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975900丛书名: 民国总统自叙
内容简介
徐世昌的那些事儿
57岁授任清廷太保,59岁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64岁当选民国总统,在位时长仅次于袁世凯。68岁卸任,诗文、楹联、画作等身,成果颇丰。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也看到了大变革时局中“文人仕子”耐人寻味的人生际遇。
“文治总统”、“翰林总统”、“水晶狐狸”、“利国无能但利身”……评说众多,
自叙中,且看徐世昌如何自我评定。
57岁授任清廷太保,59岁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64岁当选民国总统,在位时长仅次于袁世凯。68岁卸任,诗文、楹联、画作等身,成果颇丰。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也看到了大变革时局中“文人仕子”耐人寻味的人生际遇。
“文治总统”、“翰林总统”、“水晶狐狸”、“利国无能但利身”……评说众多,
自叙中,且看徐世昌如何自我评定。
目 录
总序:总统何为
前言:徐世昌的那些事儿
上编 徐世昌自述生平
部分:勤学不辍:多舛少年得慈母护佑
第二部分:四处奔波:谋生计不耽学问
第三部分:双桂承欢:兄弟同榜登第
第四部分:十年翰林:积攒学问与人脉
第五部分:小站练兵:崭然见头角焉
第六部分:袁中丞保荐:“辗转中”扶摇直上
第七部分:入主军机处:集诸要职于一身
第八部分:东三省总督:法度与洋务并重
第九部分:授任太保:清廷覆灭前的“荣光”
第十部分:旅居青岛:袁总统治下的“操劳”
第十一部分:从中斡旋:帝王们的“和事佬”
第十二部分:总统任上:“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第十三部分:退而不休:潜心编著
中编 徐世昌自述观点
部分:政治文化:贯通古今中外的“幻梦”
第二部分: 开发实业:适中国与世界之需
第三部分:为官之道:事上驭下的学问
第四部分:善治军:当以安民为先
第五部分:国民教育:收个性发达之功
第六部分:学术昌明:述学而治道寓焉
下编 徐世昌自述诗文
部分:且行且歌:倚着青山看绿杨
第二部分:村居言志:老去荒村学腐儒
第三部分:闭户读书:涤我尘襟无穷数
第四部分:佳日感怀:池亭风月得诗多
第五部分:甘苦共尝:白发萧萧老兄弟
第六部分:为友朋诗:坐中喜有诗翁在
第七部分:乡村美景:一笑惊所见
第八部分:自题小像:仍是乡村老儒
第九部分:为友朋题:冷淡生涯耐久长
第十部分:闲居杂题:赋就新诗好过年
第十一部分:独坐闲观:风定波平海浅蓝
第十二部分:偶出柴门:我无远志甘深隐
第十三部分:闻道人心:博济当为一世用
附录:群书序录
一、《欧战后之中国》序
二、《将吏法言》序
三、《归云楼题画诗》序一
四、《归云楼题画诗》序二
五、《海西草堂题画》序
六、《退园题画诗》序
七、《颜李语要》序
八、《明清八家钞》序
前言:徐世昌的那些事儿
上编 徐世昌自述生平
部分:勤学不辍:多舛少年得慈母护佑
第二部分:四处奔波:谋生计不耽学问
第三部分:双桂承欢:兄弟同榜登第
第四部分:十年翰林:积攒学问与人脉
第五部分:小站练兵:崭然见头角焉
第六部分:袁中丞保荐:“辗转中”扶摇直上
第七部分:入主军机处:集诸要职于一身
第八部分:东三省总督:法度与洋务并重
第九部分:授任太保:清廷覆灭前的“荣光”
第十部分:旅居青岛:袁总统治下的“操劳”
第十一部分:从中斡旋:帝王们的“和事佬”
第十二部分:总统任上:“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第十三部分:退而不休:潜心编著
中编 徐世昌自述观点
部分:政治文化:贯通古今中外的“幻梦”
第二部分: 开发实业:适中国与世界之需
第三部分:为官之道:事上驭下的学问
第四部分:善治军:当以安民为先
