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0096215
夏培肃:严谨治学•甘为人梯
杨芙清:解码科学方程式,关于科学的五句话
胡启恒:肩负历史使命,担当社会责任
丁晓青:中文信息世界的奠基人
王
珊:国产数据库系统的自强之路
耿国华:用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容颜
金
芝:通向不同世界的秘密
黄河燕:一生做好一件事
史元春:从小城姑娘到清华教授的计算机情缘
王丽宏:网络安全的守卫者
张艳宁:天道酬勤,做好每一件事
李文新:用编程与未来快乐对话
王蕴红:兴趣比性别更重要
张冬梅:中国硅谷女精英,要做就做到最好
卢宇彤:和超级计算机一同成长的女科学家
冯
丹:育人,科研两不误
张
黔:好奇心是开启科学研究的钥匙
吴
华:研究“语言”的理科生
王巨宏:IT女的世界很精彩
徐文渊:找破坏的路,守安全的门
王晓英:情系西部,无悔青春
序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从古代的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到现代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惠、第一代中国计算机女科学家夏培肃等都是先例。当我们纵观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时候,就会发现:一批批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也在续写着同样的巾帼英雄史。
《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一书是在我的前任姚期智院士倡议下,在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的具体推动下,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编印的。本书从我国千千万万个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中,挑选出了夏培肃院士、杨芙清院士、胡启恒院士、丁晓青教授、王珊教授等21位有代表性的优秀女性科学家、学者或科技工作者,记录了她们的事迹,讲述了她们的求学、成长经历、为科研所做的努力以及为人才培养付出的心血,为计算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下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我们国家的计算机学科目前恰逢一个大发展时期。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 “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就更显突出。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青少年。《计算之美–计算机女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一书正是由此出发,希望鼓励对计算机学科感兴趣的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为她们树立榜样,厘清计算机学科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计算机学科女性人才的培养。
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能从本书中汲取营养,激发科学兴趣,点亮科学梦想,走进这美轮美奂、充满了智慧、趣味和女性魅力的计算之美的世界。
是为序。
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
国科学院院士
李未
杨芙清:
解码科学方程式,关于科学的五句话
撰文 / 一颗豆
杨芙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于软件工程基础技术的研究工作。
寄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
信息科学,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
也是一门前沿、交叉性学科,启发它的灵感,来自于生活需要,又归之于生活之中。
所以要善于关注周围的世界,但是这个关注需要从国家需求的角度、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科技发展的角度去关注,把自己置身其中,那么我相信,一定能够成才。
我希望大家要有理想、有梦想、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栋梁之材。
–杨芙清
2017年6月7日八点半,北京大学初夏的清晨。一如其他每个清晨,阳光穿梭过古朴的校园、年轻的面庞,悄无声息地落在这里。循着阳光,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静静地隐秘在树荫之中。
五楼,朝南的窗户口,摆着一杯清水。而捧着它的人,正慢慢回忆着跨越半个世纪以来,在她生命中一日不曾缺席的、关于科学的、关于北大的种种过往。
她是杨芙清,
今年8 5 岁,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她与科学的故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了。她在中国的计算机领域留下了很多第一。
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DJS240机操作系统是她成功主持的;我国第一个规模大、功能强、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也是她主持研制的,这一成果曾在当时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杨芙清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段光辉而漫长的岁月,”学习计算机科学并不那么难,创新也没有那么神秘”。
简单、自信,
却让人忍不住咋舌,难道她是一名天生的学者,骨子里流淌着数学的基因?
