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758505
中医方面的基础研究太少,不能与现代知识接轨,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封闭自守就会落后。国家要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中医要发展,应该开放包容,不失自我。有人说中西医结合是不阴不阳,理论体系不同,没法结合,当然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样提是对的。现阶段我提倡发展中国医学,我认为在这个医学体系中,其理论基础应是国际共识的,而不是照抄西方的,我们建我们的大数据,而不是抄西方的数据。
本书所述观点中,词解、译文及中医分析部分大多数源于先人,而解读部分是我个人的一点认识和心得,是一种思路。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梦想着能够有一天我们所有的医学科研单位都能够利用现代科技研究中医、研究中药,而就一个叫“中国医学”!渴望“中国医学”为中国人民造福,为世界人民造福!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为学习研究祖国医学打基础的必读之书。由于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注家学说不同,学习时困难重重。本人经过多年研究,在继承先学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伤寒论》进行了重新翻译和解读,希望对读者能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原文以刘渡舟教授据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而主编之《伤寒论校注》为蓝本,起自太阳病,至厥阴、霍乱、瘥后劳复而终。本书依据原文编次,逐条翻译和解读,其中译文和中医分析部分,延续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或说法,而解读部分的有些内容则独标新义,结合了现代病理生理学和相关学科,为研究《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我们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为了又快又好的学习《伤寒论》,其提纲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其内容条理分明,一目了然,易于深入理解,便于记忆,这样既能适应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西医学科的交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逐条分析解读《伤寒论》原文,下篇分为类方解析、中药分析和古今用药折算。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词解】
太阳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大类。按传染病分期,太阳病为前驱期。
脉浮:指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的脉象。主表证,按之感觉有力的为表实证;按之感觉无力的属表虚证。在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的收缩,使得脉管内总血流量相对增多,外周大血管呈现的脉搏形象。
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项即颈的后部。强即强硬不柔和貌。
恶寒:根据“调定点”学说: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体温调节机构围绕调定点来调控体温。发热激活物(外致热原、免疫复合物、类固醇等)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引起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和释放,EP(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等)再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在下丘脑视前区(POAH)或终板血管器(OVLT)附近,引起中枢发热介质(如前列腺素E、环磷酸腺苷、Na /C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一氧化氮)的释放,后者相继作用于相应的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此时原来的正常体温变成了“冷刺激”,病人感到恶寒,中枢对“冷”信息起反应,发出指令经交感神经到达散热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导致皮肤温度降低和散热减少,同时指令到达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加强,产热随之增加。这一期是体温上升期。
【译文】
太阳病所表现的证候是:脉浮,头痛,项部痛而牵强不适,怕冷。
【中医分析】
这是太阳病的脉证提纲。太阳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人体,体表受邪,则出现太阳病。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见脉浮。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还出别下项,太阳经受邪,经气运行受阻,见头项强痛。卫阳被外邪郁遏,不能温煦分肉,则怕冷;若卫阳伸展后必有发热。
【解读】
