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509549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一代大家,其一生治学和求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大清华度过的,这4本专辑是《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人》《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事儿》《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均以北大清华两校为切入点,选取特定的视角,通过世纪老人生动真实的回忆,追溯北大清华的流年岁月,描述风流韵事,月旦骚人墨客,进而唤起社会各界,尤其广大青年学子以及其他立志成才者对北大清华的了解和关注,使其“以人为镜知得失,以史为鉴明利害”。总之,这4本专辑力求做到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浅近简约,通俗易懂,聚焦热点,针砭时弊,贴近广大读者尤其青年学生及其家长,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成为人手一册的“启蒙书”。值得收藏于书架案头释卷不缀。
这4本专辑本着绝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原则,一方面综合季老一生在北大清华的活动经历和特点,一方面查阅研读季老与此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忠实原著,切中主题,采用已被证明*受读者欢迎的季老知人论事、纵谈学苑风情的作品,全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他所亲历的北大清华的人和事儿,以使广大读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全面准确地评判和阐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大师风采且内心受益。
这4本专辑本着绝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原则,一方面综合季老一生在北大清华的活动经历和特点,一方面查阅研读季老与此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忠实原著,切中主题,采用已被证明*受读者欢迎的季老知人论事、纵谈学苑风情的作品,全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他所亲历的北大清华的人和事儿,以使广大读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全面准确地评判和阐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大师风采且内心受益。
内容简介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是季老谈在清华5年求学的事儿。这是他青年读书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季老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向读者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他同时考中了北大和清华,但为何选清华而舍北大?他本来文科成绩优秀,但入学后为何又要转学理科系?他身在外文系,为何有时对某些必修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逃课,却要到外系去蹭课?等等。总之,从季老叙述的往事中,读者依稀可以读出季老由少无大志的毛头小子一跃而成为著名学者的最初的成长岁月。
目 录
代序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编者前言
清华求知:我的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
报考大学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我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校园花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进京赶考
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
德文教师艾克
参加卧轨和绝食
因为沈从文,撤回了批评丁玲的稿子
留学热
校风一瞥: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清华颂
梦萦水木清华
清华梦忆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世纪清华
我眼中的清华园
温馨的回忆
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名家绘清华》序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清华英语》序
初登文坛:晓风残月般的散文奇葩
枸杞树
黄昏
回忆
寂寞
年
兔子
母与子
红
老人
去故国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海棠花
寻梦
细说清华:接受巫新华博士的采访
水木清华
师恩难忘
《清华园日记》(节选):青年学子的执著而炽热的心
引言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编者前言
清华求知:我的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
报考大学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我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校园花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进京赶考
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
