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50472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刘泽生教授散文、医史学论文、医学论文以及亲朋的怀念文章共106篇。其中医学史文章填补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史的空白。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刘泽生教授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多次赴美国留学进修,发表作品四十余万字,涵盖历史、医学、生活等方面。本书收集了刘泽生教授散文、医史学论文、医学论文以及亲朋的怀念文章共106篇。其中医学史文章填补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史的空白。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在线试读
《刘泽生教授纪念文集》序
王景峰
次见到刘泽生教授是在1987年的春天。由于第二天我要参加研究生复试,担心会弄错地方耽误时间,头一天便先来认门。我从中山医学院出发,坐1路公交车来到长堤大马路,找到博济楼2楼的心血管内科办公室,在门口便看到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医生,埋头写着病历。我按下心里的紧张,鼓起勇气敲门询问面试地点。这位中年医生抬起头来,得知我是来面试的学生后,礼貌亲切地指明房间,并祝我好运。热情的笑容让我马上安了心,似乎得到了什么保证似的。第二天面试时我在导师席上看到她,才知道这个和善的医生就是刘泽生教授——我在孙逸仙纪念医院个接触到的人。
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学习的第二年进入临床轮转。刘泽生教授当时是心电图室的负责人,对我和其他学生非常认真,耐心地指导我们论文和病历如何才写得完整、清晰、有条理,如何分析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意义,她在心电图方面的造诣非常深,遇到拿不准的疑难病例人人都会去请教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她对我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导,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当了心内科主任后,便返聘她到心电图室,她欣然答允。一直到我做了副院长、党委书记,她都是心电图室里分量重的镇山之宝,从未停止过工作。她临终前两天,我去看她,她还非常清醒,强撑着对我表示感激。其实,该我感激她才是。她的谆谆教导对我影响至大,由衷的鼓励常支撑着我在风雨中慨然前行。
刘泽生教授去世之后,她的母亲受她委托,将毕生藏书捐献给医院。那600多本书籍涉及内科学、诊断学、文史、哲经等领域,语种以中文、英文为主,还有部分日文原著,其中不少是珍贵的藏本,极大地丰富我院图书馆的馆藏。感动之余,我萌生了要将她毕生作品集结成册的想法。
刘泽生教授著作等身,在读研究生期间我就开始阅读她的专业论文,她曾多次赴美留学和进修,对电生理学与心电图学有相当见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风格,一直保持着用国际学术视野来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习惯,论文质量很高。除此之外,她还对我院院史和医学史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阐幽发微,探赜索隐,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在我国的一流医史杂志上,填补了我院在院史研究上的空白。后来,我又读到了她在报纸上发表的小品文,她极其高产,隔三差五,我们就能在各种报纸上看到她的“豆腐块”文章,逻辑严谨清晰,感情浓烈深沉,文笔洒脱质朴,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很是享受。毫无疑问,刘泽生教授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已经成为我院的珍贵财富,不仅启迪今人,也将泽被后学。
刘泽生教授其实是中国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缩影,一生淡泊名利、坚持真理、倾心向学、引领后辈,忘我地把她的生命、才华和感情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事业,奉献给了劳作了一生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她出生于书香世家,族祖刘世安是光绪十五年的探花,祖父刘绍(金+监)是中国海关高级职员,父亲刘世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是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亦是我院消化内科的奠基人之一,叔父刘世奇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家学渊源涵养了她的知识胸怀,引导了她立身处世。当医生,她德术双馨、待病人如待亲人;当学者,她博古通今、著作等身;当教师,她身教言传、诲人不倦;当员工,她兢兢业业,乐业敬业。每一个角色,她都保持着老一辈知识分子高贵的品格风范。