当发热激活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人体时,经过一系列环节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此时原来的正常体温变成了“冷刺激”,所以病人感觉到恶寒。机体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达到新的体温调定点。此时中心温度已经开始上升,皮肤血管收缩而血流减少,脉管内总血流量相对增多,外周大动脉呈现浮脉。为了维持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正常物质交换,皮肤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驰(简称“开网”),真毛细血管相对充盈(简称“网内充盈”)。其中头项部正常的物质交换受阻,组织向外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5-羟色胺等,使其出现强痛。脉浮,头项强而恶寒,这是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
此时机体的自稳调节失调。全身浅表的“网内充盈”,以头项部为甚,致痛物质堆积,可以通过发汗,消除部分有害代谢产物,以改善微循环,减轻症状。也就是发汗解表。
注:
机体自我调节:
发热→→关网→→微AV短路开放→→皮肤血流↑→→散热→→T↓;
恶寒→→开网→→微AV短路关闭→→皮肤血流↓→→保热→→T↑。
【原文】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恶风:是在当风处即感到肌栗寒凛,在无风的地方,即无此感觉。恶寒是在无风的地方亦感到凛寒畏冷,甚至向火复被,仍不能获得缓解。其实恶风与恶寒只是程度上轻重的分别,很难截然划分。
脉缓:与脉紧相对,是血管紧张度不高的样子。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就叫中风。
【中医分析】
中风属于太阳病的一种证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是其特点。风邪侵袭人体,体表受邪,阳气被遏,与邪相争,故发热。太阳受病,不能起到“卫外固密”的作用,故汗出。风性不象寒邪那样紧急,故脉也缓和。
【解读】
发热激活物使体温的调定点上移,经过一系列环节后,体温已经上升,还未达到调定点时,机体的恶寒已明显减轻,称之为“恶风”。体温上升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微循环的毛细血管 “开网”,使得真毛细血管相对充盈,机体自身调节或药物治疗,通过“出汗”使皮肤的真毛细血管网内体液及代谢产物(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得以排泄,血管紧张度下降,出现脉缓。然而其肌层的网内仍充盈,故治疗需调节肌层的微循环,也就是解肌或调和营卫。
【原文】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词解】
脉阴阳俱紧:寸为阳,尺为阴,故寸关尺三部脉都是紧脉。脉紧,是血管紧张度高。
【译文】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必先出现恶寒,身体疼痛,呕吐气逆,寸关尺三部脉都呈现紧张状态的,就是伤寒。
【中医分析】
伤寒属于太阳病的一种证型,“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是其特点。寒邪伤表,卫阳失温煦,故恶寒。寒邪外束,肌表的阳气不能舒展,故体痛。寒邪内侵,胃气被寒邪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故呕逆。寒主收引,肌肤敛束,皮毛闭塞,故脉浮紧。太阳病应该有发热的,由于体质的原因,或是邪的轻重不同,其发热时间也有迟速之分。
【解读】
发热激活物使体温的调定点上移,经过一系列环节后,体温还未开始上升,或是虽已上升,其实际体温与调定点差距较大时,自觉“恶寒”。全身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微循环的毛细血管 “开网”,使得真毛细血管相对充盈,致痛物质堆积,故“体痛”,代谢产物(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聚集,故“脉阴阳俱紧”。胃肠粘膜的网内也充盈,功能紊乱,故“呕逆”。
此时机体全身浅表的“网内充盈”,甚至胃肠粘膜的网内也充盈,致痛物质大量堆积,只有通过发汗,消除其有害代谢产物,改善全身浅表的微循环,才能减轻症状,使机体恢复自稳调节。也就是发汗解表。
【原文】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词解】
传:是指疾病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变,从一经的证候发展为另一经的证候。
【中医分析】
伤寒一日,病在太阳阶段。脉若静,不会传致少阳经或阳明经。如伤寒一日,见到欲吐,说明欲传至少阳;如伤寒一日,见到躁烦,脉数急者,为欲传至阳明。
【解读】
伤寒早期,浅表的微循环调节紊乱,网内过度充盈,证见体痛,脉见浮紧,若脉不急数,汗之(如用桑菊饮或姜枣汤)即可。若见欲吐(这时脉多弦细),说明胃肠道的微循环调节亦紊乱;若躁烦(这时脉多大),说明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见到欲吐或躁烦,说明病情不单一,即使正确合理的用汗法,病情也不会快速治愈。
【原文】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伤寒病已经有二三天,既没有阳明的症状(如燥烦),也没有少阳的证状(如欲吐),可知病势仍在太阳表分,这就是不传。
【中医分析】
内经热论传经规律: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伤寒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等阳明证;伤寒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可以断定此时病邪仍在太阳,没有传变。所以,病情是否传变,是以证候为主的。
【解读】
伤寒二三日内的微循环调节紊乱,容易影响到胃肠道或神经系统,若没有影响到多病情轻微。
【原文】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词解】
温病:外感病中的一种病证。属于广义伤寒范畴,其主证为不恶寒而口渴。
身灼热:体温很高,犹如烧灼,为发热加重之意。
风温:不同于温病学说的风温,是温病误治的坏病,其主证是汗出与口渴并见,且一身灼热。
失溲(sòu):二便失禁。
被火:指灸、熏、熨、温针等治法。
瘈疭(chì zòng):手足抽搐。
若火熏之:象烟火熏过一样,形容病人肤色暗黄。
