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905860丛书名: 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
1. 苦难岁月 走出勤奋少年
2. 战乱求学 立志读书救国
第二章 求学清华 锻炼成长
1. 考取清华 攻读电机工程
2. 良好环境 培育优秀素质
3. 追求进步 成为地下党员
4. 同甘共苦 建立同窗友谊
5. 受党派遣 参加首钢接管
第三章 电子对抗 担当先锋
1. 参军入伍 开启雷达人生
2. 朝鲜战场 对抗电磁干扰
3. 总结经验 保卫首都安全
4. 福建前线 侦察雷达盲区
5. 建研究室 开展电子对抗
6. 参与编制 科技发展规划
第四章 加盟航天 攻关雷达
1. 走进五院 投身航天事业
2. 百折不挠 仿制地地“导弹”
3. 白手起家 设计制导雷达
4. 研究战术 击落U-2飞机
5. 制定方案 研制“红二”雷达
6. 结合工作 攻读《雷达丛书》
7. 又红又专 国防科技标兵
第五章 动乱年代 坚持工作
1. 面对冲击 坚定理想信念
2. 预先研究 投身于相控阵
3. 克服困难 研制成单脉冲
4. 奔走西南 参加三线建设
5. 病而不休 跟踪前沿技术
第六章 卫星通信 建功测控
1. 带病“出山” 担任总设计师
2. 脚踏实地 遵循科研规律
3. 精心调试 打胜闽西硬仗
4. 集智攻关 凝聚团队力量
5. 工作“入轨” 空间测控组网
第七章 领域拓展 璀璨群星
1. 决策咨询 谋划未来发展
2. 高瞻远瞩 推动卫星通信
3. 评审排故 把关气象卫星
4. 全程参与 促建卫星导航
5. 专业顾问 咨询雷达卫星
6. 调研关键 发展中继卫星
7. 亲力亲为 护航资源卫星
8. 跟踪先进 攻关海洋卫星
9. 研究措施 提升研制水平
第八章 助推神舟 献力嫦娥
1. 载人航天 共谋发展宏图
2. 研究方案 推动测控组网
3. 调研论证 建设基础设施
4. 雷达测量 降低对接风险
5. 探月工程 确保图像质量
6. “嫦三”落月 主持安全评估
第九章 心系祖国 放眼未来
1. 军工计量 建设标准体系
2. 国际交流 学习先进技术
3. 瞄准前沿 研究前瞻课题
4. 学术指导 助力实验机构
5. 科技顾问 推进空军发展
6. 兢兢业业 献计国防建设
7. 着眼长远 重视人才培养
第十章 比翼双飞 人间晚晴
1. 执子之手 与子相偕到老
2. 热爱生活 紧跟时代步伐
第十一章 平凡人生 非凡成就
1. 平凡出身 不平凡的追求
2.平凡工作 不平凡的事业 张履谦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954 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当局不断出动飞机,对我东南沿海和大陆地区进行袭击、骚扰,台海局势日趋紧张。总参谋部给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组下达了一个任务,即在我空军进驻福建时,对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的雷达施放干扰,使敌方无法发现我空军飞机。这是张履谦参军后又一次接受前线战斗任务。接到任务后,张履谦经仔细琢磨,慎重考虑,向上级建议:福建沿海多山,敌方有许多雷达盲区,最好将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的雷达盲区侦察清楚,我空军可沿着对方盲区进驻福建机场,而雷达干扰是在战时出奇制胜的手段,必要时再使用,并主动要求前往福建前线完成对敌侦察任务。总参领导接受了张履谦的这一建议。于是,张履谦带领俞德生、任德骥、徐月泉和宋旦华四位刚刚从雷达学校毕业的新同志,组成小分队,奔赴福建前线,对台湾地区敌人布防的雷达进行电子侦察。
