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130913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忧伤。许多年前《洋泾浜:上海往事》一书出版后,《新京报》一个月内连续三周登榜,电视、电台连轴做节目,而我的目光停留在遥远边疆报刊微微蓝调的书评标题上。八年后的今天,在《五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一书中,我用此句作为全书的结语,以示对远方迟到的致敬。
五马路,海派文化的原点,长时间被我们选择性的遗忘。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曾驻足于此,胡适和陈独秀在这里争论主义,苏曼殊来此寻找茶花女喜爱的玻璃纸糖……这些历史故事,你或许没有听说过,我用八年时间为你们采撷。
前言 / 1
一、 外滩:买办的下午茶(中山东一路—四川中路) / 1
二、 上海人的面子(四川中路—江西中路) / 24
三、 海上楼(江西中路—河南中路) / 43
四、 大师们的身影(河南中路—山东中路) / 59
五、 海派之源(山东中路—福建中路) / 78
六、 环马场边的人生(福建中路—湖北路) / 120
七、 老楼、隐寺及旧弄(湖北路—浙江中路) / 132
八、 老学堂身旁的霓裳曲(浙江中路—广西北路) / 164
九、 电影故事中的上海弄堂(广西北路—云南中路) / 183
十、 群玉坊:昨日星辰昨日风(云南中路—西藏中路) / 194
十一、 跑马厅(西藏中路—人民大道) / 209
后记 / 222
前 言
19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形成初期,它的建设者就相信这里终会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现代城市发展的起飞跑道一旦建成,一切就容不得人们停下来思考。在历史发展的后150年,全世界的目光果然聚焦在那里。是它,让纽约成为美国的纽约;是它,更让纽约成为世界的纽约。同一时期,我们将目光转向东方,在西人称之远东的中国上海也诞生了一条马路,在派克弄变成南京路后,像极了“英雄”排行榜,onetwothreefour之后的第五条马路,被称为“五马路”。南京路——大马路,九江路——二马路,汉口路——三马路,福州路——四马路,广东路——五马路,以后更有了不能与前比肩的北海路——六马路。但是一切到此为止,发展已到了极致——再朝北就是英法租界界河洋泾浜。
1862年,英国驻沪代理领事麦华佗为英租界内那五条东西向的马路起五个中国城市的名字时,大家都对他的逻辑感到莫名,特别是将广东这个省名与另四个城市名字混在一起。而实际上这只是外国人对广东与广州难以分辨的误会,南京、九江、汉口、福州,再加上广州,英国人当时对中国有限的认知就这几个地方——签过条约或形成租界,或和上海一样成为开放口岸。1865年广东路的名称正式启用时,它的前身宝善街和正丰街还在理顺阶段,一部分路权还在私人手上呢。那个时候,这条路四个名字大家都混合在用,广东路当然是官名,更常用的还是五马路,宝善街名气更响,正丰街也没有湮没。五马路虽排行在第五,但却非同小可地承载着当时城市的梦想。西人热衷于大马路南京路,等而下之的都不在他们眼里。而且,中外之间就有“天然”屏障,租界初的法令就要求并热衷于这种中外之间的隔绝,禁止华洋杂居。甚至西人因事离开租界,晚上也必须回租界内来过夜。清政府的代表道台也秉承指令,乐不可支地希望并严令禁止杂居。然而,交往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五方杂居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是蔓延扩大开来。大马路到六马路的排列反映了当时在上海的西人的心中位置,但却不是越来
越多从南边涌入租界的华人的梦想。如若将上海人心中的城市中心作个甲乙丙丁排队,20世纪前后稍稍有变化:之前是五马路,之后是四马路,20世纪20年代后才轮到外国大马路——南京路——上海人当时是这样称呼它的。人们还是乐意选择在接近老城厢的租界内的五马路上,编织自己的梦想。
早期,在五马路侧旁,人们先是开设了茶楼,它高台建构——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标志,由此,城市拥有非凡的新视界。在它的召唤下,一些多数属于娱乐领域而非商业经济领域的项目被引入,成为近代城市娱乐文化的开端。李鸿章,王韬,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于右任,陈独秀,苏曼殊,蒋介石,胡适,等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大都在五马路这个文化舞台上亮相,留下了深厚的历史足印。这个西人排列的五马路,今天成了人们了解上海、研究近代上海文化流变的驿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惜的是,五马路的“领袖”气质不足,致使它的盛年时间非常短暂,而接下来的城市辉煌则由四马路担当而引发出去,由娱乐进而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为上海成为远东大城市,奠定了扎实的人文社会基础。五马路,这条浓缩着近代史进程的小路,命运多舛。由于各种原因,或是先天不足的自身体质,多年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它从来不是故事的主角,人们更愿意采集它的枝蔓,去编织另一个上海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原来的面貌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巨大变化,更是理所当然渐渐地被人们淡然忘记。也许,这条马路先天就深知自己的弱点,在排斥了黯淡的经济前景的选择后,想试一试在文化上的身手。它几乎得到了成功,因为谈及上海的近代历史文化,怎么也绕不过五马路,它的茶园、戏院、饮食、书肆、古玩、人物,乃至青楼文化,都值得细细研究。它本身就是一个巨构,是一段浓缩上海近代的辟路开道、建筑更新、制度建设的历史。本书钩沉探微,在尽可能地收集历史片段的基础上,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下这条小路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使其次以整体、主角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虽殚精竭虑,唯能力有限,幸成此书,但深知挂一漏万。历史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积累的,本书只能算是探寻五马路历史的一小块敲门砖。在作者的情感里,五马路就是广东路,两者是完全等量的,所以本书对这条路的描述称谓,是随性地混合称之,并非表示此重彼轻。而对于宝善街和正丰街来说,考虑到行文的便利和读者的阅读顺畅通达,就不得不有所轻慢。其中宝善街这个名字在上海近代史上的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