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831952
l 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就看企业家与谁同行,私董会组织帮你踏上共创未来的征程。
l 将知识转化为清晰的见识,将见识转化为果敢的胆识,驱动共创未来的行动。
l 唤出企业家潜藏在内心的隐性知识和商业直觉。
l 浓缩作者百篇精华实践,手把手教会企业如何运用私董会。
本书为企业家、创业者、职业经理人、MBA学生以及专业人士撰写。它不是一本标准意义上的工具书,里面的文章均具有阶段性,需要企业不断在实践中改进。如果你有一些私董会的基础,本书会促使你升华,并极有可能引导你成为其忠实的一员。
第一章 揭开私董会的面纱
私董会的内容关系到参与者的收获
打破师与生的界限,体悟学无常师
建立私董会的目的要明确
成员在私董会上的收获有哪些
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保持管理的鲜活性与团队活力
私董会如何助推企业与个人成长
为什么要向私董会小组“掺沙子”
“私董会 ”和“ 私董会”是什么
第二章 私董会如何修炼人性
要做到深刻揭示自己、批判自己
私董会对人性进行考验
如何做到“私董会信任”
“随心所欲不逾矩”是私董会的最高境界
私董会为什么要坚持共创与重构
私董会解决人们深层次的困惑
不确定性增加了私董会的魅力
第三章 对私董会价值的解析
私董会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再谈私董会过程的重要性
私董会价值的呈现与时间的关系
“场”内如何修炼,才能促进“场”外实践
私董会怎样推动教育与培训创新
私董会如何让人们的认知回到真实状态
怎样做到深度参与,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为什么说私董会的检验功能强大
私董会的头脑风暴不受权威限制
深挖内心深处的想法,助推企业家精神修炼
私董会终结一切纠结
第四章 私董会需要什么样的导师
私董导师需要懂什么
私董导师的称职条件
群体导师出场,效率、效果倍增
私董导师如何适当“越俎代庖”
如何培养自己的准专业导师
观察员怎样成为主持导师的重要补充
短训可以培养私董导师吗
私董导师对私董会的作用
第五章 称职的私董会导师这样炼成
真心反思自己,解决他人问题
允许出现“混乱”和“七嘴八舌”
一定要懂得追问,不能“你讲你的,我问我的”
遵守底线,放手不放任
自组织如何运行
如何专业深度引导
为什么说接受检验的过程是快乐的
导师不是主角,杜绝权威发布
观察员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六章 “轮流坐庄”的私董会案主
案主的引导:强迫接受不如刺激思考
被层层剥洋葱的案主
干扰案主决策,是好事还是坏事
案主不能“独善其身”,要有心“普度众生”
团队案主和单一案主哪种效果更好
为什么任由“庄主”决定议题
“1 X”团队案主模式会增加哪些不确定性
彻底摆脱一个导师打天下的局面
团队案主模式应成为主流方式的原因
第七章 私董会要从重视议题开始
为什么不用担心选题的真实性
如何做好现场选题
对选定的议题要质疑吗
陌生议题跑偏不是坏事
对问题式议题和案例式议题的解读
第八章 控制好过程,是私董会成功的关键
出现走神现象的原因
反转式教学:老师的引导价值远高于演讲价值
怎样造就探寻真相的“场”
逆向思维:思考别人没有想到的领域
怎样纠正预先筛选的思考模式
如何做到“场”内与“场”外一致
经验式建议与程序式建议哪种效果更好
私董会中的澄清环节如何进行
私董成员怎样追问
帮助私董推导答案的方法
私董会如何复盘
复盘的几种实用方法
第九章 私董会方法如何灵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私董会方法如何助推决策
如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误读问题
企业需懂得灵活运用私董会的不同方法
如何运用准私董会方法训练管理思维
第十章 私董会形式多元,需对症下药
远程视频(语音)的私董会方式是否可行
如何开好专题私董会
为什么小私董会便捷有效
超过40人的私董会如何开
什么是述职报告私董会
3小时体验私董会如何进行
怎样开好诊断私董会
第十一章 内部私董会:群策群力,共创共赢
内部私董会如何组织
为什么企业管理者要成为内部私董会导师
是外部顾问合适,还是内部顾问合适
决策层私董会如何组建与运行
什么是企业内部小组外化
如何运用内部私董会方法研究问题
内部私董会怎样解决专业与衍生问题
参加内部私董会怎样忘掉工作中的角色
开好内部私董会需要把握哪些要素
内部私董会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见效
熟悉导致无法动刀,陌生就会无所顾忌
内部私董会有哪些“破坏力”
内部私董会的神奇效果
为什么说内部私董会具有审计功能
第十二章 私董会应用场景延伸
企业大学如何导入私董会
大学商学院怎样引入私董会
私董会方法如何融入MBA教学
“ 私董会”方式如何应用于管理教学
第十三章 私董会方法创新
外董如何内董化
什么是后现场检验
私董会运行的三层体验
怎样自我创建私董道场
如何利用共创形成共识
怎样深挖问题,改善思考模式
如何让私董会效果得到提升
私董会怎样才能常开常新,不落俗套
后 记 我的私董会学习实践与感悟
可以“私董会”,但不能“无所不包”
私董会,全名私人董事会,是一种新兴的企业家学习交流模式。私董会把高管教练、行动学习和深度社交三者做了融合,汇集了跨行业的企业家群体智慧,借此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难题。
在我看来,私董会不是为了替代谁,而是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补充。有的人试图将私董会理解为无所不包的,这恐怕曲解了私董会的原意,改变了私董会的基因。
