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40200
《蹒跚在民宿路上》:
后记 谢谢你们的爱(镡玉)
非常感激有这样的机缘,写这样一本小书,让我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反思、总结。真动笔开始写了,就只能真的开始思考。
虽然*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也不知道是否能够表达清晰,对想了解民宿的朋友能打开多大一扇门,尽力而为。不过能把我的理解整理成册留作纪念,还真是一件欢喜的事。
平时我对投资人交代并不多,我们几家店都是众筹的,所以有很多投资人。早期的投资人从2013年就开始与我们合作了,一走便是五六年,有的中途撤资,有的一直支持我们到现在,总之没有他们曾经的、现在的以及今后的支持,就没有文殊民宿。
文殊民宿计划会开 20 家店,两年一家(开满 20 家店的时候,我也差不多要 50 岁了,不知道还愿不愿意继续下去)。
对 2015 年之前的投资人、合作方、前同事,我都有很大的歉意。之前年龄太小、阅历太少、格局太小,导致当时做的所有事,都有失分寸、过于自私自大。今年有投资人说:“小玉你长大了。”我一想对哦,你是看着我长大的。
借由此书,隔空向朋友们道歉,如果不能接受我的道歉,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因为年纪小找借口,如果有什么机会,希望可以弥补,我是非常希望有这样的机会的。
感谢大家对曾经的我的包容理解。
以前,我不懂设计,恣意妄为地改了设计师很多图,导致我和设计师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我还不懂运营,导致我的投资人受了很大的损失,导致我的客人得之不易的一趟旅行却没有好的入住体验。我还不懂管理,导致曾经的小伙伴不能施展拳脚……那么多年,简直就是一顿乱打,居然也活到了现在,是多么的幸运。
这本书里,我试着对由于自己曾经的不成熟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千奇百怪的自救方法加以总结归纳。
这本书我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真诚。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真诚,因为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我不是觉得成为民宿主有多了不起,但是我的确不打卡、不坐班,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和我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没付诸行动的想法,都只能称作“幻想”。百分之五的人在思考,百分之十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更别说实践了。也就是说,你一旦做了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其实生意和文艺并不冲突。文艺加上好的管理,算好钱数,就可以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生活;而生意让文艺的人来做,又多了些美和趣味。
事情也并不是光靠勇气就可以做好,无知者无畏,我完全低估了后面路程上的凶险,简单是对抗不了复杂的,只有复杂能对抗复杂。
要想一身明净,必须先穿越尘土。
智者明净从容的神色,要靠滚滚红尘洗刷而来。此本书可以说是我运营民宿 七年的“血泪史”。
《民宿养成指南》:
眼下民宿成了热词,建民宿、住民宿成了呈现自己文艺情怀的良好方式。民宿类的图书也多了起来,但大体都是以民宿介绍、民宿体验、民宿设计为主。但这三个环节中少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民宿经营。没有好的经营,设计再好也是硬件的堆砌;没有好的经营,美好的体验、热情的介绍也是空谈。
但在中国大陆,民宿还是新生事物,成长历史不出十来年,可供借鉴的经营模式、服务经验非常少,导致大部分民宿扎堆经营、同质化严重,很多民宿都处于亏损状态。如何做好民宿经营,服务好顾客的同时实现盈利,是民宿从业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联合作者刘荣——桃花壹号的创办人一起策划了这本书《民宿养成指南》。这本书的策划思路也得到了国内中众多知名民宿主的热切相应和大力支持,编委会云集了众多民宿届知名人物:大乐之野创始人、莫干山民宿学院院长吉晓祥、杨默涵;西坡总经理刘杰;松赞酒店集团总经理知诗七林;过云山居创始人李超骏、潘敬平;宛若故里创始人金杜;千里走单骑运营副总裁千千……大家把自己打造民宿的经验全都倾诉在这本书中,从民宿的选址建造,到开门迎客;从毛巾的选择,到线路的制定;从培养管家,到锻造品牌;从单打独斗,到成立民宿集群……民宿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都深入浅出地详加介绍。
作为大陆*本介绍民宿经营的书,本书无愧“指南”二字,希望能为广大民宿经营者、爱好者带来借鉴。
《蹒跚在民宿路上》:
本书是作者经营民宿六年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从前期规划、资金筹措、选址设计、客源、运营、品牌建设、经验总结等方面总结了作者开民宿的经验。开民宿的过程,也是作者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曾经被施工队故意加项拖延工期、被合作伙伴骗钱、被对手公司挖角……六年的民宿之路,让作者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面对任何难题都游刃有余的女汉子。作者真诚的写出了自己民宿之路上的种种经历,为广大民宿经营者提供了前车之鉴,防止后来人再入陷阱。
《民宿养成指南》:
本书邀请国内众多知名民宿品牌参与编写,甄选民宿经营经验的精华。从“0”到“1”,如何打造小而美民宿的实操步骤、各项技能,其实涵盖了资金筹集、民宿选址、规划设计、建造施工等开办筹备全程。
全书分为四部分。*章提醒大家开民宿的必要准备,第二章告诉大家民宿经营的基本要素,第三章教大家如何经营自己的品牌,第四章用实例给大家解析民宿是如何赚钱、赚口碑的。为民宿经营者、体验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蹒跚在民宿路上》:
第一章 过来人的忠告
第一节 民宿也许是个坑
第二节 别急着辞职
第三节 让你受挫的,从来都是你没看见的
第二章 真要干
第一节 你要干一件什么事
第二节 文殊和我在干一件什么事
第三节 选好你的合伙人
第四节 股份怎么分
第五节 钱从哪里来
第三章 定位
第一节 莫名其妙地多花了 70 万
第二节 我理解的开发顺序
第三节 纸上谈兵——前期策划
第四节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第五节 运营规划
第六节 小步试错
第四章 选址
第一节 与其造景,不如借景
第二节 房东
第三节 决定选址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 野奢重在“野”
第五章 设计
第一节 设计师的种类
第二节 如何挑选你的设计师
第三节 设计里那些重要的小事
第六章 客源
第一节 线上预订平台(OTA)是基础设施
第二节 房券——淡季客源的保证
第三节 更多的可能性
第七章 运营
第一节 高薪是最好的运营
第二节 愚公移山
第三节 民宿管理公司的可能性
第四节 让你的利润不要超过 25%
第八章 大佬们教我的事
第一节 突破“小老板”的迷局
第二节 戒掉傲慢
第三节 万能的恭敬心
第四节 识人
第五节 终身学习者
第六节 跨学科攻击
后记 谢谢你们的爱
《民宿养成指南》:
第一章 没想好这些,你可不要开民宿
第一节 文艺是种病,文艺青年先别急
第二节 开一间民宿需要花多少钱
第三节 我的民宿开在哪里最好
第四节 一间“小而美”的民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五节 这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第六节 民宿筹备完整清单
第二章 民宿开好了,怎么活下去
第一节 开民宿要赚钱,那得先省钱!
第二节 民宿的客房要怎么卖出去?
第三节 别把床单不当回事!
第四节 “我”要跟客人住在一起
第五节 经营好民宿,需要什么样的人?
第六节 你开的仅仅是一间民宿吗?
第七节 民宿入住率 80%,还要去学习吗?
第八节 N 条小贴士, 让你的民宿活得更好!
第九节 民宿管家这份工作到底怎么样?
第十节 民宿体验师眼里的美宿
第三章,我很小,可是我也要有自己的品牌
第一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品牌之立,基于定位
第二节 养品牌就像养孩子,在悉心照顾下,它是会长大的
第三节 酒香也怕巷子深
第四章 他们的民宿那么棒,为什么?
第一节 大乐之野:再造内心的诗意世界
第二节 松赞:传播藏族文化的民宿传奇
第三节 西坡:乡村里一个想养胖你的家
第四节 过云山居:“总是爆满,只因云太美”
第五节 宛若故里:走过大山大海,终将抵达故里
第六节 桃花壹号:媒体老炮儿的“苍山洱海”
附录 默涵讲课:民宿施工小教程
民宿特别致谢
《蹒跚在民宿路上》:
自序
我的民宿之路
18 岁之前的我仿佛是个废物。生长在大西北,学习成绩一直中下游,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也排挤我,最后我只考上了专科学校。总之那时的我一无是处。
我人生的转折点是看到了庆山(安妮宝贝)的书,她早期书里的形象都是特立独行的姑娘,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我想成为她书里特立独行的姑娘那样。
她在书里说了很多关于旅行的事,其中很多发生在云南。于是我攒钱在大一暑假坐上绿皮火车去了云南,车上认识的一位姑娘说她要去雨崩徒步旅行,我想徒步应该很省钱,就决定和她一起去。
回来后我才知道,那次徒步我居然第一天走了 17 千米,第二天走了 15 千米,第三天从尼农走出来,走了 30 多千米。
哇,原来我不是像老师们所说的那样没毅力,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自我认同。之后我就迷恋上了“当一个特别的女孩”的感觉:去墨脱徒步,去马来西亚的山里禅修,去印度恒河学瑜伽……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去了几百个城市。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可我并不是富二代,那么,钱从哪儿来呢?
