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保健/养生药膳食疗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

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

(不按节气去进补,补也白补!用饮食激发身体活力,听食疗泰斗说*温暖的饮食老理儿)

作者:翁维健 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ISBN: 978751840397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药膳食疗 SKU:5d847af35f9849104541588c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03974丛书名: 家庭书架

编辑推荐

      “”,它能让你:

      容颜丰润、细腻、有光泽
      大脑敏捷、活跃、有效率
      身体健康、年轻、有活力

      153道节气美食:蜜膏汤粥小点心,时蔬香茶炖肉肉

 

      寻常食材,至简烹饪

      八旬名医、养生康复学开创者教你跟着时节吃好饭

      跨越春、夏、秋、冬,品有情食物,学会以天养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温暖人心的健康“老人言”,一本顺时而养的健康智慧书。

作者是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开创者、食疗药膳名家、被誉为“中医老顽童”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翁维健教授。

有健康才有未来。年过八旬的翁老认为,每一天都是健康的基石,要想身体健康,必须从过好每一天开始。翁老结合365天中每一天的不同特点,本着顺应自然的精神,顺时而养,告诉读者如何跟着日子养身体。

翁老言语中肯、贴心,每一个健康提醒都是一个健康励志警句,给出的每一个健康方法都易做、安全、有效,无处不体现着大道至简的中医食疗食养精髓。

作者简介

翁维健:食疗药膳名家,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创始人,被誉为“中医老顽童”。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药教研室副主任,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中医营养教研室主任等职务。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药膳食谱集锦》《中医饮食营养学》《食补与食疗》《传统膳食宜忌》《中国饮食疗法》(中文繁体)《家庭食事疗法》(日文)《中国药膳食谱》(中英文),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曾多次赴美、法、意、日、非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进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目  录

作者小传 / 5

余序 / 7

自序 / 9

春季篇

立 春 / 3

助阳升发,激发身体原动力 / 3

韭苗香饼齐报春 / 4

顺着天时,应着地力,“生”“发”阳气 / 4

初春食疗:百药不如它 / 5

花美果香,补气防春困 / 8

甜腻的时光:情人节里好的馈赠 / 10

菊花玫瑰“疏肝茶”:心生一刻欢喜 / 11

雨 水 / 13

气温回升,乍暖还寒 / 13

“春捂”,宜恰到好处 / 14

春寒料峭,美食防寒扰 / 15

细枝末节,使换季更精致 / 16

一片口罩行过春天 / 17

惊 蛰 / 19

春雷萌动,润燥好时节 / 19

百草缓解春季过敏之义 / 19

“中春”时节吃香椿 / 20

冰雪消融之时,宜养肝 / 21

善待耳朵,让倾听变得真切 / 22

春 分 / 25

百草萌芽,防治旧疾 / 25

美颜食疗品,给肌肤美的承担 / 25

由外及内,保持肌肤的澄澈 / 28

平凡无奇的秀发守护方案 / 30

滋养秀发的香草传奇 / 33

食人间烟火味的轻盈方案 / 33

女子,应被春意温柔相待 / 35

有情安神之品并非徒有虚名 / 40

一剂清脑味精 / 42

养肺润肺思保暖 / 44

清 明 / 47

清明怀古 / 47

“寒食”:祭祖与祝愿 / 47

节日故事:“寒食”与“寒食节” / 49

谷 雨 / 51

健脾除湿心畅达 / 51

“清明”至“谷雨”采茶忙 / 52

转化的力量 / 54

 

