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46787
新生代作家端木赐,非虚构散文集
先后从事医疗与媒体行业的经历,使作者拥有更接近生命与死亡的视角,拥有更犀利的审视现实的眼光 。
以手术刀般的锋利表达,温柔解剖深渊处的灵魂,
面对隐秘自身的低语,面对内在与外在生命的感伤与顿悟。
- 以非虚构的手法描摹人生经历中遭遇过的平凡人物的平凡命运,紧抓时代脉搏与个体命运相联系的部分,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 作者为医学专业毕业,先后从事医疗、媒体等行业,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丰富,能敏感地把握青年群体的时代与文化心理,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在同龄的作家里,端木赐具有十分突出的感受力与表达力,文本识别度很高,形成极具特色的写作风格,细腻、敏锐,金句迭出,就散文写作而言,具有较为突出的艺术性。
- 全书的核心主题——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探讨,曾经从事医疗工作的经历,赋予了作者更为深刻的对生命的思考。
新生代青年作家端木赐非虚构散文集,记录了作者生活中遭遇的那些细小而重大的事,有表达个人生活感悟,也有对社会世态的冷静思考,文笔优美,能激发读者共鸣,引人深思,尤其能够反映当下年轻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理解。全书以生命与死亡为核心主题,从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物切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进京
虫日
秘境
隐迹
谜
石龙小镇
南村微末
斌叔、厨子和我
狗命
院子 院子
桃之夭夭
夏长
秋生
这只是一个冬天
泥与水
似是而非
午夜慢行
从淮海中路到武康路
愤怒者
追赶游戏
慈悲
燃烧的仙鹤
遇见嘎松杰
假想敌
滑板少年
海上笙歌
海角无声
第二日
江湖儿女
纸夜
水母罐
进京
1
出了通县,就是朝阳,再过去点,就是东城。我的同事多是老北京,喜欢把通州区叫做通县,如他们所说,过了朝阳,到了东城,就是进城了。有同事说过,她上一次去看天安门城楼,还是因为女儿刚刚学过相关的课文。对于她而言,天安门的样子,就是新闻里面的样子。故宫的样子,就是古装剧里面的样子。皇宫大院的,纸醉金迷的,政治中心的,终归离我们都很遥远。我是眼瞅着一墙之外的玉米地里,翻土,播种,结果,收割,到了晚秋,然后彻底荒芜。没错,我在北京郊区混日子,再说得具体点,就是混在公路旁的村子一角,周围就是臭水沟和小树林。说起这个混,无非就是混口饭吃,也是明明白白的混混沌沌,抬头就能穿过镜子看到老掉的自己。和大多数身在北京的年轻人不同,我想要进趟城,跋山涉水的,并不容易。
L来单位以后和我说,她成天在哭,哭什么不知道,就是觉得受了委屈。我想,无非是因为新宿舍没有淋浴,没有网络,感到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其中,没有前途最是可怕。我说,你不是还有男朋友,所谓的IT男,也是高薪族群,最重要的是,你解决了户口,而他没有。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说他们快要分手了。我说没事,我来的时候,院子门口连马路都没有,但以后什么都会有的。的的确确,青灰色的水泥埋葬了万丈墟土,门前的路是才竣工的,还是发烫的,延伸到远方的。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还有些东西,是从有到无的。说起淋浴,院长说原本也是有的,可谓设施齐全,以人为本。只可惜菜汤饭渣、垃圾杂物,以及女人的头发,从来没人拾掇。自私之下的堵而不通,结果就是个残废,交通如此,身体如此,生活也是如此。院子里建了新宿舍楼,这回一个热水器也没安装。
