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9097
- 风靡世界的西方音乐入门经典教材,多次再版,经久不衰。
作为美国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音乐欣赏和音乐文献导论课程教材,《听音乐》享誉世界,引导无数读者领略音乐的魅力。
- 涉及各类音乐的介绍与欣赏,体系完备,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本书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除古典音乐外,旁涉爵士、音乐剧、电影音乐、摇滚、非西方音乐,如非洲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类型全面。并且,与一般音乐史作品不同的是,本书作者将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化读者理解。
- 少见的听读结合模式,逐句解析音乐作品,大幅提高聆听技巧。
“聆赏要点”与“声乐导聆”是本书的突出特色,作者通过对音乐的配器、力度、旋律变化、音响特质的说明以及对歌词内容的解读,达到真正的“理解”音乐。理论与聆听的紧密结合,让音乐赏析不再泛泛而论。
- 全新升级的聆听形式,以扫码代替CD,随时随地开启你的音乐之旅。
新版提升了配套音频的文件质量,并以二维码代替传统C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随时下载及在线试听相关音频。更便捷的聆听形式让你的音乐自修课突破时空限制。
- 以平价来轻松享受音乐聆听和阅读的美好。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必备之书。
作者首先在*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更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陈佐湟序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余志刚序 让音乐在生活中飞翔
作品导聆与声乐导聆曲目列表
配套数字音频列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音乐要素
第二部分 中世纪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
第四部分 巴洛克时期
第五部分 古典时期
第六部分 浪漫主义时期
第七部分 20 世纪及以后
第八部分 爵士乐
第九部分 音乐剧与电影音乐
第十部分 摇滚乐
第十一部分 非西方音乐
附录
致谢
照片来源
索引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序言
陈佐湟序
(原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经常会有青年朋友问我:“我能在古典音乐中听到什么?如何才能懂得欣赏古典音乐?”这实在是个十分有趣,也值得认真回答的问题。
在音乐各类别当中,古典音乐算得上是境界高远、形式完善的一种。众所周知,我们之所谓古典音乐,渊源于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发轫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自巴洛克时期开始发展为较完善的形式。我们常津津乐道音乐史上一个个灿烂的名字,正是这些杰出的艺术家,使古典音乐超越单纯的宗教诵咏,而用以抒发人类深刻的情感,并使它成为人们世世代代追求人文精神的最好载体。
从巴赫、莫扎特到贝多芬,从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到肖邦,这些大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它们决不是空洞的音响游戏。存在于这些美妙音响背后的,是人类对感情世界的探究,对心灵世界深刻精妙的揭示。在这些音乐文献中,记录的是这些艺术家们林林总总的感情体验与形态。其中也不乏与大自然亲近的种种感受,有时还有他们对人生哲理的深遂思索。甚至,作曲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企盼,也会像一种寄托,存在于他们的音乐中。可以说,大凡能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都是因为在上述某一方面,曾经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听众的心。
我们尽可以把古典音乐看成是人类感情世界角角落落的一面面镜子。尽管肤色、人种不同,人类的感情形态是基本共通的。我们的爱与恨,我们的幻想与恐惧,我们的喜、怒、哀、乐,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音乐是一种毋须翻译的世界语言吧!
从巴赫生活的年代至今,已有大概三百年的时间了。但他的音乐至今依然能感动我们。我想这有可能是因为,与几百年来外部世界的巨大变化相比(辟如交通工具的进步、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人类感情形态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巴赫、贝多芬与我们,心依然相通。这种比较不禁会使人有“洞中七日,世上千年”的感触。就我自己而言,无论在我人生中经历过的何种情感,总会在这些大师们的音乐中找到共鸣。就此而言,古典音乐从未使我失望。
贝多芬在谈到自己的《庄严弥撒》时曾说:“出自心灵,但愿亦能到达心灵。”这其实就是古典音乐追求的境界。听古典音乐,不妨把作曲家当成一位知己,那扑面而来的音乐就是一位密友对你的亲切倾诉,如果你能从中领悟感受到些什么,甚至能勾起你某种“似曾相识”的情绪回忆,进而引发出某种感情的共鸣———恭喜你!你已迈进了古典音乐殿堂的第一步,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个人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而且对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有所追求,他(她)就必能以这种“神交”的方式,在古典音乐中陶冶性情,不断充实、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步入这个艺术的殿堂呢?
