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68949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几部大经大典之一,义理深圆,彻法源底,自古有“开悟在楞严”的说法。但又因体系庞大,包罗万象,语言精简,而号称难读。这本《楞严经译解》系智觉法师于佛学院讲授《楞严》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此前在佛教内部出版,广为流传。其特色在于以现代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经文,经文、译文每句对应,辅以注释、解说、总结,并以图表的形式演示经文的结构、体系,阐发经义,使读者一目了然,亦非市面上常见的一些佛经白话翻译可比。
《楞严经》的难点在于义理深邃、体系庞大,同时文句优美简练到极致,如果直接读原文如同云山雾罩。此书逐句文白对照,读者可以一边对着译文了解该句的大概意思,一边欣赏典雅深奥的经文,对此书的义理体系了解一个大概,然后细读注解就容易懂了,如能对此大乘究竟义理有所窥探,再找古大德注疏进一步精研。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的几部大经大典之一,义理深圆,彻法源底,自古有“开悟在楞严”的说法。但同时又因体系庞大,包罗万象,语言精简,而号称难读。虽各代名家注疏甚多,但由于注经体例和语言的障碍,一般爱好者甚至研究者都难以从古注疏入手研读。
《楞严经译解》系在作者于佛学院讲授《楞严》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此前在佛教内部出版,广为流传。其特色在于以现代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经文,经文、译文每句对应,辅以注释、解说、总结,并以图表的形式演示经文的结构、体系,阐发经义,使读者一目了然。
《楞严经译解》作者确属有修证、有见地,《楞严经译解》见解到位,译文准确,亦非市面上常见的一些佛经白话翻译可比。
序一
序二
自序
台湾版序
楞严大纲
经前叙谈
一、说法仪式及闻法轨理
二、概说本经
三、本经真伪
四、本经属于真常唯心系
五、浅说如来藏
十门解经
一、起教因缘
二、藏乘摄属
三、义理浅深
四、所被机宜
五、能诠教体
六、宗趣通别
七、说时前后
八、总释名题
九、历明传译
十、别解文义
序分
一、证信序
二、发起序
正宗分
一、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一)圆悟
1.空如来藏
(1)三番破妄
(2)十番显见
(3)二见剖妄
(4)四科无非藏性
(5)七大无非藏性
2.二如来藏
(1)不空藏
(2)空不空藏
(二)圆修
1.选根直入
(1)二决定义
(2)释二疑
(3)绾巾示解伦次
(4)冥授以选本根
2.道场加行
(1)三学
(2)道场建设
(3)道场修证
(4)神咒
(三)圆证
1.真如为法源
2.染缘起遍成轮回
(1)众生颠倒
(2)世界颠倒
3.净缘起历成诸位
(1)三种渐次
(2)干慧地
(3)十信
(4)十住
(5)十行
(6)十回向
(7)四加行
(8)十地
(9)等觉
(10)妙觉
二、助道别详护定要法
(一)谈七趣劝离以警淹留
1.略示情想为坠升根由
2.详示升坠有因果差别
(1)地狱趣
(2)鬼趣:十类
(3)畜生趣:十类
(4)人趣:十类
(5)仙趣:十类
(6)天趣
(7)修罗趣:四类
(二)辨五魔令识以护堕
1.无问自说五阴魔境
(1)色阴魔相:十境
(2)受阴魔相:十境
(3)想阴魔相:十境
(4)行阴魔相:十计
(5)识阴魔相:十执
2.因请重明五阴生灭
(1)答生起妄想
(2)答阴界浅深
(3)答灭除顿渐
流通分
主要参考经论书目
《楞严经》者,以明心见性为旨归,诸法皆备,无机不摄,诚法苑之洪范也。
自唐般剌密谛迻译本经后,历代所出注疏甚夥。《楞严》疏家中,当以宋楞严大师子璇、元天如禅师惟则、明真鉴法师、明智旭大师、清海印弟子蒙叟(钱谦益)、近人圆瑛大师等为翘楚。诸疏或会萃诸家要解以通大途,或机辩纵横披剥陈言以申正见,或博雅明辨发微彰隐而资后学。然古疏艰涩,今人亦难探其幽径,且诸疏长短互见,取舍亦复不易。
智觉法师者,宁夏银川人。高中毕业后修学佛法,亲近清定上师。一九九四年剃度出家,一九九六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本科,是年并受三坛大戒,后参学于五台山普寿寺。一九九八年应聘至广东尼众佛学院任教。广东尼众佛学院地处陆丰清云山,学院所在之定光寺依山而筑,层层叠叠,气势雄伟,佛学院即深居于山之高处。是处缁流翕集,三百比丘尼发心修学于晨钟暮鼓之中,孜孜弗懈。智觉法师于此殷勤讲授《楞严》有年,参稽诸家古疏旧注,探经义之奥微,寻坠绪之渺茫,积六载之功而成是书。
辱以大稿示余,欣见言之本色,不假华词,考实阙疑,而决后滞,张皇幽眇,隐义昭然。是以乐为推荐,爰述片言,以为弄引。
沈剑英
甲申年冬至叙于沪上还芝楼
序分
一、证信序
