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99063
坐好月子养一生。
相信很多新妈妈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但是,怎么才算是坐好月子呢?坐好月子后新妈妈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这些问题,新妈妈是否都了解?
本书就是为了想要清楚、明白地坐好月子的新妈妈而诞生的。本书以解剖方式将产后新妈妈的内在生理变化一一展示出来,让新妈妈知道自己产后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子,再根据这些生理变化,给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及运动锻炼,帮助新妈妈通过改善骨骼、肌肉、器官的状态,养回孕前好状态、不留月子病。
另外,对于新妈妈关心的饮食及瘦身问题,也有系统的讲解。通过产后6周饮食指导,让新妈妈能够更快地恢复、改善身体上的不适;提供有针对性的瘦身运动,保证新妈妈在不伤害健康的前体系,能够轻松减重、想瘦哪里瘦哪里。
“产后,我的身体出现了什么变化?”
“怀孕就会腹直肌分离,那怎么办?”
“产后怎么吃,能够恢复得更快还不长胖?”
“产后肚子上的赘肉*多,怎么能有针对性地瘦肚子?”
……
产后的生活,不仅有可爱的宝宝,还会出现因身体变化引起的各种问题。本书就新妈妈身体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一一解析,让产后护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根据产后生理因素的改变,进行有针对性的呵护,让新妈妈懂护理、会护理。
本书还给出新妈妈非常关心的饮食和瘦身问题。
在饮食方面,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理清每周新妈妈需要补充的营养及饮食重点,让新妈妈产后6周不再为吃什么而发愁。同时本书还给出每周重点食材,让新妈妈的月子餐更加符合身体恢复需要。
关于新妈妈很关心的瘦身问题,本书不仅告诉新妈妈怎么做、怎么吃能够瘦身,还为局部肥胖的新妈妈提供局部瘦身运动参考,让新妈妈想瘦哪里就瘦哪里。
- 产后身体亟待恢复
随着宝宝的出生,很多新妈妈都有一种“终于卸货了”的感觉。然而,此时并不能放松,新妈妈从孕期开始发生变化的身体,如膨大的子宫、骨盆等器官正亟待恢复。让我们一起了解产后身体的变化,掌握科学的恢复方法,做一个健康、美丽的新妈妈吧!
产后的身体变化
在产后恢复过程中,新妈妈不能忽视自身器官的恢复。子宫、阴道、骨盆等部位,都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改变,只有了解了这些变化并做出恰当的产后护理,才能更好地恢复。
子宫
产后子宫恢复主要包括子宫复原、子宫颈复原和子宫内膜复原三个方面,这是一个过程。因此,子宫并不会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就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它还要经历胎盘及恶露排出、子宫肌纤维缩复、子宫内膜再生等一系列变化,才能慢慢恢复。这个过程一般需要6 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新妈妈可以通过饮食、按摩等方式促进恶露排出,以防恶露淋漓不尽,影响子宫恢复。同时应注意避免长期卧位、坐位,以免出现子宫后倾、脱垂等情况。
阴道
自然分娩时,因为胎宝宝通过阴道娩出,阴道壁会被撑开,产后阴道会出现肿胀,并伴有许多细小的伤口。
但新妈妈不用担心阴道会因为分娩而变得松弛,影响性生活。正常情况下,阴道和会阴部的伤口都能在产后2 周内愈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阴道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
盆底肌
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分娩时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的情况。新妈妈产后如果能够坚持运动,盆底肌肉的弹性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如果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有严重断裂,就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否则易导致产后阴道膨出,甚至导致子宫脱垂。
骨盆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时保护子宫和膀胱。在孕期及分娩过程中,妈妈的骨盆会发生扩张,产后骨盆中的间隙会增大。新妈妈可以通过合拢双腿的运动进行矫正和恢复骨盆。
骨盆周围的肌肉会因分娩过程中的极度扩张而变得脆弱,因此,要使它们恢复到强健状态,就要尽可能地锻炼这部分肌肉。
乳房
新妈妈在分娩后半个小时即可开奶,而且大多数新妈妈会在产后3 天内分泌初乳,从此开启母乳喂养的生活,而乳房也已经在孕期为哺乳做好了准备。在孕期,随着体内激素的改变,乳房逐渐膨胀柔软起来;产后,随着泌乳量的增加、宝宝的吸吮,乳房会进一步胀大、变软。
有不少新妈妈担心会因哺乳导致乳房变形、下垂。其实哺乳和乳房下垂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要新妈妈经常按摩,并且坚持戴文胸支撑,就可以有效预防乳房下垂。
腹直肌
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宝宝的发育、子宫的膨大,孕妈妈腹直肌会随之向两侧分开,这被称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在分娩后的三四天内,还会存在约有2~4指宽的间隙。随着产后护理、进行腹部肌肉的恢复运动,腹直肌间的缝隙会缩减成1 指宽。腹直肌分离也是产后“小肚腩”难以消除的原因之一,要想让腹部肌肉恢复到孕前的紧致状态,应坚持进行一些较为有效的腹部运动。
