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72034
一位华裔教育家的家庭教育集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支撑,为孩子成长发展解疑答惑。
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轨迹虽然各不相同,但呵护其成长背后,家长的心是一样的,那就是顺应天性,使他们成为大写的“人”。
孩子与家长的交流看似寻常,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书中的父子对话等内容,不仅是二人沟通的记录,更是教育理念和成长理念生长的过程。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父母读之可反观自身在处理相似情境中的做法,孩子读之可窥探父母言辞背后的心理。
编辑推荐文章:
《“我们不比孩子!”》P008
《音乐磁带风波》p047
《找到自己的声音》p101
《亚裔青少年人生指南》p180
作者的儿子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到硅谷创业,201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创新学者。此书以此为线索,比较全面地整理了作者自儿子降生后,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书中以父子交往、一起成长为叙事主线,自然地融入了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并结合中美的文化、教育的异同,提出了家庭教育诸多的思考,对国内家教理论和实践的深化发展作出一己贡献。
序1 感恩人生(沈安平)/ 001
序2感恩父母(沈
岳)/ 005
序3 人生就是远游(沈
茂)/ 009
章 成长篇
1 幼童期:理解儿童
爱心成就家庭 / 004
“我们不比孩子!” / 008
自由创造的乐趣 / 012
家校有效沟通 / 017
2 少年期:共建新家园
流行的体育文化 / 027
面对霸凌勇敢出击 / 030
化挑战为机遇 / 035
我们的文化家园 / 041
3 青春期: 构建自我意识
音乐磁带风波 / 047
暑期“回家”作业之争 / 055
到底谁是老师? / 060
自我意识的构建 / 062
第二章 成才篇
1 体育运动精神礼赞
踏上体操竞赛路 / 068
如鱼得水乐无穷 / 071
道不同来不相谋 / 075
初生牛犊不畏虎 / 079
志同道合出高徒 / 081
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 / 085
体育运动精神赞 / 088
2 学校教育不仅为分数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 093
个性化的学习 / 098
找到自己的声音 / 101
“学以致仁”的校训 / 104
3 大学教育就是为成才吗?
“自由之风在吹拂” / 108
“智力上生机勃勃的学生” / 111
水到渠成的入学申请 / 114
通识教育的价值 / 120
《斯坦福大学精神》 / 124
沈岳的大学毕业礼物 / 127
第三章 成人篇
1 “实力来自奋斗”
梦想即将成真 / 134
无法预料的事故 / 136
不可思议的失败 / 139
夺冠后的启示录 / 144
2 走自己的路(父子对话录)
五年大学求知行 / 149
投身创业乐无穷 / 153
失败挫折何所惧 / 155
志在发展创人生 / 158
3 人生成长不仅只为“终点”
人生没有保险单 / 165
钥匙板的故事 / 167
培育英雄情结 / 170
人生宗旨 / 173
“奋斗就是我的生活” / 177
《亚裔青少年人生指南》 / 180
人生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185
“爸爸的十二条人生教训”
——父亲节的礼物 / 189
结束语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 207
感恩人生
沈安平
这本书初设想于2004年年初。2003年秋,就读于高中12年级的沈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杰出的体操才华,被斯坦福大学优先录取了。
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横空出世,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家教书籍市场的宠儿。如果我当时真要写书,《斯坦福男孩》的书名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十多年来,这一出书计划始终没有实现。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个人时间、精力和写作方面的挑战之外,我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沈岳个性鲜明,成长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如何讲述他的故事,要向读者传达一个怎样的主题,我始终拿不定主意。
不可否认,沈岳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沈岳的成长过程无法为一所大学的录取所涵盖,哪怕这是一所在美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学。
沈岳童年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他从小就是个多动的孩子,并没有在国内托儿所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三岁来到美国后,他还一度被学校老师看成是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沈岳从童年开始似乎就“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此后,每当沈岳攀上一个人生发展的台阶,新的挑战似乎又在等待着他。
面对沈岳独特的成长过程,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主题来真正启动写作此书的计划。更何况,沈岳的发展始终处在进行状态。就这样,这一写书计划断断续续了十多年时间。现在回头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2009年,沈岳已在斯坦福大学求学五年,获得了生物科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然而,沈岳断言:“我不会在生物学科或医学领域寻求自己的职业发展,我要到企业界去试试。”
我对沈岳说:你可以用两年时间到企业界闯荡一番,这样你可能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转眼间,沈岳大学毕业已经工作八年了。他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精彩纷呈,虽不是一帆风顺,也不能说功成名就,但是他对事业和人生的豪情不减,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也日趋成熟。在沈岳进入三十而立之际,我想可以与读者分享一下沈岳的成长故事了。
回顾沈岳30年的人生历程,作为一个父亲,我感到自豪。同时作为一个职业教育人,我的家庭教育观和儿童教育理念也随着他的成长过程逐步得到丰富、开拓和深化,自己的人生观也由此得到升华。
我确认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土壤,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身心健康、幸福成长。学业优秀,考取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可以看成是孩子成才和成功的一个标志,但并不是的标志,也不是孩子幸福人生的重要的基石。
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打牢基础,以便能让孩子在成才、成功特别是成人的道路上自信地前行。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成为一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所贡献的人,那家长就可以说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了。
