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39536丛书名: 铁血将帅系列
1.作者为军事院校教授,专业对口,以专业崭新的视角叙述,保证书稿的专业性,真实性。
2.图文并茂,图片是蒋百里生前相关的一手资料,展示了兵学大家的真实人生。
3.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蒋百里敢于国破耻辱,发愤图强,终成为一代兵家,是很好的爱国题材。
4.自强为国,以实力夺取日本天皇赐予的刀,一败日本人;沉心研究日本,精准判断战局,认为中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并断定中国必胜,再度打败日本。这样务实爱国的将领值得后辈学习。
5.蒋百里能武也能文,他是梁启超的“智囊”,文友徐志摩甚至打铺盖陪他坐牢。
本书主要讲述近代兵学巨擘蒋百里的人生故事。蒋百里是清末秀才,身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国家危难;而他少年时丧父,与母亲艰难度日,家境困窘;但他胸怀大志,砥砺自强,发奋学习,东游日本,西学德国,横跨中西,又文采斐然,师从梁启超,可谓文武兼备。但他不慕虚名,一心致力于国防建设,虽然身受各路军阀的追捧,但并未得志,即便如此,他依旧铺在国防上,研究日本,判断出中国抗日主战场,并预言中国必将胜利,其持久抗战思想更是蜚声中外。本书立足丰富的史料,力求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军事奇才蒋百里的一生。
第一章 家境清寒,年少得意 001
第二章 狷介之士,风流余韵 031
第三章 游学扶桑,士官第一 051
第四章 保定军校,首任校长 081
第五章 国防幕僚,反袁斗士 105
第六章 西安事变,不速之客 135
第七章 频访欧陆,治军寻策 153
第八章 抗日烽火,主战勿和 181
第九章 兵学泰斗,将军无兵 211
第十章 一生数奇,将星殒殁 237
蒋百里大事记 256
参考文献 260
后记 261
913年,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保定军校的一声枪响,校长自杀了!
这是爆炸性的新闻,标题新闻铺天盖地,一时国人尽知。基于什么原因导致校长自杀呢,是外因还是内因?是悲愤还是绝望呢?外界的传闻、猜测、推理、好奇……瞬间沸腾了。
这是一个男人的悲愤,这是一个将军的呐喊,这是一个校长的绝望,他举枪自杀了!举国为之震惊,朝野一片大哗,责难声、慰问声响彻云霄,矛头直指民国政府,袁世凯、段祺瑞等头面人物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媒体的责难声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们必须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才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便直接请求日本驻华公使馆,派最好的医生和护士,不惜一切代价挽救蒋百里校长的生命。
受日本公使馆的委派,日本医生与一位女护士,从北京急匆匆地赶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因为事关重大,去抢救一位自杀的校长,不敢怠慢。而这位美丽的女护士叫佐藤屋登,日本北海道人,既美丽又贤淑,标准的东洋美女范儿,她娴熟的护理技巧,百般的柔情,把游走于鬼门关的蒋百里硬生生地抢回他绝望的人世间。
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蒋百里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待病情稍加稳定后转到北京的川田医院。枪伤易治,心病难医,整天抑郁寡欢。然而,川田医院护士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这位照顾他疗伤、饮食和起居的护士,不就是在保定抢救他生命的佐藤屋登吗?他心里稍感安慰,有一次面缘的人,再见面就算熟人了,特别是异地重逢。这个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佐藤小姐太有特护的天资了,她非常清楚,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她经常陪蒋百里聊天、散步、读报,
讲乡下的风土人情,聊报纸上的奇闻轶事,逗他开心,整日守护在他的身边,一有时间就和声细语地宽慰蒋百里:“遇到困难,用自杀的方法来逃避,是最轻松、最容易的办法,但是,生命不是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的。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想报效国家,活着才有机会呀。”
可是,绝望的蒋百里心存死志,依然抑郁不振,终于有一天,面对此情此景,她实在忍无可忍,正色厉声道:“忍耐!忍是大勇者的精神支柱。如果不能忍耐,将来如何能立大功业呢?”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向和声细语的佐藤小姐嗔怒了,蒋百里震惊了,内心更加复杂和矛盾了。
佐藤屋登的劝慰让蒋百里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受伤的心灵得到了一丝抚慰。从打针擦拭的肌肤之亲再到无微不至的体贴,让蒋百里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他心动了,爱情如潮水一般向他涌来,势不可当,这位少将校长、这位狷介之士,有了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一反过往的矜持,义无反顾,勇敢而庄重地向佐藤屋登来一次真情的求爱告白。
一次,蒋百里坦言:“你有很高明的见解,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我同意你的想法,我以后不再自杀了。”佐藤小姐听了非常高兴,感觉精神治疗法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十分慰藉,也十分有成就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以为接下来蒋百里要讲一些感激的话,她也准备好进一步宽慰的话,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蒋百里来个令人惊诧的转折,“但是如果你将来离开我,我万一又想自杀,又有很多悲观的念头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我希望你能够长久地留在我身边。”这哪里是感激呀!这是突如其来的爱情告白,这个日本姑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感到一阵耳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她体验到了喜悦,这位温文儒雅的将军向她表达了爱恋;可是她又纠结了,因为她早知这位将军已有了妻室,她不知如何是好,进退两难,最终以家里有事为由请求回国了。