第五部分:国民教育:收个性发达之功
第六部分:学术昌明:述学而治道寓焉
下编 徐世昌自述诗文
部分:且行且歌:倚着青山看绿杨
第二部分:村居言志:老去荒村学腐儒
第三部分:闭户读书:涤我尘襟无穷数
第四部分:佳日感怀:池亭风月得诗多
第五部分:甘苦共尝:白发萧萧老兄弟
第六部分:为友朋诗:坐中喜有诗翁在
第七部分:乡村美景:一笑惊所见
第八部分:自题小像:仍是乡村老儒
第九部分:为友朋题:冷淡生涯耐久长
第十部分:闲居杂题:赋就新诗好过年
第十一部分:独坐闲观:风定波平海浅蓝
第十二部分:偶出柴门:我无远志甘深隐
第十三部分:闻道人心:博济当为一世用
附录:群书序录
一、《欧战后之中国》序
二、《将吏法言》序
三、《归云楼题画诗》序一
四、《归云楼题画诗》序二
五、《海西草堂题画》序
六、《退园题画诗》序
七、《颜李语要》序
八、《明清八家钞》序
在线试读
清廷覆灭前的“忙碌”1909年(宣统元年)巳酉五十五岁正月初六日,以积老患病恐误重任,具折奏请开缺。
十三日,奉批东三省重要该督向来办事尚属认真,自应力任其艰所,请开缺之处着毋庸议。日记:天恩高厚,温谕慰留,惟两强逼处诸事棘手,病躯处此无以仰答鸿慈,无任惶悚。
十九日,奉电传上谕,邮传部尚书着徐世昌补授。日记:边疆病困,蒙恩内调,天恩高厚,无任感悚。
二月朔日,国丧满百日,遵礼部来电剃发。
三十日,至八旗农业讲学所开办拜,发密陈东三省危迫情形。
闰二月初九日,内务府京察过堂。
十九日晨,至祭先农坛扶犁,恭听宣读圣谕,广训劝农桑。感冒服药,先是头痛时发,嗣是兼牙痛加剧,先后拔去二齿,二十余日渐得平复。
三月二十六日,新任东三省总督锡良清弼至,恭请圣安。
二十七日黎明,恭谒昭陵,晚约锡制军多副都统参赞司道宴集。
二十八日黎明,恭谒福陵。连日与锡制军详谈三省诸要事。
四月朔日卯刻,送印交卸辞行。
初二日,启行回京,锡制军跪请圣安,中外官绅商送者甚众,均极殷殷,山海关来迎者多,送至山海关者亦多,督三省计闰足二年。谨按公督东三省二年,先朝特加委任。此二年间,公竭尽心力,为百年之计,大小诸职员亦各自出心思才力,以效其能,为时迫促而劳则倍之,而大计画开商埠,启矿藏山农产,借外债,众擎之举以信义保全,此土尚未行也。其实此策并非奇密,亦无危险征褚,目前即上海各埠数十年无损也,特上海各埠为外人要求而办,此则我与外人合办之别也。
再以浅小事譬之正如一巨商积贷具备,无力改造连销,约人投资以图发展,各股东合同开设亦可发达数十年,断不能为一家强占而有此一定之理。先朝洞明此策,故深信无疑。倘此策实行即国内大变,亦不至后二十九年一旦为东邻攫取而去也。今按公着手振起之事,具在东三省政略,东邻得之即古所谓百金方也,读而掩卷,太息者数,四不忍言矣。虽然土地非一家可以韫椟之物,再后二十九年不可知五十年百年更不可知,故刺取政略要者数篇,入此谱,有心一亦足以见证意矣。
又按治国不过霸王二义,王者爱民为主不贪尺寸之土地,远人商有举国来归者,不必远征即圣祖之于蒙古是也。今朝廷王政渐征东西各国,自以为文明者是则去霸业尚远,岂第东三省之民不能安枕,即诸强国之民亦危在旦暮之间,可胜慨哉!又按吉林黑龙江向以地寒不知种麦,公调取本国及日本美国各种麦子,在奉天试种,得其家能及长丰收者,及往吉黑两试种,当年得效。三年之后遍地皆麦,自给之外,余有进出口者,三省之人,供奉出考麦之先农,亦功德在民之一端也。
初六日晨,进内叩谒钦显皇后梓宫,几筵前叩头举哀在内右门见,监国摄政王在,实座前跪安叩头谢恩。入冬暖阁监国摄政王命坐询问,陈一切。回寓祖宗堂前行礼,旋至邮传部接任拜印,接见同僚属员,自是按日到部办事。时汪大燮沈云沛为左右侍郎。
六月初三日,得南昌电,四叔父逝世。日记:先未得病,状体气素健,父辈仅存一老,甫过六旬,遽尔仙去,惨痛无已。发江西、山东、奉天各处电信,筹办一切,催五弟七弟奔赴南昌以叔父丧,三日不到署。
十七日,奏上谕派督帮津浦铁路事务,邮传部右侍郎沈云沛帮办。
七月二十四日,偕左右侍郎查看邮传部所设交通银行。
八月初五日晨,进内请训,赴张家口查勘铁路工程。
十七日,接军谘处来文,奏请简派大员会同考试三角专科测绘学生奉砂,谕着派载泽、徐世昌会同考试。