逆:错误的治疗方法。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叫温病。如果使用发汗的办法后,发热加重,就叫风温。风温的证候,寸关尺都见浮象,常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睡眠多,且睡时有鼾声,言语困难;此时如果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大小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法,轻则皮肤发黄,重则如同惊痫,时而手足抽搐,肤色暗黄,象烟火熏过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再次误治,就有生命危险了。
【中医分析】
本条指出温病的主要特点及误治后的变证。以下分段分析: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中医分析】
此为邪热内蕴之证,属于广义伤寒范围。后世医学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温病学说体系。
【解读】
发热激活物使体温的调定点上移,经过一系列环节后,体温已经达到调定点时,机体已经不恶寒。随着体温的升高,人的物质消耗明显增多,水分经皮肤和呼吸道大量蒸发,出现高渗性脱水,故口渴。这时不能再用麻黄汤等发汗,就是用银翘散、桑菊饮也不行,可以用白虎汤。如出现大便干,可以加大黄、生地、麦冬等。
【原文】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中医分析】
这里的风温是温病误治后的变证。太阳病初起,当汗之,伤寒用麻黄汤,中风用桂枝汤,而温病初起是风热在表,应该用辛凉发汗法,如银翘散、桑菊饮之类,若误用麻桂等辛温之剂,助热劫津,必发变证。“若发汗已”,就是指误用辛温发汗而言,发汗以后,热势有增无减,出现热度更高的“身灼热”。
热邪充斥于表分,故六部脉皆浮;阳热太甚,津液外泄,故自汗出;热邪伤气,故身重;热邪熏灼神明,故多眠睡;热邪充斥肺胃,故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解读】
温病若误用汗法,则发热加重,此时叫风温。风温时,机体全身炎症反应明显,高温血液充斥于脉管,见脉浮而大。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故自汗出。中枢神经受损,见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时可用安宫牛黄丸。
【原文】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中医分析】
风温若误用下法,复夺津液,水源枯竭,故小便不利;精神昏愦,二便不能约束,故尿便失禁;阴精不能上注于目,故两目转动不灵。
【解读】
温病若误用下法,使体液进一步丢失,出现尿少,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双目直视,尿便失禁。
【原文】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中医分析】
若再用火法,轻则阳热熏灼致皮肤出现黄色,重则热邪内迫神明,见惊痫。由于热邪熏灼,阴液更加枯耗,无以滋养筋脉,故筋脉抽掣。经过以上的一误再误之后,病热越来越重,若再用火熏的方法,使津液更加耗竭,必然导致病人死亡。
【解读】
温病若误用火攻,(血液或肝胆系统出现影响),轻则体表微黄,重则引发惊痫,时而手足抽搐,一次误治尚有挽救的机会,若再用火熏之,则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原文】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中医分析】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其阴阳的区别是以热之有无为主要标志。发热恶寒指外邪侵袭人体,正气不衰,邪气较实,正邪交争,病情呈亢奋状态。比如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初期有暂时的恶寒)。总之,邪在三阳,多为正盛邪实,正邪交争剧烈,以发热为特点,故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指病在三阴,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病情呈抑制状态,如太阴脾虚湿盛,少阴心肾阳虚,厥阴虚寒致厥等,均不发热,而恶寒显著,甚则厥冷脉微,故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是对疾病预后的一种预测,这是依据伏羲氏的河图“水火成数”推演而来。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大意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阴阳合而后物方能化生。以天地代阴阳,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间之一切物质;一、二、三、四、五代水、火、木、金、土之数;自一至五,等于孤阴、孤阳,不起变化。自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其意为阳生者阴成,阴生者阳成。从五算起,以万物生于上的缘故,五加一为六,六为偶数,偶为阴,故云阴数六。五加二为七,七为奇数,奇为阳,故云阳数七。病为阳证,当在阳数之期愈,故云“七日愈”。病为阴证,当在阴数之期愈,故云“六日愈”。这种推算方法的科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就普通感冒而言,其疾病的愈期,与现代医学的观察是一致的。
胡希恕认为,发于阳,就是发于“太阳”,方用麻黄汤、桂枝汤类;发于阴,就是发于“少阴”,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类。
【解读】
发热激活物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病人感觉恶寒。(当然,一些代谢性疾病,机体代谢低下,也会感觉到怕冷,这不在外感病讨论的范畴。)机体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达到新的体温调定点,此时体温就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如果感染等引起的应激反应重,免疫引起的自体损伤重,则发热重,恢复也慢;若应激反应轻,免疫引起的自体损伤轻微,则发热轻,恢复也快。体质强的人多免疫反应剧烈,体质弱的人免疫反应多轻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