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47057丛书名: 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
《中公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精讲1200题(2019全新版)》是中公教育研发的全新图书。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悉”十年考情,把握命题趋势
本书以10年国考和省考为主线,深度分析了言语理解与表达在10年公考中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详细的备考攻略,让考生明确考查重点,把握备考方向。
二、“学”核心考点,直击考试重点
本书从近10年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核心考点入手,旨在让大家直击考试重点,不做无用之功。同时在核心考点后配备优质公考真题,熟悉公考出题方式,使备考更有针对性!
三、“用”快解技巧,提升解题效率
书中所呈现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快解技巧均为经过多年公考试炼,大浪淘沙后依然高效实用的解题方法,相信经过系统训练,就能实现技巧随心用,考场快解题。
四、“练”典型考题,巩固基础知识
本书精选了2008—2016年的国考和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经典真题,按年份划分,分板块设置,让考生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十年公考的变化趋势。同时,在书中设置限时模拟训练板块,限时练习,巩固基础。
五、“刷”*套题,完成自我检测
本书设置了“套题”板块,精选2017年和2018年国考、联考和几个独立命题省(市)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真题,让考生在体验了解公考的同时,体验考场,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六、“知”公考大事记,制定备考计划
本书记录了从2008—2018年国考和各省(区、市)考的具体时间,考生可清晰把握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时间变化,并了解各年参与联考省份的数量及变化情况,给自己的备考一个“时间概念”。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一、知考情、明趋势、巧备考
每个题型均设置“考情早知道”板块,从题型介绍、命题特点、备考策略三方面来告诉考生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什么、言语理解与表达考什么和言语理解与表达怎么考。
二、分题型、讲考点、授技巧
本书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三大题型,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分别讲解。
逻辑填空——从实词、成语、虚词三个角度讲解考查重点,传授对应分析法、语素分析法、逆向思维法三大有效技巧。
阅读理解——从考查力度、难度划分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其他阅读理解题、文章阅读四大板块,并重点讲解主旨观点题和文章阅读解题方法。
语句表达——讲解公考重点题型——语句连贯,从题型介绍和解题切入点两个角度深度剖析。
三、做真题、练模拟、提能力
本书收录2008-2018年真题,其中2008-2016年真题放置在每个题型讲解后,按年份划分,让您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公考的变化趋势。2017和2018年年*真题(包括国考、联考和几个自主命题省考真题共8套)放置在第四篇,其以套题形式呈现,借此您可以体验考场。同时在本每篇设置了3套限时模拟训练,并给出参考时限,考生可通过模拟训练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逻辑填空考情早知道
讲实词
学·核心全覆盖
一、实词的理解
二、实词的辨析
三、实词的使用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成语
学·核心全覆盖
常见八大陷阱
练·好题抢先看
第三讲虚词
学·核心全覆盖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
二、易混易错关联词辨析
练·好题抢先看
讲对应分析法
提·方法一点通
透·技巧随心用
第二讲语素分析法
提·方法一点通
透·技巧随心用
第三讲逆向思维法
提·方法一点通
一、求同排异法
二、避生就熟法
三、常识分析法
透·技巧随心用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附录1词义理解易误成语30个
附录2近义成语集萃300个
第二篇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考情早知道
讲主旨观点题
学·核心全覆盖
一、概括内容
二、推断观点
三、判断态度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细节判断题
学·核心全覆盖
五大命题陷阱
练·好题抢先看
第三讲其他阅读理解题
学·核心全覆盖
一、标题添加题
二、推断下文题
三、词句理解题
四、寓意理解题
练·好题抢先看
第四讲文章阅读
学·核心全覆盖
一、题型解读
二、考点梳理
练·好题抢先看
讲从点着眼找中心
提·方法一点通
一、关键词
二、关键句
透·技巧随心用
第二讲从面把握理思路
提·方法一点通
一、总分式结构
二、转折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透·技巧随心用
第三讲从选项入手推答案
提·方法一点通
透·技巧随心用
第四讲文章阅读三大解题方法
提·方法一点通
一、筛选法
二、比较法
三、排除法
透·技巧随心用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第三篇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考情早知道
讲题型介绍
学·核心全覆盖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解题切入点
学·核心全覆盖
一、语句排序的五大思考角度
二、语句填充的四大解题原则
三、解题策略
练·好题抢先看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第四篇言语理解必刷套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省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天津)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
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地市)
2017年4·22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附录10年公考考试时间统计
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又名选词填空。顾名思义,该题型是在文段中设空,要求考生根据已给出的文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其中,使文段表意完整、语境和谐。
一、考查对象
考试中涉及的词语包括实词、成语、虚词三类。三类词语的特点如下所示:
主要考查词语的语义和语法功能,难度不大,破题关键是辨析备选词语间的差别,从细微之处入手,找到合适的那一项。
【2018·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颗珍珠,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使之成为能够传给后人的真正财富。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遗失搜集B.遗忘打捞C.留存汇聚D.散落捡拾
本题可由第二空入手破题,对应前文的”岁月的河底”,要把沉在河底的珍珠重新串成项链需要一个”打捞”的动作。”搜集”侧重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汇聚”侧重聚集,”捡拾”指拾取,三者修饰的对象均不能为河底的物品,排除A、C、D。空,句意说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很有价值,但是常被人们忽视,所以要发挥教育的作用,”遗忘”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通常来自古典文献或俗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很多成语的词义与其字面意思大相径庭,切忌从字面意思推测其词义,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对其词义的掌握难度大于实词词义的掌握。
【2018·山东】媒体和科学家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媒体追求的是新闻性,而科学则需要
的方法。新闻记者们需要用通俗的标题来传达简单而新奇的内容,而科学方法则强调知识的积累、不同术语间的细微差别和对一切事物的质疑态度。然而,等到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真正到了值得用来投资或能够改变生活的时候,这些早就变成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系统不刊之论B.理性泛泛之谈C.简洁齿牙余论D.严谨明日黄花
分析句意可知,第二空与前文构成解释关系对应。由”等到……的时候”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形容消息已经过时。”明日黄花”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填入符合句意。空填入”严谨”亦恰当。故本题选D。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复句的词语。关联词本身不具有词汇意义,作用在于标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破解这类题目的重点在于不仅要熟悉常见关联词语,还要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2015·江苏B】外交问题的终决策不能过于追随网络民意。关注网上反映出来的”民意”,重视互联网反映不出来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民意”,兼顾国内、国际局势,以外交大局为重。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既要也要更要B.只要就要还要
C.既要还要又要D.只要只要就要
分析句子结构可知,、二空为并列关系,”以外交大局为重”表明第三个句子意思比前面的句子更进一层。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A项。
二、考查形式
随着考试体系趋于完善,逻辑填空从重点单独考查实词、成语、虚词,逐渐走向了对三者进行综合考查。如下图所示,综合考查方式不外乎实词 成语、实词 虚词、成语 虚词三种方式,其中实词 成语的考查方式为常见,只有江苏、上海、吉林公务员会涉及实词 虚词、成语 虚词。
从作答的角度来看,综合考查虽然看似复杂,实际上却是降低了考生的解题难度。综合考查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同时,也给了考生避开自己短板的可能性,考生可以优先从自己熟悉的方面入手解题。
【2010·国家】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蛛丝马迹B.还原一鳞半爪C.展现闲言细语D.呈现只言片语
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句意是说编文人全集时事无巨细,把与文人相关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放入其中。”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线索,常用于犯罪侦查,排除A项。”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前面不能用”任何”修饰,排除B项。”闲言细语”意为无关紧要的话。”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用”只言片语”更能体现资料的零散与细碎。本题选D。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