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8525943
《吴哥之美》
1、一个理解吴哥的人给吴哥写下的*美情书!
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14次游历吴哥,陪你感受吴哥佛教之美。
蒋勋去过14次吴哥,仍说“我还想要再去”。蒋勋坦言,“吴哥是使我思考自己*多的地方”
20封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2、吴哥窟本身的巨大魅力,近些年又有新庙宇发现,势必会掀起新一轮“吴哥热”。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的寺庙建筑群。
吴哥被称为建筑奇迹,在蒋勋看来,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巧夺天工举世无双,而是因为它的建筑者是如此透彻地领悟人性。
3、徐克,林青霞等人去吴哥必带的*一本书,至诚推荐!
旅行到吴哥窟,我带的*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晚上读它,白天读它。吴哥窟你几乎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老师的声音。
——林青霞
吴哥窟的故事,劝告了我们,人类必须关注生命的尊严及宝贵意义。谢谢蒋老师带给我的体会及感受。
——徐克
4、随书附赠蒋勋讲解吴哥之美音频,以及4张精美明信片 1张手绘吴哥地图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是蒋勋“美学三书”的核心作品,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畅销20年;
★莹润斑驳的玉石,绣绿的青铜器,夭矫蜿蜒的书法,缥缈空灵的山水画…… 蒋勋全面梳理中国艺术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上古到明清的艺术之美;
★此次,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增加了本书的权威性,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经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随书附赠的精美敦煌彩塑菩萨图案藏书票,极具收藏欣赏价值。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台湾美学大师、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先生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堪称“《美的沉思》姊妹篇”,荣获台湾出版金鼎奖。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全书200幅西方经典美术图片,日本超感纸张高清印刷,双封裸书脊装帧,为你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吴哥之美》
台湾美学大师蒋勋14次游历吴哥,坦言,“吴哥是使我思考自己*多的地方”,写就关于吴哥*美的文字,畅销百万册。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的寺庙建筑群。吴哥,是每一个人走到废墟的现场,看到成往坏空;是无所不在的微笑,是清晨黎明淡淡的阳光照亮;是一朵花的堕落,却从心底记起了美。
20封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吴哥被称为建筑奇迹,在蒋勋看来,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巧夺天工举世无双,而是因为它的建筑者是如此透彻地领悟人性。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吴哥之美》
新版序:
微笑记忆
一位伟大的旅行者
一座冥想静定的佛头石雕
一个教跳舞的人
推荐序:
老师的声音—林青霞
幻化之中,美所度脱—许悔之
感动推荐—狄龙/徐克
第一部 大吴哥城
巴肯山:远眺繁华兴落,山丘上的国庙
巴芳寺:走在庄严的引道上,冥想文明
巴扬寺: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
空中宫殿与象台:七百年前周达观看到的皇宫
第二部 小吴哥城
“城中之城”吴哥寺:肉身里心灵的留白
吴哥寺的黎明:血色金光,朵朵红莲的一堂早课
吴哥寺的浮雕:神话文学的美术绘本
第三部 城东
喀拉凡寺:毗湿奴、吉祥天女与砖雕艺术
变身塔:为自己死亡做准备的国王?
未完成的塔高寺:形式还原的建筑美学
塔普伦寺:美的唤醒与遗忘
第四部 城北与东北郊
涅槃/龙蟠:最谦卑的信仰与沐浴仪式空间
斑蒂丝蕾:玲珑剔透的石雕艺术极致
科巴斯宾山与千阳河:一条生命源源不绝的大河
第五部 罗洛斯遗址
普力科寺:与水共生、崇敬东方
巴孔寺与洛雷寺:在山与水之间,找到人的定位
第六部 心的驻足
美,总是走向废墟
在居美看见吴哥
带一本书去吴哥吧!
