分类的不同点。《金匮要略》:①立论点,以脏腑经络为内外,客气邪风为主因。②内容,脏腑虚弱,病由经络入脏腑(为深为内);脏腑不虚,邪由皮肤传注血脉(为浅为外);房室、金刃、虫兽伤(其他因素)。以邪的部位定内外。
陈无择:①立论点,以内伤外感为内外。②内容,六淫外感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房室、金刃、虫兽伤为不内外因;以邪生之由定内外。总之,陈无择的病因学说是在仲景的病因学说基础上发展而来。
(二)病因
原文8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解词 ①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下同。②甲子,是古代用天干、地支配合起来计算年月日的方法。十天干、十二地支互配,至甲子始,癸亥止,共六十个。此处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的雨水节。③少阳,古人将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个阶段,各六十天,自少阳始,至厥阴至。少阳起,指冬至后六十日(雨水节)为少阳当令之时。
原文解读 指出时令不符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①一般情况下,节令与气候相适应,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冬至之后,甲子(雨水节)夜半少阳起,阳始生,天得温和,为时、气同至(生万物),正常气候(至而至)。②特殊情况下,节令与气候不适应。如冬至之后,未得甲子,天因温合(未至而至);已得甲子,天未温合(至而不至);已得甲子,天大寒不解(至而不去);已得甲子,天热如盛夏(至而太过)。反常气候(害万物),令人致病。
注:本条应与前“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合参,其理更明。
按语 本条启示我们,临床防治疾病,既要看到时令,注意其常;又不拘于时令,注意其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