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1477
2. 中国社会的复杂发展趋势中也已经表现出中低收入者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延缓了他们向中产阶层迈进的步伐,社会和企业也承受着来自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 《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以史为鉴,学习和分析日本社 会的发展轨迹和特征,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和处在社会生存夹缝中的中低收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首次提出“M型”社会发展架构,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日本政府、企业、家庭等不同层面对中产阶层面临的危机、商业存在的机遇和政府应该作为的领域进行了逐一剖析,并提出了实惠于民的建议,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那些“被中产”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序 章 面对现实,看清未来
改革的政治戏码 // 003
不堪一击的政治剧 // 005
“打地鼠式”改革 // 007
不是修正现象,而是修正原因 // 010
别自认是中产阶级 // 012
从自觉到自救 // 015
章 M型社会来了
景气会骗人 // 019
中低阶层时代已到来 // 035
改革机会只有现在 // 055
第二章 中低阶层时代的企业战略
先知先觉者,赢家通吃 // 071
中低阶层的市场 // 088
M时代的营销战略 // 095
第三章 中低阶层的意识改革
重新认识生活形态 // 113
偏见让生活变得贫乏 // 135
第四章 过好日子的处方
市场开放,生活发生“质变” // 151
从中低阶层跃向上层阶层 // 172
第五章 这才是真正的结构改革
发掘改革的真相 // 189
政府,不准乱花我的钱 // 214
第六章 新繁荣法则
让政府变有钱的简单方法 // 237
老龄社会只要两种税 // 241
全球化时代的繁荣要件 // 254
每个人都成为改革者 // 263
终 章 除旧布新,迈向繁荣
光是除旧,不足以布新 // 271
“突出的个人”是国家繁荣的关键 // 273
扭转“出生即负债”的方法 // 276
2006年是决定日本未来20年是否可以改变的重要的一年。
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发现,因为日本晚一步赶上1985年开始的“新经济”浪潮,所以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即陷入长期衰退。日本到底是朝着继续衰退的道路前进,还是走向“新的繁荣大道”?
转折点就在2006年。
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景气”成了大家的口头禅,进入2005年之后,这句话才终于被“经济真的恢复了”、“看好经济”的说法所取代。但是这些讨论都只流于表面,未深入问题的本质,因为大家都没有看到在这期间,日本所发生的重大结构性变化。
在新经济条件下,20世纪既有的经济模式几乎都不管用了。好的证据就是政府以增加财政开支、持续零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作为调控对策,可是经济一点都不见增长。换句话说,当前经济的低迷,不是不景气,而是长期衰退;通常被认为是经济恶化元凶的“通货紧缩”,其实只不过是伴随经济无国界化、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价格正常化”的产物,而非真正的通货紧缩。
2005年日本经济之所以好转,分析其原因,大半都与和中国相关的特需产业有关,而企业营收的增长更是不折不扣的裁员效果。
在这期间日本所发生的变化,其本质是收入阶层已经在经济长期衰退中两极分化,社会由原来的中产阶级社会转变为“M型社会”了。也就是说,在人口分布上,中低收入层及高收入层变成了两个人数众多的社会阶层。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收入减少,我们所知道的“中产阶级社会”(生活水平属于中等程度的国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崩溃了。年收入在600万日元以下的中低阶层,已经占了日本总人口的八成。
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对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高速发展,向着构建中产阶级社会之路迈进。在日本,一个人进入公司时起薪虽然不高,但是公司会定期给予其升职及加薪,一路走下去,在退休时就可以处于中上阶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形态的职场生命周期对日本人来说是“合情合理的常识”。
当然,企业的市场战略也全都以中产阶级为目标,配合大家的职场生命周期而展开。但是当这种“合情合理的常识”崩溃之后,许多人开始感受到“做得不好,或许会在中低阶层终了一生”。
这种意识上的变化,不但冲击到企业的市场战略、个人的生活,甚至对一个国家应有的理想状态也影响深远。
例如,中低阶层的增多对市场所造成的影响,从零售业的盛衰便可一目了然。为了应对结构变化,企业被迫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战略。个人也是如此,处在年收入持续减少的时代里,如果无法完全舍弃关于中产阶级的“常识”(无法抛开对中产阶级的执著认知),生活将会格外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做出变革的就是政府所施行的政策。国家之所以会陷入长期衰退,的原因是政府弄错了应对策略。政府只认识旧形态的经济,把不具实际效用的财政支出当成了提升经济的对策。结果,把中央与地方的债务、财政融资资金等加起来,政府发行了超过1 000万亿日元的公债。