事实上,蒋百里的确是有妇之夫,在硖石镇的原配叫查品珍,她就是乡绅查济荪在蒋百里八岁时许婚的二小姐,她与大诗人徐志摩、武侠小说家金庸都是亲戚关系。据说查品珍目不识丁,还比蒋百里大一岁,虽说注定他们是没有结果的婚姻,但她始终孝敬婆婆杨太夫人而未改嫁。而开明的蒋母就劝查氏别一棵树上吊死,别耽误了大好青春,自寻好人家,可她是封建旧式女子,也是传统的死脑筋,痴心地表示,生要做蒋家的人,死要做蒋家的鬼,始终伴随蒋母身边,直至1939年冬悄然离世,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其实,蒋百里还有一位小妾,名叫王若梅,只缘蒋母急于抱孙子才命他于1918年纳王若梅为妾,然而可惜的是家中的两位夫人,都没能生育,没有留下骨肉。
蒋百里的“移情别恋”,辜负了原配夫人,查品珍在有名无实的婚约里终身独守空房,使得蒋百里遭到时人诟病。查品珍是金庸的亲姑,蒋百里自然是辜负了她,后来谈起这桩婚姻时,金庸没有为此而责备蒋百里,而是很客观地讲道:“査夫人是百里留学前奉父母之命定下的婚事,迎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像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张琼华一样,都是父亲攀交情,母亲讨媳妇,而不是丈夫讨妻子,所以这是不足于为百里病的。”
提起抗日战争,*的《论持久战》是名贯中西的,是经受住残酷考验得出的真理。无独有偶,与*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著名军事家蒋百里。这在近代军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蒋百里早年常读《普天忠愤集》,深受国耻之激愤,发愤图强,1901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6年留学德国,深受德国名将、总统兴登堡的赏识与认可;回国后,深受各路军阀赏识,是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冯玉祥的座上宾;他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校长(代校长),将帅遍布朝野,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深受其影响;其所著《国防论》更是蜚声国内外,英美等国名将如艾森豪威尔、巴顿等甚至引用其观点来评价日本,德国军事学家对其军事研究更是极为认可,认为《国防论》是难得的军事专著……当然,其一生为大家所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两度打败日本人:留学日本,夺得天皇赐刀,用实力打败日本人;断言中日必有一战,必定是持久战,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拖垮敌人,并坚信中国必胜,再度打败日本人。 相比于其军事才能,其文学才能则显得“相形见绌”“鲜为人知”了。其游历欧美,写就了《欧洲文艺复兴史》,文章内容颇有见地,深得梁启超认可,及其文学界的认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梁启超有段时间是保守改良派,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不足以一步跨到民主法制国家,蒋百里则从另一角度,另一层面出发,向自己的老师梁启超“开炮”反击,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战”。 《天生兵学家:蒋百里传》主要讲述的便是蒋百里由名门寒子逐步成长文韬武略、一代兵学家的故事。其构思精彩,突破常规,故事内容,有史有据,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加上精心拍摄的图片,便于读者了解更加真实的蒋百里。
代序
蒙友邀请,为文作序。
文初成稿时,友便力邀。慨叹于作者视角独特,准确把握历史事实,传承国学,弘扬民族文化的行文魅力,让“名不见经传”的英雄重回历史,为当前弘扬正气,坚定个人理想和追求,实现中国梦树起了一面旗帜,而本人久未捉笔,德薄才疏,恐为文蒙粗,遂拒。文大成,友再邀,深感却之不恭,遂执笔从序。
文起清末民初,群雄并起,众星闪耀,文主蒋百里,隐没在尘封的历史中,光环寂灭,鲜为人知。蒋百里隐没在尘封的历史中,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特定的舆情。与之比肩的同期人物,如梁启超、蔡锷、徐志摩等,他们交情甚笃,甚至说不分伯仲。由于上述人物史不绝书,所以至今妇孺皆知,而蒋百里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作者以现代人的视角,为蒋百里作传,并非仅仅是重现那曾经逝去的光环,博得世人的眼球,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把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在我们的苦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凡是忠于国家又为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都是值得我们弘扬。
回顾那段历史,蒋百里在民国的将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许多名将都尊称他为老师。他的一生,最传奇、最让令人叹服的是,他是抗日战争的先知,也是抗日的死硬派,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十四年,就断言中日必有一战,而且准确判断出抗日的主战场。战争之初,就发出了“中国胜利是有办法”的呐喊,坚定了国人的抗日信心。他把终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他的军事著作《国防论》,被称为近代中国军事理论的巅峰之作,他也被誉为近代中国著名军事学家、兵学泰斗。
纵观蒋百里将军的一生,兴军强国、筑牢国防一直是他“永恒”的梦,他为这个梦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虽然一生壮志难酬,但是他的精神不死,我们依然怀着无限的敬意在深深地追思这位将军。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他的在天英灵,他苦苦求索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今日之中国实现了:我国实现了海陆空天一体化的国防体系,有了威慑敌人的大国重器,已经从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跃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日之中国在守土卫疆、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落志不在得而在传,说明作者构思精妙,淡化了将星陨落的悲哀,传志比传人更让人心生敬意,天不予寿然而薪火再传!作者之为文,行云流水,既能体现蒋百里的文学素养和军事天分,又能体现他一生将将之将无将兵的境遇,所以名之为“天生兵学家”。读罢掩卷,思
虑万千,执笔从序,亦恐言犹未尽,寥寥数语,为尽友邀,聊为代序。
杜树宇
2019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