德文教师艾克
参加卧轨和绝食
因为沈从文,撤回了批评丁玲的稿子
留学热
校风一瞥: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清华颂
梦萦水木清华
清华梦忆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世纪清华
我眼中的清华园
温馨的回忆
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名家绘清华》序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清华英语》序
初登文坛:晓风残月般的散文奇葩
枸杞树
黄昏
回忆
寂寞
年
兔子
母与子
红
老人
去故国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海棠花
寻梦
细说清华:接受巫新华博士的采访
水木清华
师恩难忘
《清华园日记》(节选):青年学子的执著而炽热的心
引言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前 言
为了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掘季羡林先生的精神财富,充分合理地掌握、利用和开发季老的文献资源,使之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编选了4本新的关于季老著作的专辑,即《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事儿》《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人》《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这4本专辑再次向广大读者展示大师的独具魅力的风采,树立大师的不可磨灭的形象,从而对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总之,大师的资源共享,大师的资源乃天下之公器,应该适时无条件地将其回馈社会,以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季羡林先生一生治学和求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大、清华度过的,这4本专辑以两校为切入点,选取特定的视角,通过世纪老人生动真实的回忆,追溯北大清华的流年岁月,描述风流韵事,月旦骚人墨客,进而唤起社会各界,尤其广大青年学子以及其他立志成才者的关注,使其“以人为镜知得失,以史为鉴明利害”。总之,这4本专辑力求做到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浅近简约,通俗易懂,聚焦热点,针砭时弊,贴近广大读者尤其青年学生及其家长,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成为人手一册的“启蒙书”。
本着绝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原则,这4本专辑综合分析季老一生在北大、清华的活动经历和特点,查阅研读季老与此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忠实原著,切中主题,采用已被证明最受读者欢迎的季老知人论事、纵谈学苑风情的作品,全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他所亲历的北大、清华的人和事儿,以使广大读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全面准确地评判和阐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大师的风采。
这4本专辑所选部分文章,比如,与中央领导人的谈话、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与有关人士的谈话、答记者问、贺信、题词等,尚未见于已出版的季羡林著作,亦即首次公开选用和发表。
这4本专辑所节选的几部重要回忆文集,比如,《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学海泛槎》《病房杂记》等,曾为畅销书,具有自传性质,故事性强,史料价值高,既能突出主题思想,又能引起读者密切关注,备受欢迎。
下面,将本专辑的内容做以简单介绍: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是季老谈在清华5年求学的事儿。这是他青年读书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季老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向读者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他同时考中了北大和清华,但为何选清华而舍北大?他本来文科成绩优秀,但入学后为何又要转学理科系?他身在外文系,为何有时对某些必修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逃课,却要到外系去蹭课?等等。总之,从季老叙述的往事中,读者依稀可以梳理出这样的轮廓:主修课与选修课、旁听课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文学创作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想当作家与想出国留学的关系,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从季老的《清华园日记》和撰写的其他文章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博览群书、集腋成裘、抓住一个问题不放等等,始终是他的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也是立志成才者必备的基本条件。读者还能从中目睹到季老做毕业论文的感人一幕。
季老在文章中对清华校风的评论颇有独到之处。为什么说北大是“沉郁顿挫”,而清华则是“清新俊逸”?读者只要认真思考一下,便会获得启发和借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全国一流学府,我们既要慕其名,也要求其实。有人说,如果季老后来不到德国去抠古文字,而一直潜心于文学创作,那他必定会成为我国文坛的佼佼者。此话有理,为此特选出上世纪30年代他的散文代表作,由此可见他亲受文坛大家的栽培,堪与当时的文学精英们并驾齐驱。
