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14082
1.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价值;
2. 深刻地剖析一个民族振兴或者没落的根本原因;
3. 全书说理简洁,切中当代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通过一篇篇朴实却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紧紧围绕文化的力量,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生活、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深刻地剖析了一个民族的没落,从本质上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没落;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也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文章说理简洁切中了当代人的生活,对读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活智慧和能量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文化的使命是引领生活 1
崇尚简单 8
生命的品格
12
促进社会公正 16
中国人也有“经济学” 23
思想的价值 31
《周易》中的人生哲理 38
最崇高的是“尊重” 49
文风刍议 53
有所守 58
正确的思想就是真理 63
向自然学习 68
理念的重塑 71
用人文精神滋润社会和谐 81
根子在文化 86
把握“度”的功夫 90
文化是千秋大业 93
豁达的人生 98
诗之用 102
有感于“幸福”这个词 107
由“认识你自己”所想到的 111
莫为“名”所累 114
真正的幸福 119
“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123
平常心 127
文艺与美育 130
音乐的本质 137
“文”与“质”浅说 146
文艺与世风 151
放下的智慧 158
圆而神 161
水与火 164
感恩 168
伟哉!仲尼 170
圣人们给了人类哪些启示? 174
千秋功罪GDP 176
器识与文艺 183
中国人的友道 187
人生的“苦”与“乐” 191
乡土农业对人生的启示
196
与人为善 200
吏治与腐败 204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207
中国文化的价值 212
中国文化之命运 216
人类文化的演进及地位 221
文化融合与天下统一 229
中国人的恕道 233
人类文化之兴亡 236
意气之争 243
文化融合之道 246
语言文字与文化精神 250
语言文字与文化起源 258
“化民成俗”的教化作用 264
儒家道统的“四句”心传秘诀 273
张载的“四为句” 276
王阳明的“四句教” 279
“中庸之道”漫议
283
修养的境界 &nb
写在前面
《文化的力量》是收集了我近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文章编辑而成的。写作是我的爱好,“常有所思,记而成文”,已成为我多年的一个习惯。这些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即兴之作,写的时候也没有抱什么目的。偶然遇见一些在报刊工作的朋友,拿给他们看,后来,有的就发表了。能与人分享思考和写作的快乐,有时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文化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精神积累。一代一代的人生下来,长大、变老、死亡,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文化。所以,文化就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里有先人失败的总结,也有成功的创造;有可供后人借鉴学习的人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以免重犯的教训。所以,文化很重要。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手里就有一盏照亮道路的灯,就少一些黑暗中的摸索。
我们都说,文化的作用很重要。但文化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我认为,文化会形成一定的思想,改变人的观念,而观念会形成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的动机,不同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所以,人类社会一切重大的社会行动,如果仔细观察的话,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在起作用,其精神动力都出自根植于内部的文化基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如儒家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超稳定结构的作用,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文化会形成一种思想,存在于人的观念中,这种观念会产生一种信念和力量。但文化的作用是逐步的、渗透的,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是长期的、渐变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文化的影响力需要时间,需要一定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所谓“滴水穿石”、“集腋成裘”也。但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也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撼山易,撼人心难”也。所以,文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人们常说,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在哪里?文化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每当遇到危难的时候,总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信心。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总有一定的规律性,鉴古可以知今。文化还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强力时懂得隐忍。把自己的血脉潜藏在文化中,等到强力过去以后,再发芽、开花,继续结出果实,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族入侵,但都能生存下来,种族没有灭,国家没有亡,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中华文化隐忍怀柔的品格。文化还可以使我们未尽的事业得到延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有一死,但只要文化不灭,文脉还在,人的事业可以通过文化而得以延续,得以传承,得以发展,文化的命脉就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先进的文化往往是人类生活的引领者,是人类前进的灯塔。文化为人类社会创造一种稳定合理的秩序。文化产生的道德和伦理是人类精神的果实,也是人类生活秩序的“藩篱”,道德规定了人内心自律的行为准则,为人的行为扎起秩序的“笼子”。文化产生的价值观引领社会生活,它告诉人们该干什么、往哪里走才是正确的。一定的价值观会使人们为了理想而追求信仰,自我牺牲,有献身精神;会使人遵守社会公德,献身社会公益,懂得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文化可以提高人的修养,使人在动荡的际遇中保持定力,在纷扰的红尘里有一个沉稳的心态,做到知足常乐,忍耐精进,志存高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知道自重自爱,恪守人格尊严,追求崇高卓越。
必须明白上学读书和有文化既是一回事,也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人上过学,可以说有知识、有技能,但是并不一定有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如果说知识和技能是术与器,那么,文化就是道与德。有文化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人格取向。他不会为利益而放弃原则,为欲望而放弃操守,为生存而放弃人格。中国儒家士大夫所追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一个范例。而上过学,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并不一定都有理想、有信仰。如果没有理想,没有信仰,他的知识、技能也可能在给自己带来利益时,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而相反,有些人可能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多少知识,没有多少技能,但却有追求,有信仰,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事情,这就不能说他没有文化。如中国历史上的六祖慧能,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伐薪者。明代流传的乞丐武训靠乞讨来的钱为贫民子弟办学,古今中外历史都有许多这样的志士仁人,不胜枚举。
文化虽然各有差异,“物之不齐,物之性也”。但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文化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顺应文化发展的这一规律,让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取长补短,融合发展。这样,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不断走向繁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真正决定一个民族存在价值的东西不是人种,不是肤色,不是地缘,不是财富,也不是强权,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没落,从本质上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没落;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也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复兴。
正是这样一种情怀,使《文化的力量》才应运而生。但愿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能产生一点共鸣,但愿这本书能带给大家一点思考和启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