张履谦率领小分队,带着自行修复和研制的雷达侦察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信号分析器和汽油发电机等设备,先乘火车从北京至江西鹰潭,再转乘汽车到达福州。福州军区为他们配备了一辆军用吉普车、一名警卫。吉普车载着汽油、帐篷和衣被、口粮,前往福州鼓山、黄岐、平潭岛、厦门云顶山等地,对隔海相望的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上的雷达进行电子侦察。
张履谦率领小分队到达的第一站是福州鼓山,在这里侦察了两个星期。他们在山顶架起侦察天线,发动汽油发电机,打开侦察接收机,果然发现了来自大海方向的许多雷达信号,这些雷达信号的波长长短不一。从侦察接收机的耳机中,还能不时听到国民党空军飞行训练时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塔台的地空对话。他们精确地记下了其信号频率、强度和方向,从对信号的分析中,得知测到的目标哪些是固定雷达,哪些是移动雷达,哪些
是防空雷达、空军指挥雷达和船舶导航雷达。
第二站是马祖岛对面的黄岐半岛。在黄岐半岛上可以用肉眼看到马祖岛上的雷达,甚至还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对面的国民党士兵在活动。张履谦拿起望远镜,发现当马祖岛的雷达天线对准我们时,俞德生处接收到的信号最大,接收机达饱和程度,任德骥记下雷达扫描周期,宋旦华记下信号强度,徐月泉记下方位度盘刻度。他们将在黄岐半岛上侦察到的雷达信号和在鼓山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相互验证。
第三站是平潭岛。张履谦率小分队出海侦察。他们坐着机帆船,带着侦察设备和汽油,在夜间退潮时出海。当海面有风时张帆行驶,无风时用发动机作动力。除张履谦年纪大一些外,其他同志都只20 多岁,大家均是第一次出海,毫无经验,一点儿航海安全知识也没有,只是听了船夫的一番嘱咐,便凭着一股热情出海工作。解放初期,福建沿海一带常有“海鬼”出现,他们是国民党特务,经常开枪射击我方船只,船上的汽油桶如果中弹,就会发生燃烧,致使船毁人亡。就是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下,张履谦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带着小分队,开展对敌电子侦察任务。
在平潭岛侦察的雷达信号极为复杂,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澎湖和金门,更多的是来自海上,信号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他们都认真分析判断,并一一详细记录。
第四站是距金门岛最近的厦门云顶山。张履谦一行带的雷达侦察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信号分析器、发电机和汽油,每个都重二三十公斤,发电机和汽油最重。云顶山山高200 多米,没有现成的路可供攀行,还有一段原始森林。他们硬是靠人力,把这些沉重的设备扛到了山顶,可以想象当时的艰辛。为了给小分队的同志们树立信心,张履谦扛着最重的发电机打头阵,随行的组员看到这一情景,二话不说,也扛着侦察器材和汽油紧跟上来。
当地的老百姓看到张履谦他们把上百公斤重的设备等扛到山顶,非常惊讶:这些小伙子竟能把这么重的东西扛到那么高的山上,真厉害!
