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67212丛书名: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实效果
《》带给你*直观,*真切的生物体透视扫描,“合体”既展现整体构造,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组织系统,带领你将动物身体看个通通透透
适读年龄3-16岁由浅渐深的创意美术,海量儿童美术课件,带领你欣赏儿童美术精品,让你不费吹灰之力教美术!
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秒杀查理九世!
(精2册,趣味复原动物、恐龙真想,送给孩子*好的礼品书)
代序二
导言.
章坎坷求学
第二章厦大任教
第三章留美十年
第四章回国初期
第五章应用催化十年
第六章病魔难阻科学攀登路
第七章领军催化科学研究五十五年
第八章百岁人品一代楷模
第九章老而弥笃止于至善
结语
附录
蔡启瑞年表
蔡启瑞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蔡启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小组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之《探赜索隐止于至善─蔡启瑞传》一书,旨在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蔡启瑞的学术成长经历,概述蔡启瑞的学术成就,分析蔡启瑞的学术成长特点及其启示,以呈现一个“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学问与人品兼修、智者与仁者合一的蔡启瑞先生的百年科学人生,达到传承蔡启瑞先生科学精神的目的。由于百岁老科学家蔡启瑞先生因身体状况原因,目前无法为本书亲自作序,因此,本书代序一将以蔡启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小组署名代序。代序二将由蔡启瑞先生的子女亲属撰写。通过采集工程完成的本书比较全面地向世人呈现了被誉为中国催化科学界“南蔡北闵”之一的蔡启瑞先生的“一生中国梦,百岁赤子情”。而“学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劲柏青,攀登跨越高岺,育才灿烂群星”、“探赜索隐老而弥笃,立志创新志且益坚”、“百岁传奇,催化泰斗”等唐敖庆、卢嘉锡、闵恩泽等科教界同仁的赋词,则以简短的词语非常客观和精辟地评价了蔡启瑞先生的学识、品德和精神。如果现在所有的教育和科学工作者都像蔡启瑞先生这样一生正气、以身作则的话,就根本不存在学术腐败的歪风邪气了。读者可先阅本书的导言和结语部分,而后再细阅传记。希望读者可从中领悟到百岁老科学家蔡启瑞先生科学精神的精髓,得以传承蔡启瑞先生的科学精神,并学以致用到自己今后的人生中,这正是本书撰写的宗旨。
虽经不懈努力和多方考证,但因我们才疏学浅,难免有误漏和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蔡启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小组
2014 年3 月
1940 年,蔡启瑞晋升为讲师,除了仍担任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教学任务外,还教过无机化学。蔡启瑞的口头表述能力不够出色,令他一直引以为憾,但,蔡启瑞的厚实基础、渊博知识和活跃思维能力,赢得了师生的肯定和好评。
1943 年,蔡启瑞除了开设原有的课程外,还开设了一门新课—定性定量分析课,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特点是分析结果误差只允许在千分之二以内,误差在这个范围内就算通过,误差超过千分之二,就必须重新做。但,学生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对这位要求严格认真的老师深感敬佩。
1944 年春季,蔡启瑞接替傅鹰原来担任的物理化学后半部分的教学任务,他认真准备,不因为接名教授的课而感到胆怯,结果也获得好评。与此同时,他还继续为另一个班级开设定量分析课,按照当时学校对化学系讲师的要求,下课后必须到实验室做实验、备课。学生们都知道这个规定,因此,一有问题就到实验室找他。他十分热情、耐心,对来要求辅导的学生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地给予满意的回答。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找他的人更多,他都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经常因辅导学生而推迟下班,丝毫没有任何怨言。而且,学生找他请教的问题常涉及不同的课程,但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1944 年,蔡启瑞开始担负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他指导学生林立炟完成毕业论文《蓖麻子解脂作用》。1945 年,蔡启瑞指导学生程炳耀完成毕业论文《松香之提制及松脂酸之化学》,指导学生高亚思完成毕业论文《呋喃甲醛之制备及其应用》。1946 年,蔡启瑞获得美国国务院留美奖学金,同年指导学生林水莲完成毕业论文《固体有机酸混合物分配测定法》。蔡启瑞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从课题的选择到实验方案和论文的写作等都为学生周到考虑,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美好印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