沈岳以优异的学业和才华进入了斯坦福大学,按照传统家教观念,或许可以说是“成才”和“成功”了,但是否可以说是“成人”了呢?这就是我当年尝试写书时所面临的困惑之一。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我们的老祖宗告诫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成长是一个需要时间考验的大课题。
2009年,沈岳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和职场道路,他的人生发展出现了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对于我这个热心于教育的父亲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思考和丰富自己家庭教育理念的机会。
沈岳出生于中国,成长于一个海外华人家庭,同时也是华人家庭与美国的学校、文化和社会互动的结果。所以沈岳的成长故事,既是他个人的故事,又是我们这个华裔家庭的故事,也是他接受美国学校教育、美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故事。为了使这些故事更加真实,更富于感染力,我在书里大量使用了沈岳的原话和原文。因此可以说,沈岳也是本书的共同作者之一。
当然,这些原话和原文基本上是以英文为主,我尽量忠实地把这些英文翻译成中文,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能够基于沈岳的独特个性和成长环境来理解。尽管每一个孩子是不同的,每一个家庭也是不同的,但我还是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思考,让读者体会到亲子之间的亲情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家庭乐趣和幸福。
本书中所有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引言均出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翻译出版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原著”丛书:《有吸收力的心灵》《儿童的自发成长》《童年的秘密》和《发现孩子》,在此感谢这套经典教育丛书的译者和出版社。
我也要借此机会向蒙台梭利这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先驱表示自己诚挚的崇拜之情。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的著名医生、教育家、思想家与慈善家。作为一个在当时受到歧视的女性医生,她通过自己一生坚持不懈和艰苦卓绝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完善并推广了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和主导因素的理念。
蒙台梭利确立了两个基本教育理念:
所有儿童的成长必须是自主的。儿童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独立精神能够帮助他们充满自信,并自发地、有效地、持久地学习和健康成长;
所有儿童都必须受到尊重。只有获得尊重之后,儿童才能自主快乐地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并发挥出他们各自的潜能,成为身心健康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成员。
沈岳就是这种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受益者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永通老师以及出版社其他同仁的多方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完成漫长的写作过程,在此向他们表达我诚挚的感谢!
我要借此机会感谢吴娟女士为全部书稿多次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王静女士在本书文字编辑方面提供的帮助。
我们全家人对我的写作过程给予了充满爱心的理解和支持,这本书是我们全家精诚互助的作品!这本书漫长的写作修订过程,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切身感受到家庭爱心的温情,并由此萌生了刻骨铭心的感恩。我在此也祝福所有努力营造美好家庭的人们!
2016年7月
沈岳出生于中国,成长于一个海外华人家庭,同时也是华人家庭与美国的学校、文化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尽管每一个孩子是不同的,每一个家庭也是不同的,但我还是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思考,让读者体会到亲子之间的亲情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家庭乐趣和幸福。
——沈安平
“我们不比孩子!”
沈岳两岁时,我被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录取,并获得了教学奖学金(Teaching
Fellowship)。我于1988年秋季离开苏州大学,到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一年之后,时辛带着三岁的沈岳来到美国陪读。我当时在波士顿西郊牛顿市[1]的一家老年公寓兼职夜间值班人员。我们三人在牛顿市居住后,自动就成为了本地居民。不久,当地市政府社区新移民家庭服务办公室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于是我们提出孩子三岁多了,是否可以上本地的托儿所。由于美国的公立学校是从六岁幼儿班开始,所以托儿所都是非公立的,当然也是要收费的。
当社区服务办公室人员知道我们无法支付相当于我一年助教工资的托儿所学费后,就想方设法帮我们联系到了一笔社区幼托学费补助。但是那家托儿所离我们住的地方较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去很不方便,社区服务办公室又设法为我们联系到了每日接送沈岳到托儿所的交通服务。本来这个交通服务是为一名住在同一条街的智障孩子服务的(美国联邦政府特殊教育法规定,公立学校对有智障的孩子从三岁起要提供免费公立学校教育),后来这辆车每天就顺道把沈岳捎带到托儿所。以后沈岳这段享受“每日专车”接送上托儿所的经历,成了我在谈及美国公立学校教育“雪中送炭”的真实事例。1997年夏,我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教育顾问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交流,看到当时有不少建筑民工住在马路上,听说民工的孩子不允许在当地学校就读。于是,当我有机会与北京市*的有关人员交流时,我特意告诉了他们,作为“外来家庭”的孩子,沈岳在牛顿市上当地托儿所每天专车接送的经历。
沈岳刚到托儿所的时候,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并没有与老师直接见面联系。几周后,我们接到托儿所打来的电话,要我们去托儿所与沈岳的班级老师进行一次面谈。
鉴于在国内的时候,一般都是孩子在学校“出问题”了,家长才会接到学校通知去和老师“谈”。所以,我们对于到美国后与老师的次面谈,心中完全没底。想到沈岳在国内时,托儿所老师对他的反馈一般是以批评为主,我们不免担心是不是他在学校里又出了什么差错。
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这是美国学校与学生家长交流的常规措施。一般在开学之后,学校都要安排家长与任课教师见面。这种见面一般称为“教师见面会”(teacher
conference)。记得当时我们一路上惶恐不安,不知见到老师后应该说什么,不知沈岳在托儿所的表现如何, 特别是美国的幼儿教师会如何评价他。
来美国之前,我们早就听闻美国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那美国的幼教老师是否会对沈岳“手下留情”呢?
