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26913
本书文字优美、诗性,用十首诗贯穿走近十位中国画巨匠的精神旅程,配以十位巨匠的绘画原作与和作者寻根艺术发源地所拍摄图片,以艺术地里的视角,梳理中国古代绘画,为中国画研究不可复制的独特之书。
本书从王维、荆浩、范宽、梁楷、黄公望、倪瓒、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等十位中国画巨匠的艺术图式、墓地、故居、绘画原型地出发,以现实的旅程关照其艺术精神,足迹贯穿十位画家的墓地、故居,以及洪谷山、终南山、富春山等山水原型地,不仅用艺术地理的线索重构了中国山水的现实变迁,且以当代视角对中国画的生成、创新机制进行梳理、探索,重构中国人精神的桃花源。
-
1.
寻根荆浩
清明无雨
我们坐绿皮火车
到洪谷山
想和荆浩喝一杯酒
我们在离乡中返乡
残破的太行山
写满乡愁
故乡已经远遁
只有无人的空谷
一束灵光 穿透虚无
那破旧的石屋
隐者已无踪迹
只见一树桃花
照亮故乡的道路
这是时光停止的瞬间
画中的世界
迷幻的山影
用虚无收留游子
包容万物
乡野荒丘
古济水的发源地,是五代画家荆浩的故乡。作为北派山水之祖,荆浩生于王屋山、太行山之间的济源谷堆头村,晚年隐居于太行洪谷,足迹很少离开济水源头区域。荆浩曾经以家乡的王屋山为题材,绘《天台图》,今已佚失。从济南到济源,济水已经消失,荆浩也已经远去,他在天地间的实有之物只余一座荒丘,济水也只余一座庙宇——济渎庙,它们都是已逝风物的象征。在清明时节来到济源,是否可以感受到荆浩与济水生命的灵光?
青青的麦苗间,荆浩墓朴素、清洁,和田野融为一体,墓堆上荒草丛生,这是自然的清洁,没有人工的雕琢。坟前的墓碑为济源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所立,碑后为陈传席撰《重修荆浩墓记》,只十余年时间,碑文已经残缺不全。
这是一种重构,荆浩初的墓地被历代湮灭、重修,墓地虽然只是一个荒丘,但是它已经脱离了荒丘的物质属性,它隐含的是一个画家的灵魂和精神结构。一个朴素的土丘在太行山下,杂草丛生,没有围墙,在公路边上、在麦田间,无言,却又有静穆的神圣感。
如今荆浩的真迹已经远渡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只能在大量的复制品、典籍中体会荆浩的精神。荒芜的墓地并未遮蔽荆浩的光芒,这墓地只是后人的建构,在他残存的笔墨图式里,在荆浩故里的蛛丝马迹中,依然可见一条可贵的精神救赎之路。
谷堆头村已经全然不见旧时的影子,村子刚刚完成了旧村改造,村中已经不见任何一间传统的民居。时光在这里积淀,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生命是永恒的,虽然他的实体消失了,但他把他的生命投入到自己的绘画中,栖居于一个象征之物,与太行山一样,他已经获得了相对的永恒。我们在一座荒丘看到他的灵魂,一幅画、一座荒丘,隐现着一条可贵的精神自救之路。
走近太行山,接近荆浩的墓地,事实上也是走近他的精神。墓地连接着另一重空间,缅怀者与荆浩处于不同的时空结构,建一个坟墓或者立一块碑,其实更多的是给后人一个精神指向。坟墓的形式,显现的是后人的精神旨趣,逝者已经进入另一重空间,不再占有此间的资源。坟墓是生命虚无的栖息地,它真实而虚无,土地被后人重构,成为一个可以追忆、寄托情感的精神殿堂。一座坟茔、一块墓碑,和所有的象征之物一样,都是对流逝之物的追寻与缅怀,是对虚无之境的敬畏。
山水的拟像自然也隐含了故乡,荆浩在《笔法记》中自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①进而又以叟言说画与物象的关系,“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②画者需突破形貌,体味山林,写松画石,进入无名无相、不知何山何水的秘境,既得山水物象之真,则满目皆是家园,皆是故乡。
荆浩的墓地、洪谷山、他的绘画,都是荆浩的故乡,当荆浩长眠于太行山下的故里,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的墓地已成为诸多山水画家的精神源头。当后人在他的绘画中体味到一个新的山水世界,荆浩也就成为一条河流真正的源头,这发源是如此宏大,足令后世敬畏仰视。
荆浩仅存的《匡庐图》,那纪念碑式的构图,庄严、静穆中不乏伟岸宏大的气质,直有天地造物的恢宏之力!后世山水画家渐渐失去了这伟岸的气质,往往在典雅精妙的画面背后,是绘画主体精神的萎靡,那种蕴含造物之力的雄强之作,在宋代就已成绝唱。
诸神憩居的山水,渐渐成为避世者的天堂,荆浩虽为隐士,但笔下绝无伤时委顿之气,而是气象纯正、精神强健、沐风茹雨,山水间隐含着天地之声、造化之力。后世如元四家、清四僧,诸家山水,气象万千,但似乎罕见此中弥漫的自然之伟力。
后世的山水画家已经很少能突破前人创作的山水空间。若将荆浩、关仝、范宽等喻为山水间自在的漫游者,放达潇洒,无所挂碍,所以登高望远,逸兴遄飞,后世画家则更似山脚的农夫,经营不辍,苦苦建构,却难脱精神空间的狭窄与忧郁。原初的造物,已经堕入尘世,视野、气度的分别,实在于此。
