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60880
阐释“冷战”一词的创造者,李普曼对政治与人性的深刻观察。
重新思考前人思想,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书纵向上回顾李普曼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轨迹,分析了李普曼所秉持的民主观、现实主义、精英主义、科学理性等思维方式,并指出这些是其冷战思想的基础。横向上,为了使李普曼的冷战思想更加明确,作者对同时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思想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出国家利益是这些表面看起来差异很大、甚至尖锐对立的思想之共同基石。作者认为李普曼建立了一个冷战问题研究框架,并在国内外公共舆论领域成为成效卓显得冷战布道者;借助在媒体金字塔中的顶层位置,李普曼参与到美国冷战政策的形塑过程中,并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积极参与者,其思想与行为均成为可资借鉴的珍贵遗产,这对我们研究“思想、媒体与美国外交政策之互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序言 徐以骅
绪论 1
(一)问题起源 1
(二)概念界定 3
(三)文献综述 3
(四)研究意义 12
(五)结构框架 13
第一章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定位 15
第一节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演变 15
(一)历史回顾 15
(二)法律中的新闻自由 16
(三)新闻自由的局限性 18
第二节 媒体参政的规律探讨 20
(一)媒体参政的运行模式 20
(二)合作与冲突共存 23
(三)媒体参政的基本运行框架 26
第三节 李普曼身份的定位 28
(一)在政治家眼中举足轻重 28
(二)与政治家保持适当距离 28
(三)无法置身事外 30
第二章 李普曼冷战思想的形成 32
第一节 李普曼思想体系的建立 32
(一)理论与现实的撞击 32
(二)思想大厦的奠基人 33
第二节 李普曼的宗教及政治信仰 36
(一)挥之不去的犹太身份 36
(二)不断改变的政治观点 37
第三节 李普曼思想体系中的民主观 43
(一)李普曼民主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43
(二)《公众舆论》:民主观初现雏形 44
(三)《幻影公众》:挑战传统民主理论 45
(四)李普曼与杜威的民主观之争 48
第三章 李普曼冷战思想分析 51
第一节 李普曼冷战思想提出的背景 51
(一)国际形势背景 51
(二)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 52
(三)遏制战略的内涵 53
第二节 李普曼冷战思想分析 55
(一)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55
(二)对俄政策的一贯主张 58
(三)李普曼冷战思想的内涵 59
第三节 冷战思想论争的反思及评价 63
(一)冷战学说各抒己见 63
(二)论争的结果 65
(三)论争的性质 66
第四章 李普曼冷战思想的遗产 68
第一节 李普曼对政治的影响 68
(一)影响决策者 68
(二)纵论天下事 71
(三)政论思想熠熠生辉 76
(四)“冷战”成为流行语 80
第二节 李普曼对新闻界的影响 81
(一)对新闻理论的贡献 81
(二)对新闻运行体制的贡献 83
(三)可供后辈借鉴的经验 85
(四)媒体视角下的政治哲学思考 87
第三节 李普曼的历史地位 89
(一)世人评说 89
(二)李普曼遗产丰厚 90
结语 91
李普曼年谱 93
主要参考文献 100
英文人名汉译表 104
后记 108
序言
我与牧茵亦师亦友,屈指算来,相识已近20年。当年她还是入职不久的女生,但眼下已是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资深新闻主播、播音指导;《新闻夜线》等节目的主持人。牧茵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至上海电视台工作,2005年报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从此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且行且远,一发而不可收。她先后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又转战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了哲学专业的博士后研究,除本书外,还著有专著《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和20余篇学术论文,独立发表两本译著即李普曼的名著《幻影公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和杰瑞·纽科姆(Jerry Newcombe)所著《圣经造就美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并在广播电视专业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多次获奖,入选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高等院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
作为牧茵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的指导老师,本人对上海广播电视界这位“知性女主持”和“学者型新闻从业者”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虽嘴上不言,此前也没有为她作过序站过台背过书,但其实还是窃窃暗喜的,虽不敢居功,但至少说明尚未误人。略感遗憾的是,在我比较熟悉的美国宗教研究领域,以其能力牧茵似乎应该翻译一本比《圣经造就美国》更具专业学术价值的书。