如是我闻[1],一时[2]佛[3]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4]。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陀讲的。有一天,佛在舍卫城的祇桓精舍。
[注释]
[1]如是我闻:如是:信成就。六种成就,何故信成就居首呢?因为诸佛因中,由信生解,依解立行,因行而证佛果。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信而生,佛道因信而成,故六种成就,以信居首。
如是:指法之词,指本经十卷宏文,是我阿难,亲从佛闻。信顺之词,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
我闻:闻成就。六成就中的第二。
我有四种:1.妄我:凡夫妄执之我。凡夫执着肉体是真我,终日为他劳碌。2.神我:外道妄计有神我。3.假我:菩萨随世假我。出世圣人,了知四大皆空,五
阴非我,但为传宏正法,假说有我。4.真我:如来法身真我。佛已亲证自受用法身,谓之真我,成佛才是真我。《法华经》云:“我与阿难,在空王佛所,同时发菩提心”,故知阿难乃大权示现。今文中阿难称我,乃随顺世间,假名称我也。
闻:从耳根发耳识,闻佛声教,由耳达心,故能记忆。佛因为一切众生,都认为肉耳能闻,故不曰耳闻,而教称我闻者,有深意呀!“我闻”按本经如是闻性,是心非耳。由根中不生灭之闻性,托根闻法。肉耳实无闻法功能,故曰我闻。
“如是我闻”有四义:⑴断众疑。⑵秉佛嘱。⑶息诤论。⑷异外教。
⑴断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初升法座,相好如佛(短佛三指),众起三疑:疑阿难成佛,疑佛再来,疑他方佛来。至阿难高唱“如是我闻”,三疑顿息。
⑵秉佛嘱:佛将入灭,阿难悲伤欲绝,泣不成声,此时阿那律陀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教阿难问佛四事:佛在世时,我等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而住?佛在世时,恶性比丘佛威调伏;佛灭度后,如何处之?佛灭度后,结集佛经,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回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默然摈之。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
⑶息诤论:阿难位居初果,德业不及诸大阿罗汉,况上位菩萨,如果阿难所说的经典,众所不服,必滋争论。今阿难曰:“如是我闻”,以如是之法,乃我从佛所闻,众知阿难多闻第一,历耳不忘,故息诤论。
⑷异外教:外道经首,皆安“阿”,“忧”。阿:无也。忧:有也。以其有无不决,故安此二字。佛嘱经首,安六种成就,所以异于外道典籍。
以上皆就事解释。现在再从理上解释:
如是:圣人说法但显真如,唯如为是耳。按本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一切法皆是我心,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
我闻:约理即以无我之真我,起不闻之真闻,闻如是之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唯一如来藏性,为此经之理体。是为闻成就。
我:主宰义,自在义。只有法身才有此意。我有八种自在才叫“我”。
八种自在:一、分身自在:一身现多身,分身法术。二、一身遍满大千世界,现大身。三、飞行自在:佛、菩萨念头到,身就到,不用飞机。四、随类化身:同时同处,六道道道有我身度众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尽无量劫:佛、菩萨一偈讲无量劫也讲不完。智者大师“妙”字讲九十天。八、身遍满一切处,犹如虚空:佛、菩萨有身如同无身。佛就是自在:身相自在,现而不现,不现而现。音声自在: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中国人看佛是中国人,听是中国话。英国人看佛是英国人,是英国话。
我闻:阿难生于佛成道之夜。佛成道二十年后阿难出家,又过十年,方命为侍者。三十年前,佛所说经未闻,何称“我闻”,古有四个解答:一、展转闻:从比丘、天人等处闻。二、佛重说:佛命阿难为侍,阿难求三愿,第三、所未闻法请佛重说。三、阿难自通: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故三际十方之法无不觉也。四、阿难大权示现,何滞于迹,言不闻也。故佛的法,阿难俱闻。(又《佛祖统纪》卷第四:阿难集法藏自云,佛初转法轮,我是时不见。如是展转闻。旧云阿难得佛觉三昧,力自能闻。又未闻经愿佛重说,故佛口密为说,阿难亲承佛旨如仰完器,传以化人,以泻异瓶。佛已涅盘从金棺出金臂,重为现入胎之相,诸经皆闻。胎相尚闻,况后诸经。此即追现入胎,转法轮相,使阿难给侍二十年已前诸经,皆得闻之。阿难面于佛前自闻狩记,即时忆念过去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