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0715
编辑推荐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1979年英文版面世以来,几乎每年重印1—2次,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该书被看作是第三代革命研究中的晚期里程碑式著作。作者西达·斯考切波在该书中所提出的著名的论断就是:革命是发生的,而不是制造的;革命发生在特定的结构性情势之下。作者深受托克维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国家与社会革命》就是一本20世纪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目 录
译者序
序言
导论
章 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节 结构性视角
第二节 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第三节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第四节 比较历史方法
第五节 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机中的旧制度国家
节 旧制度法国:波旁主义的矛盾
第二节 清帝国:从天朝帝国到帝制垮台
第三节 帝制俄国:一个落后的大国
第四节 作为反例的日本与普鲁士
第三章 农村结构与农民起义
节 法国大革命期间农民反抗领主的斗争
第二节 村社革命:俄国农民的激进主义
第三节 两个反例:没有农民造的英国和德国革命
第四节 中国农的软弱与士绅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后果
第四章 变革的内容与路径:聚焦国家建设
节 政治领导集团
第二节 革命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章 法国“现代国家大厦”的诞生
节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1789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战争、雅各宾派与拿破仑
第四节 新制度
第六章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出现
节 1917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为掌权而斗争
第三节 斯大林主义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节 新制度
第七章 中国大众动员型政党国家的兴起
节 1911年之后的社会革命形势
第二节 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党的盛衰
第三节 共产党与农民
第四节 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序言
导论
章 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节 结构性视角
第二节 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第三节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第四节 比较历史方法
第五节 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机中的旧制度国家
节 旧制度法国:波旁主义的矛盾
第二节 清帝国:从天朝帝国到帝制垮台
第三节 帝制俄国:一个落后的大国
第四节 作为反例的日本与普鲁士
第三章 农村结构与农民起义
节 法国大革命期间农民反抗领主的斗争
第二节 村社革命:俄国农民的激进主义
第三节 两个反例:没有农民造的英国和德国革命
第四节 中国农的软弱与士绅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后果
第四章 变革的内容与路径:聚焦国家建设
节 政治领导集团
第二节 革命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章 法国“现代国家大厦”的诞生
节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1789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战争、雅各宾派与拿破仑
第四节 新制度
第六章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出现
节 1917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为掌权而斗争
第三节 斯大林主义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节 新制度
第七章 中国大众动员型政党国家的兴起
节 1911年之后的社会革命形势
第二节 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党的盛衰
第三节 共产党与农民
第四节 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