私董会正逐步走入大众的视线,它能否在未来成为企业主流的学习方式之一,关键在于私董会从业者对此的重视程度。目前,没有将私董会看成深度学习方式的人和机构有很多。他们只把私董会作为一种工具,以投资作为入口,或者以资源作为诱饵,吸引企业家加入和关注。企业家们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没必要打着私董会的幌子做投资、资源对接,直接交易不是更省事吗?可是,这些人偏不这么做,他们觉得私董会的名声不错,显得高端、神秘,便聚合在一起,各有各的心思,一起做些不痛不痒的练习,装装样子,在乎的只是对方手里的资本和资源。这样的私董会模式完全改变了私董会原有基因,是私董会从业者重视程度不足、理解出现偏差造成的结果。
创新私董会的活动模式本无可厚非,虽然我也在不断探索私董会与不同咨询、培训方式的结合,但我绝不会凭着自己的私心,随意改变私董会的基因及七步法的基本程序。比如,我可能会尝试把私董会的程序简化成六步法、五步法,但绝不会改成直接经验法。
所以我认为,私董会的参与者们可以在做私董会的过程中适度进行一些结合和改变。而且,探索私董会基因的过程也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追求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私董会的多元、平等、自由、独立、包容和关怀,领悟问题为何被提出,你的经验在其他私董眼里为何变了模样,为什么得不到你想要的结论,私董会上的结论为何存在很大的差异,是环境因素还是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结论,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如果有哪位私董成员埋怨没有得到答案,大概率是他自身缺少鉴别力所致。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仅仅指望别人直接给出经验和结果,这纯属懒惰思维。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方式里,如果习惯要一个完美、绝对的结果,很容易僵化我们的思考方式。
所以,大家在探索私董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学习,并多与其他私董会成员沟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私董会,并通过私董会帮助企业家们更好地管理企业。
我是个做了19年管理咨询的“老咨询人”。2012年接触伟事达私董会时,我就对私董会产生了好奇心,企业家们原来可以这样进行学习和交流。而且,私董会还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咨询和培训方式,促使更多参与者独立思考问题。
到2013年1月我创办海川生态私董会时,我还是懵懵懂懂的。但怀着浓厚的探寻兴趣,我基于咨询的底子,决定走上对私董会的研讨之路。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私董会的优势在咨询班底,但是劣势也在咨询,如果你没有把握好尺度,就会犯咨询里常见的错误——夸夸其谈,因为自己在别人(客户)那里得到验证,就认为自己的经验和框架永远是对的。这种思维纯属经验主义泛滥,如果你能避免类似错误,私董会的咨询价值就能凸显出来了。
如果私董会按照收不住的方式如法炮制,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有人喜欢把大腕级私董邀请到自己的私董会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整个私董会变成了大腕咨询会,只听他一人(或者一群人)在那里口若悬河,还有其他私董什么事呢?私董会变了味,还不如不开,或者直接开开咨询会、案例会,听听大腕级企业家、咨询师、教授的看法,提提建议。这样做效率也高,可能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何必折腾那么长时间开私董会呢?而且私董会要求坦诚,“扒光了”给别人看自己的真实情况,如果想把过程省了,难堪也不存在了,藏着掖着就能马上有答案,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每个对私董会感兴趣的人——私董会从业者、企业家、管理者,对私董会都有自己的判断,选择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中国文化向来包容多元,大家在看待问题时也要尊重多样性,尽量全面地看待问题。
我正走在探索私董会的路上,愿与更多有识之士同行。
要做到深刻揭示自己、批判自己
在我看来,有两种场景可以帮助人们深刻揭示自己、批判自己。第一,是在一个私董会组织中;第二,是自己建立起强大的内心反思场景。由于私董会组织可以“强迫”你接受或者快速建立批判自己的场景,比自己建立内心场景要容易一些,所以,私董会就成为揭示和批判自己的有效工具之一。但因为这种方法会让自己感觉不舒服,所以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接受(被动或主动)这样的场景修炼。
从本质上说,这种修炼过程是有一些违背人性的,你越想隐藏(自觉或不自觉地),其他成员就越想揭示真相,他们希望你“裸奔”,以更好地观察到你的全部。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好奇,而是真心想帮助你的表现。你“裸奔”得越起劲,成员们的帮助就会越真诚、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他们对你进行帮助,实际上也是你对自己进行帮助。这几乎是每一位参加过私董会的人的体验,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这个场景之外。有人会盯着你,你自己更会盯着自己的内心,不让自己游走场外,唯恐会失去帮助他人、帮助自己的机会。