第五站是围头。围头在金门岛附近,他们将在厦门云顶山上侦察的雷达信
号数据与此地测得的数据,进行验证核对。
电子侦察工作进展得十分艰苦。为了测绘出台湾地区雷达布置图和盲区图,他们从一座山顶爬到另一座山顶,从一个岛屿跑到另一个岛屿,进行前沿侦察。他们在一个山头要工作几天,白天扛着仪器在山上测量,晚上支个帐篷在山上睡觉。南方的夏天,蚊虫叮咬、蛇蝎出没,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影响张履谦等人的意志。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天气晴朗时,为了争取时间,他们顾不上吃饭,抓紧时间工作;下雨天,则支着雨伞遮住设备,宁可淋湿衣服,也不能淋湿设备。
小分队进行了多站雷达信号侦察,记录了各站的测量数据。通过接收机输出信号电表,测出敌方雷达功率;在接收机本振度盘上,读出雷达工作频率;用无线电定向仪测出雷达天线方向;用信号分析器测出雷达发射波形,通过波形分析判断雷达类型;用耳机测出雷达天线转动和扫描周期;通过几何方法对雷达位置进行定位,再经过多个站点侦察,从侦察到的海量数据中将雷达的信号分选出来,相互计算验证,采用几何定位,得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雷达布置图。最后,利用福建省军用地形地貌图,并结合雷达电波传播特性和波束形状,绘制了敌方的雷达工作盲区图,送交给总参作战部,为我驻闽空军进驻和作战,提供了重要情报,获得了福建军区和通信兵部领导的好评。
张履谦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说:“我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四人是中专生,我们五个人加一个警卫,把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雷达布置点找出来,把敌方的雷达工作盲区画出来,这件事没有人做过,我们通过摸索在实践中干了出来。”
6 . 结合工作 攻读《雷达丛书》
早在开展电子对抗工作初期,张履谦意识到,要搞好雷达干扰与抗干扰,不精通雷达,就不能有效地干扰它;不精通雷达,更不能解决它的抗干扰问题。正逢其时,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刚刚出版、从香港购进的一套外文版《雷达丛书》。这套丛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辐射实验室(后改称林肯实验室)编纂。麻省理工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入研究了防空警戒、高炮瞄准、飞机射击、投弹瞄准、导航仪及信标机等技术,并将其装备美国空军。这套丛书正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的总结性文献,全套28 卷,包括《雷达系统工程》《雷达导航》《雷达信标》《罗兰导航仪》《脉冲产生器》《微波磁
控管》《速调管与微波三级管》《微波电路原理》《微波发射电路》《微波波导》《微波测量技术》《微波天线理论与设计》《电波传播》《微波双工器》《晶体检波器》《微波混频器》《雷达元器件》《真空管放大》《波形产生》《电子时间测量》《电子仪表》《阴极射
线管显示器》《微波接收机》《阈值信号》《伺服机构理论》《天线扫描与天线罩》《计算机械与链接》和《索引》,分期出版,当时只出版了《雷达系统工程》《电波传播》等少数几卷,平均每卷数百页,规模大的上千页。
张履谦看了丛书介绍,又仔细阅读了一些章节,了解到这套巨著是当前电子技术最新的前沿知识综汇,是一部经典性著作,其中既有深入的理论知识,又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张履谦深有感触的是他为抗美援朝解决抗干扰时所采用的雷达原理和抗干扰电路设计,也是在这套丛书中找到了论据,因而对这套丛书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践意义认识更加深刻。他想:要精通雷达,必须下苦功夫,必须立志十年寒窗,把这套丛书全部读完。自此,张履谦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总是抱着《雷达丛书》阅读,他常常早上拿着两个馒头,夹点咸菜,跑到附近的树林里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深夜疲劳时用冷水浇头,精神振奋后,又继续学习。
张履谦以坚强的毅力,埋头艰苦学习,结合业务工作,反复应用实践,经过12 年苦读,终于读完了《雷达丛书》这套巨著,掌握了牢固而丰富的雷达知识,为应用雷达技术、搞好电子对抗、发展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苏联撤走专家后,为了尽快掌握雷达知识,张履谦更加努力地攻读《雷达丛书》,并结合实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仿制“543”导弹时,要进行制导雷达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而《雷达丛书》中就有雷达作用距离计算、电波传播原理、微波技术、核心雷达器件、收发及显示、伺服控制等理论设计和电路设计等内容,十分切合仿制工作的需要。张履谦便如饥似渴地学习,每天下班回到宿舍总要学到晚上12 点以后才睡觉。同研究室的同志都以他为榜样,勤奋地学习和工作。