与班级老师见面之后,老师说沈岳初来乍到,对许多东西很有兴趣,但是不太善于和其他孩子交流。在老师讲故事时,他有时会站起来四处走动。老师说可能是因为沈岳的英语能力比较差,因此希望我们家长在家里多与孩子用英语交流。
托儿所老师叙述时面带微笑,口吻亲切,没有任何责备之意。我和妻子的紧张情绪开始平静下来。
当托儿所老师问我们有什么问题时, 我们急不可耐地脱口问道:“沈岳和班级其他孩子相比,表现如何?”“我们这里不比孩子!”老师平淡率直地回答。 我们两个人愣了一下,
不知该如何继续交谈下去。出于礼貌,我们也就没有追问沈岳在班级里到底表现如何,虽然我们觉得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好坏”应该是学校教育评估的“核心问题”。
鉴于与老师面谈的时间快要到了,我们就赶紧把第二个“重点问题”转弯抹角地抖了出来:班级的老师是否“喜欢”沈岳?当听到老师说沈岳是一个非常“可爱的”(adorable)孩子时,我和妻子对视一下,会心地笑了。
来美国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孩子是美国学校教师的口头禅。因为对美国托儿所的老师来说,所有孩子都应该是可爱的。如果不认为孩子“可爱”的话,托儿所的老师是不会选择这样一个行业的。
后来,我们打听到沈岳的班级还有一位类似他这样的好动孩子。从此我们的心里就更“踏实”了,如果沈岳仍然是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那他至少不是的“出头鸟”了。
我们当时希望儿子成为“乖孩子”的愿望,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心理纠结!
在以后的上学时间里,沈岳活泼好动的性格并没有太多改变。尽管有时他免不了会碰到一些小麻烦,如在学校的走廊里奔跑,碰撞到了其他孩子而招致老师的批评。慢慢地,沈岳的多动特征在社区托儿所和学前班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特别“出格”的问题。美国的学前教育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没有什么正规的课堂教学。而且,教室布置得完全类似于儿童娱乐活动场所,四周都是玩具,墙壁上都是学生的各种绘画和手工艺术作品,地上铺设的全部是地毯。因此,学生可以坐着或躺着听老师讲故事、唱歌和做游戏。
考虑到沈岳是因为享受了社区提供的财务补贴才有机会每天由小车接送上托儿所,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早期教育的机会。我们尽量与托儿所的老师保持联系,并主动参加沈岳的学习活动。平时我们没有机会直接到托儿所接送沈岳,所以就用一本小册子和老师保持联系。如果有问题或有什么情况,老师就书写在小本上,我们则通过这个小册子与托儿所的老师交换意见。
当我们与学校沟通并为沈岳的多动性格表示担忧时,学校的许多老师总是会说:“那就是他的个性,他会有出息的。”(That’s just his
personality, He will be a great kid.) 从老师真诚的语气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沈岳的喜爱和理解,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
“我们不比孩子!”这句话让我和时辛卸下了为沈岳在学校的多动行为担心的重担,也成为在我这个曾经是教师的头脑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当年我在苏州大学时是专业教师,兼任年级辅导员,所以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和成绩。我专门让从事电脑行业的弟弟帮我设计了一个软件,可以把全年级学生的各门功课成绩按照(我自己确定)课程的重要性(权重)转换成一定比例的数据,然后再综合起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1~100的综合学科成绩指数。如果所有课程考试成绩都是A,那么这个学生的指数就是100。按照指数的高低,我给全年级100多名学生排队,并根据学生成绩指数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成绩指数在90以上的,属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会对这些学生多加表扬,注意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如果学生干部的成绩指数低于80,我就要给他们“敲警钟”了。如果他们的成绩指数低于70,那我不仅需要督促他们,还有可能考虑“撤换”他们。
后来,我还把这些以“成绩至上”来抓好学生干部建设的做法作为我的辅导员经验与学校其他负责学生工作的干部进行了交流。当时,“教育就是评比”的理念在我的头脑中可谓是根深蒂固。当年我能够从插队青年跨进大学校门,难道不也是通过考试分数“比”出来的吗?
我当时全然不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同时又是交叉互动、很难量化的心理和学术评估过程。对低幼龄儿童学习的测试和评价,更是一个经典的教育难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