其实不然,杨芙清说,像很多人一样,她也曾经退怯、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潜质何在。
可冥冥之中,她却从百废待兴坚守到了今天。也许其中,有些我们可以借鉴的,杨芙清关于科学的秘密方程式。
“其实没有什么学霸,不过是笨鸟先飞。”– 杨芙清
学生时期的杨芙清,曾经并不知晓自己的数学潜质。是一名”大鸭蛋”老师,启发了她与数学之间的缘分。
那是她的中学数学老师,一名南京大学毕业的”怪才”,”怪” 在不识人间烟火又异常严格。那时候他出的考卷常常很难,同学们抓耳挠腮也只能换来一个大大的零分,因而得名”大鸭蛋”。
但有一回,”大鸭蛋”的卷子却没有难倒杨芙清。而且出乎意料的,这位严格的老师给了杨芙清120分(满分100分),因为她在考试中用了两种方式来解答一个问题。瞬间,这个来自大名鼎鼎的”大鸭蛋”的120分,让杨芙清有了一种”抬头挺胸”的感觉。她开始窃喜”我是不是真的很有数学天赋呀”?
关于收获和勤奋之间,在杨芙清的身上发生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当杨芙清尝到数学的甜头之后,她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再次被认可的她,开始变得特别的努力,比其他人都要加倍的努力。渐渐的,同学们开始叫她”小先生”。
数学考试前,会有人让杨芙清辅导功课。那段时间,她小小的身影,站在黑板前,如同一个真的小先生一样,带给了杨芙清满满地关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孩童时代的丰富阅历是兴趣的根源。” — 杨芙清
杨芙清是一个成长于传统书香世家的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些”合规矩””合礼数”的要求禁锢着她的一言一行。比如说过年时做了一件新衣服,是不可以穿着到处显摆的,需要在外头套着一件罩衫。等到年初一或有客人来的时候,
才能脱掉罩衫,露出里面漂亮的新衣服。
然而这样的”规整”岁月,并没有局限住探索的心。
她看小说。不让出门的时候,杨芙清就躺在木板上,一本一本地看武侠小说。不但看,还练。对着房前天井的墙壁,练着”绝世武学”。
她参与文艺活动。1949年4月23日,无锡市解放,过了一夜的解放军。从那以后,杨芙清开始参加解放时的各种活动。如救济清寒同学义演,那时候演的是红旗舞,她们去军区的文工团学跳红旗舞,在无锡市人民剧场演出,在20名解放军乐队的伴奏下挥舞红旗。之后,当腰鼓、洋鼓传到无锡,她也是第一批学的人。
年轻的杨芙清似乎对世界充满好奇。她总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不同的东西。杨芙清说这些晕染和熏陶,
培养了她的好奇心,
而这份好奇心在后来自然过渡成了兴趣和创新。
“创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杨芙清
那么杨芙清是如何看待创新的?她说创新的基础是数学,而数学则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969年,国家进行地质勘探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杨芙清所在的北大团队接下了这项任务。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靠着数学的基础,实践着”创新思维”。
比如解决存储系统问题的时候,杨芙清他们将存储系统与招待所联想在了一起。招待所的每个房间都有房间号,他们假定一个房间住一个人,
也就是存储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储存一个信息。
然后他们设定了一个场景,假设要找一个人,只知道他的姓名和所住招待所,
怎么找呢?那时的招待所都只有一部电话,就打电话到招待所,告之要找的人的姓名,他们就会从登记簿上查到此人所住的房间号码,如:201,同时就会叫: “201,有人找。”这就类似一个存储系统的运行流程。
而”多道运行”在杨芙清的眼中,同样可以和生活连接起来。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只有一个处理器,如何执行多个任务呢?
