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45450丛书名: 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辅导教材:一本通》由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在深入研究多省、市消防员招聘考试笔试内容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教材体系设置科学、内容精简实用,对消防员招聘考试笔试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其内容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公共基础知识;二是职业能力测试;三是消防基础知识。其中,前两者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常考内容,消防员招聘考试也多采用这两种形式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具有扎实的消防基础知识是消防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技能储备,本教材总结近年来消防员招聘考试所涉及的消防理论知识相关考点,将常考、重点内容汇集一体,形成了这本知识覆盖相对全面的、针对消防员招聘考试的专业性辅导教材。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辅导教材:一本通》包含上、中、下三篇内容,上篇公共基础知识涵盖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公文、主观题相关知识;中篇职业能力测试涉及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内容;下篇消防基础知识包括燃烧与爆炸、火灾与火灾处置、消防安全管理以及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全书内容设置合理,紧密结合考情,且每一章*后还设置巩固练习,帮助考生学练结合,更加全面科学地备考。
目 录
上篇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五节巩固练习
第二章法律
第一节法理学
第二节宪法
第三节主要实体法
第四节主要程序法
第五节巩固练习
第三章经济
第一节市场经济
第二节微观经济
第三节宏观经济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人文与历史
第一节人文常识
第二节历史常识
第三节巩固练习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三节巩固练习
第六章公文
第一节公文基础知识
第二节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第三节机关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七章主观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
第三节标题的写法
第四节开头的写法
第五节文章布局
第六节文章论证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
第八节写作范文精讲
中篇职业能力测试
第一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选词填空
第二节语句表达
第三节阅读理解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第三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常考题型
第二节数学运算扩展题型
第四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构成
第二节几何性质
第三节图形转化
第四节空间折叠
第五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基础知识
第二节单定义判断
第三节多定义判断
第六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精讲
第七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第三节智力推理
第八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
第一节事件排序基础知识
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方法
第三节事件排序实战攻略
第九章资料分析
第一节资料分析常考概念
第二节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下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与爆炸相关知识
第一节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节爆炸基础知识
第三节易燃易爆危险品基础知识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二章火灾与火灾处置
第一节火灾基础知识
第二节火灾的预防与扑救
第三节火灾的逃生与急救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节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我国消防法规体系
第二节消防法
第三节消防相关法律
第四节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第五节巩固练习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五节巩固练习
第二章法律
第一节法理学
第二节宪法
第三节主要实体法
第四节主要程序法
第五节巩固练习
第三章经济
第一节市场经济
第二节微观经济
第三节宏观经济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人文与历史
第一节人文常识
第二节历史常识
第三节巩固练习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三节巩固练习
第六章公文
第一节公文基础知识
第二节常用法定公文写作
第三节机关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七章主观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
第三节标题的写法
第四节开头的写法
第五节文章布局
第六节文章论证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
第八节写作范文精讲
中篇职业能力测试
第一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选词填空
第二节语句表达
第三节阅读理解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第三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常考题型
第二节数学运算扩展题型
第四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构成
第二节几何性质
第三节图形转化
第四节空间折叠
第五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基础知识
第二节单定义判断
第三节多定义判断
第六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精讲
第七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第三节智力推理
第八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
第一节事件排序基础知识
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方法
第三节事件排序实战攻略
第九章资料分析
第一节资料分析常考概念
第二节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下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与爆炸相关知识
第一节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节爆炸基础知识
第三节易燃易爆危险品基础知识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二章火灾与火灾处置
第一节火灾基础知识
第二节火灾的预防与扑救
第三节火灾的逃生与急救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节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
第四节巩固练习
第四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我国消防法规体系
第二节消防法
第三节消防相关法律
第四节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第五节巩固练习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一)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的具体区别与联系如下:
二、辩证唯物主义
(一)物质和意识
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定义包含的内容: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物质和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具体理解以及误区如下:
(2)运动和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如下:
2.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
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如下: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识别事物重在认识其内在的质。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在规定性,表现在数量、大小、规格、程度等方面。把握事物发展要注意量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度:质与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的量的限度。实践中要把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事物保持自身存在和本质属性的稳定的方面。
否定:事物改变自身存在和发生质变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辩证否定
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又要对发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准备。
3.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并以其深刻性而贯穿在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二,对立统一即矛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在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具体区别和联系如下: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
外因:事物外部的环境条件。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联系、方法论如下:
(四)实践与认识
1.实践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认识
认识的特性: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的具体内容如下:
认识的两次飞跃:
3.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概述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
(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时代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代表作和主要观点如下:
(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2)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以下内容: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④关于政策和策略;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⑥关于党的建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如下: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改造
(1)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过渡性。
经济特征: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特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物质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
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国际因素: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的支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是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两翼”。
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社会主义建设
(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2)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敌我矛盾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各项方针和政策。
(3)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一)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的具体区别与联系如下:
二、辩证唯物主义
(一)物质和意识
1.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定义包含的内容: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物质和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具体理解以及误区如下:
(2)运动和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如下:
2.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
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如下: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识别事物重在认识其内在的质。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在规定性,表现在数量、大小、规格、程度等方面。把握事物发展要注意量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度:质与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的量的限度。实践中要把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事物保持自身存在和本质属性的稳定的方面。
否定:事物改变自身存在和发生质变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辩证否定
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又要对发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准备。
3.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并以其深刻性而贯穿在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二,对立统一即矛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在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具体区别和联系如下: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
外因:事物外部的环境条件。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联系、方法论如下:
(四)实践与认识
1.实践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认识
认识的特性: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的具体内容如下:
认识的两次飞跃:
3.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概述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
(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时代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代表作和主要观点如下:
(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2)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以下内容: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④关于政策和策略;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⑥关于党的建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如下: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改造
(1)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过渡性。
经济特征: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特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物质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
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国际因素: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的支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是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两翼”。
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社会主义建设
(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2)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敌我矛盾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各项方针和政策。
(3)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