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34415丛书名: 中医常见病针刀治疗图谱系列
编辑推荐
针刀临床工作者、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师,可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及培训课程的教材或教学辅导用书
内容简介
编者对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卡压疾病进行归纳总结,提供一种实用的诊断治疗思路。《神经卡压常见病针刀治疗图谱》按照各部位的解剖分区内神经卡压引起的各类疾病,分别叙述其临床表现、相关解剖及针刀具体操作内容。为方便读者清楚了解针刀手法,保证实施安全,作者还特别绘制了清晰的局部解剖图和针刀施术图。
目 录
目录
一、胸廓出口综合征 (1)
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 (9)
三、肋间神经卡压综合征 (17)
四、胸长神经卡压综合征 (24)
五、髂腹下神经卡压综合征 (29)
六、髂腹股沟神经卡压综合征 (32)
七、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34)
八、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40)
九、四边孔综合征 (48)
十、肘管综合征 (57)
十一、桡管综合征 (68)
十二、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 (76)
十三、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 (81)
十四、前臂内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84)
十五、腕尺管综合征 (87)
十六、腕管综合征 (92)
十七、指神经卡压综合征 (102)
十八、股前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105)
十九、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111)
二十、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118)
二十一、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121)
二十二、跖管综合征 (128)
参考文献 (134)
一、胸廓出口综合征 (1)
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 (9)
三、肋间神经卡压综合征 (17)
四、胸长神经卡压综合征 (24)
五、髂腹下神经卡压综合征 (29)
六、髂腹股沟神经卡压综合征 (32)
七、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34)
八、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40)
九、四边孔综合征 (48)
十、肘管综合征 (57)
十一、桡管综合征 (68)
十二、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 (76)
十三、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 (81)
十四、前臂内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84)
十五、腕尺管综合征 (87)
十六、腕管综合征 (92)
十七、指神经卡压综合征 (102)
十八、股前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105)
十九、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111)
二十、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118)
二十一、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121)
二十二、跖管综合征 (128)
参考文献 (134)
前 言
`
媒体评论
`
在线试读
一、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手臂冰凉、容易疲劳、上肢钝痛或刀割样痛,上举时疼痛减轻。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颈肋综合征、肋锁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等。目前国内统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一) 相关解剖
1. 胸廓出口区
【局部解剖】胸廓出口区包括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等结构。锁骨下动脉始于胸骨上中部,经斜角肌三角的前斜角肌后侧及动脉弓跨过第1肋。斜角肌三角(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组成。臂丛神经位于斜角肌三角锁骨下动脉上,由C5至T1神经根前支组成,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向外下走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穿过斜角肌间隙。C5、C6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上干,C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C8、T1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下干,下干直接跨越第1肋骨,各干分为前、后两股共同走行于肋锁间隙内,向外下通过此间隙后,进入胸小肌后面的胸小肌后间隙,再进入腋部。臂丛神经的上述行程中,在以下部位*易受压:①斜角肌间隙;②肋锁间隙;③胸小肌后间隙。胸廓出口综合征受累的常是C8和T1来源的神经。臂丛下干与动脉紧密相关。锁骨下静脉经前斜角肌前部,恰好位于胸锁乳突肌下侧,跨过第1肋。这些血管结构经锁骨下及锁骨下肌,*后经腋部胸小肌与喙突止点相邻部位到达上臂。