季老在清华读书时正值日寇侵华,他的政治态度应该是肯定的,这在他的日记中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性格决定命运,他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不敢接受胡乔木的劝告,挺身参加革命。在所选文章中,季老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的认识都是实话实说,实为难能可贵。
总之,季老之所以由少无大志的毛头小子一跃而成为著名学者,与他在清华时期奠定的牢固基础息息相关,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见一斑。
在这4本季羡林专辑即将出版之际,我们由衷感谢季承先生的大力支持,亲自书面授权并发表了重要的意见;感谢金城出版社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高度重视,感谢为本书出版做出辛勤努力的所有朋友。
季老逝世后编选出版这样一部专辑,意义固然深远,但难度较大,而我们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其中定有许多纰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教。
胡光利姜永仁
2013年11月1日
季羡林先生一生治学和求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大、清华度过的,这4本专辑以两校为切入点,选取特定的视角,通过世纪老人生动真实的回忆,追溯北大清华的流年岁月,描述风流韵事,月旦骚人墨客,进而唤起社会各界,尤其广大青年学子以及其他立志成才者的关注,使其“以人为镜知得失,以史为鉴明利害”。总之,这4本专辑力求做到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浅近简约,通俗易懂,聚焦热点,针砭时弊,贴近广大读者尤其青年学生及其家长,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成为人手一册的“启蒙书”。
本着绝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原则,这4本专辑综合分析季老一生在北大、清华的活动经历和特点,查阅研读季老与此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忠实原著,切中主题,采用已被证明最受读者欢迎的季老知人论事、纵谈学苑风情的作品,全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他所亲历的北大、清华的人和事儿,以使广大读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全面准确地评判和阐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大师的风采。
这4本专辑所选部分文章,比如,与中央领导人的谈话、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与有关人士的谈话、答记者问、贺信、题词等,尚未见于已出版的季羡林著作,亦即首次公开选用和发表。
这4本专辑所节选的几部重要回忆文集,比如,《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学海泛槎》《病房杂记》等,曾为畅销书,具有自传性质,故事性强,史料价值高,既能突出主题思想,又能引起读者密切关注,备受欢迎。
下面,将本专辑的内容做以简单介绍: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是季老谈在清华5年求学的事儿。这是他青年读书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季老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向读者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他同时考中了北大和清华,但为何选清华而舍北大?他本来文科成绩优秀,但入学后为何又要转学理科系?他身在外文系,为何有时对某些必修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逃课,却要到外系去蹭课?等等。总之,从季老叙述的往事中,读者依稀可以梳理出这样的轮廓:主修课与选修课、旁听课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文学创作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想当作家与想出国留学的关系,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从季老的《清华园日记》和撰写的其他文章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博览群书、集腋成裘、抓住一个问题不放等等,始终是他的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也是立志成才者必备的基本条件。读者还能从中目睹到季老做毕业论文的感人一幕。
季老在文章中对清华校风的评论颇有独到之处。为什么说北大是“沉郁顿挫”,而清华则是“清新俊逸”?读者只要认真思考一下,便会获得启发和借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全国一流学府,我们既要慕其名,也要求其实。有人说,如果季老后来不到德国去抠古文字,而一直潜心于文学创作,那他必定会成为我国文坛的佼佼者。此话有理,为此特选出上世纪30年代他的散文代表作,由此可见他亲受文坛大家的栽培,堪与当时的文学精英们并驾齐驱。
季老在清华读书时正值日寇侵华,他的政治态度应该是肯定的,这在他的日记中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性格决定命运,他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不敢接受胡乔木的劝告,挺身参加革命。在所选文章中,季老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的认识都是实话实说,实为难能可贵。