二十三日,往吊张文襄公,同陆滋轩相国、梁崧生尚书陪摄政王奠酒,又赴涛贝勒看操之约。
十一月二十五日晨,进内孝钦显皇后几筵前行祖奠礼,得济南电弟妇病逝料理,遣儿子夫妇随五弟往济南。是日奉上谕友梅观察补授山东登莱青胶道。
十月十六日晨,进内带邮传部属员补缺引见。是日,大学士孙燮臣相国薨,予谥文正往吊。翌日,为陪赐奠贝勒十一月初二日,迁居东四牌楼五条胡同新宅。
……P74-75
十三日,奉批东三省重要该督向来办事尚属认真,自应力任其艰所,请开缺之处着毋庸议。日记:天恩高厚,温谕慰留,惟两强逼处诸事棘手,病躯处此无以仰答鸿慈,无任惶悚。
十九日,奉电传上谕,邮传部尚书着徐世昌补授。日记:边疆病困,蒙恩内调,天恩高厚,无任感悚。
二月朔日,国丧满百日,遵礼部来电剃发。
三十日,至八旗农业讲学所开办拜,发密陈东三省危迫情形。
闰二月初九日,内务府京察过堂。
十九日晨,至祭先农坛扶犁,恭听宣读圣谕,广训劝农桑。感冒服药,先是头痛时发,嗣是兼牙痛加剧,先后拔去二齿,二十余日渐得平复。
三月二十六日,新任东三省总督锡良清弼至,恭请圣安。
二十七日黎明,恭谒昭陵,晚约锡制军多副都统参赞司道宴集。
二十八日黎明,恭谒福陵。连日与锡制军详谈三省诸要事。
四月朔日卯刻,送印交卸辞行。
初二日,启行回京,锡制军跪请圣安,中外官绅商送者甚众,均极殷殷,山海关来迎者多,送至山海关者亦多,督三省计闰足二年。谨按公督东三省二年,先朝特加委任。此二年间,公竭尽心力,为百年之计,大小诸职员亦各自出心思才力,以效其能,为时迫促而劳则倍之,而大计画开商埠,启矿藏山农产,借外债,众擎之举以信义保全,此土尚未行也。其实此策并非奇密,亦无危险征褚,目前即上海各埠数十年无损也,特上海各埠为外人要求而办,此则我与外人合办之别也。
再以浅小事譬之正如一巨商积贷具备,无力改造连销,约人投资以图发展,各股东合同开设亦可发达数十年,断不能为一家强占而有此一定之理。先朝洞明此策,故深信无疑。倘此策实行即国内大变,亦不至后二十九年一旦为东邻攫取而去也。今按公着手振起之事,具在东三省政略,东邻得之即古所谓百金方也,读而掩卷,太息者数,四不忍言矣。虽然土地非一家可以韫椟之物,再后二十九年不可知五十年百年更不可知,故刺取政略要者数篇,入此谱,有心一亦足以见证意矣。
又按治国不过霸王二义,王者爱民为主不贪尺寸之土地,远人商有举国来归者,不必远征即圣祖之于蒙古是也。今朝廷王政渐征东西各国,自以为文明者是则去霸业尚远,岂第东三省之民不能安枕,即诸强国之民亦危在旦暮之间,可胜慨哉!又按吉林黑龙江向以地寒不知种麦,公调取本国及日本美国各种麦子,在奉天试种,得其家能及长丰收者,及往吉黑两试种,当年得效。三年之后遍地皆麦,自给之外,余有进出口者,三省之人,供奉出考麦之先农,亦功德在民之一端也。
初六日晨,进内叩谒钦显皇后梓宫,几筵前叩头举哀在内右门见,监国摄政王在,实座前跪安叩头谢恩。入冬暖阁监国摄政王命坐询问,陈一切。回寓祖宗堂前行礼,旋至邮传部接任拜印,接见同僚属员,自是按日到部办事。时汪大燮沈云沛为左右侍郎。
六月初三日,得南昌电,四叔父逝世。日记:先未得病,状体气素健,父辈仅存一老,甫过六旬,遽尔仙去,惨痛无已。发江西、山东、奉天各处电信,筹办一切,催五弟七弟奔赴南昌以叔父丧,三日不到署。
十七日,奏上谕派督帮津浦铁路事务,邮传部右侍郎沈云沛帮办。
七月二十四日,偕左右侍郎查看邮传部所设交通银行。
八月初五日晨,进内请训,赴张家口查勘铁路工程。
十七日,接军谘处来文,奏请简派大员会同考试三角专科测绘学生奉砂,谕着派载泽、徐世昌会同考试。
二十三日,往吊张文襄公,同陆滋轩相国、梁崧生尚书陪摄政王奠酒,又赴涛贝勒看操之约。
十一月二十五日晨,进内孝钦显皇后几筵前行祖奠礼,得济南电弟妇病逝料理,遣儿子夫妇随五弟往济南。是日奉上谕友梅观察补授山东登莱青胶道。
十月十六日晨,进内带邮传部属员补缺引见。是日,大学士孙燮臣相国薨,予谥文正往吊。翌日,为陪赐奠贝勒十一月初二日,迁居东四牌楼五条胡同新宅。
……P74-7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