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94598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作者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著名学者。知人论世也可以如此好看,中国艺术史研究经典著作,精装典藏。
《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如元代李郭风格之发展、浙派画风、吴派画风、文徵明画风之转变等。大多文章都是从一两幅作品风格上的新变切入,联系世变寻找促成风格转变的原因,知人论世,文章立论严谨,史料翔实,论述有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目 录
简体字版序 001
自 序 003
篇 文化史范畴中的画史之变 001
第二篇 盛唐白画之成立与笔描能力之扩展 017
一 前言 017
二 唐代文献里的“白画” 021
三 盛唐白画实例的分析 027
四 传统笔描与西来的凹凸法 030
五 隋唐的大成与传统笔描之再生 044
六 余论:本土艺术传统与外来刺激 051
第三篇 “幹惟画肉不画骨”别解
——兼论“感神通灵”观在中国画史上的没落 056
一 前言 056
二 有关诸说的检讨 057
三 《丹青引》与“感神通灵”观 071
四 后世的误解与“感神通灵”观的没落 079
五 文人与中唐以后的画坛情势 083
第四篇 南宋的两种规鉴画 093
一 “伦理的人物画”之检讨 093
二 以君主为对象的规鉴画 095
三 早期的“画像规鉴图” 097
四 马麟的《圣贤图》 107
五 早期的“故实规鉴画” 123
六 《却坐图》与《折槛图》 131
七 余论 138
第五篇 有关唐棣及元代李郭风格发展之若干问题 140
一 前言 140
二 唐棣 (1287—1355) 生卒年新订 144
三 唐棣与赵孟 关系之检讨 148
四 李郭画风中的政治意识 157
五 北籍权宦对李郭风格之支持 166
六 元代文化环境之变与李郭山水画风之衰落 177
七 余论 192
第六篇 浙派画风与贵族品味 195
一 有关浙派兴衰的问题 195
二 明初宫廷绘画的取向 199
三 浙派的兴起与金陵的贵族 208
四 吴伟生平与金陵 220
五 吴伟画风与金陵 223
六 金陵浙派势力之衰退 234
七 金陵文化环境之改变与纯文人艺术品味 244
第七篇 《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 249
一 前言 249
二 文徵明的《雨余春树》 251
三 送别图的模式与流变 257
四 一个文化史的解释 271
五 余论:《雨余春树》的意义 279
第八篇 嘉靖新政与文徵明画风之转变 282
一 前言 282
二 文徵明受荐入京 287
三 嘉靖新政实况与《燕山春色》 295
四 左顺门事件与其后之文徵明 307
五 返家后之文徵明与《松壑飞泉》 314
六 余论 322
第九篇 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
——论 16 世纪山水画中的文派风格 325
一 前言 325
二 清逸深秀的山水风格 330
三 避居生活的山水画 339
四 苏州的失意文士 352
五 南京的失意文士 356
六 江南对“避居山水”的需求 361
七 “避居山水”风格的失落 368
第十篇 石涛、王原祁合作《兰竹图》的问题 372
一 前言 372
二
三 《兰竹图》上所谓的“合作”
石涛与王原祁关系之检讨 372
382
四 合作画之变型及其文化意义 388
五 小结 394
简体字版序
《风格与世变》的初版距今已有十二个年头。在这十二年里,许多人与事都经历了可观的变迁,但我个人的学术兴趣大体维持未变,一直在设法以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去说明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发展。本书所收的十篇论文,可说是我自1984年踏入研究生涯后个阶段的成果,记录着那十二年中个人在面对这个课题的一段心路历程。在这个记录里,有我对某些画史段落的认知,也有一些个人对文化与历史的感触。过了十二年再来看这些文字,虽然有些地方难称完美,但总的说来,尚觉仍可坦然面对读者。所以,当北京大学出版社对这本“老书”表示兴趣,决定发行一个简体字版时,我个人一方面感到十分荣幸,另一方面也为其将可得到更多读者的批评而感到高兴。
本书虽由十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所组成,但只有一个主题:画史中风格之变与其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这是我长期以来持续在探讨的议题,或许由于能力的限制,总觉距离完成的目标尚远。它起自于一个令我个人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画史中会有风格的变化?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固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我选择了一个比较倾向于文化社会史的切入点,希望能对风格之变提出一些说明。如此的说明并不排斥其他研究取径的有效性,也无意于建立什么堂皇的理论,只是在诚实地面对我个人于画史理解过程中的疑惑。