老龄化也让社会负担激增,使日本变成了“高负担社会”。这是2005~2006年的情形。
此外,在少子老龄化 的趋势之下,2005年日本的出生人口及死亡人数双双下滑,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真正的人口锐减社会。
本书首先在序章中点出日本现在所面临的本质上的问题,然后汇总了中低阶层社会会思考的各种观点。章俯瞰日本的结构变化;第二章以后,依照企业、个人、政府的顺序,提出了如何应对这一结构变化的具体方法。
针对企业,我以“憧憬自由之丘” 为关键词,提示大家要以中低阶层时代的市场战略为重心。
至于个人,则应舍弃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幻想,即使处在中低阶层也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充裕。另外,我还会阐述职场生命周期的经营管理,敦促大家追求生活上“质的变化”。
此外,针对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我会指出更具体的改革方向,让日本摆脱长期的衰退,构建“新的繁荣”。如果站在以往的价值标准延长线上思考我所提出的这些建议,或许大家会认为这些改革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促进经济繁荣,使全体国民生活幸福,这些全是必须进行的改革。
对于日本中低阶层的收入,以世界标准来评判的话,还算得上中上阶层,但是这样的收入却无法让大多数的日本人过得富足。所以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改革,旨在促进中低阶层生活的“质的变化”。
如果日本无法完成我所提出的“质的变化”,就无法在少子老龄化趋势及高负担社会双双来临之后摆脱长期衰退,至少在今后的20年里还会持续衰落!日本能否踏上“新的繁荣大道”,现在是后的机会了。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以日本为例,谈谈日本所发生的现象及隐藏在现象里的本质,因为这一本质就是本书内容的重点。
小泉改革是一出壮观的政治戏剧,但是一般百姓,包括消费者、就业者,在观赏这出戏时却越看越扫兴。为什么?因为天才政治家小泉纯一郎所演的,只不过是“捕物帐” 。就像“小泉剧场”这个名词,小泉纯一郎以戏剧方式呈现他的政治手法。因为不管怎么说,舞台上戏剧的主题,是受大众欢迎的惩恶扬善。
如果道路公团(政府经营的公用事业)不好,就惩罚道路公团 ;如果桥本派的人马想玩金权政治 ,就在各重镇埋设“”,让他们踩个痛快。如果所上演的改革剧演不下去了,就送出“刺客”(具有高知名度或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士)加以制裁,并塑造了比历史上赤穗47位义士 阵容更庞大的83位被称为“小泉之子”的“骑士”(新科议员) 。后来则致力于杜绝“族议员” ,并且裁撤政府体系下的金融机构,据说已经铲除了5%曾大捞一笔的官员。
能成功推进这一连串“事业”的小泉纯一郎,果然不同凡响,他的政治手腕真的无人能出其右。此外,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信念”,也是日本在外交上从未有过的做法。我个人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以避免激怒中国、韩国。不论是外交或内政,小泉做法上的问题,都在于只看到了“有问题的现象”,所以小泉内阁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堪一击的政治剧
一般来说,看起来不对劲的问题,都有其原因;再深究下去,原因中还有真正的原因。那么日本大多数问题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顺着问题追溯探索,就会发现源头竟然是自江户时代(1603~1867)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央集权(统治机构)问题,以及《明治宪法》及《昭和宪法》所衍生的各种问题。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将西欧列强的统治机构直接套用于始自江户时代的国家运行模式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将失调、变形的统治机构全部推翻(事实上,大家都深信已全数推翻),以美式宪法为标准重新出发。这么做造成了混乱,那些无法因战败而被消除的明治时代富国强兵思想、江户时代的国学创意,有时仍会像走马灯一样,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看电视剧、漫画长大的日本国民,因为无法看透“剧情”背后的思想、意图,所以在“小泉剧场”迈入第五个年头时,在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的情形下,赞成参拜靖国神社的人超过了50%。
类似这样的政治剧持续不断地上演,由于长年如此,所以百姓们也就不会动怒要求:“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啊!快点上演正式剧目吧!”事实上,日本的问题就在这里。
大多数百姓都以为“改革的好戏正要登场”,但事实上由5幕戏构成的“小泉剧场”,有4幕已经演完了。这4幕戏都只轻轻“触碰”了一下日本所存在的问题,点到为止。小泉纯一郎明知“这已是正式的演出”,但即便戏已经告一段落了,仍旧是死也不肯告诉观众真相,因为这会让身为观众的全体国民要求他“退钱”!