当然,因为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有限,所以你一定会出现游走场外的现象,不用担心,现场的氛围会将你拉回来。游走是暂时的,只要你想改变,想帮助他人,你就能重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私董会的讨论里。
企业家愿不愿意选择这样的方式整理、修炼自己,是一种态度的表现;同样,公司内部的管理者敢不敢接受这样的场景修炼,也反映出一种态度。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职业人生和生命品质,这就要看你是否有坚定的、想要前进的内心了。
2017年7月7日 北京
私董会对人性进行考验
私董会表面上看是研讨专业问题,实际上是考验人性,包括考验人性的真实、真诚和忍耐力等。考验的主体不仅是案主,也包括全场私董成员和导师。在私董会现场,敢不敢直面研讨议题和案主,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讲都是不小的考验。
从导师角度看,考验主要是敢不敢“挑起事端”,引发激烈讨论,甚至不惜冲突。这种考验可以看出导师判断力的强弱,如“挑起事端”后现场是否可控,是否有利于顺利研讨,能否达到案主预期和参与者预期等。这需要导师既有提出专业问题的能力,又有对人性、人心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在非会员制的私董会中,这样的考虑要更充分。
另外,对人性的考验不仅在现场,后现场也考验着案主这方面的能力。对案主来讲,除了现场接受关怀式的拷问外,还要对后现场进一步地冷静、反思和行动,之后,案主可能会走向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案主面对私董们的分析和建议,出现下面的情况:虽然现场研讨的氛围令人感到不适,但还是坚持自己之前的做法,继续挑战和验证自己的正确性,以此维护受伤的心灵和面子。
第二,冷静反思,综合私董们现场的分析和建议,做出积极回应。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私董们的真诚帮助交差,而是确实需要做出改变,通过尝试改变,获得新的经验,并创造出新的局面。
2017年7月31日 北京
如何做到“私董会信任”
“私董会信任”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决定了这个私董会能否继续存在下去,或者这一场私董会能否产生积极的效应。
在我看来,“私董会信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从私董导师与私董之间相互信任的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种信任思考:
1. 导师是不是能够信任私董成员,积极参与私董会研讨?能否信任私董成员有能力参与私董会研讨?能否信任私董成员参与的所有环节存在的缺陷是暂时的,是应当得到理解和宽容的?能否信任私董成员是愿意参与研讨、贡献想法的?能否信任私董会成员是能够承受真诚、关怀式的批判的?
2. 私董成员能否信任私董导师是出于关怀和真诚的初衷想提供帮助,才在现场积极提问、分析、建议的?能否信任私董导师引导讨论的做法(这可能与自己平日的工作和思考方式完全不同)是会产生积极效应的?
第二,从私董与私董之间相互信任的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种信任思考:
1. 私董案主与私董成员之间的信任包括:案主能否信任私董成员提问、分析、建议是出于真诚、真心帮助自己?案主能否信任私董成员有能力帮助自己?私董成员能否信任案主是真心需要自己帮助的?能否信任自己是能够帮助案主的?能否信任案主是能够承受关怀式条件下的足够刺激的批评意见?
2. 私董成员之间的信任包括:能否信任坐在一起研讨问题的私董成员是有能力参与所有研讨的?能否信任大家可以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能否信任彼此提出的议题是愿意开放讨论,并愿意接受批评的?
第三,从私董导师与观察员之间相互信任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种信任思考:
1. 私董导师能否充分信任观察员能够真诚帮助私董成员?能否信任观察员有能力帮助私董成员?能否信任观察员对私董会现场研讨氛围产生有价值的调剂?能否信任观察员偶尔跑偏时,即使导师干预,也不会引起负面情绪?
2. 观察员能否信任私董导师现场即时变化的做法是有逻辑和价值的?能否信任私董导师适度干预自己跑偏的发言是为了私董会正常运行的需要?能否信任私董导师在需要自己时准确判断并做有效发言?
第四,观察员与私董成员之间的信任,同私董导师与私董成员之间的信任条件类似,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分析。
以上若干个“能否信任”是需要私董会现场所有角色深度思考的问题。大家思考得越清楚,做得越到位,私董会就越成功,越可能健康持续运行下去,每个成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升华和感悟。
2017年9月5日 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