伪文青必须用钱支撑才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文青。
我大学时摆过地摊。毕业后我借钱开了家服装店,异常辛苦地工作,曾经搬货搬得腰疼,直到今天腰都不好。后来我又开了家养生馆……总之就是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努力让自己见多识广。
2012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上了天津卫视的节目《非你莫属》。那是一天晚上,我在家看《非你莫属》,屏幕上弹出了一个报名表,我花了 20 分钟填了一下。第二天我便接到了电话,让我去一个咖啡馆面试。到了咖啡馆,面试官说《非你莫属》要在不同城市录制剧场版,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看到弹窗的原因。面试的第二天我去录了外景,在录外景的第二天我又参加录制节目。从我歪在被窝里填表,到成为《非你莫属》的选手,总共只用了 5 天。
有人说我台上表现特别蠢,有人说“哎呦,牛啊,上电视了!”在我看来,没什么好不好的,就是长见识了,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第一次见到大公司的大老板,第一次见到摄像机……
旅行让我越来越不在乎出丑,越来越不在乎结果。无论什么事,做就行了,至于成不成、牛不牛,那是另一件事,不是我所能解决的。再说什么叫“牛”,每个人的判别标准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自己所定义的“牛”,就是我努力做过了。
上《非你莫属》那年,我 23 岁,当时我已经在西安开了一家服装店(盈利),一家养生馆(有负债),还买了套小房子(有按揭),没有存款。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有满足也有压力地过着看似饱满的生活。
2013 年,我的生活发生了一次大转变。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同事过生日,我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漂亮衣服,把自己收拾得特别精神,便下楼去打车。一辆公交车过来,溅了我一身泥,等到上楼再挑衣服的时候我就已经不想去了,但又不得不去,于是收拾东西再次下了楼,在冷风里等了半小时才打到车(当时还没滴滴打车软件),上车之后又堵了一个小时才到了吃饭的地方。这么折腾下来,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
由于是生日聚会,桌子上还有好多我不认识的寿星别的圈子里的朋友,说着犹如另一个星球的语言,现场既尴尬又无聊。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吧?我一想到接下来还有两三个小时要花在这么无聊的事情上,整个人真的要原地爆炸了。
之所以这样,不光是因为矫情,还有积压已久的对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人际关系等的不满,更主要的是我的心处于盲目而浮躁的状态,不明白自己为何处于这样的场景当中。
在喧闹中,我的心突然莫名其妙地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想起了云南雨崩山里漫天星斗的夜,想起了西藏阿里的银河,想起了墨脱山里满山的蝴蝶……回过神来再看眼前的推杯换盏,感觉特别荒谬。
我突然从心底冒出了一句:我不想和你们玩了,我要走了……不光是不想参加无聊的生日聚会,我想彻底放弃的还有当时的生活。
最后我决定在我第一次旅行的地方——丽江,开启新的生活。说到这儿,你会不会以为这本书讲的是“诗和远方”?并不是,后边整本书讲的都是我做民宿的生意经,哈哈哈!