从斜角肌三角到腋区,神经血管结构被一层颈深筋膜包绕。斜角肌三角前由肩胛舌骨肌和筋膜所覆盖。筋膜向下继续分隔包裹锁骨下肌。在锁骨下肌下部,筋膜再次会合形成肋锁韧带,韧带中部附着区位于第1肋和肋软骨连接处,恰位于锁骨下静脉的中部。筋膜较薄的扩张部位于肋锁韧带下,被称为胸锁筋膜,该筋膜覆盖胸小肌并再次会合形成腋部悬韧带。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引起神经血管受压有3个解剖空间:①斜角肌三角;②肋锁间隙;③胸小肌下间隙。这些解剖结构的肌纤维化和骨骼的解剖变异成为TOS的主要卡压因素(图1-1)。
图1-1 胸廓出口区
2. 前、中、后斜角肌
【体表定位】要求被检查者转动头部或抬头约30°,使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显露,在紧邻锁骨头处可以摸到一条小肌肉,即为前斜角肌,其后还有一条大小相似的肌肉为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居于中斜角肌的后方(图1-2)。
【局部解剖】前斜角肌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和颈外侧三角内,起自第3至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位于前斜角肌的后方,起自第2至7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在斜角肌结节与锁骨下沟之间;后斜角肌居于中斜角肌的后方,起自第6至7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向外下方,止于第2肋的外侧面中部的粗隆。当颈椎被固定时,上述3个肌肉两侧同时收缩时,可上提第1、2肋,使胸廓变大,协助吸气,故属于深吸气肌;当肋骨被固定时,可使颈向前倾;单侧收缩时,使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图1-3)。
图1-2 前、中、后斜角肌
图1-3 前、中、后斜角肌
3. 胸小肌
【体表定位】被检查者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用一手托其前臂以支持检查侧的上肢,嘱被检查者将肘关节屈曲90°,并放在检查者的前臂上,检查者支持上肢的手带动被检查者的肩部向上向内,以放松胸大肌。然后,使用数个手指在胸大肌深面触摸,就能找到一块明显的条索状的肌肉,即为胸小肌(图1-4)。
图1-4 胸小肌
【局部解剖】胸小肌呈三角形,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胸小肌可协助前锯肌将肩胛骨拉向胸壁,并向后者靠拢,还可上提肋骨,以助吸气运动(图1-5)。
图1-5 胸小肌
(二) 病因病理
1. 骨性异常 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的上移使肋锁间隙狭窄。
2. 软组织异常 前中斜角肌肥厚;斜角肌先天性束带,多在前斜角肌与第1肋骨之间形成束带,压迫血管神经;斜角肌挛缩,斜角肌间隙变小;胸小肌的止点异常以及其他部位先天性的异常纤维束带压迫等。
3. 骨折 锁骨骨折后,大量骨痂或骨折畸形愈合使肋锁间隙变窄,导致本病的发生。
4. 肌肉痉挛 前斜角肌:痉挛、肥厚和纤维变时,牵拉**肋骨使其抬高,引起肋锁间隙变窄;胸小肌:紧张和挛缩,当上肢过度外展时,胸小肌紧张,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喙突胸小肌下拉紧,产生症状。
在上述病因中,以斜角肌病变*为常见,颈肋次之,肋锁间隙及胸小肌间隙狭窄少见。
(三)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病史 多发生于青年和中年,女性较多,单侧发病较双侧为多。
2. 疼痛 为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无力,发病早期疼痛为间歇性,可向前臂及手部尺侧放射,肩外展及内旋时疼痛加剧。
3. 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前臂及手部尺侧的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肌肉瘫痪,肌肉瘫痪及萎缩以小鱼际及骨间肌为甚,表现为爪形手畸形(尺神经损伤),有时也存在大鱼际肌及前臂肌肉肌力减退。
4. 血管受压 动脉受压:患肢上举时感发冷,颜色苍白,桡动脉搏动减弱;静脉受压:出现患肢远端水肿,发绀,血管严重受压时可形成锁骨下动脉血栓,肢体远端血运障碍。
(四) 针刀操作
1. 体位 俯卧位,病人头探出床头,胸下垫薄枕,让病人尽量屈颈低头,将下颏部抵于枕上,尽量敞开项部术野,保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
2. 体表标志
(1) 前斜角肌:被检查者坐位,头用力向一侧倾斜,检查者用手推挡其同侧下颌,使面部转向对侧,该侧胸锁乳突肌即隆起,其起止点及前后缘均十分明显,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即为前斜角肌(图1-6)。
(2) 喙突:被检查者坐位或仰卧位,喙突位于三角肌前缘,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5cm处,如在锁骨下窝内稍加用力即可触及。当肩关节后伸时,更易触及,有时胖人不易触清,但瘦人却更加显著。活动肩关节时,可触及喙突在指下滚动(图1-7)。
图1-6 前斜角肌
图1-7 喙突
(3) 颞骨乳突:枕外隆凸与乳突在同一条上项线弧线上,枕外隆凸位于正中,而乳突位于弧形上项线两端的下方(图1-8)。
图1-8 颞骨乳突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手臂冰凉、容易疲劳、上肢钝痛或刀割样痛,上举时疼痛减轻。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颈肋综合征、肋锁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等。目前国内统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一) 相关解剖
1. 胸廓出口区