夏季篇

立 夏 / 57

告别春天,安然度夏 / 57

不要辜负夏季明媚的阳光 / 57

一纸健康食谱,一个健康承诺 / 58

小 满 / 61

健脾祛湿食清淡 / 61

初夏白菜:一清二白,平凡效不凡 / 61

芒 种 / 69

补益心肺,饮食清淡 / 69

大汗淋漓正当夏,眼睛也要减减负 / 69

夏 至 / 73

睡得香,寿而康 / 73

茶香,才是暑伏真滋味 / 73

春去夏到,清凉如沁心饮 / 74

炎夏,关于水的故事 / 75

酷暑,让自己的肺免于哀伤 / 77

两千多年前的甘醇流行味 / 79

给桃、杏、李正名 / 80

端 午 / 85

端午怀古 / 85

粽子的起源与演变 / 86

香糯,也应适可而止 / 86

渐行渐远的端阳旧俗 / 87

小 暑 / 89

少动多静心平和 / 89

大自然的馈赠:晚夏瓜果 / 89

黄瓜:蔬菜中的皇帝 / 90

苦瓜:圆熟妙味 / 92

丝瓜:每一口都很实在 / 93

冬瓜:沉甸甸的甘美 / 95

大 暑 / 99

避暑降温远生凉 / 99

晚夏话荷莲 / 99

荷叶:绿之魅 / 100

莲子:真味只是淡 / 101

藕:根茎的好归宿 / 103

藕粉:封存的甜蜜 / 104

秋季篇

立 秋 / 107

秋风起,防秋燥 / 107

秋季饮食,只求好适 / 108

勿要让秋天阳光伤害容颜 / 109

立秋寂寂,清凉处世 / 110

“贴秋膘”,细品生活的浓香 / 111

处 暑 / 113

防“秋冻”,佑安康 / 113

让“悲秋”渐行渐远 / 113

人间有情是七夕 / 114

白 露 / 117

润燥滋阴多补水 / 117

你的记忆飞走了吗? / 117

秋 分 / 121

养阴润肺思保暖 / 121

秋季,聊聊关于“他”的故事 / 121

中 秋 / 125

月圆之日,天涯共此时 / 125

一枚月饼,一片乡情 / 126

月饼的风味 / 126

不可辜负的香甜 / 127

寒 露 / 129

送一片清心给高血压患者 / 129

水润少辛,吃掉高血压 / 130

中医说高血压 / 130

远离燥寒,乐观豁达 / 132

重 阳 / 135

两九相重,故名“重阳” / 135

敬老爱老,别让老人的心“着了凉” / 137

霜 降 / 141

食补养身防受寒 / 141

深秋话甘薯 / 142

冬季篇

立 冬 / 147

冬季养生:顺应天气,顺应节气 / 147

冬季饮食:避寒忌咸是关键 / 147

初冬温补不宜自作主张 / 148

小 雪 / 149

雪满天,温补防燥寒 / 149

降糖,食中有道 / 150

大 雪 / 155

御寒养阳多进补 / 155

深冬、隆冬多注意,健康其实很容易 / 156

“腊月”的养生措施仍是防寒驱寒 / 160

七宝五味腊八粥 / 163

三九寒冬来袭,调养、防寒双管齐下 / 165

小 寒 / 169

养身防寒攻略 / 169

腊月二十三“吃糖瓜” / 170

大 寒 / 173

大寒:防御风寒 / 173

春 节 / 175

新旧年交替,与健康不见不散 / 175

大年初一吃“饺子”有讲究 / 175

吃饺子的古代医学传说 / 176

吃饺子如何吃出健康 / 177

吃年糕期盼“年年高” / 177

大年初二吃寿面 / 178

年初三吃“合子” / 179

大年初五为何还吃饺子 / 179

正月十五吃元宵 / 180

过春节多“上火” / 181

如何应对节后“食积” / 182

应对节疲乏综合征 / 183

“龙抬头”:但求五谷丰登 / 183

附录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 185

后记 / 201

前  言

健康长寿之心人皆有之,但想达到这个目的非一日就能成功。打造健康,成为125岁“天年”的长寿老人,尚需若干条件。

简而言之,首先要打造健康生活方式。吃饭、穿衣、行动、睡觉、学习、工作等皆要讲究健康方式。而且要有恒心,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这样你才能健康长寿。

当今之世,传统文化正在和现代文化进行一场相持、冲突,甚至博弈,但事实表明彼此难分胜负。这种局面,估计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读者朋友不禁要问: 谁能告诉我们该如何打造健康呢?

我认为,中医、民俗、气象、历法等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医学理论所提及的如何打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都是我们应知、应学和应用的内容。

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理念的特点是宏观的,大体的,甚至是无形的,并以此观念认识自然和人体。而现代西方医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7世纪以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微观理论的影响,它认为世间一切物质,包括人体都是由微观成分组成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西医要研究人体一切活动皆按此观念出发。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只能依托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外来的西方现代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加以学习和实践,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这才是健康之本。

由于本书成书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

夏至 

睡得香,寿而康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在农历夏至后第3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因此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还有一些人会因此变瘦,即“枯夏”。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长,但这一天并不是一年中天气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夏至节气,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要睡“子午觉”,也就是每天的子时和午时都进入睡眠状态。在这个节气把“子午觉”睡好了,就是好的保养方式了。

茶香,才是暑伏真滋味

夏天好的饮料就数中国茶了。不论是什么品种的茶叶,都带有一些苦味。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医理论认为,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凡是带有苦味的就有4大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坚阴(坚阴,是固守护保佑体内阴液之意)。而茶叶恰恰就具备这4种功效,特别是绿茶。另外,喝茶还能清心,宁神,益智,除烦,由此便派生出茶道、茶艺、茶画等茶文化。

春去夏到,清凉如沁心饮
西瓜汁

西瓜,去籽,用榨汁机榨取汁液,代水饮用,可预防夏季中暑,并适用于有发热、大汗、口渴、烦躁、神志不清、尿少等症状的中暑者。

【按语】 用西瓜瓤和芒硝制成的中成药“西瓜霜”,外用有治疗疮痈肿毒和口腔黏膜溃疡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抑菌、抗炎镇痛作用。

枇杷叶竹叶茶

取枇杷叶、竹叶、鲜芦根各60克,洗净,剪成粗末,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去药渣。滤液调加白糖适量,趁热代茶饮用。每日1~2次。本品清暑热,生津,止消渴,为清暑佳品,并适用于肺胃热邪,发热咳嗽,咳痰稠黏,口渴津少等症患者应用。