没过几天,当我再问起L的境况,她说她已经分手了。她说分手的时候,分明在笑,阳光灿烂地笑,若无其事地笑,她在笑的过程中,头颅轻轻碰到了我的肩膀。尽管只是很短暂的触碰,在地铁的座椅上,我还是感受到了某种悲伤。
W和L是一批来的,都是我经手办理的入职,同样的研究生,单身独生女,来的时候行李堆起来像小山一样。我最讨厌类似的行李,我以为那是累赘,会让人没有了说走就走的决心。可我又何曾能够割舍掉这样的生活——我走不了,被困在这里了。经我问起,L和我说,W来了也在宿舍里偷偷哭。听到这里,我竟然笑了,原来大家都有一样的悲愁。大概哭着哭着,就会习惯了。
我第一次见到L哭,是在出门办事的公车上。L晕车,就和曾经的我一样。交感神经兴奋,神经功能紊乱。她脸色惨白,反酸嗳气,喉管中反复着吞咽的动作。为了以防万一,我偷偷在手里攥住一张手纸,并且不让她见到。她用手指狠狠掐着虎口处的某个穴位,指甲险些嵌入肉里。我问她管用吗,学中医的她说好多了。她与我说话的时候,似乎真的好多了。她还教我怎么寻找穴位,她掐我的手掌,果真有些疼。我转头看到了她的睫毛下面,被眼泪晕染下来的眼线,青灰色的,像一缕青烟,像一个幽魂。或许只有晕车的人才会相互怜惜,我承认我有些心疼她。郊区生活让我变得不那么注重仪表,出门示人,能够衣装整齐,不至于看起来邋遢落魄就罢了。男用香水、润肤露、润唇膏,这些都算了。一张脸皮、一块香皂就足够。很难想象,她还愿意在上班的日子里勾画眼线,或许她是单位里唯一还爱美的姑娘。
2
搬新楼的那天,其实应该放点鞭炮的,炸炸院子里的阴沉污秽之气。可院子里的男人都在做苦力,哪有闲情逸致。给女人们搬衣柜的时候,我见到建英还在收拾家当。建英是六七年前院长亲自招聘进京的,算下来,年纪也三十有余了。那些年单位福利还好,围绕着厨房器具,比如电饭锅、电饼铛和高压锅,琳琅满目的小型家用电器都发过。对于以宿舍为家的人,这些物件无疑就成了死物,不断囤积着,甚至渐渐有了些见不得人的讽刺意味。如今破旧的柜门一经打开,物品就乒乒乓乓弹出来,无法被还原。建英蹲上地上折衣服的姿态,竟然散发出淡淡的苦涩滋味。这些年他吃在单位,住在单位,不仅养了膘发了福,还养肥了一窝一窝的老鼠。他的柜子里,常常有老鼠栖息。
其实我并不熟悉建英,他本人时常沉默得像个闷葫芦,但他的形象是在传言中变得丰满的。我知道没有人愿意和建英同屋,分宿舍的时候,建英的存在像是定时炸弹一样令人恐慌。他的恶习在恶意的传言里,像传染病一样四散。没有人爱他,连他自己都不爱。从来没人见过建英洗澡,他的衣服吸收了汗液,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些变得像防弹衣一样坚韧,一些变得像绢丝一样轻柔。他们都说他有气味,秋风十里,都杀不死。我见到建英抱着行李独自走过秋天的柿子树,他无言沉默,步履沉重。树顶的柿子坠落在地,他和这一地碎烂的果实竟然散发出同样的气息,颓废,糜烂,又无辜。
夜里,建英有时候彻夜不归,守着办公室的电脑游戏。据说建英曾有过女人,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女人,一个可以让这些厨房电器运转起来的女人,一个可以为他洗衣煮饭生子的女人。但是建英从不约会,这个女人后来被电脑游戏杀死了,就像他杀死一只虚拟树妖那样简单粗暴。所以建英的生命里没有荷尔蒙,没有性欲,没有渴望,也没有爱情。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财主,从不与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没有人敢介绍女孩子给他,甚至渐渐地,已经没有人愿意接近他。有人说,看一个人的心性,首先要观察他的眼睛。我常常透过他厚厚的镜片,却看不清楚他浑浊的目光,与此同时,他也总是在躲闪,在回避。我又见到他转身离开,可是他又能逃到哪里去?
院子的一部分,是孤独与狰狞的,它如同荆棘般刺破了他的血肉,然后血液凝固,伤口结痂,就这样让他的生命与院子相连,从此休戚与共。他的北京,就是这座院子,他躲在哪里,都可以被找到。但是没有人关心院子的死活,正如同没有人关心他一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