从盘古、女娲、《山海经》绵延而来的朴素纯正的气象,在荆浩诸家能感受到一缕余韵,至后世,几不可见。一条河流断流了,正如济水,那明澈的源头已经杳无踪迹,道路断绝,寻觅者只能在典籍、地图中索引、想象、建构那消失的源流。
精神原型
在王屋与太行之间,正是中国创世神话的原型地之一,这与荆浩开创的山水气象有着隐秘的联系。自古诗文中的王屋山便是仙人幽居之地,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神话,又为山水平添灵气。荆浩所面对的山水是一个灵性世界,花可以成为妖,树可以成为仙,神秘幽微。当他面对这样的万物,他的描绘也是充满灵性的。
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和女娲补天之地——小沟背,山涧如今仍有五彩石。女娲斩杀巨鳌的鳌背山建起了娲皇庙,盘古开天的巨石,已经不再是纯然的物质世界,而指向了宏大的神话。当我们用一种物质的眼光看灵性山水的时候,山水就变成了一种土石和草木的结构整合,所以神也无处栖居。事实上,时光、物质的形体只是假象,在整个宇宙的运动过程中,万物同在生发、湮灭、重生,江南花开、江北落雪,共时性的交融与线性的流逝构成一曲永恒的乐章。我们在这边看到夕阳,在那边看到朝阳,只是处于不同的视角维度。在这个轮回里,宇宙依然神秘,依然遮蔽。
中国传统山水之妙体现的是对更高时空维度的尊重和敬畏,艺术抵达的是我们眼中看到
的世界之后的那个世界,而不是眼中看到的表象。艺术通向的不是物质世界,而是支撑物质世界形成的一种力量、一种气韵、一种生命力。济源的山水灵性养育了荆浩。在小沟背,女娲神话、盘古开天的神话原型,与文字、绘画语言的源头是如此接近,荆浩在这个源头睁开眼睛去看世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就像文字初创立一样,文字出现,然后一个世界显现。
从这种意义上讲,荆浩开创了一种原型语言,中国山水因为这种语言,内美得以显现,气韵得以揭示,它神秘的力量渐为我们感知。在出现这种语言之前,我们看山不是这样的观察方式,也不是这样的领悟方式,就像文字那种初语言的出现一样。他创造了这种语言之后,我们终于开始用新的方式理解中国山水。他以太行山作为一个原型起点,这是一种语言的创造,也是一个新世界的显现。
小沟背原型神话的创造力令人惊叹,盘古开天才有了天地,女娲补天才有了四时气候变化,才有了秋天的丰收、春天的花开,有了四季的轮回,人也在期间能够自然地轮回,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时空结构,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神话原型。中国的原型神话极其宏伟,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这样的神话雄浑壮丽,但后来这种神话系统被世俗化了。荆浩一定也在这样的原型神话中受到感召,他才敢于去创造一种伟大的绘画语言。荆浩的绘画对中国山水画来说是创造了一种原型语言,也相当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世纪。
荆浩并非宗教徒,但多与僧道往来。虽然荆浩非僧非道,过得几乎就是出家人的生活,隐居在深山之中自给自足,心境非常宁静,他已经自然达到了宗教的境界,甚至是达到了一个“真人”的境界。他到深山中的桃花源,避开了社会对他的戕害。这背后隐含着一种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也就不再是一个迷途的漂泊者。荆浩进入洪谷山,他接受的像阳台宫里修真之人的影响,包括韩愈送李愿归盘谷、隐士生活的召唤、创世神话的浸润,在这样的语境之下,他找到了自己的终极家园,找到了一个安妥灵魂之处。荆浩退隐是从污浊之处到了一个更清洁之地,是从地狱到了天堂,是从一种迷途走向了温暖的故乡。他首先拯救了自己的灵魂,他创造的图像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就是他自己灵魂的高度,是和山水之间的关系。当代艺术要恢复的不是荆浩的图式,而是那种人和山水之间无碍的交流关系,一位山水画家,若与山水之间隔膜,就只能是一个迷途者,他只能是以他人的家园为家园,以他乡为故乡。
元代之后,多有画家遁入空门,遁入空门者看到世俗的空,所以才能理解虚无之处有包容性的、可以容纳所有的有,只有虚无之地可以容纳无限的想象、无限的空间。遁入空门者是先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看到生命的无常,看到人生的短暂,生命在此难以救赎,那个虚无之地容纳了一切你曾经的实有,你先归于“无”,才能创造出新的“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