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221644
这片不应被化约为苦难符号的大地
见证了自废墟之中重塑一切的鲜活历史
和洪流之下现代世界的诸般可能
◎2003年美国历史学会乔治·路易斯·比尔奖、2003年东部书评奖、2004年美国学会乌克兰研究图书奖 获奖作品
◎知名政治思想史学者塞缪尔·P. 亨廷顿,《国际历史学评论》《外交事务》《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赞誉推荐
★东欧史重量级学者蒂莫西·斯奈德独立著作首次引进。欧美学界东欧历史及民族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再造民族叙事,见证“想象共同体”流变中的残酷与光明。
“在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们可以找到所有能想象到的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帝国瓦解、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国界线、挑衅的少数族群、扬言复仇者、恐惧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体制、种族清洗的记忆以及长期冲突的民族迷思。”
这是一次有关民族性生成的重检与注疏,斯奈德大胆地将研究对象置于四个世纪的历史演变之间,从而揭示了这条道路上的不同走向与路径。
★超乎寻常的珍贵一手史料,叙事精湛的学术佳作。
作者通晓东欧诸国6种语言,使得本书所引*手材料包罗万象,并首度在英文学术研究中完整描述了1943—1947年乌克兰人和波兰人相互实施的种族清洗事件。全书含600余条脚注,另附图像资料和表格说明。
斯奈德的写作结构缜密又清晰易读,穿插以人物线索的讲述方式,带领读者走入历史的关键情境。
★战后欧洲史的有益补充。
全书第三部分详尽地研究了“二战”后作为东欧成功案例的波兰如何通过精妙而及时的东部政策,不仅促成了与乌克兰、立陶宛等国的和解,还达成了“重返欧洲”的目标,成为欧盟成立前夕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旁证。
是民族主义导致了种族清洗,还是种族清洗给不同人群贴上了民族标签?
现代民族观念的诉求,能否找到一种更加和平的表达方式?
本书正是对于以上问题的一次回应的努力。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
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
名字与来源
地名表
地 图
缩 写
档 案
导 论
第一部分丨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祖国之争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
第2章 立陶宛!我的祖国!(1863—1914)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纳斯之问(1914—1939)
第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纽斯之问(1939—1945)
第5章 尾声:苏维埃立陶宛的维尔纽斯(1945—1991)
第二部分丨危机四伏的乌克兰边境
第6章 近代早期的乌克兰(1569—1914)
第7章 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的边缘(1914—1939)
第8章 乌克兰西部的种族清洗(1939—1945)
第9章 波兰东南部的种族清洗(1945—1947)
第10章 尾声:共产主义和被清除的记忆(1947—1981)
第三部分丨重建波兰祖国
第11章 爱国的反对派和国家利益(1945—1989)
第12章 标准的民族国家(1989—1991)
第13章 欧洲标准和波兰利益(1992—1993)
第14章 尾声:回到欧洲
注 释
致 谢
索 引
导论
民族是何时产生的?是什么导致了种族清洗?国家间如何达成和解?
本书追溯了现代独立国家历史中的一段时期,起始于近代早期欧洲历史中最庞大的共同体16世纪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建立之时。当时,王国内包含的人群有贵族、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和新教徒。波兰和立陶宛贵族,以及东斯拉夫人由共同的政治和公民权利所联合,他们用拉丁语或波兰语描述自己是“来自波兰民族的”。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在万事万物的自然秩序中,国家、演说、文学和宗教礼拜仪式的语言本就不同。18世纪,在王国遭到后来崛起的帝国瓜分后,一些爱国者将民族(nation)重新解释为国民(people),而民族性(nationality)则由人们所说的语言决定。在20世纪末,也就是本书追溯的历史的尾声,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自那时起,有关民族性概念的盛行观点认为,说不同语言的人群应以国界线作为边界,人们的演说、政治和宗教礼拜时用的语言同样以此划分。那么,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是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的?