戏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日本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轻松。政府非但没有培育优秀的人才(因为教育改革还没有提上日程),而且在序幕中承诺过的财政重整,也如海市蜃楼一般,虚幻而又遥不可及。
小泉所实施的政策,并不切合国民的需求,但其实为国民谋福利才是政治的本质。换句话说,“小泉剧场”欠缺的就是“从国民(指消费者与就业者)的角度思考一切改革,进而实现国民的梦想”的政治态度。尽管事实就摆在眼前,却无人疾呼:“喂,主要的剧情是不是‘只要改革,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啊?”
因为国民也认为“反正这种事也做不到”,所以即使觉得戏剧扫兴、冷场,还是十分赏脸地观赏着“绕道而行”的小泉政治戏剧,但是距离回过头来怒气冲冲地大骂“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的那个时刻,应该不远了。
“打地鼠式”改革
那么,我们真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小泉先生的功劳,就是证明了“只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即便是顽固保守的战后政治体制也可以破坏”。姑且不论改革内容如何,这就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有人说小泉纯一郎是奇人,有人说小泉纯一郎是怪人。奇人也好,怪人也罢,总之,小泉纯一郎就像是为了要打倒持续270年之久的江户幕府而存在的浪人武士一般,他发挥了自己的功能。不过,小泉纯一郎及其一派人马所使用的手法,也像浪人们到了新的明治政府时代就无法产生作用一样,在新的日本社会中没有登场的机会。不,我认为不可以给他们登场的机会。
理由很简单,因为不好的制度不管怎么破坏,都不会自己长出好的东西来。
道路公团民营化之后,只是让原本腐朽的组织更为专横跋扈。今天的日本根本不需要道路公团。道路公团只是在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金钱的时代,为了“借助收费扩建全国高速公路网”而设的有时限的组织,因此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之后,就应该解散。把道路公团民营化,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政策。
关于邮政三事业(邮政业务、邮政储蓄、简易保险),废止邮政储蓄及简易保险之后,让邮局维持国营或转由民间经营都可以,但就是没有理由让三种事业全都民营化。首先,“民营化稀松平常”这一想法就是个的错误。小泉纯一郎也这么认为,可是当他针对“民营化”进行咨询的时候,端出民营化方案的委员会却只是敷衍了事。公务人员的定额裁减在5年之内要达到5%,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个数字只是“自然瘦身”。
小泉改革其实就是修正各政府机构所提供劳务或产品不合逻辑的部分,做法是“修正看得见的地方”,也就是大玩“打地鼠”游戏,并且在“对活跃在某个舞台上的不良官吏加以惩罚”的表象之下,上演“惩恶扬善”的戏码。这种做法和什么是该做的,本质上完全扯不上关系,所以才会在有一派人士反对“打地鼠”的情况下,邮政民营化变成了一出耗资770亿日元的宏伟大戏。
事实上,现今的日本根本没有空闲去为喋喋不休的民营化话题劳民伤财,因为日本政府的债务排名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是世界,物价虽然稍稍下降,却仍然很高。日本拥有全世界多的存款,但是这些热钱却不流入市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民不相信政府。
我并不认为这些人都想抱着存款过日子,不过就算他们想用自己的钱享受人生,但是碍于对未来有一份不安,也只好把钱放着以壮胆,好让自己有备无患。而日本政府竟然把国民这些宝贵的金钱集中到几乎零利率的邮政储蓄或定期存款里,然后拼命地滥用这些钱。这种政府真的是可以下台了。
因此,日本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修正现象,而是修正原因,必须将病因连根拔除。