我的第一家客栈叫“文殊小筑”,“文殊”二字取自“文殊菩萨”。
我承包了一个有 4 间房的院子,起名“文殊小筑”。
我招了个哈尼族的帅哥管家阿泽和这个憨厚的哈尼族小伙子开始了民宿创业,我俩把院子里的烂木头清走,打扫干净,收拾半个月后就开业了。
由于投入不是很多,客房收入除掉开支,手里还有盈余,这一年过得简直快乐极了。我建议,如果你想开民宿过文艺的生活,要有 50 万做基金,第一次投入最好不要超过 20 万,剩下的 30 万是支撑你 2~3 年生活的钱。要在这 2~3 年找到盈利模式,在这期间你还可以学习。由于兴趣和行业的原因,我学了茶艺、花道、香道以及各种文玩手工、古琴等。
如果你一开始就投入了身上所有的钱,之后你就会焦虑,一焦虑就违背初心了。
那个时候,客人都出去了,我就看书,那几年的阅读量很大,平均每天一本书。
天天在院子里喝茶,我觉得不能这样光喝不懂,于是让阿泽看家,我跑去西安找了一位茶艺师学茶,现在我自己也是茶艺师了。时隔 4 年,没想到 2017 年我们承包了好几公顷茶园。
在丽江,当时很多人都喜欢戴文玩,我觉得很有意思,反正客栈压力不大,于是我没事就泡在丽江各个文玩店和老板们喝茶。之后再出门旅行就带些文玩回来摆在店里卖,这其中有印度的宝石,尼泊尔的蜜蜡、珊瑚,缅甸的琥珀、翡翠,斯里兰卡的红宝石、蓝宝石、碧玺等。由于投入不大,所以我有时间去学习每个品类的知识,后来我用倒腾文玩的收入租下了孺童书馆(后来改造升级更名为“文殊山房”)。
这一年我还学会了种花、插花、唐代煮茶法,厨艺也大增,还看了很多电影。
第二年,我确定民宿会是我一直做下去的事儿,就想自己盖一个房子,可是我没有盖房子的钱呀,于是就天天在家琢磨去哪儿弄钱。后来我发现了一个众筹平台——开始吧,那个时候开始吧也才刚推出 APP一两个月,平台上只有三五个民宿项目。提交资料的页面上,所有的字都是灰色的,我的眼睛都要看瞎了。折腾了几周填资料,后来项目终于上线了,刚刚上线 5 分钟,融资就到了 100 多万元。
通过这次众筹,我融到了盖新民宿的钱,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上了《杭州地铁报》《时尚家居》,民宿也成了小小的网红店,之后又上了《创客中国》,拿到了风投的资金。
再之后就是写这本书,这家出版社之前出版了一本民宿合集《恋上民宿,恋上慢生活》,书中写到了文殊的两家民宿,因此我认识了编辑杜老师,跟她闲聊的时候,我灵光一闪说:“我想自己写本书,把做民宿的种种苦难吐槽一下。”她拍手叫好,说:“现在的民宿书大都在写粉饰后的慢生活,骗了太多的人来做民宿,应该写写民宿背后的‘大坑’,让大家有个理性认识,也让住宿的人体验一下这慢生活的来之不易。”
于是,我就开始写了,虽然肚子里货不多,但是有了这次机会我就想尝试一下,毕竟写本书是所有文青的梦啊。
嗯,所有的事看似是不难的,其实本身也不难。
要多做准备、多多学习,遇到机会就把手伸出去。只有伸手,才有抓住机会的可能。
很多人说,开民宿,这事一般人做不到吧?嗯,是的呢,但是你做到之后就不是“一般人”了。
《民宿养成指南》:
在山海间旅居以及出发,我多想遇见故事里的自己
一
1997 年 9 月,我坐长途班车越过层层山丘,离开故乡梅州到广州读大学。
那个秋天,我以为自己将跨越重要的人生分水岭:往回看,是十九年的乡村和小镇生活,那么简单、安宁,晨曦雾海,甚至有些沉闷;往前看,是即将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冒险,那么繁华、丰富、色彩斑斓,令人怦然心动,也许还能实现更大的抱负。
生活,似乎充满许多将要被未来印证的预言。
2001 年 7 月,刚毕业的我进入广州大道中 289 号,那是后来在媒体江湖里留下许多故事的一个所在。
我记录新世纪的都市青年生活方式,近距离观摩风情娇俏的艺人和模特,不停穿梭在夜色里赶饭局并形成美食专栏。
三年后,感觉自己不能再沉湎于整天被体面接待、吃吃喝喝的虚无和惶恐中。我转入新闻部,关注社区里的故事,要变革的村庄以及城市的商业动向。
那时候,广州有一些有趣的村庄,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
小洲村龙眼树、荔枝树茫茫荡荡,端午时龙舟争渡,文艺气息还很淡薄,进村的画家还没几个。大岭村有蚝壳墙、飘色以及状元的传说,整个石楼的文脉,却未曾被梳理成系统。天河村,毗邻广州最热火的天河路商圈,里面依然有一个世纪前的乡民生活烙印,有抗战时天河机场的往事留痕。石牌村,靠着全国最大的电脑城,是当年 IT 青年、摇滚青年、文艺青年以及创业者的蜗居地,百十年前却是华南名校的发祥地。
作为一个记者,我能做的,就是用不懈的行走和记录,发掘这些村庄的前世今生,留下她们的故事,引发人们更多的注目。也许因为更多人的关注和驻入,后来这些村庄迎来许多变化,成为大拆大建的城市中最珍贵独特的一景。