“月子病”是怎么回事
“月子病”是由于产后护理不当,致使新妈妈虚弱的身体受到外邪侵袭而引起各种疾病的统称。
常见的月子病有恶露不尽、乳腺炎、产后风湿等,想要预防月子病,新妈妈可以先找到引发月子病的
原因,从根源上加以预防。
恶露不尽是子宫未恢复好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的物质被称为产后恶露。每位新妈妈都会经历产后排恶露这个过程,正常恶露排出一般会持续4~6 周,少数新妈妈也可能持续2 周以上且量多,或为脓性、有臭味,或伴有大量出血等症状,就应考虑可能为产后恶露不尽。这种情况可能是宫缩不良造成的,最好立即就医,检查是否是由于子宫内有胎膜物残留引起的,并及时进行清宫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正常恶露变化过程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血性恶露排出持续3~4 天,子宫出血量会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性恶露。
浆性恶露:含少量血液和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浆性恶露排出持续10 天左右,之后会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转变为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黏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等。
促进恶露尽快排出的方法
新妈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尽快排出恶露:
- 多给宝宝吸吮乳头。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泌乳还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 喝生化汤粥。可以买成品,也可以自己在家做。
- 喝生姜红糖水。把生姜拍碎,用水煮沸后加1 小块红糖直至溶化即可。
- 适量喝些糯米酒。糯米酒能活血化瘀,促进恶露排出。
- 按摩腹部。按摩可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
“妈妈腕”是手部劳损引起的
“妈妈腕”在临床上很常见,医学上又称为手腕狭窄性肌腱滑囊炎,主要症状为手腕拇指侧疼痛。在月子中,新妈妈因为生产,肌肤毛孔大开,骨骼松弛,而哺乳也会使得钙大量流失,造成骨质疏松。这时如果受凉、活动太多或者干重活,很容易让关节受损,引起炎症,比如“妈妈腕”。
如何确定得了“妈妈腕”
“妈妈腕”疼痛的位置是在大拇指近手腕的地方,症状通常是慢慢加重,而不是突然发生的。如果将大拇指握住,并将手腕弯向小指侧时,因为发炎的肌腱滑囊受到拉力牵扯引发疼痛,就有可能得了妈妈腕。当新妈妈感到手腕部发酸、发胀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并两手交替按摩或者热敷。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话,应及时就医。
不要单手抱宝宝
月子里妈妈抱宝宝的姿势不对,或做家务,或频繁地使用手腕,或长时间玩手机、用电脑等,使手腕过于疲劳,就容易造成手腕痛。应对此种疼痛,新手妈妈在抱宝宝时,尽量不要单手抱,也不要抱得太久,更不要单纯依靠手腕的力量抱宝宝,要将宝宝靠近自己的身体,分散重力。并且尽量少干或不干重体力活,像一些重复性的家务活,比如炒菜、打扫等,要做一段时间歇一段时间。还要减少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多注意休息。
做做手关节保护操
- 两手前伸,手掌相贴,腕关节靠拢,十指直伸,重复10~15 次。
- 两手前伸,用力握拳,然后迅速伸直手指。重复12~15 次。
- 两手向两侧伸直,分别以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轴心按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转动掌骨和指骨10~15 次。
产后头痛是气血不足导致的
对于产后头痛、偏头痛的原因,中西医有不同看法。中医认为,产后头痛是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足引起血虚、血瘀、血不养脑或体虚受寒、寒邪客脑或瘀血入络、阻滞脑络而致。
西医认为产后头痛很可能是因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变而引起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在分娩时采用了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或脊椎穿刺等治疗手段,也会引起产后头痛。
产后头痛以预防为主
产后头痛、偏头痛最好能够提前预防。在产后要注意保暖、保持充足睡眠,通过适度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增强体质。
同时,新妈妈还应吃一些高营养、益气补血的食物,如大米粥、鸡蛋、牛奶等。
缓解头痛、偏头痛的4 种方法
新妈妈如果已经开始出现头痛及偏头痛的症状,可通过下列方法来止痛。如果疼痛情况严重,新妈妈应当及时就医。
1. 冰袋冷敷。将冰块裹在干毛巾中,短时多次敷在头痛部位,可促进头部血管收缩,有助于减轻疼痛。
2. 按摩头部。每天坚持对太阳穴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3. 静心冥想。做一些瑜伽中的冥想动作,或是直接躺在床上,听听舒缓的音乐,闭目冥想,既能起到放松身体的作用,也有助于缓解产后头痛、偏头痛。
4. 头缠毛巾。将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度地缠绕在太阳穴周围,可抑制血管扩张,缓解头痛和偏头痛。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