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90265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概说/
**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第二章儒家的文学观/
**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第二节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第三节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三节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
概说/
第四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
“发愤
著书”说/
第二节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
第三节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四节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美
相统一的文学观/
第五节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第五章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
繁荣发展/
**节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和曹植的
《与杨德祖书》/
第三节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第四节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第六章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节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
第二节刘勰的文学本体论/
第三节刘勰的文学创作论/
第四节刘勰的文学文体论/
第五节刘勰的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
第七章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节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
——唐宋金元时期/
概说/
第八章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
**节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第二节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第三节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第四节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第九章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
与发展/
**节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二节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第十章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北宋初期的时文与古文之争/
第二节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淡”论/
第三节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四节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五节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宋代诗话的发展/
第十一章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南宋的诗文理论批评/
第二节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三节宋代的词论/
第四节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
——明清时期/
概说/
第十二章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复古和反复古/
**节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和
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二节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和李贽的“童心说”/
第三节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第十三章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节明代的小说评点和李贽对《水浒》的批评/
第二节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十四章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节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第二节叶燮《原诗》的理、事、情论
和才、胆、识、力论/
第十五章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节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
第二节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戏曲文学理论/
第十六章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
**节康熙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朱彝尊的自得说/
第二节王士禛的神韵说/
第三节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沈德潜的格调说/
第四节袁枚的性灵说/
第五节翁方纲的肌理说/
第六节桐城派的文论/
第七节清代的词论/
五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
——近代时期/
概说/
第十七章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
**节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姚莹的文学批评和方东树的《昭昧詹言》/
第三节刘熙载的《艺概》和陈廷焯、况周颐的词论/
第四节黄遵宪的“我手写吾口”诗歌理论/
第十八章中西文学思想的交汇和梁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