【按语】 鲜芦根也可用1/3量的干芦根饮片代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叶具有抑菌,清咽,祛痤疮的功效。

荷叶汁

鲜荷叶2张,洗净,剪碎,放入榨汁机中,加凉开水1000毫升,榨取鲜汁,放锅中,加冰糖适量,以小火加热至沸即可。代茶频饮。本品具有清热解暑功效,并适用于脾虚胃热的泄泻患者。

【按语】 荷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改善睡眠,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减肥,祛痤疮和通便等作用。

鲜藕生姜凉茶

取肥嫩鲜藕100克,切成片,生姜5克,切成片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水1碗半,用小火煮30分钟即可。饮前放入适量白糖搅匀。每日1~2次,代茶饮用。藕,凉血散瘀;生姜,辛散开胃,止呕。本品适用于中暑烦渴,欲呕,目赤热痛,小便赤热疼痛等症的患者。

【按语】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伏阴”,生姜在本品中能起到温中祛寒的作用。

藕粉

藕粉,不拘量,放入碗中,加凉水适量,调成糊状备用。将水烧开,再调入藕糊,搅匀,成半透明状即可,趁热食用。食用时可加入少量白糖。藕粉,味甘、咸,性平。具有调中开胃,补髓益血,通气分,清表热,安神醒脑,解暑生津,消食止泻的功效,夏季常作小吃食用,可清暑益气。

霜降

食补养身防受寒

霜降是秋季的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是这样记载的:“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时节,进行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在这个节气进行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

从霜降开始,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米、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药、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

防秋燥也是霜降期间的防护重点。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适当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深秋话甘薯

甘薯有多个名称,如“红薯”、“地瓜”、“山芋”等。但它的学名应叫“甘薯”。甘薯在秋、冬、初春季节可作为粮食应用。由于它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并具有一些养生保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经常出现在老百姓餐桌上的甘薯有白薯、红薯、紫薯3种。其中,白薯偏干(含水量少),木质纤维多,不太甜,但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红薯偏干(含水量大),胶质纤维多,味甜,口感细腻,可口;而紫薯则是近年来用转基因科学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其营养更为丰富。

公元1590年,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在明代以前的中医著作中关于甘薯的医药理论:“甘薯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山药等功效。”也就是说,甘薯有营养,可补养身体,增强体质,消除疲乏感和虚弱感,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润肠通便,特别适合先天不足,后天亏损体质人群食用,如体弱、产后、病后、术后者或亚健康者食用。

如何保留甘薯中的全部能量
1.霜降前后成熟的甘薯为上品,存贮一段时间后,经过淀粉酶和糖化酶的酶解作用味道才会甜美;
2.表面光滑,无变色、无结疤的甘薯为佳(黑色结疤多为感染霉菌所致,有色,结疤且味变苦,不可食用);
3.块大,小头,大尾,少芽眼的甘薯为佳;
4.家庭贮存甘薯时,应放置通风处,不能放在塑料袋中,防止发生霉变。

慢下来,渔获甘薯的浓香
1.不可食用煤火烤炙的甘薯,以防摄入致癌物质;
2.不可选用过期、变质的甘薯粉制作面食;
3.胃酸过多、胃溃疡、慢性胃炎、胃动力不足等患者均不宜食用或过多食用甘薯;
4.食用甘薯,量不宜过大,应占全部淀粉类食物的一少部分。更不能以甘薯作为全部粮食或全部膳食,防止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

抗疲劳甘薯粥

将粳米100克洗净,甘薯、鲜山药各50克,去皮,切成小块。将上述三种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将粥煮熟即可。趁热佐餐食用。甘薯补虚益气;山药补脾益肾。本品适合身心劳累,倦怠乏力者食用。

安神甘薯粥

取洗净小米100克,甘薯、莲子、干百合各30克,切块、去心、捣碎后,先将莲子和干百合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将其煮至7成熟时,补水,加入小米和甘薯,继续将粥煮熟即可。趁热佐餐食用。甘薯补虚益气;莲子养心安神;百合清心安神。本品适合身心疲惫,劳倦失眠者食用。

健脑甘薯粥

取淘净糯米100克,去皮、切块甘薯50克,捣碎核桃仁50克。将上述食材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将粥煮熟即可,趁热佐餐食用。甘薯益气;核桃仁补肾健脑。本品适合脾肾两虚,虚弱消瘦,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者。

缩尿甘薯粥

将糯米100克、芡实米30克淘净,甘薯50克去皮、切块后,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将粥煮熟即可。趁热佐餐食用。甘薯益气;芡实补中益气。本品适合肾气不固,虚弱形寒,腰膝酸软,夜尿频繁者应用。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广东省中医院公开的对症靓汤

EUR €26.99
阅读更多
缺货

本草纲目 听李时珍说药食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非药而愈(中国版《救命饮食》):一场席卷全球的餐桌革命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中医药膳食疗

EUR €3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