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5794
*乡贤,是道德高尚且对地方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乡贤,是地方的精英,对地方社会文化发挥过的积极作用。
*乡贤,热衷乡村治理和乡村教育,且乐善好施、造福乡梓。
*乡贤,道德高尚、处事公正、治家严格、扶贫济困。
*乡贤,是乡贤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乡贤是国家认同的纽带,是促进区域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粘合剂。
*乡贤祠。祭奠和供奉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贤,展示各地不同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由乡贤及乡人们创造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朴著的《梨园教人兴慈善——慈善作家说余治》系“乡贤文化丛书”之一种,重点叙述了明代万历三贤之一吕坤的事迹。
初尝人间辛苦事
一、孩提困厄磨心志
二、自幼明理孝双亲
苦读圣贤求功名
一、苦读“四书”拜名师
二、借谷养亲有孝名
三、醉心科场终无功
躬行慈善美名扬
一、慈善事业代相传
二、读书养家涉善事
劝善编著新蒙书
一、新编蒙书赠学子
二、劝善蒙书传佳话
三、倡设义学助贫寒
四、训蒙重在立良规
挽世风禁“淫书”“淫戏
一、移风易俗禁“淫书
二、倡导新风禁“淫戏
建保婴会,立保婴局
一、声讨溺婴恶习俗
二、呐喊力倡保婴会
三、力促慈善兴机构
编撰善书行大义
一、手著《水淹铁泪图》
二、再著《江南铁泪图》
三、汇编善书《得一录》
不辞辛劳讲乡约
一、乡约小史说道德
二、“木铎老人村学究
三、保境安民立保甲
四、费尽心思办民团
梨园创作兴慈善
一、创作善剧移风俗
二、组织戏班演善戏
蛰居浙沪行善事
一、行走苏南赈灾民
二、奔波浙沪治善事
慈善翘楚领风骚
一、网罗士绅做善事
二、襄助官员兴慈善
三、善界桃李满天下
孤灯耗尽终有时
一、蜡炬成灰终不悔
二、生前身后任评说
附录:余孝惠先生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乡贤”,这一古老的称呼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很久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贤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里提到乡贤和乡贤文化,这应该是首次,它表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乡贤文化,既是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乡贤和乡贤文化淡出人们视线已久,在这一概念重新被提出来的时候,许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乡贤,什么是乡贤文化,更不知道如何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鉴于此,有必要对乡贤称谓、乡贤之说的起源、乡贤对中国乡村的作用与意义、乡贤文化包含哪些内容等,作简要回答。
何谓乡贤?按照通常的解释,乡贤是指那些道德品行高尚同时又对乡村建设有过贡献的人。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道德品行高尚,二是对家乡建设作出过贡献。但如果仅仅是道德品行高尚,满足于个人修身齐家、独善己身、洁身自好,很少关心乡里乡亲,很少对乡梓作出过贡献,那么,这样的人只能称为乡隐,而不能称为乡贤。乡贤既应是道德为人敬仰、行为堪称模范的人,更应是为家乡作出过一定贡献的人。不论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制定乡约、调解邻里矛盾,还是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接济乡人,举凡一切有益于乡里乡亲的事情,他们总是满腔热情,乐做善为。对乡村建设的贡献,是乡贤的条件。如果对家乡父老没有什么贡献可言,何以成为乡贤?看一看汉魏六朝出现的一些记述各地乡贤的著作,如《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襄阳耆旧记》《鲁国先贤传》《楚国先贤传》等,其中记载的各地乡贤,不仅在道德、学问、修养、名望等方面为人称颂,成为时人敬仰的楷模,而且都是对家乡作出过贡献的人。他们能入各种乡贤传,绝非浪得虚名。
乡贤之说起源于何时?乡贤很早就存在于中国的乡村,但乡贤之说却是在东汉中后期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东汉中后期,随着一些世家大族的崛起,各个郡国都热衷于撰写乡贤传记,表彰那些曾经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贤人雅士。东汉以后,世家大族成为维持中国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涌现出许多被后人称为乡贤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社会,乃至对中国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乡村精英的乡贤,在乡村治理、乡村教育等方面可补政府治理之不足,发挥了政府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些人看到了乡贤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所属郡国那些有影响的人物事迹记录下来,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郡书”。