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9401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蛙类博物馆》是一本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级科普读物。
600幅地理分布图,再现七大洲具有代表性的600种蛙类及其相似物种;
详解形态、色斑、体型、生境、生活史以及濒危等级;
1800余幅高清原色彩图,真实再现各种蛙类美丽的艺术形态。
600幅地理分布图,再现七大洲具有代表性的600种蛙类及其相似物种;
详解形态、色斑、体型、生境、生活史以及濒危等级;
1800余幅高清原色彩图,真实再现各种蛙类美丽的艺术形态。
内容简介
《蛙类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完美结合的蛙类高级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个蛙类物种及其相近似种。这些重要蛙类分布范围遍及全球,分布地从湿润的森林到干旱的荒漠,从寒冷的山顶到庭院、池塘。每种蛙类都配有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原物种真实尺寸相同,另一种为特写图片,能清晰辨识出该物种的主要特征。此外,每种蛙类均配有相应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
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蛙类的大小和形状多样性,而且也展现了它们美丽的艺术形态。
作者还在形态、色斑、体型、生境、生活史、相近物种以及濒危等级等方面探讨蛙类引人入胜的多样性。本书为蛙类的多样性与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本书既可作为蛙类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高级科普读物。
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蛙类的大小和形状多样性,而且也展现了它们美丽的艺术形态。
作者还在形态、色斑、体型、生境、生活史、相近物种以及濒危等级等方面探讨蛙类引人入胜的多样性。本书为蛙类的多样性与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本书既可作为蛙类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高级科普读物。
目 录
前 言 6
概 述 8
什么是蛙? 8
复杂的生活史 12
声音的世界 18
蛙、蟾与人 22
种群数量下降 26
两栖类疾病 30
分布与分类 34
为什么蛙类的物种数量在持续增加 36
蛙 类 38
附 录 640
名词术语 642
资 源 646
关于命名规则 648
英文名索引 649
学名索引 652
科名索引 655
致 谢 656
译后随笔(代后记) 657
概 述 8
什么是蛙? 8
复杂的生活史 12
声音的世界 18
蛙、蟾与人 22
种群数量下降 26
两栖类疾病 30
分布与分类 34
为什么蛙类的物种数量在持续增加 36
蛙 类 38
附 录 640
名词术语 642
资 源 646
关于命名规则 648
英文名索引 649
学名索引 652
科名索引 655
致 谢 656
译后随笔(代后记) 657
前 言
前言
尽管蛙类包括世界上喧闹、艳丽和毒性强的一些动物,但它们通常是比较害羞和腼腆的,很少与人类邂逅。它们大多只在夜间活动,以避免白天的高温和干燥的空气。它们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其一生大部分都在隐居中度日。因此,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在地球上生存着数量极多、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的蛙类也不足为奇。
例如,人们大多知道蛙类能够跳出很远的距离,但仅以此来评价它们多样的运动方式有失偏颇——有的善于游泳,有的善于在地下掘洞,有的可以轻松地在垂直的平面上攀爬,甚至还有的可以把张开的前后足当作滑翔伞而在空中滑翔。
关注度的提升
在过去的30 — 40 年里,蛙类的形象有了大幅度提升,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首先,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生物学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产生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蛙类身上。他们发现许多蛙类——特别是在繁殖期间,所展现的复杂行为出人意料。虽然早就知道雄性会通过鸣叫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但研究显示蛙叫声的种类很多,其中也包括雄性之间的交流——雄性以此来估计对手的竞争力。对于雌性来说,它们不仅仅可以通过求偶叫声来找到雄性所在位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性还能以此来评估求偶者的基因质量。虽然一直认为蛙类通常产卵以后就让蝌蚪自生自灭,但新的发现揭示了不同的亲代抚育类型——由单亲或双亲抚育。