不是修正现象,而是修正原因
“不是修正现象,而应该修正原因的时刻来临了!”我次说这句话是在20年前的几本书里:《新?国富论》、《平成维新》、《平成维新PART2》、《新?大前研一报告》。在本书中,我则进一步加入了近所分析的数据,希望全体日本国民产生共识:必须加速“治疗”日本政府。基于这个心愿,我铆足精神提笔完成了这本书。就算有人说“大前是架破鼓”,我也不在乎。因为铁证如山,事实就摆在眼前,政府必须彻头彻尾大翻修,所以我不能假装没看见问题而睁眼说瞎话。
就算政府玩的是“打地鼠”游戏,小泉先生也已经证明,从来不曾有过的大胆改革是可行的,这就是的证据。也正因为如此,小泉先生才得以搭建有国民支持的舞台。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更往前迈一步——“写一出从国民观点出发的剧本”。
日本如果能积极专心致力于建造“国民主权国家”,“就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生活成本”,这是我10年来一贯的主张。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大概都没有看过我初期的著作吧!我当时认为“如果在2005年前,日本无法完成一连串的改革,那么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将陷入无法自行改革的状况”。进入平成时代(始于1989年)之后,日本人称所有的改革为“平成维新”。具体而言就是,不只是宪法,而是在各方面都制定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法律,让日本成为真正的“国民主权国家”。
和“国民主权”相对立的概念是“提供者的思考逻辑”。战后日本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提供者的思考逻辑决定的,因为所有的物质都不足,所以这是时代的需求。农林水产省只要能继续填饱国民的肚子就没事。厚生省(卫生署与社会福利局)用的是医生的思考逻辑,文部省(*)宣扬教育人员的思考逻辑,只要他们可以提升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政府部门也就算尽到了责任。
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昭和时期,1926~1988年),这些提供者的逻辑很明显并没有实际地让国民感受到生活更充实、更富裕。虽然数字还算亮丽,但是比起先前,国民的生活质量偏低,甚至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上。原因是政府重视公共工程等产业基础、社会基础,更甚于国民的生活基础。也就是说提供者的逻辑行之过度了。就因为我掌握了这些“会说话的证据”,所以才急切呼吁政府要致力于建设“国民主权国家”的典范。
别自认是中产阶级
日本提倡“重视国民”始于1993年细川护熙组阁(第79任首相,民主党)的时候。但是这几个字终究只是政治口号,并没有看到有人从政策或立法上去真正地落实。
后来到了“失落的10年”,政府呼吁要“恢复经济”、“处理不良债权”,在牺牲国民福祉的“产业再生”宏旨下,执政者鲁莽地拼命冲,结果造就了世界上的公债。
虽说从个人金融方面来看,日本是世界大储蓄国,但是在零利率的政策之下,政府其实是在从储户的户头里拿钱救济银行。公共工程少了财源,相关单位就打着“可以慢慢还钱”的幌子,胡乱核发房屋贷款,骗上班族买房子,让上班族协助政府应对不景气的经济。
结果,上班族的生活如何?土地、房子的价格一滑落,这些肩上扛着贷款的中年上班族随即陷入债务的旋涡里。银行公开表示要给予协助,可是又提不出解救这些上班族、使其摆脱噩梦的政策。这就是当今日本提供者逻辑僵化的现状。
近,上班族因为担心被裁员,任由公司减薪、延长工作时间,备感生活艰辛。
靠着按时计薪、增加合同工、裁员的效果,公司的业绩的确恢复了,但是国民应得的报酬减少了。进入2005年之后,日本股价上扬、经济复苏,但是大多数国民,尤其是上班族,却一点实质的感受都没有。
钱理所当然都集中在退休者(老龄者)那里了。据统计,靠退休金生活的人的可支配收入 ,比上班族还要多,因为他们把“退休金的30%都拿去储蓄”了。