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谈到这类著作时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刘知幾:《史通》卷十《内篇·杂述》)刘知幾是较早关注到乡贤类著作的史学家,他认为,乡贤类著作都是“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因而在当地比较流行,而到了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在谈到东汉史书繁盛的原因时,刘知幾再次提到了乡贤:“降及东京,作者弥众。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门甲族,代多髦俊。邑老乡贤,竞为别录。家牒宗谱,各成私传。于是笔削所采,闻见益多。此中兴之史,所以又广于《前汉》也。”(刘知幾:《史通》卷九《内篇·烦省》)刘知幾虽然没有对乡贤作出解释,但他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相提并论,表明他已经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放在同一个层级上,充分肯定了“邑老乡贤”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为此,我们组织编纂了这套“乡贤文化丛书”,把自东汉以来的历代乡贤进行梳理,系统展示乡贤、乡贤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以期让广大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乡贤和乡贤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乡贤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有更多的认知,共同为创新乡贤文化、建设新乡贤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贤文化丛书”辑,我们精选了10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各地乡贤,他们不论在教书育人、修身齐家,还是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慈善赈济等方面均作出了一定贡献,成为人们传颂的典范楷模。在本辑编写过程中,每位作者均对自己承担的人物有一定研究,但因作者较多,行文风格各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批评。
卫绍生 廉 朴
2018年5月20日
二、自幼明理孝双亲
在这样的环境下,余治不知不觉长到五六岁。
在他5岁多时,生父余来贡为了养活一家老小, 离开了浮舟村,前往苏州营生。余治只有跟随二叔 、二婶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从小就培育了他怜 悯的性格。他看到婶母胡氏日夜操劳、疲惫不堪, 心里甚是心疼,也为自己年小力薄不能替母分忧而 难过。
或许是上苍故意要磨炼余治,余治7岁的时候, 一直心疼他的奶奶胡老夫人去世了,余治痛彻心扉 。在奶奶的葬礼上,小余治表现出超出同龄孩子的 能力。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葬礼是*为隆重的 ,各种各样的程序,讲究的就是孝子贤孙的孝顺行 为在葬礼上的集中表现,繁缛的葬礼程式犹如一道 道幕剧供旁观者观看。作为孝子贤孙,内心的悲痛 谁也体会不到,但恪守孝道的礼仪,却成了展现中 国人孝道的具体表现。
奶奶的去世,对余治打击很大,一个六七岁的 小孩儿,本是懵懵懂懂,但余治似乎早熟,似乎比 一般的孩子*能体会到丧失亲人的痛苦。在奶奶的 葬礼上,他同大人一样,严格恪守儒家孝道的仪式 ,随父兄痛哭、守灵、送葬、祭奠,这些程式,使 童年的余治过早地体会了母慈子孝、仁义礼节的价 值观念,儒家的价值观念在他幼小的心灵开始萌发 。余治在乡人的眼里是那么懂事,他成为许多家庭 教育孩子的榜样。
嘉庆二十二年(1817),9岁的余治比一般的同 龄孩子早熟了很多,也到了进入私塾接受童蒙教育 的年龄段。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 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教育机构,类似于我们 现在的私立学校。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 家思想为教学内容。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 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 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 城乡。在私塾里,私塾先生根据儿童特点,教读《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童读物,除读 书背诵外,还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 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 教以作对,为作诗做准备。
余家尽管不富裕,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点儿 也不敢放松。余治到了接受童蒙教育的年龄,二叔 余来朝**上心,就把他送到当地的一家私塾学习 。余治在私塾学习很刻苦,《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这些蒙童书籍,他都能倒背如流。他自 知家境不好,二叔一家能让自己读书,也是下了很 大决心的,他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
别看余治年龄不大,但在读书明理方面显得与 众不同,他读书善于思考,善于把书中的道理运用 到实际生活中来。在学馆读书时有一件事在当地引起轰动,也让人民对余治刮目相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