其次,蛙类正面临生存威胁。蛙类研究学者的次国际集会是在1989 年,当时大家的主要兴趣是蛙类生活史方面的新发现,而保护工作还没有太多实质性行动,但世界上一些曾经常见的蛙类却变得日益稀少,有
的甚至已消失。全世界范围内的蛙类和其他两栖类数量都在下降,这种情况很快就变得尤为明显,即便在保护区内也不例外。目前人们已经明白两栖类的数量下降是全球灭绝事件的重要表现,常被称作“第六次大灭绝”。
后,生活在世界上的蛙类比之前所想象的要多很多。为了探寻两栖类数量下降的原因,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去确认两栖类的物种数究竟有多少。目前的物种数量比20 多年前所认知的多了很多。1986 年,记录有4015 种两栖类;到了2015 年中期,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7432 种,而且每周都有新的物种被报道。
本书以600 个物种为代表来展现蛙类的概况,既包括了每个物种真实尺寸的物种照片、生活史和行为的多方面描述,又介绍了每个物种的濒危等级及其数量下降的原因。
尽管蛙类包括世界上喧闹、艳丽和毒性强的一些动物,但它们通常是比较害羞和腼腆的,很少与人类邂逅。它们大多只在夜间活动,以避免白天的高温和干燥的空气。它们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其一生大部分都在隐居中度日。因此,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在地球上生存着数量极多、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的蛙类也不足为奇。
例如,人们大多知道蛙类能够跳出很远的距离,但仅以此来评价它们多样的运动方式有失偏颇——有的善于游泳,有的善于在地下掘洞,有的可以轻松地在垂直的平面上攀爬,甚至还有的可以把张开的前后足当作滑翔伞而在空中滑翔。
关注度的提升
在过去的30 — 40 年里,蛙类的形象有了大幅度提升,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首先,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生物学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产生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蛙类身上。他们发现许多蛙类——特别是在繁殖期间,所展现的复杂行为出人意料。虽然早就知道雄性会通过鸣叫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但研究显示蛙叫声的种类很多,其中也包括雄性之间的交流——雄性以此来估计对手的竞争力。对于雌性来说,它们不仅仅可以通过求偶叫声来找到雄性所在位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性还能以此来评估求偶者的基因质量。虽然一直认为蛙类通常产卵以后就让蝌蚪自生自灭,但新的发现揭示了不同的亲代抚育类型——由单亲或双亲抚育。
其次,蛙类正面临生存威胁。蛙类研究学者的次国际集会是在1989 年,当时大家的主要兴趣是蛙类生活史方面的新发现,而保护工作还没有太多实质性行动,但世界上一些曾经常见的蛙类却变得日益稀少,有
的甚至已消失。全世界范围内的蛙类和其他两栖类数量都在下降,这种情况很快就变得尤为明显,即便在保护区内也不例外。目前人们已经明白两栖类的数量下降是全球灭绝事件的重要表现,常被称作“第六次大灭绝”。
后,生活在世界上的蛙类比之前所想象的要多很多。为了探寻两栖类数量下降的原因,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去确认两栖类的物种数究竟有多少。目前的物种数量比20 多年前所认知的多了很多。1986 年,记录有4015 种两栖类;到了2015 年中期,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7432 种,而且每周都有新的物种被报道。
本书以600 个物种为代表来展现蛙类的概况,既包括了每个物种真实尺寸的物种照片、生活史和行为的多方面描述,又介绍了每个物种的濒危等级及其数量下降的原因。
在线试读
什么是蛙?
无尾目由蛙和蟾蜍① 共同组成,是脊椎动物门两栖纲三个目里物种数量多的一个。它们的一生中,通常有一部分时间会生活在水中,另一部分时间则是生活在陆地上。无尾目中的“无尾”,顾名思义是指“没有尾巴”,这个特征是蛙和蟾蜍与两栖纲另外两个目为明显的区别,这两个目分别为有尾目(包括各种鲵和蝾螈)及蚓螈目(包括各种蚓螈和鱼螈),它们都有修长而灵活的尾部。无尾目物种数量占两栖类所有物种数量的88%。
