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60132
南仁东的事迹十分动人,值得每个人记住他的名字。他在去世后,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和“改革先锋”荣誉称号。两位作者重返他走过的山山水水,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装进这本书中,向他致敬!
1945年,南仁东在辽源出生的时候,家乡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是一片疮痍,一大家人在昏暗的偏厦中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是什么影响和成就了他,使得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儿,一步步成为大国工匠,建设出了震惊世界的超级望远镜,重新定义了中国在世界天文学界的地位?
中宣部在2017年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南仁东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南仁东名列一百位为改革开放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名单,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从南仁东的出生写起,呈现了南仁东平凡又伟大的一生。作者采访了南仁东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获取了许多珍贵的故事和资料,深度挖掘了“时代楷模”的成长之路。他不仅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的天文学家,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呈现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十分动容。
| 引子 / 001
| 章 雪掩偏厦落星辰
1.出世:乱世里的童话 / 007
2.小学:妙手生花 / 021
3.初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026
4.高中:我只去清华、北大 / 033
5.大学: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 058
| 第二章 在边陲落地生花
1.另类的存在 / 082
2.在艺术中初现锋芒 / 090
3.能工巧匠 / 099
4.困境见真情 / 111
5.挑战新科技 / 119
6.平凡生活中的不一样 / 123
7.再次振飞 / 145
| 第三章 但有进兮不有止
1.进击天文学 / 160
2.访学荷兰 / 169
3.客座日本 / 175
| 第四章 报效祖国
1.星空的召唤 / 186
2.路漫漫其修远兮 / 190
3.匠心之作 / 202
4.后时刻 / 214
5.留给世界的遗产 / 220
| 后记 / 228
引子
2018年9月15日,是“全国科普日”,也是天文学家南仁东的忌日。一年前的这一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逝世,在网络上甚至不及一个三流演员的热度。但如果你到贵州的天文小镇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无人不晓南仁东,有人穿着印有“天眼”字样的T恤脸上写满骄傲,粉刷着“服务大射电,建设新家园”的墙壁映射着感恩与祥和……
那么,南仁东究竟是谁,“天眼”又是什么,与贵州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当世界上颗脉冲星被望远镜捕捉,当它的脉冲轮廓图被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快乐分裂)用作唱片封面,从此成为长盛不衰的流行符号,被印在衣服上、背包上,被喷在滑板上、墙壁上,被涂在指甲上甚至文在身上时,我们中国人还在看热闹,这一看就是半个世纪。
当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世界射电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以三百多米的口径独霸世界几十年时,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还不足三十米。设备上悬殊的差距,使中国的天文学家往往只能使用国外用过的观测数据,要想申请使用他国先进的望远镜,时间以小时计量不说,还常常要看人脸色。
1993年,南仁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用一句“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开启了扭转这窘迫局面的序幕。从预研究到落成启用,他带领团队历时二十二年,克服了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需自主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等重重困难,在贵州建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五百米超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如果用比较直观的语言去形容它的“大”,那么它的接收面积相当于三十个标准足球场;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口大锅,其可盛放的蛋炒饭,可以给世界上的每个人分得两碗。这座“观天巨眼”被人们骄傲地唤作中国“天眼”,英文缩写为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寓意追赶、领先、跨越。
因设计上的独特,浩瀚的太空对中国“天眼”来说将不存在探测方向上的死角,FAST的探测范围理论上可达宇宙边缘,可以让人类以更广阔的视野望向宇宙深处,其综合性能超越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近十倍。它的落成启用被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杂志评为当年全球重大科学事件之一,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从《周易》中提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学府的校训,把一代代莘莘学子培养成国家栋梁。它的学生南仁东,用毕生的心血履践了这八个字,将之化作中国“天眼”,雄视于人类世界之巅。自此,贵州的这处大窝凼成了全球天文工作者和爱好者“朝圣”的地方,中国的天文事业进入“黄金时代”。
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他还对月球说:“到了这里以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在于探索。”
无论是中国的石申还是外国的哥白尼,无论是《天文》《浑天图》,还是地心说、日心说,古往今来的天文学家,都在通过天体寻求自身的存在。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是在通过自身的存在,探索已经存在的未知。这未知在哪里?人类是孤独的吗?我们还能闻听多远?