我们在本书中探讨的这块土地上涌现的民族观念分为三个时期,即近代早期(early modern)王国时期(1569—1795)、19世纪帝国瓜分时期(1795—1918)以及独立国家和随之取代它们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时期(1918—1939)。我们会发现近代早期的波兰民族在瓜分后依然幸存,并在帝国统治时期逐渐繁盛,而它的瓦解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连现代民族观念都是在与近代早期民族观念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显现的,以此和更遥远的帝国统治背景形成了对比。而传统爱国主义和种族民族主义之间胶着的竞争状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政权形态中依然存在。1918年之后,尽管国家本身已经强制做出选择,不再考虑其他选项,但是当时刚刚出现的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特许观念并未占得支配性地位。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规模暴力冲突最终打破了这一早期民族观念共存的历史局面。驱逐、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彻底破坏了历史区域,洗劫了多文化并存的城市,为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扫除障碍。大屠杀和精英置换将历史传统连根拔起。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本书将聚焦于战时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的经历,探寻他们之间相互实施种族清洗的原因。在苏联和纳粹相继占领的四年后,乌克兰人和波兰人对对方实施过四次以上的种族清洗,造成的后果是超过10万人死亡,140万人被迫定居别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是民族主义导致了种族清洗,还是种族清洗给不同人群贴上了民族标签?
单一民族国家能够挨过这段历史吗?被粗暴地表现为种族清洗的现代民族观念的要求,能否找到一种更加和平的表达方式?以上都是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间,人们陆续提出的问题。在1989年革命发生后,在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们可以找到所有能想象到的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帝国瓦解、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国界线、挑衅的少数族群、扬言复仇者、恐惧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体制、种族清洗的记忆以及长期冲突的民族迷思。由此,波兰的东部政策制定者开始意识到现代民族塑造了一种稳定的地缘政治秩序。人们可以预见苏联的快速解体将最终走向和平,而证明波兰的成功的最简单证据就是西方对这片地区曾发生的历史敌对和战时种族清洗一无所知,而这些正是本书所要描述的。在90年代爆发武装冲突的国家,比如前南斯拉夫,人们对那里先前的战争和可能存在的古老仇恨所知一二。而在和平与繁荣盛行之地,比如波兰,“重返欧洲”的历史叙述重回人们的视野。波兰的东部政策能够成功的另一个理由正是波兰与西方的融合。1999年,人们惊讶地看到所谓新欧洲的失败与成功同时出现:北约接纳了波兰,同时北约轰炸了南斯拉夫。正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塞族人和他们的邻居之间的冲突时,一支波兰乌克兰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为何欧洲东北地区能够团结一致,而欧洲东南地区却分崩离析?
《民族的重建》对东欧民族演化中的微妙性、复杂性和重重矛盾做了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分析。若想理解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国家崩溃和民族建构的过程,本书可谓意义深远。
——塞缪尔·P.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作者
一部学识渊博、举足轻重的著作。
——蒂莫西·加顿艾什,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
到目前为止,在有关东北欧多元文化历史的英语研究作品中,本书是独树一帜的。斯奈德向我们提供了关于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的悠久历史的有别于传统叙事的解读,探索和解释了民族认同的议题,并且没有掉进民族主义历史学的陷阱之中。
——布赖恩·波特,密歇根大学历史系教授
蒂莫西·斯奈德的风格令人愉悦地提醒我们,历史写作确实可以,也应该在文学上有所追求。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增刊》
(斯奈德)通过诗歌、历史遗迹、象征符号、微型传记以及聚焦家庭和村庄的微观历史来陈述他的观点,他成功地把一种常识性的、民主的和包容的道德感融合进实质上客观的、平行的故事线中……对专业读者、学者、学生和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优秀著作。
——《国际历史学评论》
很少有著作能就现代民族认同的复杂性、广阔性及其所犯下的罪过提供如此令人信服的描述。任何对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土地”、种族关系或现代民族主义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俄罗斯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