无尾类与其他两栖类有很多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它们的自然史和地理分布都有重要意义。
两栖类与除鸟类和哺乳类外的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外温动物,也就是其体温来自环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因此,两栖类在地球上冷的地区是难以生存的。例如,在北美洲,仅有北美林蛙(第569 页)这一个物种分布于北极圈以内。外温动物的繁殖时间也仅限于一年里温暖的时间,因为它们旺盛的活动,像鸣叫和打斗,都需要由外界环境来提供热量。两栖类和爬行类相比,它们的皮肤薄而软,极易流失水分,因此它们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此外,它们通常也需要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繁殖。
生活史
与其他两栖类一样,蛙类也有复杂的生活史,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卵、蝌蚪、幼体和成体。蛙类的蝌蚪完全营水生生活,靠一对外鳃获取水中的氧气;靠摆动尾巴游泳。由蝌蚪向成体转变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这也可能是蛙类显著也为人们所熟知的特征了。变态过程包括了解剖学结构的重要变化,如蝌蚪的尾巴消失,四肢发育出来,由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转变为由肺和皮肤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大多数蛙类都把卵产在水里,孵化出的蝌蚪也生活在水里,因此这些蛙类需要依赖水来进行繁殖。然而有一些蛙类已经摆脱了水的限制,它们可以在陆地上完成产卵,将卵包裹在能保持水分的卵胶囊里,或者把卵储存在它们自己的身体里。蛙类一般只生活在淡水环境里,也有一些蛙类可以生活在半咸水环境里,但目前还没有蛙类能完全生活在海水里。
蛙类的身体显得肥胖,脊椎很短,椎骨只有八枚或更少;后肢一般比前肢长,主要是因为跗骨(脚踝)明显延长。当它们不动时,后肢可以叠放在身体下面;当捕食或逃避敌害时,便迅速伸开后肢而跳跃起来。它们的肌肉通常非常发达,因此,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将蛙腿作为美食。蛙类的头部很宽,几乎没有脖子,嘴巴可以张开很大,能吞下大得惊人的猎物。几乎所有的蛙类都是肉食性动物,捕食活动的猎物,特别是昆虫。它们的眼睛通常很大,这对捕捉活动的猎物非常有利。其实,它们的眼睛大得已挤入口腔里——有些蛙类还通过“闭眼”来帮助吞咽食物。
蛙类一般有四根手指、五根脚趾。手指和脚趾的形状、长短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很大,这与它们的运动模式密切相关。例如,水栖蛙类的脚趾间有蹼,甚至手指间也有蹼,这使它们游泳的效率更高;树栖蛙类的手指和脚趾末端通常都有吸盘,这使它们能在光滑而垂直的平面上攀爬;穴居蛙类的脚上通常有突起的角质蹠突,像铲子一样,这使它们能在土里掘洞。
很多蛙类都有鼓膜,位于眼睛后面。听觉对于蛙类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们需要靠鸣叫声来互相交流。鸣叫声是依靠口腔和肺之间空气的进出流动而产生的,很多蛙类有一个或两个声囊,开口在嘴里,可以通过声囊充气而将鸣叫声扩大。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但大多数蛙类也能通过它们湿润的皮肤获取所需的大部分氧气。
蛙类的皮肤很薄,含有很多腺体,能分泌黏液来保持体表湿润。有些腺体还能分泌毒液,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捕食者产生严重影响,仅少数蛙类的毒液会将捕食者置于死地。蛙类皮肤含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细胞。比如箭毒蛙类体色一般都非常鲜艳,对于企图攻击它们的天敌来说是一种警戒色。对于大多数蛙类来说,皮肤色彩主要还是用于伪装保护。很多蛙类都可以变换皮肤的颜色,但通常变换速度比较慢,仅有部分蛙类能在几分钟内快速变色。
“蛙”和“蟾”通常会区分开来,但这种区分有时候也会混淆,因为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情况。在欧洲和北美洲,皮肤光滑和水栖的被叫作“蛙”,皮肤粗糙和陆栖为主的被叫作“蟾”。然而产自非洲的爪蟾属Xenopus 物种,虽然被叫作“蟾”,但它们完全营水栖生活,皮肤也非常光滑。“蛙”和“蟾”的区分在生物学上并没有意义,就像这本书的书名,蛙和蟾蜍都被统称为“蛙类”,尽管很多物种的名称实际上是叫作“某蟾”。