张履谦搞科研,首先是培养人才,他深知没有为航天事业效力的人才,没有懂技术的人才,是出不了成果的。他采取“做事先做人”的思维方法和传、帮、带的工作方法,培养新人。
“做事先做人”,就是做工作要先学会做人。张履谦对每一个新来的同志总是这样讲: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不富,兵不强,没有飞机、大炮,日本鬼子欺负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又欺负我们,想将我们扼杀在摇篮中;今天苏联撤走专家,又在欺负我们。我们一定要遵照聂荣臻元帅的指示,响应党中央号召,争一口气,搞出我们自己的导弹制导雷达站。聂荣臻元帅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组织部队人员到内蒙古草原打黄羊,送给科技人员以补充营养,还从东北调来一批黄豆,做豆腐加餐,我们要体会党对我们殷切期望和领导对我们的关心,高出我们的争气制导雷达站。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大夫》一文中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履谦要求自己也做一个这样的人,他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在科研第一线和同志们一起研制,一起流汗。
4 . 奔走西南 参加三线建设
1964 年后,基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决策,要“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同时提出三线建设的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在强烈的民族危亡意识的感召下,怀着对党忠诚、对祖国负责的信念,张履谦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三线建设任务中。他参加了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三线建设工作和导弹防御制导雷达的三线选点工作,前者在贵州遵义,后者在湖南邵阳地区。
当时,三线建设的选址要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的方针进行,重要设备要“进洞”。七机部二院选择贵州遵义地区作为地空导弹的三线建设基地,制导雷达安排在四个地址,彼此之间相隔很远,这四个地址分别建立雷达收发设备厂、
指令控制厂、计算设备厂、显示设备厂。
张履谦参加了这四个厂的建设方案制订工作,他当时就意识到,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是一个整体,分散在山沟四个厂生产不太合理,但当时的指导方针是不可改变的,他只得亲自前往贵州勘察地形,根据任务需求,筹划工厂建设规模,拟定配置机床类型和数量,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生产线……无不计算仔细,考虑周详,力求方便生产,提高效率,
做得科学一些,合理一些。
雷达收发设备厂是生产制导雷达的一个规模较大的主要工厂,张履谦安排它作为主厂。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微波发射机、微波接收机、稳压高压电源等。该厂还承担天线生产任务,建设有天线试验场,同时安排了总装调试厂房。
指令控制厂是生产地空导弹制导指令高、低频设备的工厂,要求指令的产生和发射自成体系,保密要求髙,电磁屏蔽好,张履谦将其安排在一个较偏远的山沟中。
计算设备是防空导弹的导弹制导和目标拦截的计算系统,是制导雷达的大脑;显示设备集中显示制导雷达的参数数据,是制导雷达的操作中心。显示与计算两者关系密切,大都使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进行生产,为使在分散条件下尽量方便生产,张履谦安排这两个厂相互毗连,以便较好地进行配合和协作。
厂址确定后,接着就是进行每个厂的科研机构和生产设施的技术方案设计。张履谦组织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对每个厂的科研机构编制,每个实验室的仪器配备和精度要求,每个车间的人员岗位、机床种类和数量,都作了深入研究,进行周密设计,合理安排工艺流程。为适应贵州地区阴雨潮湿的气候,他们还为精密机床进“洞”提出了环境要求和设计方案,为百年大计的建设工程夜以继日地工作,反复细致地思量,为建设一个能经得起考验的三线科研生产基地呕心沥血。
遵义地区的制导雷达三线建设完成后,批量生产了成套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站,为部队提供了合格的装备。
张履谦参加完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站三线建设设计工作后,1975 年又投身于导弹防御制导雷达三线建设的选址工作。
中央军委决定导弹防御制导雷达的三线建设地点为湖南邵阳地区,二院为重点军工单位,三线建成后要全部搬迁。当时的军管会指定张履谦兼管二院三线建设工作,同时负责23 所三线建设任务。
