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053249
- 以通俗、轻松的语言,讲解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
- 戳破你的历史盲点,五分钟Get一个新知识
- 无美颜,无滤镜,无精修
- 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相
“历史的真性情”系列图书以通俗、轻松的语言去讲解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这些历史故事虽然可能与读者印象中的大相径庭或者是闻所未闻的,却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这些历史碎片会让读者真切地感觉到,历史就是活生生的人和故事,能感受到其中散发的温度与情感。
本书为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讲述了先秦、两汉中真实有趣的历史冷知识。作者查阅诸多文献,书中所写均为史料中记载。书中既有王朝的兴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荣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旨在戳破读者的历史盲点。
目录
代序 《山海经》写的是哪国的山/001
夏、商、周时期
后羿:不只是传说 / 002
伯夷、叔齐姓字名谁? / 004
周穆王:王母娘娘的蓝颜知己 / 006
春秋时代
男神子都:都教授的老祖宗/012
郑昭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 016
都是好色惹的祸 / 021
楚成王:我要的其实不是熊掌 / 026
许穆夫人:挽救国家危亡的女诗人 / 031
一个王八引发的血案 / 037
清明说子推 / 040
柳下惠:“坐怀不乱”之外的故事 / 042
孔子和晏子之间的恩怨纠葛 / 046
大冉、小冉和老冉 / 052
那个让孔圣人又爱又恨的人 / 056
都是一块肉惹的祸 / 060
孔子一生中的三大家庭不幸 / 064
子路之死其实很不值 / 067
粉红色的赵氏孤儿案 / 071
孔孟之间的两环 / 076
战国时代
国宝曾侯乙编钟:主人的身份为何成为秘密? / 079
雍城南门的那根木头——大秦崛起启示录? / 083
齐宣王:“滥竽充数”之外的故事 / 090
邹衍: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 095
势同水火的秦赵两国原来是一家 / 097
赵武灵王:后悔也能害死人 / 102
苏秦合纵攻秦的历史真相 / 106
扁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113
齐湣王:傲慢的代价 / 118
我们对廉颇和蔺相如的误读 / 121
一鸣惊人之后的毛遂 / 124
屈原的人生为什么注定是个悲剧 / 127
一个梦让他流芳百世 / 131
大周覆亡:现实版的蜗角传奇 / 134
秦朝西楚
秦始皇其实并不懂创新 / 140
爱国者赵高 / 143
孔子的孙子很生气 / 145
陈胜王之死 / 148
舜•楚霸王•王莽 / 152
不要只为虞姬感伤 / 155
霸王别姬没有那么凄美 / 157
西汉王朝 / 161
谁是秦汉第一人杰 / 162
“二十四孝”中的大名人 / 167
那个以“嫖”名世的女人 / 171
邓通:成也文帝,败也文帝 / 174
口吃大才子 / 180
李广为何不得封侯 / 183
苏武牧羊之后 / 186
霍光:毁在老婆手里的大人物 / 189
张敞:汉朝狄仁杰传奇 / 194
司马迁外孙之死引发的命案 / 199
以母亲的名义造反 / 202
迟昭平:两千年前的梁山好汉顾大嫂 / 206
为什么王莽的新朝不被承认 / 209
东汉王朝
史上最牛的谶语 / 214
口吐莲花的马援 / 218
董永:我的七仙女是刘秀 / 222
张衡的爷爷不简单 / 226
班固:二弟,你在哪里呀? / 229
造纸术背后的故事 / 234
人所不知的张衡 / 238
伟大的爱国者赵苞 / 241
崔烈: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 245
张俭:历史上的好督邮 / 249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 / 253
秦宜禄:这个陈世美很痴情 / 258
拍马屁也能要人命 / 264
好兄弟其实只是个传说 / 268
生死关头,什么是救命稻草 / 273
一鸣惊人之后的毛遂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都会用,但了解其背后故事的人就少得多了,如果要问“一鸣惊人之后的毛遂怎么样了?”知道答案的人恐怕更是少而又少了。
毛遂自荐是在公元前257 年。
就在这一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岌岌可危。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另外三位公子是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和春申君黄歇)门下三千食客中的一个,毛遂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口才在使节选拔会上自我推销,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平原君的荐举,获得赵孝成王的许可,和另外十九人承担起了出使楚国联楚抗秦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在楚国的朝堂上,毛遂以威武不屈之气、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楚王绝秦联赵,合纵抗秦,一时之间名闻天下,赢得了“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的美誉,后被赵王授予谏议大夫之职。合纵成功之后,楚王派遣春申君黄歇率兵八万去解邯郸之围。魏国的信陵君也依靠盗来的兵符,率领十万大军来救赵国,秦军迫于形势亦只得解围退兵,邯郸城终于避免了又一出“杀人盈城”惨剧的发生。
第二年,即公元前256 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御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自己: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可披坚当马前卒,不能挂袍任率印官。如是,则上可保国之江山社稷,中可保您知人之明,下可保我毛遂不为国家罪人。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先生去年自荐,才情高迈,真伟丈夫;如今脱颖而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
一个靠嘴皮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关于毛遂的人生归宿,还有一种笔者更愿意相信的历史记载。
公元前251 年,平原君赵胜卒,由于受他人排挤,毛遂多次劝谏均不被赵王采纳,一气之下,辞官回老家巨鹿(今鸡泽毛官营一带),后又迁居于漳滨。二十年来,他和该村百姓关系处得十分融洽。公元前230 年,鸡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其他村子的百姓们只好背井离乡,靠乞讨为生。此时的毛遂慷慨解囊,散尽家财,救济全村百姓,乡亲们才度过这灾荒之年,无一外迁。公元前228 年,秦国灭赵国,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在滏阳河北岸遇到了赵国政府军和鸡泽民众联军的奋勇抵抗,秦军伤亡惨重。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爱国爱民的毛遂“血洒滏阳河北岸”,慷慨捐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