中国“天眼”担负起了全人类的使命,它将先靠近神奇!
国外媒体如此报道:“中国的巨型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中国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算不算石破天惊?!
可是,当我们终于用自己的设备看见仰慕了半个世纪的脉冲星,当我们观测到的脉冲星准确到不再需要国际验证,为我国天文事业鞠躬尽瘁的南仁东,却如巨石轰然倒塌……
“北筑鸟巢迎圣火,南修窝凼落星辰。”
这是他亲手写的对联,就刻在中国“天眼”的奠基石上。当他写下这两句话时,内心是多么豪迈——赤子之心、英雄梦想尽在其中。他肯定不会想到,当我们今天重读这对联的时候,内心是何等哀恸,南仁东又何尝不是如星辰陨落,让人痛惜!
这巨石正是天上的星,曾经那么璀璨。用南仁东弟弟的话说,“上天把他派下来,为人间打开了‘天眼’后,就把他接走了”。他的灵魂化作了“南仁东星”——国际组织把编号79694的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永远地回归了“无垠的广袤”,以永恒之光,与中国“天眼”一起守望“美丽的宇宙太空”。
而他的一生,也如星辰,从黑暗中走来……
脉冲星,20世纪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是一种自转速度极快、会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的星体,其的性质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被称作“宇宙中的灯塔”“宇宙中精确的时钟”。
| 章 雪掩偏厦落星辰
“漫长的、复杂的生活的路在我们前面敞开着,畏惧与悲伤无一所为,只有站起来才是上计。”
提起西安,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兵马俑,水光潋滟的华清池,墨香飘古的碑林,供奉佛骨舍利的法门寺……不错,那是久负盛名的古长安城,现在的陕西省省会。
可能大家不大知道,中国的东北曾经也有个叫西安的地方,它坐落在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曾因煤矿产业繁荣,被称作东北的“小上海”。
然而,终留给这里刻骨记忆的不是先秦时代的人类足迹,也不是满族发祥地的枝繁叶茂,更不是康熙皇帝的“皇家鹿苑”,而是令人痛心、血泪斑斑的“万人坑”——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东北曾沦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工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1945年,西安发生了两件大事。
件是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穷凶极恶的日寇对西安长达十四年的铁蹄践踏终于结束了,生活在人间地狱的人们终于重见天日!
第二件是2月1日,一个属猴的男孩儿出生。他将在七十一年后,带领团队建造出世界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重新定义中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
这个男孩儿的名字,叫南仁东。
南仁东七岁这年,西安改名为辽源。
1.出世:乱世里的童话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没有王母娘娘星?”
1944年的西安,黑暗而寒冷。
日本侵略者的大皮靴,就像绑了敞着盖子的潘多拉魔盒,所到之处,罪恶便叮当作响。荒山中经年不息焚烧中国矿工的“炼人炉”日夜喷吐着黑烟,黑烟随风变幻出各种形状,渐行渐远,漫散至整个山区,看上去如巫师的斗篷,诡异中透着不祥。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便以武力强占了这里,残酷地推行“以人换煤”的“人肉开采”政策,疯狂掠夺着西安的煤炭资源。那些被奴役残害致死的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如果还有家的话,哪一家不是沉浸在丧痛中?举家哀号,尸横遍野,这里是真正的悲惨世界。
已是端午时节,人们仍然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离太阳出来还有一些时候,一位老妇人和她怀有身孕的女儿已经在龙首山上采艾蒿了。母女俩都穿着土色的旧夹袄,很是臃肿,不细打量,完全看不出女人的样子。整座山冷冷清清,早些年这个时辰的龙首山可不这样,大人孩子都会戴着香荷包,在山上说笑、奔跑。
女儿一边采摘,一边低声抱怨:“别人都不来了,就咱们来。”
是的,这里的人们似乎被侵略者制造的灾难销蚀了快乐的本能,家家户户都在紧闭房门,似乎这样就能隔绝横空的灾难。
母亲只顾自己往筐里摆艾蒿,没有理她。
女儿又嘟囔:“年年五月节采艾蒿,哪见什么好儿?”
母亲直起身,有些严厉地:“别说这丧气话!”