杨芙清说,犹如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就是一个任务在执行。忽然电话铃响了,我就请你们暂等,然后去接电话,这时我又在执行另一个任务。接完电话,再回来继续讨论,这不就是同时执行了两个任务了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一个信号通知我有新的任务,如这里提到的电话铃声。这个信号就是中断信号,中断当前任务的执行。所有中断信号组成一个中断字。每个中断信号都设计有一个处理程序,形成了一个中断处理软件,从而达到用一个处理器来实现了”多道运行”。
这些关于科学的创意,来自于生活。杨芙清说,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没有日常生活中基于兴趣的眼界开阔,便会缺乏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那么即使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也难以产生有效的联想。这就是杨芙清所说的”计算机科学并不那么难。”
”工程科技是团队的成果……
爱是女性为团队带来的最大凝聚力。” –杨芙清
回忆过往,杨芙清不断强调了团队的力量。”工程科技是团队的成果。”而当问到她在团队中的作用时,她温柔地笑着说是”爱”,”爱”是女性为团队带来的最大凝聚力。
早些年的时候,在杨芙清他们团队里有一个”老也找不到对象”的同志。然后杨芙清就发动大家帮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可是冬天没有地方谈恋爱,于是杨芙清和她爱人便把16平方米的住房腾出来给他们,而自己俩在深冬的夜晚,围着未名湖转了一个小时。再回到屋子里,谈恋爱的两人已经离开了,杨芙清笑着说:”这就是我做的事情。”
后来,杨芙清的学生也常常深情地说:”跟着杨老师干活,
你认真干就行了,其他各方面她都给你想好了。”
杨芙清说自己只不过是团队的一员,也许比别人早出发了一点点,所以站在了学术带头人的位置上。她始终铭记,一切的成就是属于团队的。所以每当拿到奖金,杨芙清也
会捐献出来设立奖学金,
用它来培养下一代,下一个团队。
”自我价值要体现在国家价值里,要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的事业之中。” –杨芙清
1957-1964年间,杨芙清曾两次被国家公派到苏联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自动化。
拿着最低工资的她,
即使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
也未曾有过动摇之心:”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凭着坚定的信仰,她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一路坚守下来。
可这一路坚守并不容易,两次留苏、三次攻坚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创造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多个第一。
这些成就的背后,埋藏着一些艰辛的小故事。比如说”纸带输入”这件小事,一大盘纸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穿孔过程必然会出错。所以为了确保纸带的正确性,当时他们分成两人一组,
在地上铺满报纸,用人工的方式,一个人读纸带,一个人对照程序。一把尺子,无数纸带,一小卷胶纸、一副打孔板,所有人手上全部起满了老茧。好不容易操作系统的程序文本和纸带都检查无误,40多岁的杨芙清又和团队坐了十七八个小时的硬座,到大庆去进行调试。几个人,每天睡三四个小时,调了二十三天,终于把一百多万条的操作系统调好。
杨芙清说:”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五十年代的人。” 她始终不断重复:”那个时候的选择就是自然的,我只是做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杨芙清是一个以国家事业为重的人,不会过多地考虑个人成就。她说这样的优势,直接反馈到了心态上。她根据国家需要去做事,变得豁达、坦然和从容。后来无论做讲师、教授或者团队带头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在其位、谋其职”。心态上豁达的杨芙清,不挣扎于个人困境,不羡慕他人的顺遂,在蹒跚中一次次立定了身影。
阳光依旧行走在北大的楼宇之间,85岁的杨芙清端起面前的清水,润了润嗓子。关于她,关于科学,似乎真有一个逻辑的方程式存在,这些秘密的加数组合起来,便是她成功的秘诀。但我想,她最重要的成功秘诀,是将科学视作了她生命中的那杯清水,纯粹而必须。
后记:
杨芙清回忆说: ” 读研期间,记得徐献谕导师给我指定了一本《线性代数计算方法》(苏联教材),每个礼拜在教研室报告一次,然后大家讨论,现在回忆起来这种方法非常好。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优良传统。北京大学数学系治学严谨,我记得《线性代数计算方法》这本书,
要读懂它, 就要做大量的题目, 当时只有手摇计算机,学校对研究生要求很严格,晚上11点必须熄灯,做不完怎么办?只好到红三楼找地方开夜车。晚上用报纸把灯罩起来,
就在那儿用手摇计算机计算,直至通宵。
勤奋和严谨是在读大学时养成的好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也成为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注:本段文字摘自《悠悠报国情–祝贺杨芙清院士从教工作五十二年》画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