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757775
“山西门氏杂病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本学派以山西省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门纯德先生(1917~1984)学术经验为渊源,历经四代人近7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的一支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目前累计嫡传培养人才近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9名,影响千余人,是一支以硕博学历为主体,临床、教学与科研并重,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中医传承队伍。以门理章、门军章、门九章为代表门人弟子,长期以来致力于疑难杂病经典方证研究,在继承“兴阳法救治疑难重症”“联合方组论治慢性病”“方精药简治疗杂病”等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证因同治学说”“功能五态学说”等具有鲜明突出特色的学术观点。并确定了周围血管疾病、肝纤维化、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顽固性失眠等疾病的特色诊疗技术。强调在辨证时立足人体体质及整体功能状态,整体论治,显著提高了疑难病、慢性病等病症的诊治水平。秉承中医诊疗技术与培养中医临床队伍相结合、技术推广与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的、技术效果和社会效益优先的推广原则,目前门氏杂病流派已在大同市、太原市、阳泉市、深圳市等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传承工作站。本书所选取的医案来自各地门氏杂病流派中医工作站,这些医案曾择要发表于门氏流派设立的内部微信群“门氏方家论坛”,受到广大弟子们的喜爱,认为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这是了解门氏中医的*途径。如今汇合各位传承导师与弟子的医案加以整理并结集出版,命名为《门氏中医经方传承实录》,并计划形成系列陆续出版。读者们手持此书,虽不能尽览全貌,但应该也可举一反三,窥得门氏中医治学精神与传承的要点。同时,也衷心地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临床是中医的基础与根本,实证是感性经验的客观记录与验证。作为中医学诊疗经验的客观反映与证明,实证是中医学术经验积累与经验传承的主体形式。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过多地借助于理论的模塑与渗透,而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觉经验的反复验证来构建中医学核心内容是实证的特点。
方是实证的结晶。方的内涵很深,看似几味药的配伍,却蕴含着长期的医疗实践。所以,方的形成和方的文明,标志着中医进入了一个复杂经验的成熟时期,是中华民族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随着方的形成,中医治疗疾病,不再是单一的药证关系,而逐渐演绎成方证关系。中医药从原始的简单药物实践,到对疾病症状规律的观察,到终形成对疾病的认知,在这个认识疾病的过程中,方证经验是基础。任何辨证脱离了方证经验,均会流于形式,失去临床价值,成为文化存在;而有了方证经验,就有了疗效,有了对疾病的了解,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好的经验,这便是中医方证经验的核心内涵与生命力。
方证是中医传承的核心之术,而德是传承的必要保障之道。“德”行之于我们的处方下,行之于我们的行为中,行之于我们对患者的真情中。中医传承不单单是医者行为,从某种意义而言,更重要的是患者。中医扎根于民间,来源于实践,是患者的信任承载了中医的传承。门氏中医历代传承人扎根临床,服务百姓,倡导“实证实录实效,学方用方精方”,为中医传承和人才培养做了有益的探索,深得同道赞许。
方证经验作为中医实证的结晶,承载了厚重的中医文明。数千年人与疾病顽强抗争的过程,无数医者身上所折射出的仁德精神是中医不断向前的内在动力。该书作者李孝波博士、王杰博士等,他们既是医者更是师者,身负示范与传承之责,特别是二位博士不辞辛劳每周都要往返于数百公里的出诊路上,赢得广大患者和基层医院的赞誉,为中医的传承树立了榜样。
今喜见书稿集合,形诸文字,亦感于门氏精神传承有人,志舒意达,故欣为之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