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5288
本书展开了对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方面的深入研究,从保护更新、滨水复兴、文化承续、公共营建、行动链接五个维度,以近年来上海发展中的大量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从事设计实践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从事设计研究的建筑师,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从实践中推演未来,也使实践具有理想的指引。
本书基于可持续城市设计的理论视野、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密切结合城市宏观发展战略与内涵发展路径,梳理了上海本土的、极富代表性的项目案例——苏州河两岸、黄浦江西岸、张家花园、上生所、东斯文里地区等,并将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发展所需的功能与空间塑造、提升城市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构融入进来—— 15 分钟生活圈、微更新、旧住房成套改造、社区规划师制度等,来积极探索存量发展时代城市规
划和建设发展的思路。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城乡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应和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紧要任务和迫切需求。其中,多学科综合的、冲突分析的思路与阐述是一以贯之的,也促使本书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性和相当的借鉴意义,不仅对规划设计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员和学生有所助力,每一个关注城市发展的人都可能会有所启发。
转型与更新:城市设计的实践融合
2我国城市设计的新要求与新动向
5转型期城市更新的空间与行动谋划
9上海城市更新实践探索的五个维度
第一部分 保护更新
18新旧冲突激发下的张家花园地区规划设计
33城市核心地段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发展
42多元驱动下的上生所地区更新发展与机制思考
61上海中心城区的旧区更新思路:结合三个案例的综合考察
第二部分 滨水复兴
74功能·空间·环境:城市滨水区案例
91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城市设计
99“一江一河”建构背景下的苏州河两岸地区更新路径
114黄浦江两岸地区的复兴发展:从“外滩”到“西岸”
第三部分 文化承续
122“文化”的认知语境与发展型构
140文化嬗变下的上海城市更新审视
150东斯文里地区里弄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考察160整合历史文化要素的街区更新与设计引导:上音附中
第四部分 公共营建
178公共空间的营造与城市品牌的营销
185城市存量街区更新的公共面向与实施导向
192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
204多维度需求下上海城市微更新的现实探索
214社区空间微更新设计的工作方法与实践解析
第五部分 行动链接
224多策并举:上海市旧住房成套改造方式
234社区视角:15 min 生活圈系统规划的行动路径
252精细管理:重点地区建筑验证的技术要素管控思路
263创新触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上海城市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书稿终于告竣了,2019 年亦接近尾声。
大约是5 年前,我就产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希望能够系统性地谈一谈对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发展相关的观点与实践。当时搁置的原因,回想起来大概是觉得亲历的还不够,或者说总觉得自己开展的一些工作还是偏于宏大、不够深入,或者未经检验、不够接地气。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感受,之后的工作中,我愈加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以及实践向理论的转化,希望更多地植根于上海这座我长久以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层次地开展城市更新与设计实践活动,并适时地沉淀、提炼与反思,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技术积累与经验总结。在师朋和团队的支持与帮助下,这些年我主持和推进了一系列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相关的编制任务、民生和紧急项目、课题研究等,虽然总有压力与挑战,但也往往忙得不亦乐乎,度过了无数个默默写作的夜晚,终于得以在今年完成了这本书。
理论与实践历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本书以实践探索作为主题与核心,更加突出了“本人、本土”的特点。书中收录的项目实例,无论是张家花园、东斯文里这样的历史风貌地区,苏州河两岸、黄浦江西岸的滨水地区,还是上生所地区这样的上海新地标,长桥街道这样的15 分钟生活圈构建创新地等,大多是我和团队承担和完成的上海地区业务工作。这些项目在着手编制规划文件前,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城市设计论证和分析,而书中呈现的就是这些设计实践与行动中的一些经验与思考。虽然这些内容并非都会出现在最终的项目成果中,但却记录了我和团队一路走来的成长轨迹,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量发展时代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思路。
对于城乡规划从业人员来说,书中提到的项目大多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但也正因为平常,才会与市民的生活更加密切,与城市空间的演变有着更大的关系。书中作为主要案例的这些设计实践,没有独树一帜的所谓“大作”,可以看到的是本土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追求,可以感受到的是规划工作者的努力作为和设计师们的职业操守。沈迪大师的叮嘱醍醐灌顶,“城市更新需要我们规划设计者以学习的姿态来面对”。事实上,尤其是2015 年以来,伴随着《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关于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上海市原闸北和静安两区合并构成新静安区、上海中心城区50 年以上建筑普查等城市事件与行动的发生、发展,我作为这一过程中的亲历者、实践者,所进行的一系列与政策及制度背景、城市现实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更新设计实践及研究工作,促使我较以往有了更为多层次、多视角的专业思考——我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不断学习,并得到了丰富的收获;这些工作内容的提炼与总结,亦成为本书的重要亮点,也使得“本人、本土”的特点在这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籍中,更具现实发展意义和实操借鉴价值。这本书并不深奥,也非面面俱到,但其中从五个维度着眼的论述方式,可以把当下复杂的城市更新工作与内容构成,结合一些多年积聚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提炼,强调理念与工作方法上的转变与提升,特色聚焦、化繁为简地来讨论和展现。
本质来看,有机更新作为一种显著特征与新的趋势,势必构成新时期上海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形式。无论是“补短板”,还是提质增效,提供多类型的公共要素等,近年来上海深度开展了城市更新政策实施与完善的相关研究,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运行管理与创新机制。然而,政府、市场及产权主体等诸多方面的利益博弈始终需要面对,城市发展始终面临着历史风貌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既有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进行资源利用、功能转型,构成当前乃至很长时间内上海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难题和瓶颈。2017 年12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新版总规明确了上海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充分展示了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追求和责任,提出了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因此,书中所指向的城市更新,我首先本能地将它跟“因地制宜”密切联系起来——关注上海这座城市在“此时此地”的本土发展诉求与特征,进行可资借鉴的策略考察与分析解读。这其实反映了认识和了解一座城市、进行一系列空间与行动建构的非常本源的要求,才能够在当前的现实境遇与政策语境下,促进形成有特色的、适宜区域自身的一种发展可能。
以人为本,亦构成城市更新最根本的出发点。结合城市设计而言,则正如苏功洲总工程师所强调的:“在上海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城市设计已经从单纯的空间设计工具转化为空间和环境管控的政策工具,更为关注空间环境的公共价值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与以往的城市规划大项目不同,当前上海多层次的城市设计项目构成,往往与居民的切身利益联系更加密切,涉及的诸多问题都是居民直接关心的。这也决定了表面化、机械化、过于同质化的一些方式,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所要极力避免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机制、协同复合的行动模式、上下结合的诉求回应、社会参与的多种方式等,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发掘和确保的。尤其,参考国际经验,未来的更新必将需要社会主体能够形成高效的组织模式参与其中。无论是市民、专家、设计团队,还是政府(市局、区局、街道、各职能部门等),如果能够充分沟通、相互理解;社区规划师这样的角色——我本人亦是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的社区规划师,可以在专业技术支撑、意见征询、沟通诉求的诸多方面,植根于社区、因地制宜,能够在规划设计层面将未来可能会引起矛盾的问题尽可能早地规避掉等,可以说都是特别有价值的一种贡献。承担着社区规划师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复合性的社会角色,我也希望自己在后续工作中,尤其是在推进实施上海2035 总体规划的关键时期,能够基于自身已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更多的沟通,在各方的指导和监督下,秉持社会责任感,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时期的更新实践, 新阶段的设计探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