母亲见女儿不作声,语气缓和下来:“日子不好过,心里再没个念想,更没盼头了啊。”
女儿:“鬼子不走,能有啥盼头?”
母亲:“他们也有爹妈,早晚得回家。”
女儿:“这个走了,那个来,还不是一样?”
母亲:“我就不信,兔子还能占住狐狸窝?咱们今天多采点儿,避避这些外鬼!”
女儿没有搭茬儿,叹气自语道:“唉,我这孩子是个苦命人儿呀,这世道,投胎早了。”
两个人不再说话,看着筐里的艾蒿差不多了,就不约而同地坐下来歇息。
这时一对燕子飞过来,划了一道弧线又飞远了。
“燕子都来了,快暖和了。”母亲是个达观的人,转眼就忘了刚才的不快。
见女儿闷闷不乐,母亲挎起筐,大声地劝她:“赶紧走吧,别愁了,说不定你能在乱世里生个小英雄呢。”
女儿扑哧一笑:“妈,你就别哄我了,我又不是小孩儿。”
母亲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不是哄你,是哄这儿呢。这心啊,大人孩子都得哄。哄顺了,啥日子都能扛得住。”
俩人争抢了一下大些的筐,便互相搀扶着往山下走。生活的智慧,让两个人不觉间又有了好心情。
可回到家一进院,两个人又有些泄气了:都穷成这样了,哪儿来的英雄?
这是一片破土房,说是一片,是房和房都连着。中间是一座大一些的房子,它的左右和后面都外接了偏厦,就像一个母体仙人掌,外周长出类似的叶片,连成一体。院子处在洼地,下雨的时候会有积水,已被土灰煤渣一层层地垫起来了,房内相对变得更加低矮。踩着煤渣进门,立刻往下跌进一尺多深,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了。
老妇人提醒女儿慢点儿,她自己也眨了几下眼,才适应了里面的昏暗。
这时,从各个屋里跑出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有的管老妇人叫妈,有的叫姥姥,他们接过艾蒿,往门上、窗户上插。这个端午节,跟往年的没什么两样,除新插了艾蒿,跟平常日子也没有什么不同。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高粱米饭,就着咸菜,桌上除了碗筷相碰发出一点儿声音,便没有别的了。“食不言,寝不语”,在这个贫困的家里,是一直守着的规矩。
这时候,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儿把饭洒在了桌上,接着哇的一声哭了——父亲的筷子毫不留情地敲在了她的手上。
“广治!一大早的你这是干什么!”老妇人嗔怪着,赶忙抱起惹祸的女孩儿,“不哭,今天过节姥姥护着你了,以后可不能把饭弄得哪儿都是,浪费粮食有罪啊!”孩子显然有了依仗,委屈得哭声更大了。
广治是一个瘦高的男人,戴着眼镜,他沉着脸,看上去越发严肃。他扒拉口饭,又将碗重重地放下,说了句:“养不教,父之过!”
这个少言的男人后来在他的六个孩子心中,确实树起了严父的典范。但今天,他很快就妥协了——他刚要叫孩子把眼泪憋回去,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哭声也随之传来。很快,哭声和吵嚷声由不同的方向连成一片,门前是阵阵杂乱的奔跑声。以广治的经验判断,应该是发生了矿难……
桌上再无人说话,连女孩儿也停止了哭闹。门外的不幸,似乎洇进整个屋里,把刚才的不快吞得无影无踪。广治深深地吸了口气,又长长地叹了出来,与外面比,这一大家子已经足够幸运了。幸福和痛苦,总是相对的。孕妇轻抚着肚子,回想起母亲在龙首山上的安慰,悲观中似乎又生出了一点希望。
这年的腊月十九,孩子在冬雪中出生了。这是中国农历的甲申年,这一年闰四月,农历三百八十四天,所以孩子的公历生日拖到了1945年2月1日。
父亲南广治给孩子起名南仁东。
南仁东出生的时候没有自己独立的家——他跟姐姐一样,和父母寄居在姥姥家。
姥姥三十六岁守寡,带着一帮孩子艰难度日。姥姥是一个乐观能干的女人,比一般的男人还要强。孩子们大了以后,无论嫁娶,就在已有的土房上往外接偏厦——打开房山或扒开后墙,立个门户。随着人口的增加,偏厦再扒开,再往外接……但无论人口怎么增加,大家都在一起吃住,再难再苦,也互相守着,守着虽穷困但几世同堂的传统福乐。
在一片黑暗的土房里,住着姥姥的至亲们,姥姥用母爱和勤劳的双手,维护着一大家人的亲情,大家一起过着贫困但和睦的生活,人口多时,能拿碗筷的达二十几人。
从中国传统文化上讲,生活在岳父母家里的男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南仁东的父亲南广治原本是个儒雅的读书人,但很不得志,又因为搞地质勘探,常年跟大山打交道,就更加严肃而沉默寡言。
南仁东的姐姐上学的时候,父亲管教很严,如果姐姐考试得不了满分,父亲就会动手打她,以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她长记性。
有一天,姐姐不会写“羊”字,父亲很生气,又抬起手要责罚她。可是,还没等落下,南仁东跑过去挡在父亲身前,着急地用两只小手在头上比画,对姐姐说:“想想呀,羊的脑袋上不是长两个角吗?”