【局部解剖】胸廓出口区包括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等结构。锁骨下动脉始于胸骨上中部,经斜角肌三角的前斜角肌后侧及动脉弓跨过第1肋。斜角肌三角(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组成。臂丛神经位于斜角肌三角锁骨下动脉上,由C5至T1神经根前支组成,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向外下走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穿过斜角肌间隙。C5、C6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上干,C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C8、T1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下干,下干直接跨越第1肋骨,各干分为前、后两股共同走行于肋锁间隙内,向外下通过此间隙后,进入胸小肌后面的胸小肌后间隙,再进入腋部。臂丛神经的上述行程中,在以下部位*易受压:①斜角肌间隙;②肋锁间隙;③胸小肌后间隙。胸廓出口综合征受累的常是C8和T1来源的神经。臂丛下干与动脉紧密相关。锁骨下静脉经前斜角肌前部,恰好位于胸锁乳突肌下侧,跨过第1肋。这些血管结构经锁骨下及锁骨下肌,*后经腋部胸小肌与喙突止点相邻部位到达上臂。
从斜角肌三角到腋区,神经血管结构被一层颈深筋膜包绕。斜角肌三角前由肩胛舌骨肌和筋膜所覆盖。筋膜向下继续分隔包裹锁骨下肌。在锁骨下肌下部,筋膜再次会合形成肋锁韧带,韧带中部附着区位于第1肋和肋软骨连接处,恰位于锁骨下静脉的中部。筋膜较薄的扩张部位于肋锁韧带下,被称为胸锁筋膜,该筋膜覆盖胸小肌并再次会合形成腋部悬韧带。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引起神经血管受压有3个解剖空间:①斜角肌三角;②肋锁间隙;③胸小肌下间隙。这些解剖结构的肌纤维化和骨骼的解剖变异成为TOS的主要卡压因素(图1-1)。
图1-1 胸廓出口区
2. 前、中、后斜角肌
【体表定位】要求被检查者转动头部或抬头约30°,使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显露,在紧邻锁骨头处可以摸到一条小肌肉,即为前斜角肌,其后还有一条大小相似的肌肉为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居于中斜角肌的后方(图1-2)。
【局部解剖】前斜角肌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和颈外侧三角内,起自第3至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位于前斜角肌的后方,起自第2至7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在斜角肌结节与锁骨下沟之间;后斜角肌居于中斜角肌的后方,起自第6至7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向外下方,止于第2肋的外侧面中部的粗隆。当颈椎被固定时,上述3个肌肉两侧同时收缩时,可上提第1、2肋,使胸廓变大,协助吸气,故属于深吸气肌;当肋骨被固定时,可使颈向前倾;单侧收缩时,使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图1-3)。
图1-2 前、中、后斜角肌
图1-3 前、中、后斜角肌
3. 胸小肌
【体表定位】被检查者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用一手托其前臂以支持检查侧的上肢,嘱被检查者将肘关节屈曲90°,并放在检查者的前臂上,检查者支持上肢的手带动被检查者的肩部向上向内,以放松胸大肌。然后,使用数个手指在胸大肌深面触摸,就能找到一块明显的条索状的肌肉,即为胸小肌(图1-4)。
图1-4 胸小肌
【局部解剖】胸小肌呈三角形,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胸小肌可协助前锯肌将肩胛骨拉向胸壁,并向后者靠拢,还可上提肋骨,以助吸气运动(图1-5)。
图1-5 胸小肌
(二) 病因病理
1. 骨性异常 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的上移使肋锁间隙狭窄。
2. 软组织异常 前中斜角肌肥厚;斜角肌先天性束带,多在前斜角肌与第1肋骨之间形成束带,压迫血管神经;斜角肌挛缩,斜角肌间隙变小;胸小肌的止点异常以及其他部位先天性的异常纤维束带压迫等。
3. 骨折 锁骨骨折后,大量骨痂或骨折畸形愈合使肋锁间隙变窄,导致本病的发生。
4. 肌肉痉挛 前斜角肌:痉挛、肥厚和纤维变时,牵拉**肋骨使其抬高,引起肋锁间隙变窄;胸小肌:紧张和挛缩,当上肢过度外展时,胸小肌紧张,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喙突胸小肌下拉紧,产生症状。
在上述病因中,以斜角肌病变*为常见,颈肋次之,肋锁间隙及胸小肌间隙狭窄少见。
(三)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病史 多发生于青年和中年,女性较多,单侧发病较双侧为多。
2. 疼痛 为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无力,发病早期疼痛为间歇性,可向前臂及手部尺侧放射,肩外展及内旋时疼痛加剧。
3. 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前臂及手部尺侧的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肌肉瘫痪,肌肉瘫痪及萎缩以小鱼际及骨间肌为甚,表现为爪形手畸形(尺神经损伤),有时也存在大鱼际肌及前臂肌肉肌力减退。
4. 血管受压 动脉受压:患肢上举时感发冷,颜色苍白,桡动脉搏动减弱;静脉受压:出现患肢远端水肿,发绀,血管严重受压时可形成锁骨下动脉血栓,肢体远端血运障碍。
(四) 针刀操作
1. 体位 俯卧位,病人头探出床头,胸下垫薄枕,让病人尽量屈颈低头,将下颏部抵于枕上,尽量敞开项部术野,保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
2. 体表标志
(1) 前斜角肌:被检查者坐位,头用力向一侧倾斜,检查者用手推挡其同侧下颌,使面部转向对侧,该侧胸锁乳突肌即隆起,其起止点及前后缘均十分明显,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即为前斜角肌(图1-6)。
(2) 喙突:被检查者坐位或仰卧位,喙突位于三角肌前缘,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5cm处,如在锁骨下窝内稍加用力即可触及。当肩关节后伸时,更易触及,有时胖人不易触清,但瘦人却更加显著。活动肩关节时,可触及喙突在指下滚动(图1-7)。
图1-6 前斜角肌
图1-7 喙突
(3) 颞骨乳突:枕外隆凸与乳突在同一条上项线弧线上,枕外隆凸位于正中,而乳突位于弧形上项线两端的下方(图1-8)。
图1-8 颞骨乳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