二
2010 年岁末,在媒体从业正好十年,我却越来越看不清前方的路,甩甩头离开了南方报业。在一番思索和冲动后,我来到了曾在 1998 年夏天跟着伙伴们坐八小时班车去助学的清远桃花湖畔。我希望用优质的农产品和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带给都市人更多的清新、喜悦和健康。不过,这样的尝试,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斗志昂扬,却历经疲惫煎熬,暗自努力,却不知前路在何方。
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5 年秋,桃花湖边传来了交通路网改变的讯息,机会来了,我和小伙伴们把面向 3800 亩天湖的一所泥房子,改成了只有三间房的民宿——桃花壹号。那年的春节,桃花壹号面向高山阔水的露台、灿烂星空下的亲水浴缸,伴着喜庆盛放的桃花,成了大家在朋友圈中热议的话题。2016 年冬,我来到秀美风景堪比桂林阳朔的广东英德英西峰林,在活石水村驻留下来,在树林里搭建木屋建民宿,可以白日出门濯清泉,夜晚举目见银河。2017 年夏,我又觅得广州周边花都炭步镇的一个大院子,改造成了颐和桃花壹号。2018 年,桃花壹号又将在毗邻新白云机场的广州空港文旅小镇、珠江之畔的海珠土华村以及云蒸雾蔚的连山大雾山梯田等处落地开花。
生活,仿佛书写着一个个未知的预言。
青年时离开乡村,中年时,我又将主要的精力和智力投入到乡村和民宿的营造发展中。在经营桃花壹号的过程中,我遇见了许多有故事的住客,有从中国台湾组团飞来的老奶奶闺蜜团,也有从遥远北欧过来的科学家兼马术教练,更多的是广州城市周边那些有趣的家庭和活泼的年轻人。
我们一起享受乡村民宿的静谧,一场场生活美学盛宴渐次发生。
在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民宿的营造,进行民宿文化的传播。他们主要是媒体人、艺术家、设计师和生活美学家。就在我的身边,我记者时代的实习老师金杜创办了“宛若故里”,老同事蒲荔子创办了朋友家 APP 和“你是我的虚荣”,文艺酒吧老板高宇创办了“喜临院”。
走过万水千山,我们似乎只想回到乡村,再造民宿之美。
那些诗歌和远方,努力去做,也许并不遥远,我们笃信能遇见开花的石笋,能遇见那些抵抗冰冷的微笑和爱意。
三
在山海间旅居以及出发,我多想遇见故事里的自己。
我的故事,也是许多人的故事。我,不过是璀璨星空下,搂着情怀去远方寻梦的人群中平凡的一个。
去近距离感受一个民宿,最有趣的,是她创始人的故事和传奇;最值得了解的,是她的荒芜过往和建造蜕变之路;最迷惑的,是她到底赚不赚钱,是否可持续;最挠心的,是自己要不要也在青山绿水边开一个民宿。
许多行走在路上的人,听完民宿主人暖心的情怀故事,已然跃跃欲试,计划一言不合就辞职,在山海之间种花种草种春风。岂不知,开民宿,看起来房间单价高,实际上不容易赚钱;看起来盖个房子装修几个房间,实际不容易开办出来;看起来有钱好办事,但装潢得富丽堂皇未必高朋满座;看起来团队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实际可能就是擦不干净马桶叠不好床被;看起来线上旅游平台( OTA)能链接四方,客如云来,实际上渠道成本太高,恶意差评太难消除。
从“0”到“1”,如何打造小而美民宿的实操步骤、各项技能,其实涵盖了资金筹集、民宿选址、规划设计、建造施工等开办筹备全程。我们多想说,文艺也许是一种病,文艺青年你别急。在很多事情还没有梳理顺畅之前,你开民宿的计划还是要暂缓一下。
一个民宿开出来了,她的运营和生存之道该当如何?怎么节约成本,怎么提高客房入住率,怎么注意床单洗涤等细节,怎么和穷追不舍要问个究竟的住客纠缠,怎么配备优秀细腻的民宿管家。在民宿体验师眼里,怎样才是合格的民宿?虽然只有寥寥的几间房,一个民宿也是一个品牌,怎么定位,怎么传播?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生活,引领我们前进的,是一条条的格言。
我们尝试,通过不辞辛劳的寻访,梳理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获得成功的民宿经营轨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告诉你精品民宿运营开办中的普遍规律。也许能给你些许启发和帮助。
四
这本民宿经营指南的缘起,颇为“佛系”。作为一个广东的民宿主人,在 2017 年的夏天,我在大东北的一个民宿论坛上,与凤凰空间的编辑相遇,大家兴致勃勃聊了一会儿,就聊出了一起出版这本书的计划。
