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63284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守住界限,成为自己,也成就彼此。
这本书,写给家庭里的每一个“有限责任人”。
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李雪,继《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后,又一力作。继续深入挖掘母婴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内核,通过更加丰富与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揭示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指明,我们应该如何觉知并转换思维,解决自身已然存在的问题。
“爱与自由”是李雪一以贯之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关系中,也体现在界限感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守住界限”都是重要的觉知方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也只能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整本书共分为六个版块,作者分别从母婴关系、家庭教育、自我觉知等角度,揭露了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隐性或显性的问题,并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见解。
前言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
困住女人的剧情中,最常见的,是期盼一个男人给自己带来稳定的归宿。
一个穷男人对女人讲“我养你”,会让很多女人动容,而当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这样许诺未来,对于内心住着无助小女孩的女人来说,更是致命诱惑——我们都太渴望略过直面生活、挑战自恋的过程,一脚踏入收获期的平稳丰盛。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曾说:“男人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告知有一条容易的路,而女人是被鼓励这样做的。”
没有退路地直面生活,一次次挑战自恋、蒙受自恋受挫的精神折磨,这一过程可谓扒皮抽筋式的重塑。一边是铺满鲜花的伊甸园之路,另一边是未知的丛林,你会选择哪一边?智慧如波伏娃这样的女人会告诉你,鲜花之路不一定通往天堂,必须走自己的路,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才能带来真正永恒的伊甸园。
女人,可以创造孩子,但请记住,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之物。你的创造力和激情不亚于任何男人,你也不需要谁的支持与许可,要勇敢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自己是独生女,没体会过父母重男轻女式的养育,从小就觉得男人能做的女人一样能做,甚至狂妄自恋地觉得没有哪个男生比我聪明,很乐于跟男性竞争。即便是这样的成长路径,人至中年回看人生,我还是发现二十多岁的自己一样深陷于“女人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
陷入这样的剧情,根本原因是自体虚弱。自体虚弱,所以幻想一个强大的客体来拯救自己。这个强大的客体,一会儿是自身的躁狂自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一会儿是一个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男人,就像一个好爸爸一样,保护我的乐园。
那么,一个男人凭什么为你遮风挡雨呢?没有被父母宠爱过的女孩,更不敢相信自己配得到爱。于是,各种“情感教主”纷纷教女性如何讨好男性,留住男人心。我看不上这种“跪舔派”,但我内心的逻辑其实与她们是一致的,只是我的方式貌似更“高冷”一些。我孤傲地展现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内心其实很怕不被看见,妄想自己超级优秀,以此得到一个男人的庇护。
有句话这样说:“你想找个男人遮风挡雨,没想到风雨都是那个男人带来的。”我想,大多数自体虚弱、希望让男人扮演强大客体的女人,都未能幸免于此。一个人在觉醒之前,总是无法避免地照着父母的样子找伴侣,哪怕对方外在看起来跟父母很不一样,内核也可能是相同的。或者说,这样的女人找到的是跟自己心理发育水平一致的男人,外在能力或许很强,情感上却虚弱无力。
人近中年,我才开始停止逃避自己的虚弱和恐惧,让自己冲上一线,百分之百地为自己负责。不再期待男人为我的痛苦做些什么,不再期待他们给我怜悯和支持。经受着一次又一次自恋受挫导致的自体破碎感,在生与死的较量之中,我就这样冷静地注视着自己,看自己何时梦醒。
在对心理学的热爱和洞察力上,我自认为与前男友相差不多,但他的名气、被大众认可的程度以及收益都是我的N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曾经深陷于自己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觉得关系是最重要的,我跟他“不分你我”,帮助他成功就是我成功。所以在与前男友七年的关系中,我大部分的经营意识都用在了他身上,很少有经营自己的想法并为之努力,发展的步伐整整落后了他七年。
我之所以会深陷于第二性的催眠,部分原因是出于跟妈妈共生的渴望。但是很多男人也匮乏母婴链接,为什么他们不会陷入共生妄想?于是我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不想直面人生,我恐惧冲上前线后可能遭遇的风险,我害怕挫折导致我自恋破碎。我躲在男人背后,做个谋臣,他成功我沾光,他不成功也不等于我不行,我既享受了他的荣光,又避免了自恋受挫的痛苦。这就印证了波伏娃所说的,女人最大的不幸,是误以为有一条更容易的路等着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更容易的路”,我们终将为所有的捷径埋单。男人女人都是如此,差别在于,女人通常更晚领悟这一点。可能会让各位女性失望,我不是个完美的励志典范,我没有创造什么黑马奇迹,我只是独立活下来了。这个独立,不仅是物质上的独立,还有精神上的独自存活,百分之百地为自己所有的痛苦负起责任。
当你能为自己遮风挡雨,有没有男人都不影响你扬起风帆时,遇到的人自然愿与你同舟共济。无论你是那个不被期待出生的女儿、被精神阉割的男人,还是饱受父母折磨的虚弱受害者,都要清楚,万物生而有翼,而且无人可以折断它。
李雪是敢向自己开刀的人,她淋漓透彻的文字,来源于十余年不间断的自我剖析,亲身体验过痛,所以有深情。——张德芬
李雪的文字充满张力,那是思想成熟后的饱满;她如此通透,以智慧的光芒烛照着人心。——尹建莉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伦敦有个著名的精神分析中心,叫塔维斯托克中心(Tavistock Centre)。一位在这里进修了很多年的精神分析师说,对自己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动力团体”。这是一种适用于团队的心理治疗方式,它允许成员在团体中自由呈现内在的关系模式,然后进行觉察,彼此回应,从而得到成长。在持续多年的动力团体中,这位精神分析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其他成员彼此投射、彼此冲突,看起来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吵架。他说自己每次“吵”完都很担心,以为关系要完蛋了,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关系还是好好的,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治愈。
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对方没那么脆弱,我们也没那么脆弱,所以这位精神分析师才不用活得那么紧张、谨慎,能够更自在、更真实地做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也变得舒服和放松下来。
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都没有体验过关系的柔韧性,而是体验了太多 “上纲上线”“小事化大”。父母像是易燃易爆品,特别脆弱,孩子但凡有点小事不如父母所愿,他们就会立刻被“点着”。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就会大发雷霆,妈妈就会哀声痛哭“这个家没希望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有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成家,父母依然会上演“你不如我所愿,我就悲惨可怜给你看”的戏码。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我想做自己,想捍卫自己的边界,想和父母分开住,可是他们确实很可怜,老了无依无靠,身体也不好,我怎么说得出口?”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他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每次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跟爸爸住,妈妈就会出状况:生病,甚至把自己摔骨折,给儿子带来很大的愧疚感。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没有完整的自我,需要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榨取孩子的能量。一旦孩子想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拒绝被控制,父母就会枯萎。如果孩子听父母的话,乖乖地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会变得有精气神儿,但孩子会越来越抑郁无力。
那么,结实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呢?
