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59305
网络大电影是近几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文化形式、因其特殊的制作模式和传播机制,具有较为明显的商业属性和娱乐属性,在商业机制的操作下,成为网络经济大潮中追名逐利的工具。本书通过分析其萌发和生长周期、产业链环节运作、盈利模式等,揭示了当前中国网络大电影产业在产品质量、运作机制、市场监管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整改措施,对我国规范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西方经典产业链理论建构到中国网络大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操作中,以网络大电影的核心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对其核心产业链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深入分析了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寻找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整改策略。*后将视角转换到网络平台层面上,认为平台缺乏监管是造成网络大电影产业问题的罪魁祸首,对平台运营模式进行反思后,制定出以政府监管为主平台责任为辅的混合治理措施,为网络大电影产业乃至所有网生产业的良性发展做铺垫。
内容简介 1
概述 8
第一节 产值的逐渐增长与叙事文化的贫乏 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0
一、当前网络大电影纷繁芜杂的学术研究 10
二、传统电影产业的相关性研究 14
三、传媒经济学视域下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理论综述 15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19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1
一、数据分析法 21
二、文本分析法 21
三、深度访谈法 21
第一章 网络大电影的界定及其属性 23
第一节 关于“网络大电影”的概念争议 24
一、业界的视角 25
二、学界的角度 25
第二节 网络大电影的相似概念辨析 26
一、属与种的关系:网络电影与网络大电影 27
二、从“小”到“大”的进化:微电影与网络大电影 29
三、从“历史”到“现在”的重叠性:网络大电影与电视电影 31
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的基本属性 33
一、经济属性 34
二、娱乐属性 35
三、文化艺术属性 36
四、意识形态属性 37
五、网络属性 38
第二章 网络大电影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40
第一节 开端期(2014.3-2016.2) 41
一、网络大电影的开端期概况 42
二、《道士出山》异化的成功 44
第二节 裂变期(2016.2-2017.3) 47
一、蹭IP之风愈演愈烈 47
二、软色情泛滥 49
三、精品化制作开始推行 50
四、红线频出,平台自律 51
第三节 精品建设期(2017.3至今) 53
一、平台的精品化战略 54
二、去除“浑水摸鱼”作品,提供精品氛围 56
三、制作公司的精品化方向 57
第四节 当前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现状 59
一、产业内容:文本精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60
二、产业发行:多渠道发行已初步呈现 64
三、产业制片:专业电影人入局,“系列化”制作引“剧集化”创作 67
第三章 制片环节:产业链的初始进程 73
第一节 网络大电影制作的流程 73
一、剧本与编剧 73
二、资金投入与周转 76
三、影片拍摄与后期制作 78
第二节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问题分析 79
一、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 79
二、类型化比重失衡 82
三、内容生产良莠不齐 83
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制作的优化路径 86
一、作品导向精品化 87
二、强化内容把关意识 88
第四章 发行环节:产业链的营销步骤 90
第一节 网络大电影的发行方式 90
一、视频平台发行层面 91
二、公司发行层面 92
第二节 网络大电影的发行瓶颈 94
一、发行资金短缺 94
二、发行渠道缺乏创新 95
三、欺骗式营销 97
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的发行对策 98
一、增加发行资金配比 98
二、创新线上营销模式 99
三、突破线下营销障碍 100
第五章 放映环节:产业链的运行终端 103
第一节 网络大电影的放映特点 103
一、平台独播与多平台非独播 103
二、片名、海报与前六分钟 104
第二节 网络大电影放映的眼球效应弊端 105
一、前六分钟顽疾 106
二、副文本与点击欲 107
三、用户群体范围局限 109
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放映问题的解决方案 110
一、前六分钟与后续内容一体化 111
二、加强副文本的内容审核 112
三、明确市场供给需求,突破用户圈层现状 112
第六章 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平台盈利模式与困境 114
第一节 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114
一、基于用户群体算法的盈利模式 115
二、基于电视时代“前算法”延伸的盈利模式 122
三、基于“未定型”算法的盈利模式 123
四、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其他盈利渠道 125
第二节 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盈利困境 126
一、分账模式单一 126
二、缺乏客观的评价体系 127
三、版权保护难度大 128
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28
一、建立科学多元分账策略 129
二、完善第三方影片评价体系 130
三、强化网络大电影的版权保护意识 131
第七章 平台主导下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监管困境与对策 133
第一节 平台:网络大电影的依托 133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平台与平台资本 133
二、平台资本下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延伸与反思 134
第二节 平台主导下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监管困境 136
一、平台:避风港原则下责任意识缺乏 136
二、政府:体系化和精细化的监管标准缺失 137
第三节 平台主导下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监管对策 139
一、制定平台责任条例 139
二、政府与平台协同管理 140
三、设立官方奖惩办法 142
结 语 144
2014年以后,随着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一种新型的电影形式——网络大电影应运而生。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对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是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思想建设、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补充说明。网络大电影产业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与传统电影同样的经济使命和政治使命,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
由于政府缺乏明确的监管条例和正确的政策引导,网络大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商业化的主导理念使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制作方以观众偏好为中心的制作策略逐渐造成了用户群体的圈层现象,也导致网络大电影的类型同质化和叙事平面化的困境。与此同时网络视频平台的分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造成了网络大电影盈利模式单一、票价分层死板等问题,网络大电影唯有加强类型电影的创作、突破现有的运营模式、加强市场的规范,才能促进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而言,网络大电影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产业类型,对网络大电影产业的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大电影的实践经验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西方经典产业链理论建构到中国网络大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操作中,以网络大电影的核心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对其核心产业链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深入分析了网络大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寻找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整改策略。最后将视角转换到网络平台层面上,认为平台缺乏监管是造成网络大电影产业问题的罪魁祸首,对平台运营模式进行反思后,制定出以政府监管为主平台责任为辅的混合治理措施,为网络大电影产业乃至所有网生产业的良性发展做铺垫。
本书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基于对2014-2018年的近300部网络大电影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大电影作品普遍存在赶工粗制现象,电影剧情的处理和人物的塑造均存在较大缺陷,虽然从画面质量和道具服装等方面表明,2018年的网络大电影作品明显优于往年,但是剧本整体架构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改善。本文还采用了深度访谈法,对网络大电影产业内的龙头企业——淘梦影业、新片场影业、奇树有鱼三家网络大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以及三大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回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大电影产业整体存在监管政策不明确、宣发不成体系、观众圈层化、分账模式单一等系列问题。本文通过业内企业访谈所获取的一手资料,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大电影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大电影的概念,追溯网络大电影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问题起因,对比传统电影产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轨迹后,尝试对网络大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与意见。
本书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基于对2014-2018年的近300部网络大电影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大电影作品普遍存在赶工粗制现象,电影剧情的处理和人物的塑造均存在较大缺陷,虽然从画面质量和道具服装等方面表明,2018年的网络大电影作品明显优于往年,但是剧本整体架构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改善。本文还采用了深度访谈法,对网络大电影产业内的龙头企业——淘梦影业、新片场影业、奇树有鱼三家网络大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以及三大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回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大电影产业整体存在监管政策不明确、宣发不成体系、观众圈层化、分账模式单一等系列问题。本文通过业内企业访谈所获取的一手资料,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大电影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大电影的概念,追溯网络大电影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问题起因,对比传统电影产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轨迹后,尝试对网络大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与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