在她离开我们四周年之际,我们将编撰了这本《刘泽生教授纪念文集》。以这样的方式来怀念刘泽生教授,是我们对这样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学术、把所有藏书献给医院的真正学人的敬重与感恩,也是一笔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学习精神和爱院如家、甘于奉献的无私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优秀品质的光辉体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仅以此文为《刘泽生教授纪念文集》一书作序,并借此表达我对刘泽生教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王景峰
次见到刘泽生教授是在1987年的春天。由于第二天我要参加研究生复试,担心会弄错地方耽误时间,头一天便先来认门。我从中山医学院出发,坐1路公交车来到长堤大马路,找到博济楼2楼的心血管内科办公室,在门口便看到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医生,埋头写着病历。我按下心里的紧张,鼓起勇气敲门询问面试地点。这位中年医生抬起头来,得知我是来面试的学生后,礼貌亲切地指明房间,并祝我好运。热情的笑容让我马上安了心,似乎得到了什么保证似的。第二天面试时我在导师席上看到她,才知道这个和善的医生就是刘泽生教授——我在孙逸仙纪念医院个接触到的人。
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学习的第二年进入临床轮转。刘泽生教授当时是心电图室的负责人,对我和其他学生非常认真,耐心地指导我们论文和病历如何才写得完整、清晰、有条理,如何分析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意义,她在心电图方面的造诣非常深,遇到拿不准的疑难病例人人都会去请教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她对我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导,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当了心内科主任后,便返聘她到心电图室,她欣然答允。一直到我做了副院长、党委书记,她都是心电图室里分量重的镇山之宝,从未停止过工作。她临终前两天,我去看她,她还非常清醒,强撑着对我表示感激。其实,该我感激她才是。她的谆谆教导对我影响至大,由衷的鼓励常支撑着我在风雨中慨然前行。
刘泽生教授去世之后,她的母亲受她委托,将毕生藏书捐献给医院。那600多本书籍涉及内科学、诊断学、文史、哲经等领域,语种以中文、英文为主,还有部分日文原著,其中不少是珍贵的藏本,极大地丰富我院图书馆的馆藏。感动之余,我萌生了要将她毕生作品集结成册的想法。
刘泽生教授著作等身,在读研究生期间我就开始阅读她的专业论文,她曾多次赴美留学和进修,对电生理学与心电图学有相当见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风格,一直保持着用国际学术视野来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习惯,论文质量很高。除此之外,她还对我院院史和医学史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阐幽发微,探赜索隐,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在我国的一流医史杂志上,填补了我院在院史研究上的空白。后来,我又读到了她在报纸上发表的小品文,她极其高产,隔三差五,我们就能在各种报纸上看到她的“豆腐块”文章,逻辑严谨清晰,感情浓烈深沉,文笔洒脱质朴,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很是享受。毫无疑问,刘泽生教授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已经成为我院的珍贵财富,不仅启迪今人,也将泽被后学。
刘泽生教授其实是中国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缩影,一生淡泊名利、坚持真理、倾心向学、引领后辈,忘我地把她的生命、才华和感情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事业,奉献给了劳作了一生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她出生于书香世家,族祖刘世安是光绪十五年的探花,祖父刘绍(金+监)是中国海关高级职员,父亲刘世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是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亦是我院消化内科的奠基人之一,叔父刘世奇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家学渊源涵养了她的知识胸怀,引导了她立身处世。当医生,她德术双馨、待病人如待亲人;当学者,她博古通今、著作等身;当教师,她身教言传、诲人不倦;当员工,她兢兢业业,乐业敬业。每一个角色,她都保持着老一辈知识分子高贵的品格风范。
在她离开我们四周年之际,我们将编撰了这本《刘泽生教授纪念文集》。以这样的方式来怀念刘泽生教授,是我们对这样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学术、把所有藏书献给医院的真正学人的敬重与感恩,也是一笔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学习精神和爱院如家、甘于奉献的无私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优秀品质的光辉体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仅以此文为《刘泽生教授纪念文集》一书作序,并借此表达我对刘泽生教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