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62568
春天采一篮樱桃,
夏天谈一场恋爱,
秋天写一本日记,
冬天藏一个梦想。
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年光阴的二十四个片段。
人生,原本就是将每一个片段好好拾起,细细摩挲,再轻轻放下。
珍惜每一日的琐碎和寻常,日子总会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写二十四节气,既是写岁月,也是写珍惜。
书中文章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尽可能系统地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并将文化、风物、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挑选与之对应的古诗词,加以串联、共赏。读二十四节气,品唯美古诗词。在有限的人生里,领略无尽的岁月之美。
春
立春·乍暖还寒 002
雨水·青青于野 016
惊蛰·万物欲动 028
春分·燕子来时 046
清明·念念故人 058
谷雨·桃花闲落 074
夏
立夏·蔷薇花开 090
小满·小得盈满 106
芒种·风禾尽起 122
夏至·梅雨黄时 134
小暑·山长水远 148
大暑·骄阳似火 160
秋
立秋·风和日丽 174
处暑·蒹葭苍苍 184
白露·空山灵雨 196
秋分·平分秋色 210
寒露·寂寂无声 224
霜降·冷月无双 240
冬
立冬·事往日迁 252
小雪·白衣苍狗 274
大雪·红炉点雪 284
冬至·长夜无尽 294
小寒·一片冰心 306
大寒·冷暖自知 326
附录·中国二十四节气小史与百科 339
时光之蔚,岁月之美
岁月是什么?
它是:春来柳绿,夏来荷开,秋来叶凋,冬来雪落。是四季更迭里的每一个日常;是南方的青团,是 北方的米棍;是立春的乍暖还寒,是立夏的蔷薇花开,是立秋的风和日丽,也是立冬的事往日迁。对中国人来讲,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更是每一个日常。
而今,万事仓促。唯愿,时间缓下来,日子慢一点。或许,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时间美学。把柴米油
盐的日常琐碎,过成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把步履匆匆的晓行暮宿,变成鹿沐清溪的山居岁月。认真对待
每一个日子,就像认真对待每一次食物、每一场旅行、每一个生命。
此书写的是二十四节气。
古人最重二十四节气。天地冷暖有时,人须朝乾夕惕。于古人而言,每一个时辰,都仿佛是一生,秒不可蹉跎。他们将日子掰开揉碎,春耕秋收,细细品尝,得其真味。见春之妩媚、夏之俏丽,听秋之旖旎、冬之凛冽。唯有古人,真切地见过、听过岁月的声音。似天地之呼吸,从山中来,到水里去。
二十四节气,并不只属于古人和农耕生活。现在,它成为庸碌生活中最后诗意的底线。它会提醒你真正的岁月之美,它会告诉你真正的春天在哪。你如何过一天,便如何过一生。从熙攘里抽身,从喧闹中逃离,看看山水日月,听听花鸟虫鸣,从二十四节气里触摸日子的朴素质地。
二十四节气,是一首抑扬顿挫的诗。从立春开始,东方尚软,万物方苏。既是刚刚开始,也是重新来过。仿佛从无句点,始终拥有希望。到大寒结束,人间寂静,月照窗明,唯雪相陪。翻翻日历,月落日出,便是新的路途。一日日过下去,清简自持便好。无问光阴来去,岁月自有因循。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书中文章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尽可能系统地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并将文化、风物、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挑选与之对应的古诗词,加以串联、共赏。读二十四节气,品唯美古诗词。在有限的人生里,领略无尽的岁月之美。
春天采一篮樱桃,夏天谈一场恋爱,秋天写一本日记,冬天藏一个梦想。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年光阴的二十四个片段。人生,原本就是将每一个片段好好拾起,细细摩挲,再轻轻放下。珍惜每一日的琐碎和寻常,日子总会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写二十四节气,既是写岁月,也是写珍惜。
珍惜,简单。
珍惜,平淡。
珍惜,素朴。
珍惜,逝去的柔软。
节气小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元 ] 吴澄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初候 鹿角解[音骇]。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二候 蜩[音调]始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了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螀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螀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于盛阳,感阴而鸣。
三候 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节气诗词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其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
[元]赵孟
夏至午之半,一阴已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夏日巴蜀,天气多变,常见朝晴暮雨。
幻变之快,一如蜀人欢爱。巴蜀人的心,就像夏日的雨,不落则罢,下便滂沱。聚时热烈,散时果决。巴蜀男女外表或清秀或柔婉,内心却刚直又倔强,喜爱便会宣之于口,缘尽一定去不回头。客居巴蜀十年,见惯花开,见惯叶落,见惯散聚离合。不爱,冷酷如同无心。爱时,须发皆能动情。
有人说,这首《竹枝词》是写春日之景。深觉不妥。一来,此诗作于巴蜀。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 822年)正月至长庆四年(公元 824年)夏,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由于写作时间间隔,十一首《竹枝词》未列一组,分别题为《竹枝词九首》与《竹枝词二首》。
二来,所谓“竹枝词”,便是以吟咏风土、状摹民情为主,通常都由各方本地文人创作。因此,竹枝词对各地人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句是夏日巴蜀最鲜明的天气特征,即平日所说的“太阳雨”。太阳雨,是夏日巴蜀的标志风物。
竹枝词,本是源自古代巴蜀的民间歌谣,至唐以后演变成一种诗体。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组诗,对竹枝词发展成一种诗歌形式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此组《竹枝词》当中第二首是:“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第二首虽写思乡,但仍不忘讲到巴蜀雨水之丰沛。刘禹锡是北方人, 故里河南,自言“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巴蜀之人,擅吟乡歌,令诗人想到家乡的《纥那曲》:“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故而,有了“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二句。巴蜀再好,不如故乡。游子在外,终要思家。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通常,绿柳诗词多是春日景致。然,虑及此诗写作背景,诗中杨柳应是夏日风物。说起杨柳之绿,春日偏黄,夏日偏青。春日柳树发芽,是新绿。夏天柳树繁茂,色更深。杨柳青青,江水静平。郎在江上,歌声悠长。竹枝词,本就可以吟唱。“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演歌唱情,最是相宜。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人生如节气,西边落雨,东边日出。命运变幻无常,无常亦是寻常。以为有情,却是无心。以为无心,又道有情。此“晴”是彼“情”之谐音,最令世人欢喜。岁月波诡云谲,人心深藏不露。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听到的,未必是真心。有时,有情的背后是无尽凄清,无心的身下
是款款深情。
如春日可用来动心,那夏天应拿来恋爱。寻一个恰到好处的人,剥好石榴,折几朵剪夏罗,并肩赏古宅老院里碗口大的栀子。从爬山虎缭绕的古巷,走到黄金竹筑梦的廊桥。从川西巴朗山的云海,走到蜀中浣花溪的草堂。哪怕秋来两散,仍有冬梅作伴,只待春心回暖。不贪一生,只恋一夏。
附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