结实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他呈现出什么状态、行为,都不会感觉被伤害。父母或许会被孩子惹恼,产生不良情绪,但这种情绪只是当下的一个反应而已,并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实质,父母也不会因此陷入剧情不可自拔。结实的父母,在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不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重心,依然有自己的人生。跟孩子相聚固然开心,但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快乐可言。
结实的父母,是对孩子生命力最好的祝福。孩子会发现:“我充满活力地生长、做自己,是不会伤到别人的,我的生命力被这个世界欢迎,我可以全然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命体验,不用背着父母前行,不用对父母心怀愧疚。”
还有一种脆弱的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强势控制,但是他们自身能量特别低,每天勉强维持一日三餐,上完班,做完最基本的家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没有什么能量和热情去回应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慢慢觉得:“我想跟父母玩耍,哭闹着寻求父母关注,这些需求太可耻了。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我的衣食住行,他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我要是还不满足,提出各种要求,那就是没良心了。”
可问题是,对父母有情感需求、渴望跟父母互动并得到热情回应,这是一个人多么正常的情感需要啊!因为父母自身生命力太弱,或者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基本的生存中,孩子才会以自己的需求为耻,觉得向外发出声音是可耻的,什么都靠自己搞定,能不求人就绝对不求人。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懂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他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很脆弱,“我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不能打扰别人,更不能攻击别人,万一对方承受不了怎么办”?所以,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背负别人的事情,活得谨小慎微。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自认为的需要替别人背负,其实往往并不是现实,只是自己的投射而已。也就是说,他把对方投射成自己脆弱的父母,觉得需要替对方背负,但对方很可能并没有这种需要。
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上经常透着怨气。因为自身真实的需求长期被压抑,所以散发怨气;因为不能拒绝别人,所以散发怨气;最后又因为怨气,他必须更加压抑自己,因为怨气都是有毒的,散发出来伤到别人怎么办?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个异常牢固的防御体系,活力被封印了,“中国式好人”诞生了。“中国式好人”看上去很乐于帮助别人,几乎会答应别人的所有请求,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满足别人的。所以“好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拖延。年龄越大的人,积累的怨气越多,拖延就越严重。
情感虚弱无力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提出正常的需求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种羞耻感烙在潜意识深处,“好人”通过不提需求的方式,避免体验到这样的羞耻感。那么在关系中,他们就会通过拖延,让对方体验到这种羞耻:你需要我,但我就是不回应你,你如果再次请求我,就一定会为“你需要我”这件事而感到羞耻。这样,“好人”就把压抑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羞耻感,成功转嫁给了别人。
我们如果没能拥有结实的父母,就要自己学会区分界限——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每个人无论坚强还是脆弱,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比如跟父母的关系,最差的情况就是我们选择做回自己,父母因此痛不欲生。那我们也要知道,父母痛苦,是他们的灵魂选择的想要的体验,我们只能尊重他们,如他们所是,不去较劲,不去改造,不期望把父母变成自认为“应该”的样子。允许父母有各种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同时让自己活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这是精神上的“弑父弑母”,但也是对待父母最饱含慈悲的态度。
我曾经带领过一个成长群,有一位成员自我觉察成长中的各种剧情,其中一个剧情是关于自己为何会发胖。她发现,原来发胖是一种自我惩罚,惩罚自己过得幸福:跟老公恩恩爱爱,孩子很可爱,家庭经济收入也很不错。这些幸福让她觉得内疚,因为她妈妈一辈子都活在怨气中,跟幸福绝缘,而自己现在居然过得这么顺利。所以,在过得如此舒服的时候,她开始发胖了。有了这个领悟之后,她喜欢上了收拾,每天把家里打理得整洁美观。而在以前,她很抗拒做家务,因为过去妈妈总是一边做家务,一边怨气冲天。这个学员看到了自己的剧情,处在巨大的喜悦和能量释放之中,背负了这么多年的枷锁终于解开——她可以“背叛”妈妈,去享受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幸福了!
如果童年我们没有结实的父母,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宠爱自己,源源不断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直接去体验我们想要体验的人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