姐姐哭着把“羊”字写上了。
父亲放下了抬起的手,低头抱起南仁东。
这一年,南仁东四岁。
从这一年起,父亲开始教他练楷书。一个个奇妙的方块字,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通过“少年强则国强”等醒世名言,开启了南仁东的新世界。南仁东后来的字写得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楷、隶、篆等字体无不见功夫,和父亲的启蒙教育分不开。他从四岁握起的笔,再也没放下。
南仁东的母亲不识字,但勤劳温和,贤淑谦让。传统意义上的严父慈母,培育了南仁东的性格特质。用他弟弟南仁刚后来的话说,“南仁东道德标准高,原则性强,要做的事情一定坚持到底”,这正是耳濡目染于父亲的言行;而南仁东一生都病人之病,忧人之忧,便是继承母亲的宅心仁厚了。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古人的话总是或多或少地给人一些希望和安慰。
在这个贫困拥挤的大杂院里,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每顿饭开始用两个锅煮了,吃饭也放好几张桌。苞米子粥、小米干饭、高粱米水饭……百吃无厌,也没法厌,能吃顿饱饭就已经算奢求了。
大家都格外爱惜粮食,吃完饭会用勺子一遍一遍地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小的孩子甚至会把碗底刮出刺耳的声音,听得人受不了。
小仁东每顿都个吃完,他只吃一碗,然后就跑到外面去玩。等大家都吃完了,他再回来看还有没有剩饭,如果有,他会再接着吃;如果没有了,他一声不出,跑出去继续玩。这个懂事的孩子,让姥姥心疼得有时忍不住叹息,自言自语:“三岁看到老,我外孙子保准有出息。”老人家苦中有乐的心态,是她一生管用的哲学。
苦难能磨炼人的意志,苦难也更能让亲人彼此搀扶,温暖贴心。
南仁东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姥姥》,曾感动得老师和同学都落了泪,让很多人至今都念念不忘。多少年后,南仁东也真的有了“出息”,每次回老家都不忘给亲人们带点儿什么。他心中的那份感恩之情,正是始于那窘迫的童年。
辽源东西南北都有山,东有龙首山,西有黾山,南有半拉山,北有一撮缨,依据山名各有传说。龙首山貌似龙头,伸向辽河,护佑这块风水宝地,加之山上有著名的魁星楼,当地人更对其敬若神明。黾山又叫“王八脖子”,暗喻福寿延年,寄予着人们的祈望。相传半拉山原在水中,因挡住了一条大鱼的去路,大鱼一甩尾,把山断为两半,很有劈山过河的气势。一撮缨更为传奇,因整座山只有一棵树而得名,传说山中有一仙人洞,锁着一条龙……四座山加上奔腾不息的辽河,构成了辽源独特的风貌。龙,仿佛是辽源的图腾,很多雕塑、标识都是龙或与龙有关:一进辽源高速公路收费站会看见建筑上面的龙,坐上酒桌会看见“龙泉春”酒等等。
正所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
南仁东从小在山水间摸爬滚打,可谓钟灵毓秀。他父亲教给他的字,从来不忘。五岁的时候,他就能读一些文字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他总是比别人的主意多,小小的年龄就被拥为孩子的头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