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5958
如果日本在这种血气方刚之下和列强开战,等待日本的命运将会是什么呢?守护国家,靠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全面搜集世界情报并加以分析的“情报敏感性”,以及用这些情报重新构建起来的世界观。
幕末日本正是因为有一批如高岛秋帆这般识见超群之士,才避免了殖民化危机。
近代日本面临被殖民地化的危险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回应”,这个过程,是由一组群星闪耀的人物群像创造的——他们是:高岛秋帆、大隗重信、笠井顺八、三野村利左卫门等。本书即是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关键抉择,来诠释近代日本是如何在在海啸般汹涌而来的危机下走上创新强国之路的。
目录
译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1章 近代的觉醒和高岛秋帆
1 英国的大英帝国建设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爆发
林则徐的内忧外患
2 情报敏感性:关于鸦片战争的情报和认知
林则徐不为人知的功绩
中国的回应
日本的回应
幕府的情报收集和验证力
3 高岛秋帆的情报敏感性
费顿号事件和海防
作为企业家的高岛秋帆
“天保上书”和高岛平的演习
长崎事件和幽闭
“外国贸易建议书”的先见性和开国
第2章 维新官僚的创造性回应
——大隈重信 从志士到官僚
1 志士们的外交
从藩士到志士
从攘夷到外交谈判
2 隐身基督徒创造国家
隐身基督徒的奇迹
作为外交课题的基督徒问题
列强外交和大隈的自负
3 从外交到财政
伪造膺造和银币流出
货币问题和国立银行制度
只有实现社会经济的自立,才有真正的独立
第3章 明治政府的创新性回应
——用身份交换资本
1 财政再建和秩禄处分
版籍奉还•家禄奉还•征兵制度
财政恶化和士族解体
2 秩禄处分和士族授产
秩禄处分的展开
大久保利通和士族授产
第4章 士族们的创新性回应
——“武士会社”的登场
1 笠井顺八和水泥事业
萩藩下级士族•笠井顺八
作为官吏的局限性和萩之乱
和水泥事业的相遇
2 小野田水泥的创业和公债出资
“士族就业金申请书”所表达的士族心愿
革新型株式会社的形态
技术转移和官营工厂
3 艰难的创业期——通货紧缩、第二工厂建设、三井物产
松方通缩的终结和需求扩大
德国技师、建设新工厂、开拓销路
4 最新锐设备的苦恼和人才投资
第5章 作为创新性回应的财阀
——企业家们造就的三井和三菱
1 作为组织创新的财阀
战前日本财阀的作用和重要性
解体前的财阀
官营工厂出售和财阀
2 三井财阀——人才录用和多种经营
三井的起源
明治维新和外部经营者的录用
三野村利左卫门的录用
益田孝和三井物产的设立
井上馨和先收会社
中上川彦次郎•团琢磨的录用
中上川彦次郎的改革
果断处置银行不良债权
人才录用和工业化路线
“人本三井”的形成
3 三菱的创新性回应——反骨精神和关联型多种经营
反骨青年岩崎弥太郎
吉田东洋和土佐藩海运业
国际竞争、士族之乱、政商
岩崎弥太郎的人力资源投资
特定行业的尝试和学习
明治十四年的政斗和关联型多种经营
岩崎弥之助的“从海洋到陆地”战略
4 财阀这一创新性回应
终章 近代日本“创新性回应”的回顾
后记
情报敏感性:关于鸦片战争的情报和认知
日本的回应
当时,日本和中国一样采取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冲击可想而知。幕府原本就有财政紧张的内忧,现在又加上了巨大的外患。好在,幕府很早就开始收集和消化鸦片战争的相关情报。幕府末期,“日本的信息收集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幕府的海外信息来源,一是和朝鲜釜山开展贸易的对马藩,一是“风说书”。后者由驻扎长崎的荷兰和清国的贸易商提供。至于前者,幕府允许对马藩和朝鲜开展贸易,作为回报,对马藩向幕府提供来自朝鲜的情报。
长崎“风说书”的内容是对各种报纸杂志的编辑整理,是幕府重要的海外信息源。在当时,荷兰是唯一允许和日本开展贸易的欧洲国家,为表示感谢,荷兰商馆的馆长会定期向幕府献上《和兰风说书》,这是一本汇集了世界各国重要信息的年度报告书——从1641年日本开始锁国到1854年日本结束锁国,每年如此。
“风说书”的最初目的是搜集葡萄牙、西班牙的相关情报。后来,幕府的兴趣扩大了,需要更广泛的情报,于是,“风说书”细化为了“欧洲风说”、“印度风说”、“支那风说”等,荷兰商人递交的世界各国信息也被纳入其中。鸦片战争以后,幕府在《和兰风说书》的基础上,要求商馆递交更为详细的《别段风说书》。
幕府要求递交荷兰语的报告书。《别段风说书》目前留存的版本有:长崎译本、江户译本,以及原文三种。幕府对鸦片战争以后的世界局势的重视可见一斑。根据近年来的研究,鸦片战争以后幕府的情报收集能力在“佩里来航”后的对美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样,幕府也很重视清国贸易商提供的《唐国风说书》。荷兰提供的“和兰风说”详细记载了清英之间发生纷争到签订南京条约的经过,详细描述了英国的胜利和清国的败北情况。
相比之下,《唐国风说书》显得比较局部,中间混杂了传闻和主观猜测,缺少客观性。这其中,来自激战之地的乍浦商人的情报具有临场感和时效性。另外,由于不需要像荷兰语那样进行翻译,鸦片战争的相关记述显得更加生动。
如上所述,幕府对鸦片战争的信息收集不限于单一信息源,而是有三大信息来源,其中包含了中国和荷兰这两大对立的信息源。
幕府的情报收集和验证力
为了进一步考察日本的情报敏感性,我们来看在幕府体制下,情报收集和验证工作是如何展开的?又是如何向将军上奏的?1839年(天保十年)3月,清国在广州征缴和销毁英商的鸦片两万余箱、明令禁烟。当年夏天(6月4日),相关情报经由来出岛的荷兰商船传来。这是关于战争的第一报。
根据《和兰风说书集成》的记载,一开始,出岛的幕府官吏对这个情报没有太重视。第二年也就是1840年6月递交的《和兰风说书》记载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报复清国,英国派遣原驻非洲好望角以及印度的军队前往中国。报告交到了长崎奉行田口加贺守那里。荷兰商馆馆长约瑟夫•亨利•莱温逊(Joseph Henry Levyssohn)另外还递交了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百多页的详报。这个情报经由长崎的耳目终于传到了江户的老中那里。
田口加贺守送出的风说书确实送到了老中那里,这一点通过查阅辅佐老中的家老的日记《鹰见泉石日记》,便可确认。包括追加的详细情报在内,老中土井利位考虑到内容重要、不容马虎,当即要求回江户的长崎奉行田口加贺守另外购买海外地理书,进一步收集风说书以外的有关鸦片战争的详细情报。
土井和田口都认为有必要直接从中国人那里收集相关信息,并立刻采取了行动。就这样,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情报收集、验证之后,11月11日,老中向将军德川家庆递交了有关鸦片战争的风说书。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