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53246
金庸小说居然可以这么读?!
犀利解读江湖人物,深度剖析职场智慧
像武侠小说一样有趣,像职场指南一样有料
本书以职场的角度及现代人更有共鸣的价值观去解读金庸小说,对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得失成败、胸襟抱负、人际关系等进行深入剖析,呈现原著面貌之外的人性逻辑,揭开他们丰富的内心戏,旨在借我们所熟知的金庸笔下江湖人、武林事来侃现代职场经,带来关于职场和人性的反思。
“峨眉一姐”丁敏君上不得领导欣赏,下不得同事人缘,几次与继任掌门的机会擦肩而过,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少林寺小和尚虚竹收到逍遥派和灵鹫宫的offer后,接受新的挑战和固守原来的职业路径,到底哪一个才是职场*解?
平民子弟乔峰、令狐冲和资源享有者耶律齐、黄蓉的职场晋升路线大不相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到底是什么因素?
同样是名师名校背景,全真教的丘处机高调,武当派的俞莲舟低调,职场竞争中到底哪种气质更容易胜出?
……
本书以职场的角度及现代人更有共鸣的价值观去解读金庸小说,对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得失成败、胸襟抱负、人际关系等进行深入剖析,呈现原著面貌之外的人性逻辑,揭露他们丰富的内心戏,旨在借我们所熟知的金庸笔下江湖人、武林事来侃现代职场经,带来关于职场和人性的反思。
第一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虚竹的职业路径设计
薛神医的理性跨界
重新定位:殷天正与明教的大和解
梦想家慕容复: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像张三丰一样定制未来的人生
第二章 搞清楚你输在哪里
别把夜郎自大当自信
避免盲目从众和集体犯错
不能精进为一流大师,丘处机输在哪里
远离郭芙式道歉逻辑:“这不是我的错”
逃避:武当派张翠山掉链子
第三章 如何与领导愉快相处
蓝凤凰的智慧:别让领导起疑心
三观不合时,不要轻易尝试改变上司
黑木崖换届:敏感时期里的识时务者
别撞在领导的枪口上
在领导面前说话得体是加分项
当领导跟你说“我是为你好”
与戏精领导“愉快地相处”
第四章 要人缘也要边界
丁敏君为什么永远成不了同事眼中的“自己人”
保持距离,小师妹并不总是天真的
程灵素的职场“朋友圈”
“老实人”标签的好处
“傻白甜”不黑化也有精彩职场
狼性团队里练成的十八般武艺
第五章 职场到底怎么“混”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看人下菜碟的后果
别把抬杠当成发表高见
别让隐私变成他人手中的把柄
求人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是所有位置都能随便混
韬光养晦不是永远按兵不动
第六章 职场不相信眼泪
职场不是快意恩仇的真空
“背锅”不是死路,也不是捷径
合作才能共赢:左冷禅的败局分析
职场不相信眼泪
谁说公司就应该更爱你
第七章 没有核心竞争力混什么职场
没有核心竞争力混什么职场
把职场掌控力留给自己
俞莲舟的修炼:变成低调的满桶水
拼实力才是最好的职场捷径
理性的观察者才能活到最后
第八章 资源和本事,一样都不能少
鲁有脚的“熬”字诀
耶律齐:资源和本事一样都不能少
峨眉派掌门人的“三十六计”
何太冲的另类升职记
看起来的毫不费力和真实的全力以赴
林平之的上层路线和群众路线
序言
一个金庸迷的职场修炼之路
年少时,金庸武侠于我而言,完全是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时空,是理想国、乌托邦,也是我的秘密精神家园。
有幸接触到金庸小说,不能不提我的父亲。他是个武侠迷,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温瑞安等人的作品都有所涉猎,相对来说,他最迷的是梁羽生。
很多年来,他并不知道我对武侠小说的所有兴趣都是他无意间启蒙的,甚至不知道我在小学时就偷偷地看过他借来的《七剑下天山》。
小学时,连看课外书都是父亲明令禁止的,更别提言情、武侠小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掉线,武侠小说更是没少看。
待他正式知道我曾经熟读各类武侠小说时,我已经开始大言不惭地写起跟武侠小说相关的评论来,还试着用现代诗的形式写过金庸小说的女主角,甚至满怀豪情依葫芦画瓢地写起武侠小说来,但从来没有真正完成过任何一部。
我和父亲讨论过武侠小说,可惜我们之间有着严重的意见分歧,我和他分别作为金庸、梁羽生的粉丝争论得面红耳赤,从此再不能心平气和地在同一张桌上谈论各自的“爱豆”。
我深深地感激父亲借来的那套《七剑下天山》,这是为我打开武侠世界大门的第一本书。从此,一看到武侠小说我就会两眼放光、心跳加快,这跟少女见到心上人的心情大概没什么两样吧。
第一次看到金庸的小说是上初一的时候。当时在亲戚家里我看到几页散落的书页,讲的是包惜弱救完颜洪烈那一段。那些书页被我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但就是找不到全本,而且连书名都不知道,心里那种失落无以复加,简直就是郭襄在华山之巅目送杨过与小龙女携手远去时的心情,不知道今生今世还能不能再见。
我比郭襄幸运得多,没过几年,我就看到了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重读到包惜弱救完颜洪烈那一段时,激动得忘记将被子捂住手电筒的光,从而不幸暴露了自己。这大概是中学时代看武侠小说的“地下党”们都曾有过的经历吧。
那时候,读金庸小说其实读得懵懵懂懂的,更多地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整天都在想,洪七公到底有没有把降龙十八掌都教给郭靖?倚天剑、屠龙刀里到底藏了什么秘密?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有向苗人凤砍下去?