“只要埋头工作,就会加薪、升职”是战后架构日本社会的一大前提,可是这个大前提已经完全崩塌了。现在的上班族必须觉悟,一个人薪水的峰平均是在他40岁左右,过了这个高峰,就鲜有机会升职或加薪。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制订符合实际状况的人生规划。
就在日本徘徊于经济低迷期的这段时间,中国、印度等国家已悄悄抬头,后起的国家更以低廉工资为武器在后面奋起直追。两相比较之下,很明显,日本人的工资之所以未上涨,不是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关系,而是因为一上涨就会陷入失业人口增加的恶性循环,这说明日本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
日本人的中间年龄(在人口结构中,处于中央位置的人口年龄)为43岁,到2025年时中间年龄将超过50岁。而我找遍了日本所有的学校,就是找不到一所学校有完整的课程,足以培养未来可以活跃于全球化经济、数字化经济时代的人才。
看到这种情形,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认为日本“再这样对问题置之不理,仍可以繁荣兴盛”吧!
看看现在欣欣向荣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它们都不是靠自己的资金来吸引世界的资金、企业、技术和人才的。而全世界取之不尽的金钱就是不流入日本,换句话说,日本靠自己的钱来打造自己的繁荣,这也导致经济后退的恶性循环。
21世纪经济的特色,就是民族国家转变成地域国家。已经独立的地域和世界各地域进行各种形态的经济交流以促进繁荣,这是对日本强势而僵化的中央集权制重大的警告。日本以“打地鼠”的方法,将政府机关中的冗员削减5%,让政府体系下的金融机构合并为一,但还是无法彻底解决日本的问题,所以日本现在迫切需要直接而郑重地改变统治机构。
因此,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也要向政府提出改革建议。
从自觉到自救
改革,就是舍弃提供者的思考逻辑,转而采用以国民立场为出发点来思考政治制度。因为当权者、提供者(政府各部门等)都不会直接交出自己的权力,所以我必须再度提出自2000年起我就不断呼吁的“平成维新”。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日本人的薪水比较高;也就是说,在世界其他各国的眼里,用这种薪水过日子,应该可以过得很富足,如果日本无法实现这一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民党也呼吁改革,但是改革时却完全没有把国民的需求列入考量,从道路公团、邮政事业的民营化就很容易看出来。小泉改革采用的手法是“捕物帐”、“打地鼠”的方法,拼命修正看上去不好的地方,而遗漏了主体—国民。身为在野党的民主党,也因为本身内部有自治团体劳动工会等工会问题,所以只提出了一些含混不清的削减官员的议题。
结果,在这些政治家的主导之下,改革流于吆喝口号,好处是否真的落入了上班族的口袋则不得而知。所以国民应该提高分贝,不客气地要求住宅、教育、车子、饮食、社会福利等费用都应彻底下调。国民不能把改革的议题全权交给政治家,而必须主动提案,争取主动权。
例如税金一事,政府表示调税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所以只能“增加上班族所要缴的税”,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在收入无法增加的时代,税制也应该要归零重新检视。
这本书是为80%的中低阶层及生活在金字塔底部的人所写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是为绝大多数人而写的。在本书中,我会告诉中低阶层的朋友必须做些什么,以及必须要求些什么。我在建议大家做人生规划及重新检视个人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提出了从统治机构到税制的重建,及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的具体方法。
我向政府提出的建议,正是我这20年来集大成的经验所得。
来自我心 –
这个很有意思、 思维结构, 方向 道理、 值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