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45861
这是一本到手便不愿再放下的书。有人用“磁铁”“魔法”来形容好书,然而,磁铁太硬,魔法太假,它是“麦芽糖”——黏手,让人欲放不能;爽口,却甜而不腻;更重要的是,内含有益成分:对历史人物的客观平视与当代思考,可以怡心。文字与插画分别出自央视新闻编辑和本社美术编辑之手——两位“80后”。翻开来,页页幅幅,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语言,很温暖;插画,很养眼;定价,很亲民;装帧,很讨巧——一本真性情的书。
《孔二先生——孔子的平凡世界》是一本以水平视角详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的一部作品。全书15万字,分48篇文章,每篇文章一个主题、一个人物,若干小故事。全书或剖析《论语》留给后人的一个个迷团,或讲述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并结合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道破横亘今古、贯穿时空的人生真理。本书语言诙谐智慧,极富时代感与穿越感;插图画工精巧,妙趣横生;装帧精致考究,极具收藏价值。
那年若相见:孔子问“礼”于老子
三月不知肉味:子为乐狂
发现你的对手:三家大夫
通向繁花的路途:阳虎
向阳光伸出叶子:公山弗扰的召唤
国家堕落 “我”有责任:昭公知礼
心灵不要被“招安”:定公问政
憎只能被爱打消:公伯寮的背叛
一棵稻草压垮骆驼:孔子离鲁
书中“圣人”多为赝品:子见南子
优秀政治家 好色老男人:卫灵公
人心最难是说服:孔子在卫
微笑是最好的武器:匡地之围
无质疑赞美无意义:颜回之辩
悲剧源于抗争:微服过宋
凡我在处就是鲁国:叶公好龙
- 不仰视也不俯视,只在不远处平视孔子
不附和也不杜撰,只从典籍中发现孔子
人生就是场场轮回,亘古不变
孔子的喜郁就是我们的情愫
我们的光景孔子也曾遭遇
世间无圣人 唯有真仲尼 - 不认识他时,他是位圣人,正襟危坐,与人有种距离感
认识他时,他是个凡人,什么话都说,如朋友一般亲切
他渴望出仕,渴望与当权者合作,心灵却不肯被招安
他爱好音乐,喜斟小酒,崇尚财富,却鄙视不义之财
他诲人不倦,粉丝如云,却常有弟子质疑他、顶撞他
他是个苦孩子,做过保安、会计,自学成才
他善于化解职场矛盾,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
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但鼓励子女自由恋爱
他周游列国,对异性也产生过有说不清的萌动
孔子,很接地气
在他身上你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他就是我们的孔二先生 - 原名:孔丘,字仲尼
别号:孔子、圣人、孔夫子
星座:应该算是天秤座吧
出身:贫苦家庭,排行老二
职业:经常跳槽,保安、会计、县长、法官……主要是教师
爱好:音乐、浅酌、旅行……
婚姻生活:不算美满,但鼓励子女自由恋爱
人生信条:仁义礼智信,不过也开过小差
最擅长的事:说教,但光说不著
*的愿望:当官,但心灵保持自由,拒绝招安
最没想到的:死后才成名人,荣居中国“被出书”冠军
最风光的事:近年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的失败:在体制内混得很差,屡屡下岗
*的成就:*牛教师、“微博体”创始人
相传,孔融十岁时曾和父亲一起到了都城洛阳。洛阳有一名士李元礼,影响力很大,想求见他的人很多。但李元礼派头也很大,一般人很难见到。孔融想了一个办法。他到了李府,对守门人作揖行礼道,我乃李大人的世交。守门人很迟疑,最后还是把他们放了进来。爷俩来到堂上,李元礼端详半天,没认出来,很是不解。孔融解释道,我的先祖是圣人孔子,你的祖上是老子李聃,孔子老子有师生之谊,我们不是世交吗?
这个故事,收录在《世说新语》里。孔融的机智,自不必说。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件趣闻所讲的公案: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有不同的版本。《孔子家语》《史记》和《庄子》都有记载,但表述并不相同。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他是我的老师,我想向他学习礼仪。孔子主动向老子求学,这符合孔子的性格。“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开篇就表明了孔子的好学。对好学这一点,孔子很自信。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一个超过十家的乡村,必定有和自己一样忠信的,但没有如自己一样好学的人。
南宫敬叔将孔子的愿望转告国君。国君龙颜大悦,马上签发护照。另外,还赠与他们一车、两马和一个马夫。孔子和南宫敬叔扬鞭启程,踏上了观周之路。他们到了天朝上国,向老子问礼,向苌弘访乐,走遍了祭祀之所,考察名堂的规则,察看庙宇朝堂的制度。孔子感慨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
老子是楚国人,担任周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向老子问礼,并因此拿到了鲁国官方奖学金。如果《孔子家语》所载是真的话,那么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公派留学生,而老子则是较早跨国流动的国际公务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