上大学后,我去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是三联版的金庸小说,还曾发宏愿——将来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套《金庸全集》。当时中文系的女生,要么跟着《世界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去读《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或者《红楼梦》,要么打通文史哲的界限,去看黑格尔和吕思勉之类,这些都是正统。而我却独自沉迷于金庸武侠小说,显得特别不务正业。那时舍友们觉得我上的不是中文系,而是“金学”系,一读金庸“误终身”。我也常自嘲是专业读金庸的业余选手,一百分的热忱读书,可是收获的并且能输出的有几分呢?
最能让人感慨时光飞逝的情境之一,大概便是在不同年纪读同一本书。第一次看到《射雕英雄传》几张散落书页的时候是十一岁,初读包惜弱救人那段时的所见所思,与后来二十一岁、三十一岁等每一个不同时段重读时的所见所思,迥然不同。
年少时的世界观,简单而纯粹。人到中年,透过文字,看到真相,看到人性,甚至会感受到作者写这段文字可能会有的心境。
以上拉拉杂杂说这么多,每一个金庸迷都不缺这样的情怀和故事,这算是向大家证明了我确实是一个金庸迷。
2017年,我跟朋友天门冬开始一起重读金庸小说,利用业余时间为我们的公众号“她安safety”写文章。那时候,我在职场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灵煎熬。我没有更好的排遣方式,就借助金庸小说里的人和事来表达自己的心事,借字浇愁,无比犀利。我最喜欢写的人就是令狐冲,写了几篇后,天门冬觉得很好看,就鼓励我写成系列。
我在朋友们眼里是那种精力旺盛、愈挫愈勇的人,很快我就兴致勃勃地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我要将最近几年重读金庸小说时读出来的感悟写成一本书!
于是,我每天把自己扮成不同的小说人物,去体会他们的经历,去揣摩他们的内心戏。天门冬说我如果是演员,一定就是那种体验派。是的,我想知道我要演的人物到底经历了什么,想法是什么。我也是用这种感觉来写文章的。
当我把自己变成令狐冲时,从他的职场不顺遂,我看到了一个性情耿直的年轻人在职场上受到领导排挤时的种种窘迫感。
当我把自己变成程灵素时,从她与同门师兄师姐的斡旋中,我看到了一个职场人士应该有的智慧,懂得平衡关系,也懂得分清界限。
当我把自己变成虚竹时,从他收到两大公司的录用信(offer)、面临职场选择时的纠结中,我看到了一个貌似保守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明确认知以及所做出的职场最优解。
当我把自己变成乔峰时,从他的职场晋升经历中,我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有时候,你真的需要付出常人数倍的时间与精力、做出常人数倍的业绩后,才可能获得认可。
如果把他们都看成职场人士,那么他们曾经面临的很多困境,比如跟师父的上下级关系,跟师兄弟及其他门派的内部或外部的竞争、合作关系,比如怎样规避发展中的问题,怎样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这些都跟我们的职场情境并无不同。因此,他们就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我自己身上的错误和问题。而层层剖析后,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又值得我学习。
这本书稿我断续地写了一年多,做过几次大刀阔斧的修改,因为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我的很多认知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刷新。非常感谢天地出版社的张万文老师和霍春霞老师不辞辛劳的付出和给予的巨大精神力量,帮助我坚持写完这本书。
我也感谢二十多年来反复读过的金庸小说,正是这些阅读积累,使我今天借小说故事做了关于职场深刻持久却并不成熟的思考,并且成功地脱离了职场逆境,同时这也为我每天的工作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帮助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职场上找到了更多的成就感。
整个写作过程使我感到振奋,因为我从一些小说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用大量篇幅去反思小说人物人生失意、“职场”失意的原因——比如,张翠山的逃避、丘处机的张扬、慕容复的错误策略、包不同的抬杠——他们身上的种种毛病,多么像职场迷茫期的我!
同时,我也去思考和分析江湖最牛门派、最牛武林人士的成功因素,他们不断探索、升级自己的武功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江湖核心竞争力,这给我带来很多职场启示。每个人的职场失意或成功难道不都是自己的格局、处世方式、能力、心态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吗?我不也是需要精进,需要修炼,需要迭代更新自己的认知吗?
每一部金庸小说写的哪里只是刀光剑影,哪里只是爱恨情仇,分明就是一本本珍贵的职场“九阴真经”、职场“降龙十八掌”、职场“六脉神剑”,全看你的揣摩和修炼了。
但愿每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都跟我一样获得力量,终有一天也能笑熬职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