牧茵这本新著《李普曼冷战思想研究》是在她2008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众所周知,一生获奖无数、包括两度获普利策奖的李普曼是美国名垂新闻史册的一代报人,甚至被誉为“现代新闻学之父”以及“美国或许还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从业者”。1974年美国福特总统在李普曼去世次日发表的悼词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新闻人、政治分析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推进公共对话以及制定全新的新闻标准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李普曼从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成长为首屈一指的新闻哲人和国务活动家的经历,他以顾问或其他身份与从西奥多·罗斯福到理查德·尼克松等十二位美国总统以及其他政策制定者深浅不一的交往,上世纪20年代关于民主制度的李普曼—杜威之辩、冷战时期关于遏制政策的李普曼–凯南之争以及关于公共舆论性质的所谓阿尔蒙德—李普曼共识,他的《公共舆论》《幻影公众》等新闻学传世之作,他所撰写的多达上万篇时评和专栏文章以及20多部论著,等等,不仅给美国新闻业乃至整个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而且也成为研究李普曼所处时代难以绕开的故事。
然而,在1980年罗纳德·斯蒂尔(Ronald Steel)所撰《沃尔特·李普曼与美国世纪》(Walter Lippman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中文译本名为《李普曼》)这部有640页篇幅的大型传记问世的近30年来,美国关于李普曼的新著却为数寥寥,大概是因为“崔颢题词在上头”之故吧。李普曼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经历及其所留下的上千万文字遗产,可能会使后来的李普曼研究者望而生畏;而李普曼本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如他从社会主义者到自由主义者再到保守主义者的转变,对自由民主在理论上的奔放以及在实践上的怯弱,在精英路线与反精英路线之间的捣腾,在现实主义与绥靖主义之间的摇摆,在杰斐逊式自由与汉密尔顿式威权之间的徘徊,以及在策论上的前后抵触、反复无常甚至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如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所展示的那样,也会令一些潜在的研究者知难而退,尽管如评论者所言,他的诚实态度、犀利而清新的文风、对国内外时事的洞见和对内幕的知晓,以及他对几乎所有政治观点的包容等,仍使其时论专栏长盛不衰吸晴无数。对中国研究者来说,李普曼研究就更加困难。目前加上本书作者所选择介绍的包括研究生论文在内的关于李普曼的论著,知网检索所得约有200余篇,其中政治学类的约有40余篇,而关于其冷战思想的研究,作者的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应是唯一的一篇。因此本书作者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决定翻新旧作并加以出版,不失为推动对李普曼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有益之举。
李普曼是以发明“冷战”一词而闻名的新闻记者,他的冷战论著和思想当然也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影响力堪比“冷战”一词的大概还有同为新闻业巨擘的亨利·卢斯(Henry Luce)首先使用的“美国世纪”(the American Century)一词。关于媒体与各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研究,目前无论在国内外都已是相对热门的研究课题,有关论著不胜枚举。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牧茵自然对媒体与政治的相关理论相当熟悉,如本书所示的那样,但她并未沿用国际关系理论通常的研究套路,而是更多依赖传统史学或新闻史学的路径,来分析李普曼冷战思想的个案,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国际关系理论模式的生搬硬套,要来得自然和平实。不过,与偏重理论建构的研究相比,传统路径对掌握文献资料尤其是第一手档案资料,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考证和辨析,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目前国内李普曼研究一时还难以补齐的短板。在当前国际关系以及我国外部环境正面临“百年未遇之变局”,以及“新冷战”之说已非空穴来风的情势下,我们有必要透过李普曼的如椽之笔和如炬目光,来回看冷战形成和加剧时期各种权力、利益和思想的博弈交锋,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这也是出版本书的另一意义。
牧茵曾经告诉我,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六年间,她的生活轨迹基本上就是家–电视台–图书馆三点一线,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因此她所取得的成绩,除了悟性外,主要来自她在学习上的刻苦努力和专业上的不懈追求。读者们从阅读本书中可以得知,李普曼不仅是作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是作者从事新闻事业的楷模。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目前作者与她的电视台同事们一起,正在为逐步改变国际舆论和话语权领域“西强我弱”的格局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借本书出版之机,我衷心祝贺牧茵的新闻和学术道路越走越宽。
徐以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