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1507
2.贴合政治动向。这本书实际上是对中央献计献策,解决现实难题。
3.突围养老困境,开创养老产业链大格局。
4.厉以宁为本书作序推荐。
5.专家团队。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信托前任董事长蒲坚著作。
从当下中国养老的混沌现实出发,本书对信托与生命的契合性、生命的信托本质、养老信托存在的法理基础、发展的市场需求等进行了逻辑探微和客观分析,在深入研究中国现实国情和制度基础的前提下,作者以崭新的视角,宏观的视野,在两大层面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创新,深入探寻养老问题全新解决模式和发展路径。
首先,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将信托仅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的局限认识,追溯信托本源,提出信托是一种对人生存方式的制度安排,金融信托应从属于生命信托。在对生命本质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作者开创性提出人是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耦合存在的“三性耦合论”。继而,作者深入分析了人的本质属性和制度之间的契合点,提出如何将生命信托构建成为一种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并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者还指出,在社会大转型过程中,共有制将使社会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并实现新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包容性增长。以此为基础,作为生命信托理论实践化的*成果,本书呈现了对养老信托的理论、市场、功能、产品、定价、发展路径等问题的全面研究。
研究新理论,引入新力量,拓宽新渠道,实现新人生。
章 人是人的本质——生命是一个信托
一、人的方法论
二、信托的边界与空间
三、从先先天到后后天——生命信托
第二章 恩若重生——老年人的生命信托
一、青春长跑——60岁,人生新起点
二、平滑和谐——信托共有制与生命平滑
三、红利再造——生命信托释放人口红利
四、守正出奇——现实的批判与出路
第三章 危机蕴商机——养老产业具象
一、负重爬坡——老龄化现状
二、变迁史记——养老制度考证
三、痛点问诊——养老短板
四、“夕阳”事业,朝阳产业
第四章 生态链——养老金融体系
一、金融无边界——养老的金融本质
二、从ABC开始——养老金融基础
三、DB和DC之争——养老金融再造
四、养老金融在中国
第五章 智本的价值——养老信托探源
一、当养老遇上信托——养老信托的内涵与外延
二、源有活水——养老信托的经济学解释
三、越约束越自由——养老信托的法律分析
四、优势——养老信托的优点与功能
第六章 曲尽其妙——养老信托详解
一、赢在定位——养老信托的产品定位
二、山高人为峰——养老信托主体
三、一站购齐——养老信托客体
四、严丝合缝——养老信托体系
第七章 大道至简——养老信托和养老产业投资基金
一、新增长极——养老信托
二、大信不约——养老产业投资基金
三、信用的信用——养老信托融资
四、功夫在诗外——养老信托的投资
五、留得青山在——养老信托的风险控制
第八章 公约数——养老信托产品定价和销售
一、价值王道——信托产品定价机制
二、用价值说话——养老信托的定价
三、“惊险一跃”——养老信托的销售
第九章 中坚力量——养老信托和养老地产
一、世家子弟——养老地产
二、杠杆效应——养老信托与养老地产的融资
三、解放土地——养老信托与养老地产的流转与继承
四、集成与分享——医养结合
第十章 飞龙在天——养老信托发展实践
一、固本——制度建设
二、正气——完善信托法
三、清源——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四、培元——信托公司能力建设
五、西学为用——养老信托的研发实践
“资本主义时代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尽管这一进程并不迅速,却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新型经济体制应运而生,它就是协同共享”(Collaborative Commons)。“到2050年,协同共享很可能在全球大范围内成为主导性的经济体制。”
[美]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和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新著《零边际成本社会》章开篇写了这段话,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这倒不是因为他的预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简直难以置信,而是因为里夫金依据热动力学原理,将经济活动的本质归结为将自然界能量的三种状态(固、液、气)转化为商品或服务的过程,并由此预言通讯互联、能源互联和物流互联“三联合一”正创造一个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社会。零边际成本社会预示着市场经济的“交换价值”将让位于社会协同的“共享价值”。这一非凡的未来预见性,正巧与本书作者的“共有制”思想和“三性耦合论”有着相同的逻辑和神秘的契合。
当今世界,要进行一件与众不同的研究或著述一部颇有新意的文稿何其艰难。因为你如果固守成规,愿望和目的都会黯然失色。如果我们没有原创性的理论自信,全部无条件地接受所谓的“终极思想”或“普世价值”,就将与中国的伟大复兴渐行渐远。尤其不能用现成的西方理论成果来诠释正在和平发展中的中国,更不能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实践牵强地论证它的正确性。杰里米·里夫金给我们的启示格外重要,那就是在开辟中国道路,建立中国制度,创新中国理论的时候,应该具有广阔的未来性的全球视野,深刻的现实的问题导向,本质的开端性的思想逻辑。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开始对人类意识本身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新经济模式的全新内涵与人性的全面重构也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固有的世界观,改变着我们对自身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赋予人类文明进程以新的意义。
中国先哲老子说过:“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马克思在1843年致卢格的信中写道:“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是方法,也是目的。我们深刻地理解和领会先哲们洞察事物发展本质的方法、逻辑和思想。以此为指导,以批判和重建的双重思维与我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深知:“倘若一种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甚至不能解释现实,那么人类只能放弃这种理论,而绝不可能放弃现实。”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因此,我们不仅从重新认识人的本性出发,而且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全面审视人生发展进程的后阶段(老年生活)所遇到的诸多矛盾问题,并探索解决的方法、路径。实际上,中国先前所走的发展道路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希望的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而需要找到新的方向。
人的生命是一个充满阶段性华彩和结构性均衡美的自然历程,生命的意义可以用历时性的长度和内涵性的宽度所构成的平面几何面积加以描述。如何使这个面积化,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和共同愿望。