总之,季老之所以由少无大志的毛头小子一跃而成为著名学者,与他在清华时期奠定的牢固基础息息相关,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见一斑。
在这4本季羡林专辑即将出版之际,我们由衷感谢季承先生的大力支持,亲自书面授权并发表了重要的意见;感谢金城出版社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高度重视,感谢为本书出版做出辛勤努力的所有朋友。
季老逝世后编选出版这样一部专辑,意义固然深远,但难度较大,而我们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其中定有许多纰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教。
胡光利姜永仁
2013年11月1日
在线试读
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
北大、清华难考极了。我们那年到北京赶考的,八十多个人,占了北大、清华四个名额,实际上是三个人,我占了两个。我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我都考上了。这就是押宝。我就下意识感觉到,要出国,清华比北大条件好。当时的学生,我们高中学生这一届,最羡慕的就是出国。什么原因呢?出国回来以后啊,就是教授。那时候的教授,(是)美国留学生(的)很多。有的连学位都拿不到,(只要是从)美国回来,(回国后)就是教授,(没有学位)也能当教授。吴宓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吴宓不是博士。
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北大当年出的题目挺怪的。北京大学的国文题目是“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这国文怎么写科学方法呢?当时北大就是讲科学方法。王星拱①出的题,考这个科学方法。不仅要写出“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还要“详论之”,简单了还不行。
(进入清华大学是)在秋天。入学的新生有几百人,大概是两百多人。在清华我们是六级学生。同学有姚锦新、王岷源、施闳诰、陈兆祊、武崇汉、鲍芳园、吕宝东、左登金、还有蔡淳。王岷源外号“红豆”,是骂人的话,开玩笑的。姚锦新是女的。蔡淳不是我的同班,他是后来的,比我晚一些。还有崔兴亚。他在宿舍闹(恶作剧)。这种习惯类似于美国的大学——老生欺负新生。就是恶作剧,比如往你床上泼凉水。都这样的。常来往的有陈兆祊、吕宝东、施闳诰、武崇汉。
钱钟书比我早一年,五级的。那时候他在清华园已经很有名了,这是我的印象。在清华时,我并不跟他讲话,因为什么呢?他就是装模作样,脑袋瓜是灵。上海那一带的,脑袋瓜比北方的灵。所以我们在学校,不但没有来往,也没有讲过话。
(常看见)乔冠华腋下夹黑格尔著作,我不知道他是否看得懂,因为我们那时候也不同系,也不冷谈。后来,他之所以跟我一起,成为交换研究生,就是因为这《黑格尔全集》起了作用了。我那时候德文也不行。那教德文的教员啊,就是都不大负责任。
北京有个朝阳大学。朝阳大学这个学校最初招生还非常严,招三次,报名费三块大洋,到最后啊,一网打尽,都收。我到清华以后,有时候进城,进城就住在朝阳大学我的高中同学那里,没有地方住啊。有一次一个高同学说,你去替我上班(上课)。他那个班点名的是听差(名称就是服务员,清华叫工友,北大、朝阳叫听差)。(听差)只要看到座位上有个人就行,他不管是谁。两个小时一班,半个小时以后教授挺着个大肚子才来,听差提着茶壶。教授是大律师,我去的那一班啊,他讲什么问题呢?他讲的是,强奸了妇女,从法律上来讲,怎么推卸责任,就讲这个问题。
北大、清华难考极了。我们那年到北京赶考的,八十多个人,占了北大、清华四个名额,实际上是三个人,我占了两个。我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我都考上了。这就是押宝。我就下意识感觉到,要出国,清华比北大条件好。当时的学生,我们高中学生这一届,最羡慕的就是出国。什么原因呢?出国回来以后啊,就是教授。那时候的教授,(是)美国留学生(的)很多。有的连学位都拿不到,(只要是从)美国回来,(回国后)就是教授,(没有学位)也能当教授。吴宓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吴宓不是博士。
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北大当年出的题目挺怪的。北京大学的国文题目是“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这国文怎么写科学方法呢?当时北大就是讲科学方法。王星拱①出的题,考这个科学方法。不仅要写出“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还要“详论之”,简单了还不行。
(进入清华大学是)在秋天。入学的新生有几百人,大概是两百多人。在清华我们是六级学生。同学有姚锦新、王岷源、施闳诰、陈兆祊、武崇汉、鲍芳园、吕宝东、左登金、还有蔡淳。王岷源外号“红豆”,是骂人的话,开玩笑的。姚锦新是女的。蔡淳不是我的同班,他是后来的,比我晚一些。还有崔兴亚。他在宿舍闹(恶作剧)。这种习惯类似于美国的大学——老生欺负新生。就是恶作剧,比如往你床上泼凉水。都这样的。常来往的有陈兆祊、吕宝东、施闳诰、武崇汉。
钱钟书比我早一年,五级的。那时候他在清华园已经很有名了,这是我的印象。在清华时,我并不跟他讲话,因为什么呢?他就是装模作样,脑袋瓜是灵。上海那一带的,脑袋瓜比北方的灵。所以我们在学校,不但没有来往,也没有讲过话。
(常看见)乔冠华腋下夹黑格尔著作,我不知道他是否看得懂,因为我们那时候也不同系,也不冷谈。后来,他之所以跟我一起,成为交换研究生,就是因为这《黑格尔全集》起了作用了。我那时候德文也不行。那教德文的教员啊,就是都不大负责任。
北京有个朝阳大学。朝阳大学这个学校最初招生还非常严,招三次,报名费三块大洋,到最后啊,一网打尽,都收。我到清华以后,有时候进城,进城就住在朝阳大学我的高中同学那里,没有地方住啊。有一次一个高同学说,你去替我上班(上课)。他那个班点名的是听差(名称就是服务员,清华叫工友,北大、朝阳叫听差)。(听差)只要看到座位上有个人就行,他不管是谁。两个小时一班,半个小时以后教授挺着个大肚子才来,听差提着茶壶。教授是大律师,我去的那一班啊,他讲什么问题呢?他讲的是,强奸了妇女,从法律上来讲,怎么推卸责任,就讲这个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