附录
附录1:吴哥国王与代表建筑简表
附录2:《真腊风土记》—周达观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1
史前时期
——从一块石头,人类开始了伟大的美术创作
石器时代
痕迹
母亲的身体
最早的绘画
大地上的遗迹
埃及
——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风格
希腊
——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希腊艺术提供的人体的自由、健康,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美学启示
米诺斯
迈锡尼
美丽的人体
人体美的起点
黄金时代
罗马艺术
——务实的个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质相遇,罗马帝国将以数世纪建立起来的地上的繁华去印证一次心灵上对天国的渴望
关于伊特鲁里亚
罗马雕塑的写实精神
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公共性建筑艺术
早期基督教艺术
——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
拜占庭艺术
中世纪艺术
哥特式艺术
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
——以人的觉醒为重心,以科学的视觉分析代替旧有的神学形式
人的觉醒
乔托与圣方济各
城市商人与市民文化的兴起——洛伦采蒂、乌切罗
宗教主题的新诠释——安吉利科、马萨乔
新建筑的崛起——布鲁内莱斯基
雕刻的革命——多那太罗
2
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
——肉身自觉,肯定世俗繁华与感官享乐,融入基督教性灵生活,追求精神升华
诞生与春天——弗兰西斯加与波提切利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的文艺复兴比意大利更多了一点幻想、一点感性的神秘与浪漫、一点现世欲望逸乐的流荡、一点色彩的炫耀
乔尔乔涅和提香
丁托列托和韦罗内塞的俗世美学
北方文艺复兴
——在最卑微丑陋的难堪境遇中,看到了生命更深沉的悲剧之美
凡·爱克与油画
超现实的鼻祖——博斯
平民传统——勃鲁盖尔
北方画派的总结者——丢勒
矫饰主义
——不满足于文艺复兴太过均衡、和谐的古典风格,追求更多肢体动作上的变化,夸大情绪的反应,使人物的身体产生更多律动感,也产生更多表情
神秘的格列柯
美学的叛逆——卡拉瓦乔
巴洛克运动
——“巴洛克”喜好繁复的装饰、金色的华丽、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追求强烈的律动感,善于营造堆砌之美。它既是一种国际风格的趋向,同时又是欧洲各地区民族美学自觉的开始
意大利的巴洛克风与贝尔尼尼
王权兴起与鲁本斯的绘画
西班牙的巴洛克
荷兰的巴洛克——伦勃朗与弗美尔
法国的巴洛克
洛可可艺术
——法国大革命前的宫廷艺术主流,崇尚富贵、华丽、繁复的装饰风
3
新古典主义
——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使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大卫与新古典主义
西班牙革命与戈雅
安格尔与新古典主义
卡诺瓦与新古典雕塑
浪漫主义的狂潮
——浪漫主义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浪漫主义相信真诚的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
法国浪漫派的先行者——籍里柯
浪漫主义的旗手——德拉克洛瓦
透纳与海洋之光
写实主义的兴起
——写实主义使艺术从主观回到客观,以更多客观存在的细节代替主观的情绪宣泄
柯罗的人物画与风景画
巴比松与米勒
杜米埃与阶级批判意识的兴起
自然主义的库尔贝
告别古典
——他们摆脱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
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
——绘画在照相机发明后,需要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用武之地,印象主义为西方现代绘画别开生面。后来,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爱德华·马奈
莫奈的光与色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燃烧的向日葵——太阳之子凡?高
远方除了遥远—无所有?——高更和塔希提
二十世纪
——现代艺术仍在持续探索,艺术被现代哲学推动,去探究更宽广的人文世界。人类内心是未来的新天地,这是20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伟大进程
二十世纪——生活与艺术
野兽派和马蒂斯
立体派和毕加索
抽象主义的向左走,向右走——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
道亦在便溺——杜尚
建筑中的国际风格
超现实主义和达利
布朗库西和亨利·摩尔
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洛克、罗斯科
波普艺术与安迪·沃霍尔
行为艺术与博伊于斯
图片索引
编后记
过去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明所在,埃及、希腊、印度、中国,但没有一个地方像吴哥窟,使我陷在一种茫然中,好像触碰到内在*本质的生命底层,美的震撼竟然变成一种心痛,美竟成了不忍。
——蒋勋
旅行到吴哥窟,我带的*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晚上读它,白天读它。吴哥窟你几乎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老师的声音。
——林青霞
吴哥窟的故事,劝告了我们,人类必须关注生命的尊严及宝贵意义。谢谢蒋老师带给我的体会及感受。
——徐克
这么多年来,若有人问我,*喜欢蒋老师哪一本书,我都毫无迟疑地说:《吴哥之美》。
——许悔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