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97649
本书是关于中国医药与治疗的发展史,内容包含从先秦两汉巫医不分家、唐宋元明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发展,再到清朝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中国医疗卫生状况的影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球化技术文化网络下中医的尴尬处境与抗争,*后涉及中医在海外各地的现状及发展。其中探讨了驱邪、卜筮、静修、草药、诊脉、针灸等医疗方式;巫医、道士、僧侣、学者、官员等医疗实践者;以及生育控制、医科学校等相关现象。
疾病的治疗技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技术中占有重要的 一席之地。本书邀请了数十位考古、历史、人类学和医药 方面的专家学者,用十个章节描述了中国传统医学从先秦 至当代的发展,其中涉及诸多对疾病的复杂的处理方式, 以及唐代的接生、元代官方医学教育、清代的节育等专门 话题,从医疗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的多重视角,对中 国医学和医疗观念的演变、转型及世界性意义进行了全面 探索。
导 言 琳达·巴恩斯(Linda L. Barnes)、艾媞捷(TJ Hinrichs)
章 汉之前 柯鹤立(Constance A. Cook)
第二章 汉代 罗维前(Vivienne Lo)
第三章 六朝与唐 范家伟(Fan Ka-Wai)
第四章 宋金时期 艾媞捷
第五章 元明时期 梁其姿(Angela Ki Che Leung)
第六章 清代 吴一立(Yi-Li Wu)
第七章 民国时期 吴 章(Bridie J. Andrews)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蒋熙德(Volker Scheid)
第九章 世界各地的中国医疗(一) 琳达·巴恩斯
第十章 世界各地的中国医疗(二) 琳达·巴恩斯
参考文献
导 言
琳达· 巴恩斯、艾媞捷
编者按:因为我们平分了与本书有关的概念形成、 发展、写作和编辑工作,所以我们在封面和导言中的排名互有先后,以示我们的付出不相上下。
……
在过去的 20 年里,中国医疗研究蔚然成风,产生了一个瞬息万变的跨学科领域。本书不是单个作者的专集,而是汇集了世界各地处于领先地位的学者的文章,涉及的时期与主题均为这些学者的研究专长。
为什么本书书名选用“中国医疗”而不是“中国医学”?因为本书力求收入医史学者和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早已跳出“医学”的狭小范围。医学是治疗的专业化形式,因为它来自书面文献,处于享有特权的正统地位。但是,形塑治疗的除了清晰的理论路线,还有治疗中令人手忙脚乱的意外事件;除了医生,还有医生、患者和护理者之间的复杂互动;除了病房里的紧急情况,还有受复杂的制度和经济环境左右的制约因素。治疗的形塑不仅发生在执业医生的专属领域,也发生在不同类型的治疗者之间的竞争中;不仅发生在疾病危机之时,也发生在日常保健和对救赎和启蒙的追求中。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医疗,我们把面铺得更广, 把一些诸如行气对于增进健康的作用、诊断中卜筮的作用、食疗与仪式性医疗的作
用等主题涵盖了进来。
历史学家已指出,被尊为属于“医学”范畴的观念、实践和从业者的领域一直在变化和争论中。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漫长的中国历史。本书的一个目标是揭示医学领域产生变化的历史过程,这种医学改变了何为更有效或合乎伦理,有时也致力于确定和强化正当的“医学”的界限。医学的划分以其自身的逻辑同时划定了非医学治疗的界限。在某些时期,医家热衷于贬损那些被视为“巫”和“方士”的治疗者—人们经常把医家和这两类人混为一谈。医家这样做忽略了他们自己和这些治疗者共有的治病手段和观念,如草药疗
法、驱邪术和阴阳学说,而强调了彼此的不同或一味指责竞争对手为庸医。
某些时期医学领域出现了身份差别。在帝国晚期,儒医们自认为是饱读诗书、精于把脉开方的典型。在他们占上风的几百年里,现在看来“传统的”中医里最独特的部分—针灸,被蔑视为原始、粗鄙的技术。当 20 世纪日益由“西医”界定何为最佳医疗时,“中医”成了四面楚歌的“他者”,其鼓吹者将它改造为更现代(合理化)的同时又更中国(突出了一些独特疗法如针灸的作用)。在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朝鲜本土的医学被称为“东医学”,以区别于“中国的”医学,而在全球语境下,“东方医学”通常指“中国医学”。
如果我们以某些治疗传统为主线,那么我们自然必须追索它们的出现、传播,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全球流传时的不断重构。早在 19、 20 世纪之前,医学实践的全球性交叉影响就开始了。
对不同语系之间互相作用的历史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困难、落后的,但是只要情况许可,本书就会介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治疗传统如何互相借用技术、观念和物质,由此揭示“中国的”医学和治疗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最后几章完全聚焦于中国的治疗手段在全世界的传播,将会介绍近十年才出现的许多学术成果。
我们没有在书中运用某些概念框架,虽然它们曾经引导早先的医学研究,但是后来发现它们遮蔽的比阐明的更多。除了最近极少数的活动,很难把中国的哪一种治疗归入二分法中的神圣或世俗、科学或宗教的某一方。许多概念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社会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而且甚至也常常不适用于现代生物医学,后者常被当作世俗的医学科学的范式。与此相似,大约从 19 世纪开始,为近来技术变化的速度而兴奋不已的历史学家们往往庆贺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但是到了 20 世纪中叶,显然大家已难以在用什么参数来有效衡量进步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而且,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在他们对科学发现产生兴趣时,他们经常把自己的科学观投射到过去,而忽视参与者们自身对其所作所为的认识,小看许多过去有影响但已不符合现代科学模式的事物,高估一些名不见经传者的重要性。这些无名小卒的观点曾饱受漠视,但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现代的理论。
为了避免以现代人和局外人的视角造成的曲解,我们密切注意人们如何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理解自己的行为:根据他们自己对知识和功效的表述;根据彼时情境之下他们对个人和公共之“好”的评价。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对中国的概念进行直译,而不是比附现代生物医学术语。
最后要说的是, 本书建立在陈邦贤、范行准、李约瑟、鲁桂珍、席 文(Nathan Sivin)、 文 树 德(Paul Unschuld) 和 凯 博 文(ArthurKleinman)等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本书的许多作者正是他们的弟子。在这里,我们通过本书把这些老师的影响传递下去。
本书涵盖了3000多年的医学史,展示了历代医学思想学派如何采纳新的实践、改变旧的实践,以及如何为回应新的社会政治环境而偏离自己的思想和体制根源。本书考察了中西医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书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广博以至于可能会令人望而生畏,但实际上这本书相当平易近人。作者假设读者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所以在一般背景信息介绍与具体医疗实践实例方面做了很好的结合,并运用直观图像(包括解剖图和从业者的照片)进一步补充说明了中医在多种背景和地理环境中的应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众多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的拣选,以及招募的50多位学者为此做出的贡献,巴恩斯和艾媞捷才得以创造出这本深入浅出的著作……《中国医药与治疗史》(插图版)可以作为学生、学者以及任何希望了解当代中国医学实践历史根源的人们的参考书。
——艾米莉·鲍姆,《洛杉矶书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