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6814
*乡贤,是道德高尚且对地方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乡贤,是地方的精英,对地方社会文化发挥过的积极作用。
*乡贤,热衷乡村治理和乡村教育,且乐善好施、造福乡梓。
*乡贤,道德高尚、处事公正、治家严格、扶贫济困。
*乡贤,是乡贤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乡贤是国家认同的纽带,是促进区域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粘合剂。
*乡贤祠。祭奠和供奉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贤,展示各地不同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由乡贤及乡人们创造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军伟著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创建乡约的吕大钧兄弟》系“乡贤文化丛书”之一种,重点叙述了宋代乡约的创始人吕大钧、吕大忠兄弟创建乡约、造福乡里的事迹。
本书重点叙述了宋代乡约的创始人吕大钧、吕大忠兄弟创建乡约、造福乡里的事迹,主要内容有:吕氏事迹,重点介绍吕氏成长的过程以及吕氏家族的简单历史;书香门第,胆识过人;订立乡约,教化乡人;教化人才,移风易俗;提倡和谐,团结乡人;善待外人,视同一家;倡导人爱,谨遵法度;吕氏乡约内容简单介绍;《吕氏乡约》,提出”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中国历史上*部成文的村规民约。这些内容,对构建乡村社会的和谐安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子登科:三代人的奋斗
一、定居蓝田
二、走背字儿的汲郡显德侍郎院
三、五子登科:吕黄的才华
拜师求道
一、道的魅力
二、嘉祜二年的道学 论坛
三、道学是什么
四、张载的道
师友和对手
一、同族扶持
二、门户相当结婚姻
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四、吕大防与张载、二程的交往
五、吕大防与苏氏兄弟
六、对手
直刚君子吕大忠
一、初入职场:慢慢地被人
二、知军事,善外交
三、直刚君子
宰相吕大防
一、一朝成名天下闻
二、浮沉
三、宰执天下
勇不可及吕大钧
一、出则勇
二、入则孝
三、胸怀天下
学者吕大临
一、解经释道
二、因事论学
三、那些先生
乡约:日用之道,天下一家
一、 《乡约》:百姓日用之道
二、兄弟辩难
三、历史接力:乡约的价值
参考文献
“乡贤”,这一古老的称呼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很久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贤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里提到乡贤和乡贤文化,这应该是首次,它表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乡贤文化,既是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乡贤和乡贤文化淡出人们视线已久,在这一概念重新被提出来的时候,许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乡贤,什么是乡贤文化,更不知道如何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鉴于此,有必要对乡贤称谓、乡贤之说的起源、乡贤对中国乡村的作用与意义、乡贤文化包含哪些内容等,作简要回答。
何谓乡贤?按照通常的解释,乡贤是指那些道德品行高尚同时又对乡村建设有过贡献的人。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道德品行高尚,二是对家乡建设作出过贡献。但如果仅仅是道德品行高尚,满足于个人修身齐家、独善己身、洁身自好,很少关心乡里乡亲,很少对乡梓作出过贡献,那么,这样的人只能称为乡隐,而不能称为乡贤。乡贤既应是道德为人敬仰、行为堪称模范的人,更应是为家乡作出过一定贡献的人。不论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制定乡约、调解邻里矛盾,还是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接济乡人,举凡一切有益于乡里乡亲的事情,他们总是满腔热情,乐做善为。对乡村建设的贡献,是乡贤的条件。如果对家乡父老没有什么贡献可言,何以成为乡贤?看一看汉魏六朝出现的一些记述各地乡贤的著作,如《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襄阳耆旧记》《鲁国先贤传》《楚国先贤传》等,其中记载的各地乡贤,不仅在道德、学问、修养、名望等方面为人称颂,成为时人敬仰的楷模,而且都是对家乡作出过贡献的人。他们能入各种乡贤传,绝非浪得虚名。
乡贤之说起源于何时?乡贤很早就存在于中国的乡村,但乡贤之说却是在东汉中后期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东汉中后期,随着一些世家大族的崛起,各个郡国都热衷于撰写乡贤传记,表彰那些曾经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贤人雅士。东汉以后,世家大族成为维持中国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涌现出许多被后人称为乡贤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社会,乃至对中国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乡村精英的乡贤,在乡村治理、乡村教育等方面可补政府治理之不足,发挥了政府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些人看到了乡贤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所属郡国那些有影响的人物事迹记录下来,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郡书”。