人首先是有限的物质性存在,其物质力表现为生物机能由弱到强,再由强变弱的过程;人亦是现实的社会性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表现为自始至终的相互信任和依靠,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其他人存在的前提;人更是本质的知识性存在,其知识力表现为人“想好了再干”,透出独有的领悟知识并洞悉其相互关系的能力。在与人相关的任何系统中,都闪烁着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三性耦合的影子。尽管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那么紧密相关,但实际上,总有一股自然的力量将三者神秘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地同时引发其他两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三性耦合论”在崭新的视野中重新定义了生命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放生命》是在“三性耦合”的基础上将人当作全面的人来研究,并以此为开端
以“三性耦合论”为开端,即构成了《解放生命》之信托养老的定义性公理。本书不对“三性耦合论”作系统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按照黑格尔所说的“那个开端既不是什么任意的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后来它本身表明了把它作为开端,是做得对的”。(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7),根据信托的普通性存在原理,对人生“后后天”
人的后天分为三个阶段:少年、青壮年和老年。在这里,“后后天”特指人的老年阶段。的生命进程进行逻辑有机的阐释、剖析与创发。
人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根据其存在的状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为先先天时期,是父精母卵偶然相遇结合为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生命和基因复制便开始了,这个过程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二为先后天时期,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细胞团,逐渐长大,同时开始分化,一部分变成胎儿,另一部分变成了供给胎儿营养并保护胎儿的附属器官,在母体中生活10个月,此刻胎儿生命并不是一个本质意义上的独立生命,胎儿的生命是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三为后先天时期,乳儿离开母亲的身体,却离不开成人的养护和教导,其各种感觉都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成人在此期间主要是呵护乳儿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的长成。四为后后天时期,这个时期又可分为学龄儿童、青年、壮年和老年。根据个体人是否有自为的能力来观察,人的自为能力是一个倒U型结构。根据个体人的决策能力来考察,前者是在家庭和社会指导下成长和发展,后者是在自身的意志与目的支配下成长和发展的。人在后先天以四条腿走路时
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生命的早晨婴孩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搏命的中午,他长成青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及至生命的傍晚,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所以被称为三条腿走路。,人之初,生命是一个被动的全托;人在后后天三条腿走路时,人之老,生命是一个主动的信托。因此,生命信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选择。生命信托——生有所信,老有所托。
人生的老年阶段是人类生命历程中为复杂的过程。养老保障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是中国正在面对的严峻挑战,也是世界性的共同挑战。养老保障问题对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阶层分布、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代际关系、人文伦理、社会稳定、寿命预期、战略格局,发展方向都存在着潜在的决定性的影响,必须从理论认知和行为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养老过程是我们对人的物质性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而又要尽可能地保持其社会性,延续其知识性,从而张扬生命活力和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性需求,使他们的吃住穿行医得到有尊严的保障;还要保持和扩展老年人的社会性需求,使他们所拥有的自然的亲情关系、熟悉的环境关系和社会的联络关系得以兼顾与调适;还要优化和开发老年人的知识性需求,使他们的经验与知识积累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又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知识摄入不失丰富、不受阻滞;终达到物质性、社会性和知识性的三元均衡与和谐。
理论和实践都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生产力的解放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往往使我们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当纷至沓来的社会矛盾聚集的时候,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促进经济增长,以动态的增长消化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以为经济增长促进财富增长,促进就业,就能改善生活,减少贫困,赢得人心。当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不断放缓而进入新常态,老龄化又令人措手不及地来得太早。经济发展新常态平添了新变量,急待解决的贫富差距存在加剧的危险。如果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都没办法填平贫富鸿沟,那一定是在其他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不仅是在学理上,更多的是在方法论或指导思想上出了问题。老龄化社会也许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要想找到解决办法,必须在中国自己的制度逻辑和现实国情中寻找原因和药方,必须在中国社会大转型过程中,在以共同富裕为指向的共有共享价值追求中汲取力量,找到出路。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人在生物学上的学名为Homo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他们通过基因传递遗传信息。换句话说,人是一种源于动物但与动物已经产生本质性区别的物种;或者说,人是一种有智慧的高级动物。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成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我是谁”。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德尔斐神殿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经常用这句格言教诲他的门徒。但人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柏拉图说,“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提出理性即人性;亚里士多德则说,“人是政治动物”;黑格尔说,“人是自我意识”。
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是他的行为和行动的总和;人没有什么本性,因为没有什么上帝怀着人性的概念,人就是人。
中国古代把人当作是有历史记录和典籍,并能自觉将自己作为镜子以自省的动物。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百科全书》认为,人是一种有感觉的、能思考的、有思维的生物。人由两种本质组成,一种称为灵魂,对应精神;另一种称为肉体,对应物质。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因此,可以说人是为意识而活的智慧生物。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