在持续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寻访了国内最热门的近百家精品民宿,其中以 15 间房量内的小而美民宿为主。我们也请行业内的很多专业人士参与到了这本书的创作和编辑中。其中,有大乐之野创始人、莫干山民宿学院院长吉晓祥,西坡山乡度假酒店运营总经理刘杰,松赞酒店集团总经理知诗七林,过云山居创始人李超骏、潘敬平,宛若故里创始人金杜,开始吧借宿版块教育模块负责人、莫干山民宿学院班主任李鸣,千里走单骑运营副总裁千千, 默迹咖啡馆馆主、芸台书舍福建总经理钟潮建,建筑学博士、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四所所长张伟,深圳新旅民宿客栈发展研究中心规划设计高级顾问徐灵枝。作为民宿行业内一张张特别的名片,他们蹚过的坑,他们流过的汗,他们得到的荣耀和欣喜,如今都是海上的灯塔,启示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我们还深度追踪了国内小而美民宿品牌里比较独特的几个,讲述他们创始人和品牌的故事。大乐之野,在莫干山上再造内心的诗意世界;松赞,传播藏族文化的民宿小王国; 西坡,乡村里一个想养胖旅人的家;过云山居,“总是爆满,只因云太美”;宛若故里,走过大山大海,终将抵达故里;桃花壹号,媒体老炮儿的“苍山洱海”。
生活的继续,一个个誓言形成力量,形成信念。
美好的灵魂总要相遇。在山与海之间,在萤虫纷飞的居所,我们不如一起相爱,一起出发!
刘荣
2018 年 3 月 5 日,惊蛰,于广州桃花湖公寓
《蹒跚在民宿路上》:
不是小玉选择了民宿,是民宿选择了小玉。
——艺术家朱敬一
历练是人生的财富,愿有温度的“文殊”一直有方向,在路上!
——莫干山民宿协会会长、西坡CEO钱继良
很多人心中都有民宿梦,却低估了开好一间民宿的难度。认识小玉很多年,她一路摸爬滚打,终于让梦想照进了现实。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很过瘾的民宿书,很少有人会这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
生意经分享出来。它不只是民宿行业的避坑指南,更是一个年轻人的小小创业史。
——得到App副总裁田靓
《民宿养成指南》:
1.
有些人想开一间咖啡馆、有些人想开一家民宿、也有些人想环球旅行顺便做一个旅行作家;源于这些理想,很多人奋不顾身的冲进这一片未知的领域,成就了一篇篇血泪史;
理想的实现路径从来不能复制,但可以有借鉴和学习,以避免我们一而再的跌入同一个坑。
《民宿养成指南》唤醒我们内心理想的同时,帮助我们了解实现理想的这条路径充满荆棘与深坑。
再或许,踏平每一个隐藏的坑,才是我们真实的快乐,谁又说不是呢?
——大乐之野创始人 吉晓祥
2.
我出身在乡村,
辗转经历过了城市的五彩斑斓和光怪陆离的心,只有在宁静美好的乡村才能安放。
民宿就像脐带一样,
将来自乡村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
“让中国的乡村可以不落后于这个时代又记得住乡愁”成为了我们投身民宿的使命。
《民宿养成指南》,让我们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使命和梦想继续出发。
——西坡集团总经理 刘杰
3.
因为情怀,很多人投身民宿,有人名声大噪,也有人灰飞烟灭,还人有在坚持等待柳暗花明。不是所有情怀都是真情怀,也不是单靠情怀就能做好民宿。无意间,松赞被冠上了“民宿传奇”的帽子,我们不会随波逐流,但也无需刻意摘帽,我们铭记不会随着这个行业的大起大落而忘掉初心。看《民宿养成指南》,听像松赞一样更多的真实民宿故事,不管你是否已经踏入这个行业,都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松赞集团总经理 知诗七林
4.
民宿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像一扇小小的窗,
从这里,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与感受地道的文化,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收获高品质度假体验,也找到内心另一个自己。
而对民宿主来说,在这大美山水间还藏着着深深浅浅的情怀与梦想。
实现这些梦想与学历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运气也无关,但与真诚和坚韧有关。
《民宿养成指南》讲述了一个个梦想成真的故事,愿我们彼此收获精彩的人生。
——千里走单骑副总裁 千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