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谈到这类著作时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刘知幾:《史通》卷十《内篇·杂述》)刘知幾是较早关注到乡贤类著作的史学家,他认为,乡贤类著作都是“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因而在当地比较流行,而到了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在谈到东汉史书繁盛的原因时,刘知幾再次提到了乡贤:“降及东京,作者弥众。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门甲族,代多髦俊。邑老乡贤,竞为别录。家牒宗谱,各成私传。于是笔削所采,闻见益多。此中兴之史,所以又广于《前汉》也。”(刘知幾:《史通》卷九《内篇·烦省》)刘知幾虽然没有对乡贤作出解释,但他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相提并论,表明他已经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放在同一个层级上,充分肯定了“邑老乡贤”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为此,我们组织编纂了这套“乡贤文化丛书”,把自东汉以来的历代乡贤进行梳理,系统展示乡贤、乡贤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以期让广大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乡贤和乡贤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乡贤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有更多的认知,共同为创新乡贤文化、建设新乡贤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贤文化丛书”辑,我们精选了10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各地乡贤,他们不论在教书育人、修身齐家,还是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慈善赈济等方面均作出了一定贡献,成为人们传颂的典范楷模。在本辑编写过程中,每位作者均对自己承担的人物有一定研究,但因作者较多,行文风格各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批评。
卫绍生 廉 朴
2018年5月20日
五子登科:三代人的奋斗
一、 定居蓝田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微不足道的意思是,这些事情小到了历史典籍根本不会去书写的程度。虽然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些事是大事,比如说生与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生与死都会被记录在史册上。只有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或者创造了历史的人,才能安享人生的全部事件或者片段被载入史册的权利。
中国古代不少思想家认为,小事情里孕育着大事情。所以,我们的历史记录者会在大事情发生与大人物出世时,尽量追寻大事情之前的小事情与大人物之前的小人物,以便梳理出正在发生着的历史源流与根脚。北宋立国几十年后,太常博士吕通没有归葬祖茔,而是葬于陕西蓝田,便是这样的小事情。
如果不是吕通有五个孙子相继登科,名噪一时,如果不是他的孙子吕大防做官做得好,被记入《宋史》,那么我们可能就不会知道这位老人的任何事情,即便是死亡与安葬这样的人生大事也同样不会被我们知道。尽管吕通因孙子的事功而被记入史册,但我们仍旧不知道吕通的生卒年月。所以,我只能使用“北宋立国几十年后”这样模糊的时间词。甚至,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被葬在蓝田而不是归葬祖茔。《宋史·吕大防传》只给了一句话——“通葬京兆蓝田,遂家焉”。因为吕通葬在京兆蓝田,所以他的后人就安家于此,这怎么看都有太过随意的感觉。
随意的文字中往往隐藏着历史的秘密。我们尝试拼一拼历史的碎片,权作本书的引子。
吕通的另一个孙子吕大钧过世后,朋友范育为他撰写的墓表中提到了吕通,说“王考通,太常博士,赠兵部侍郎。……由兵部葬京兆之蓝田,故子孙为其县人焉。”吕大钧生于仁宗天圣七年(1029),卒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享年五十二岁。
据常情推断,此时距吕通安葬蓝田并不算久远,当年操持吕通葬礼的人中应当还有在世者,至少吕氏家族中应该还有知情者在世,加之墓表虽然常有为尊者讳的言语,但写上的事情至少应能为逝者的家人所认可,所以,范育所言应为事实——吕通是兵部安葬的。这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情,兵部为何要安葬一位太常博士,谁主持此事,经历了何种程序,这些细节已经**不可考了。然而,在翻阅材料时发现的另一种说法,却让笔者觉得吕通安葬蓝田可能另有隐情,不妨拿出来与诸位共览。清雍正年间修撰的《陕西通志》中记载说:“黄过蓝田,爱其山川风景,遂葬通于蓝田,因家焉。”黄,即吕黄,吕通的二儿子。因为他喜欢蓝田的山川风光,就把父亲葬在这里。从宋到清,时代久远,中间又历经多次战乱,《陕西通志》的这个说法究竟可信度有多高,极难辨析。当然,不排除兵部安葬一次,吕蕡又迁葬自己父亲一次的可能,虽然这样看上去更加功利化。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推测,由于文字材料稀少,即便加上地下材料,比如考古发掘吕氏墓葬,关于吕通,能够确认的仅仅是他终埋葬于蓝田。他安葬于蓝田这件事的所有的秘密与疑惑,都已成为历史的秘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