当时二院正在开展导弹防御系统预先研究,其中导弹防御制导雷达包括一部远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和一部导弹跟踪单脉冲雷达,此时正处于攻关阶段。三线建设应当形成怎样的规模,研制什么样的雷达,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张履谦提出建立一个研究所和三个生产厂的方案设想,即一个制导雷达总体所(包括天线试验场),三个生产厂分别生产雷达收发部件、伺服随动系统、计算处理设备。这个方案设想得到院、所两级军管会的同意,并成为导弹防御制导雷达三线建设的选址依据。
在湖南选址考察期间,为能选到符合要求的基地,张履谦在湖南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每天跋山涉水,行程近百里。天晴时,烈日当空,太阳晒得人头昏脑胀;下雨时,道路泥泞,让人寸步难行。张履谦和同志们穿着草鞋长途跋涉,不畏酷暑湿热,不惧蚊虫叮咬,一直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为了找到“靠山、分散、隐蔽”的厂址,张履谦等人拿着一张由省军区提供的军用地图,白天出去考察,晚上回来分析研究。一个月下来,他们跑了好几个地点,费尽了心力。总体所选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一要考虑有隐蔽的实验室,二要考虑附近有一个空旷的天线试验场,三要考虑离其他三个厂的距离适当,还要考虑科研区和生活区的位置,以及场区道路进入、水源、电力、自然条件等。
为了选到一个合适的天线试验场,张履谦冒着烈日,连翻几座大山,丈量面积,测试平坦度,考虑在什么地方建天线塔,在哪个山头安置测试平台,估计地面电波散射影响,费尽了体力和脑力。
张履谦的身体严重透支。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加之三线选点的任务艰巨,终于把他的身体压垮了。一天清晨,张履谦像往常一样准备外出选点,突然感到心脏刺痛,心慌呕吐,晕头转向。他没有将病情告诉同事,稍稍休息后,硬是以坚强的毅力,咬牙坚持与同事们一同外出。领导赵琪发现张履谦的脸色不好,精神不振,问他是否哪儿不舒服,是否需要休息。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更为了不影响三线选址工作进度,张履谦掩饰了自己的病情,咬牙说“没事”,直到完成三线选点任务。
在张履谦等人的努力下,23 所制导雷达三线建设进展迅速。完成建设后,在领导的安排下,张履谦又多次前往三线各个厂、所指导工作。张履谦参加建设的导弹防御制导雷达三线基地建成投产。现今在邵阳地区的厂所已迁至长沙,在长沙建成了航天城,为航天事业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同时这些地区也因三线建设任务,地方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5 . 病而不休 跟踪前沿技术
1975 年,张履谦到湖南为导弹防御制导雷达三线基地考察选址,沉重的工作重担,加之三线选点任务艰巨,使他身体严重透支, 几乎在选址途中晕倒。回到北京后,单位和家人才得知他在湖南考察选址期间生病的情况,于是,他被家人送到北京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知他心电图异常,心肌严重缺血,患了冠心病,在湖南三线选址那次是冠心病发
作。医生和二院军管会的领导坚决要求张履谦暂停手中的所有工作,进行治疗和休息,如果还带病坚持工作,他的身体情况会很危险。
过惯了战斗式的紧张生活,突然间被要求不许工作,被安排在家休息,张履谦心里憋得发慌,脑袋也乱糟糟的。他的病情几个月未见好转,反而愈加恶化,爬一层楼都喘得很厉害,双腿无力,身体更加虚弱。
时间流逝,一晃过了一年。“不能再这样躺着了”,张履谦对自己说。他请所里的同志到图书馆和办公室,为他找来有关雷达方面的书籍和新到的国外期刊杂志,边养病边学习。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书籍成为张履谦抵抗病魔的良方,读书成为他对付病痛的有效手段。
在读书学习中, 张履谦读了D.K.Barton 和M.I.Skolnik 有关雷达理论著作,认为它们是现代雷达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经典文献。著作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微弱雷达信号的提取,论述了宽带脉冲压缩雷达在分辨力、模糊度的约束条件下雷达信号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现代雷达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