无尾目由蛙和蟾蜍① 共同组成,是脊椎动物门两栖纲三个目里物种数量多的一个。它们的一生中,通常有一部分时间会生活在水中,另一部分时间则是生活在陆地上。无尾目中的“无尾”,顾名思义是指“没有尾巴”,这个特征是蛙和蟾蜍与两栖纲另外两个目为明显的区别,这两个目分别为有尾目(包括各种鲵和蝾螈)及蚓螈目(包括各种蚓螈和鱼螈),它们都有修长而灵活的尾部。无尾目物种数量占两栖类所有物种数量的88%。
无尾类与其他两栖类有很多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它们的自然史和地理分布都有重要意义。
两栖类与除鸟类和哺乳类外的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外温动物,也就是其体温来自环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因此,两栖类在地球上冷的地区是难以生存的。例如,在北美洲,仅有北美林蛙(第569 页)这一个物种分布于北极圈以内。外温动物的繁殖时间也仅限于一年里温暖的时间,因为它们旺盛的活动,像鸣叫和打斗,都需要由外界环境来提供热量。两栖类和爬行类相比,它们的皮肤薄而软,极易流失水分,因此它们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此外,它们通常也需要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繁殖。
生活史
与其他两栖类一样,蛙类也有复杂的生活史,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卵、蝌蚪、幼体和成体。蛙类的蝌蚪完全营水生生活,靠一对外鳃获取水中的氧气;靠摆动尾巴游泳。由蝌蚪向成体转变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这也可能是蛙类显著也为人们所熟知的特征了。变态过程包括了解剖学结构的重要变化,如蝌蚪的尾巴消失,四肢发育出来,由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转变为由肺和皮肤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大多数蛙类都把卵产在水里,孵化出的蝌蚪也生活在水里,因此这些蛙类需要依赖水来进行繁殖。然而有一些蛙类已经摆脱了水的限制,它们可以在陆地上完成产卵,将卵包裹在能保持水分的卵胶囊里,或者把卵储存在它们自己的身体里。蛙类一般只生活在淡水环境里,也有一些蛙类可以生活在半咸水环境里,但目前还没有蛙类能完全生活在海水里。
蛙类的身体显得肥胖,脊椎很短,椎骨只有八枚或更少;后肢一般比前肢长,主要是因为跗骨(脚踝)明显延长。当它们不动时,后肢可以叠放在身体下面;当捕食或逃避敌害时,便迅速伸开后肢而跳跃起来。它们的肌肉通常非常发达,因此,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将蛙腿作为美食。蛙类的头部很宽,几乎没有脖子,嘴巴可以张开很大,能吞下大得惊人的猎物。几乎所有的蛙类都是肉食性动物,捕食活动的猎物,特别是昆虫。它们的眼睛通常很大,这对捕捉活动的猎物非常有利。其实,它们的眼睛大得已挤入口腔里——有些蛙类还通过“闭眼”来帮助吞咽食物。
蛙类一般有四根手指、五根脚趾。手指和脚趾的形状、长短在不同物种之间差异很大,这与它们的运动模式密切相关。例如,水栖蛙类的脚趾间有蹼,甚至手指间也有蹼,这使它们游泳的效率更高;树栖蛙类的手指和脚趾末端通常都有吸盘,这使它们能在光滑而垂直的平面上攀爬;穴居蛙类的脚上通常有突起的角质蹠突,像铲子一样,这使它们能在土里掘洞。
很多蛙类都有鼓膜,位于眼睛后面。听觉对于蛙类来说很重要,因为它们需要靠鸣叫声来互相交流。鸣叫声是依靠口腔和肺之间空气的进出流动而产生的,很多蛙类有一个或两个声囊,开口在嘴里,可以通过声囊充气而将鸣叫声扩大。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但大多数蛙类也能通过它们湿润的皮肤获取所需的大部分氧气。
蛙类的皮肤很薄,含有很多腺体,能分泌黏液来保持体表湿润。有些腺体还能分泌毒液,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捕食者产生严重影响,仅少数蛙类的毒液会将捕食者置于死地。蛙类皮肤含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细胞。比如箭毒蛙类体色一般都非常鲜艳,对于企图攻击它们的天敌来说是一种警戒色。对于大多数蛙类来说,皮肤色彩主要还是用于伪装保护。很多蛙类都可以变换皮肤的颜色,但通常变换速度比较慢,仅有部分蛙类能在几分钟内快速变色。
“蛙”和“蟾”通常会区分开来,但这种区分有时候也会混淆,因为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情况。在欧洲和北美洲,皮肤光滑和水栖的被叫作“蛙”,皮肤粗糙和陆栖为主的被叫作“蟾”。然而产自非洲的爪蟾属Xenopus 物种,虽然被叫作“蟾”,但它们完全营水栖生活,皮肤也非常光滑。“蛙”和“蟾”的区分在生物学上并没有意义,就像这本书的书名,蛙和蟾蜍都被统称为“蛙类”,尽管很多物种的名称实际上是叫作“某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