21世纪的美术史研究,显示出一种几近轻视风格研究的趋势。我个人无意对此现象表示任何批评,然而,对作品的观察与说明,仍应是美术史研究中的核心工作,而由作品上所见的风格之变以及对其所以变的讨论,也依然值得历史工作者的关心。对我而言,美术史无论如何还是“作品的历史”。
自 序
这本《风格与世变》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是我近十年来研究中国绘画史的部分心得。这些心得先后都曾在一些学术会议以及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趁着这次汇集成书的机会,做了一些小幅度的修正,一方面算是对自己作一个阶段性的整理,另一方面也希望以一个较正式而全面的方式,向有兴趣于中国绘画史的读者提出来,看看其中的观点是否有些参考价值。
书中所收十篇文章,虽然各有不同的问题焦点,资料涵盖的时间也有先有后,但基本上都是环绕着绘画风格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作的讨论。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想说明在绘画史上许多重要风格的兴衰,常常与其文化环境的某些变化,产生互为因果的互动现象。这也就是说,光是以风格内在发展的某种轨迹,根本无法完全说明它在历史上兴衰的变化,许多看起来“外在”的因素,例如某些画家的政治经历、相关赞助群的特殊品味以及绘画在社会中被使用的状况等,都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产生更为关键的变化作用。我并不否认画家的天才在历史上的存在意义,但是,在一个时代中之所以会有以某种风格为主流的现象,却非天才之有无可单独决定。它毋宁应说是一种竞争的结果,而此竞争则不只是个人间的角力,群体的运作争胜却在许多例子中举足轻重。
以往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大致上偏向于风格史的探讨。对于这个研究取向的有效性,其实我毫不怀疑。但是,风格史的研究利于描述分析个别风格的发展历程之本身,却不善于解释风格间角力的文化现象。而从事绘画史的研究工作,却无法不关心后者的问题。然而,这个工作又应如何进行?过去许多研究者也曾认真地探讨过与艺术发展有关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但似乎总是流于“背景”式的说明,并不能充分地描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我看来,如果要想理解文化环境变化和艺术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必须立足于风格研究之上。只有当我们清晰地描述风格变化的具体内容之后,才有可能由之思索它在文化脉络中的实质意义,并以之与历史上其他类似而实质不同的现象区别开来,从而得出妥适的历史解释。这便是本书之书名特别将“风格”二字标出,以与“世变”并列的基本考虑。
本书虽以“风格”与“世变”并举,但由于撰写时间以及探讨问题本身性质的不同,文章之间在二者的比重上还有一些相异的调配。例如“盛唐白画”一文,便由于以往学界对此时期风格之是否受到来自西方的关键性影响颇有争议,在此“风格”之变的描述分析上着墨较多,而对于其因佛教发展而生的文化环境之变动,则只作了提要式的处理。至于书中与文徵明有关的三篇文章,情形则相反。我在此并未详细地讨论文徵明及其流派本身在风格发展上的步步历程,盖因这些讨论大致上已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他们之间的共识也很强,可以不必多谈。倒是在相关的“世变”部分,由于过去的研究疏于注意,因此在文章中便较积极地处理“世变”的状况,以期建立其与风格变化发展之间的关联。
由于这个特定角度的关系,我自己对中国绘画史的理解,这些年来也与传统而“正宗”的观点有了相当的差异。本书所收文章中讨论的浙派绘画、李郭派山水画、鉴诫画等资料,在传统的画史观念中,皆是“不入雅玩”的作品,不值得费心研究。不过,现在由我的角度来看,它们却另有一种不同而重要的历史意义。如此而来的结果,对中国绘画史的新理解是否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作用?希望由读者共同予以评判。
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蔡祝青、薛宏甫、彭纹娟诸位在本书资料整理上的协助。允晨主编李怡慧小姐的统筹工作,也是本书得以出版的关键因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