长期从事雷达研制的张履谦敏锐地意识到,这篇文献对提高我国雷达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很有帮助,而当时国内正缺乏有关雷达基础理论知识的文献。于是,张履谦在养病之余,伏首案头,日夜工作,开始了文献翻译和编写工作。为使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通顺完整地阐述现代雷达理论基础,张履谦查字典,翻阅了有关论述和资料,花费了大量心血,历时几个星期,将文献完整地翻译出来。为方便同志们学习掌握,张履谦对此文进行了改写,形成了《雷达脉冲压缩与波形设计》一文,共3 万余字,分上、中、下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描述了雷达信号的匹配滤波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线
性与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理论与实施方法,及其旁瓣抑制、网络失真和并联运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多种雷达信号波形设计,描述了速度与距离测量中的模糊度及参数估值精度。所里的同志们知道这件事后,便很快将文章刊登于第七机械工业部内部刊物《电子技术文选》上,成为雷达技术人员人手一册的读物。
养病期间,张履谦从国外新出版的光电子杂志《PHOTONICS》中得知美国贝尔实验室新研制出电荷耦合器件(CCD)。CCD 是一种半导体表面器件,由MOS 电容器阵列组成,利用电荷沿半导体表面传输信息。在工作时,以少数载流子的信息电荷,存储在MOS 结构栅下面的耗尽层势阱中,在时钟脉冲的驱动下,信息电荷在一系列间隙很小的控制电极下存储和转移。CCD 阵列组成的摄像传感器将光量子转换为电荷载流子,对此进行积分存储,将图像转换为空间分布的电荷图形,经扫描而实现二维成像。这种成像器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和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它的集成度将会很快提高,性能也将显著改进。高集成的CCD 器件成像分辨率高,
比传统感光胶片成像更能大动态灵敏地探测到光的变化。张履谦敏锐地洞察到这种新型器件具有数字化的成像特点,是一种新型革命性的成像器件,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一定会取代胶片感光的模拟成像技术。他立刻写了《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应用》评述文章,介绍其工作原理与应用,并发表在《技术工作通讯》和《航空知识》等杂志上。张履谦在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用电荷量来转换不同强度照射的高动态敏感器件,CCD 技术将来必定会在卫星对地观测成像和日常生活摄影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30 年来的技术发展,证明了张履谦的敏锐眼光。如今,CCD 器件已在各种对地观测卫星中得到应用,现代天文观测、卫星姿态测量,也无不用上CCD 器件。几乎所有日常照相机都采用了CCD
器件,用胶卷照相的相机几近成为古董。
张履谦还积极搜集有关雷达方面的外文期刊杂志,仔细进行研读分析。他结合从事雷达研制20多年的经验,在病床上撰写了《雷达技术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论文,发表在《技术工作通讯》上。
这是一篇关于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综述和展望的文章,张履谦通过分析和论证,指出:雷达技术的进步,就是一靠需求牵引,二靠技术推动。随着导弹防御需求和数字技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相控阵雷达的发展,雷达技术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相控阵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具有许多优势,我国应把握时机,加快相控阵雷达的研究,不能错失发展机遇;相控阵雷达的优势在于其能量在空间相加,具有无比强大的功率,能实现大功率、作用距离远的需求;波束扫描以相位控制方式形成,无需大型天线转动,无惯量、精度高;天线可形成多波束,可发现和跟踪多目标,抗干扰性能强;我国必须在相控阵、脉冲压缩、单脉冲、匹配滤波、控制理论等关键技术上进行攻关,要有所突破。张履谦预言,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和应用,必将使武器装备发展达到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他建议同志们大力协同,开展合作,集中力量突破相控阵雷达的关键技术,使我国能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和超过国外先进水平。
《雷达技术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部、局领导和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正在制定导弹防御工程研制方案和进行相控阵雷达技术攻关的同志们看到这篇文章,更加坚定了导弹防御系统预研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