唯一的途径自然是多听,而且以心灵聆听。音乐是诉诸人心的艺术,那是卓越心灵的天籁之音,必得我们用心灵领受。其实只要喜欢听,就已经是懂得欣赏的开始,多次欣赏同一部作品,必会触发、积累更多的心得。只要养成欣赏的习惯,培养出兴趣,你必能越来越深刻、细腻地领略音乐的意境。
至于欣赏音乐的方式,则大可因人而异。当然最好是在现场欣赏音乐会,然而限于条件,很多朋友还难以经常做到。那么,各种各样的视听载体——录音磁带、激光唱片甚至mp3——就成了可以约略取代、且便于取得的形式。目前,视听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使听者得到越来越接近剧场效果的享受。善于利用这些视听条件,像读书一样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我们接受古典音乐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另外,在开始欣赏古典音乐之前,最好找一本入门读物。古典音乐毕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态,其抽象的音乐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特殊的表现形式,都容易使初学者望而却步。初次接触,我们必会有许多疑虑。借助音乐欣赏的入门书,有似于请一位老师领我们进入这一艺术之门,不失为古典音乐欣赏的良好开端。
面前的这本《听音乐》,就是此一目的不错的选择。它是美国相当流行的音乐欣赏教材,作者对音乐规律的阐述有独到之处,而又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先述及的是古典音乐的主要概念和形式;而后,他又按照音乐史发展的基本顺序,选取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若能认真地阅读本书,再配合附赠的录音资料,一定能够循此顺利地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愿各位能与古典音乐交上朋友,您将会因此终身受益无穷。
2008 年4 月
序言
陈佐湟序
(原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经常会有青年朋友问我:“我能在古典音乐中听到什么?如何才能懂得欣赏古典音乐?”这实在是个十分有趣,也值得认真回答的问题。
在音乐各类别当中,古典音乐算得上是境界高远、形式完善的一种。众所周知,我们之所谓古典音乐,渊源于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发轫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自巴洛克时期开始发展为较完善的形式。我们常津津乐道音乐史上一个个灿烂的名字,正是这些杰出的艺术家,使古典音乐超越单纯的宗教诵咏,而用以抒发人类深刻的情感,并使它成为人们世世代代追求人文精神的最好载体。
从巴赫、莫扎特到贝多芬,从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到肖邦,这些大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它们决不是空洞的音响游戏。存在于这些美妙音响背后的,是人类对感情世界的探究,对心灵世界深刻精妙的揭示。在这些音乐文献中,记录的是这些艺术家们林林总总的感情体验与形态。其中也不乏与大自然亲近的种种感受,有时还有他们对人生哲理的深遂思索。甚至,作曲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企盼,也会像一种寄托,存在于他们的音乐中。可以说,大凡能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都是因为在上述某一方面,曾经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听众的心。
我们尽可以把古典音乐看成是人类感情世界角角落落的一面面镜子。尽管肤色、人种不同,人类的感情形态是基本共通的。我们的爱与恨,我们的幻想与恐惧,我们的喜、怒、哀、乐,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音乐是一种毋须翻译的世界语言吧!
从巴赫生活的年代至今,已有大概三百年的时间了。但他的音乐至今依然能感动我们。我想这有可能是因为,与几百年来外部世界的巨大变化相比(辟如交通工具的进步、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人类感情形态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巴赫、贝多芬与我们,心依然相通。这种比较不禁会使人有“洞中七日,世上千年”的感触。就我自己而言,无论在我人生中经历过的何种情感,总会在这些大师们的音乐中找到共鸣。就此而言,古典音乐从未使我失望。
贝多芬在谈到自己的《庄严弥撒》时曾说:“出自心灵,但愿亦能到达心灵。”这其实就是古典音乐追求的境界。听古典音乐,不妨把作曲家当成一位知己,那扑面而来的音乐就是一位密友对你的亲切倾诉,如果你能从中领悟感受到些什么,甚至能勾起你某种“似曾相识”的情绪回忆,进而引发出某种感情的共鸣———恭喜你!你已迈进了古典音乐殿堂的第一步,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个人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而且对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感情有所追求,他(她)就必能以这种“神交”的方式,在古典音乐中陶冶性情,不断充实、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步入这个艺术的殿堂呢?
唯一的途径自然是多听,而且以心灵聆听。音乐是诉诸人心的艺术,那是卓越心灵的天籁之音,必得我们用心灵领受。其实只要喜欢听,就已经是懂得欣赏的开始,多次欣赏同一部作品,必会触发、积累更多的心得。只要养成欣赏的习惯,培养出兴趣,你必能越来越深刻、细腻地领略音乐的意境。
至于欣赏音乐的方式,则大可因人而异。当然最好是在现场欣赏音乐会,然而限于条件,很多朋友还难以经常做到。那么,各种各样的视听载体——录音磁带、激光唱片甚至mp3——就成了可以约略取代、且便于取得的形式。目前,视听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使听者得到越来越接近剧场效果的享受。善于利用这些视听条件,像读书一样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我们接受古典音乐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另外,在开始欣赏古典音乐之前,最好找一本入门读物。古典音乐毕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态,其抽象的音乐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特殊的表现形式,都容易使初学者望而却步。初次接触,我们必会有许多疑虑。借助音乐欣赏的入门书,有似于请一位老师领我们进入这一艺术之门,不失为古典音乐欣赏的良好开端。
面前的这本《听音乐》,就是此一目的不错的选择。它是美国相当流行的音乐欣赏教材,作者对音乐规律的阐述有独到之处,而又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先述及的是古典音乐的主要概念和形式;而后,他又按照音乐史发展的基本顺序,选取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若能认真地阅读本书,再配合附赠的录音资料,一定能够循此顺利地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愿各位能与古典音乐交上朋友,您将会因此终身受益无穷。
2008 年4 月
作为世界闻名的音乐鉴赏教材,《听音乐》一书用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笔触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历史发展和代表作曲家与作品,不仅深入介绍古典音乐,而且旁涉爵士乐、流行音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非西方音乐等范畴,一册在手,让读者对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特此推荐。
——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听音乐》是一部视野开阔、体例新颖、笔触精炼、趣味丰富的音乐欣赏教程。它以深入浅出的亲切口吻,呈现了西方艺术音乐、经典通俗音乐乃至世界民族音乐的传统、规则、价值和乐趣,既有极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作为导引,又有经过注释且随时可听的音乐实例作为辅助,由此可让阅读者在生动的感性体验中获得理性认知,在体系化的内容设计中感受“进阶”之乐。尽管市面上的赏乐书籍已然林林总总,但《听音乐》的魅力无可替代。相信这部享誉西方的畅销读物也能让每一位认真的中国读者获得惊喜的回报。
——孙红杰,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主编
若能认真地阅读本书,再配合附赠的录音资料,一定能够循此顺利地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陈佐湟,国际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前音乐艺术总监
《听音乐》是目前国际上很有名的一本音乐欣赏作品,在美国广受欢迎,同时也是一本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结合得很好的书,特别适合广大公共课或非音乐专业的爱好者使用。
——余志刚,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