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81522
1. 国学经典版本集结成套:经典著作口碑相传,本套书所选版本皆为我国著名国学学者的著作,曹伯韩、章太炎、梁启超、吕思勉、胡适等老一辈学者的传世经典,集结成套系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权威的国学学习读本,一套书涵盖大师的国学思想精髓。
2. 通俗性的国学读本:本套书以“大师讲给大家的国学”为原则,编辑整理了大师们较为通俗的国学知识作品,用通俗化的语言讲述国学知识,大众读者皆能读懂。
3. 系统性的套系设置:本套书共9个分册,从国学入门到提升,从国学常识到具体国学作品精讲,均有精心的策划,如《国学常识》《国学基础知识》为国学入门,《国学讲义》《国学精神》为知识提升,而《国学盛宴》《国学杂谈》《儒学六讲》则为国学经典的精讲,供不同读者选购,也可全套书购买全面学习国学。
4. 内容全面细致:本书更大的一个特点是,为读者搭建一个国学知识体系的讲堂,每个分册内容全面、要点完备、条理清晰,可以作为国学自学读物,精选国内国学大师作品,一套书通览国学全貌。
5. 装帧精美适合收藏:全部采用精装装帧,封面古朴雅致,内文采用高级胶版纸,色彩柔和不反光,不仅提供更健康舒适的阅读体验,更适合收藏。
《儒学六讲》是国学大师梁启超为读者讲解儒家文化的普及读物,代表了梁启超儒学研究的精髓。本书从儒学是什么、为什么研究儒学、儒学研究的方法、儒学的变迁、儒学的重要问题等六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自孔子至清末两千五百年来儒学的起源、变迁、继承、演化和影响,并条分缕析地介绍了儒学的重要流派、代表人物。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以梁启超在清华国学院讲课稿为底本,其语言通俗易懂,深刻全面,是读者了解儒家哲学和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读物。
上部 儒学六讲
002 第一讲 儒家哲学是什么
008 第二讲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014 第三讲 儒家哲学的研究法
022 第四讲 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上)
049 第五讲 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下)
086 第六讲 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
088 一、性善恶的问题
107 二、天命的问题
116 三、心体问题
下部 孔子
126 第一节 孔子事迹及时代
126 一、孔子事迹
129 二、孔子所处之环境
132 第二节 研究孔子学说所根据之资料
139 第三节 孔学提纲
139 一、学
141 二、一贯、忠恕
144 三、仁、君子
146 四、(原缺)
146 五、礼
153 六、乐
156 七、名
160 八、性命
162 九、鬼神、祭祀
166 第四节 孔子之哲理论与《易》
166 一、易体
171 二、卦与象
174 三、爻与辞
179 四、繁变与易简
183 第五节 孔子之政治论与《春秋》
183 一、大同与小康
186 二、《春秋》的性质
190 三、《春秋》与正名主义
196 四、《春秋》之微言大义
201 第六节 结论
201 一、时中的孔子
206 二、孔子之人格
211 三、孔门弟子及后学
第一讲 儒家哲学是什么
“哲学”二字,是日本人从欧文翻译出来的名词,我国人沿用之,没有更改。原文为Philosophy,由希腊语变出,即爱智之意。因为语原为爱智,所以西方人解释哲学为求知识的学问。求的是最高的知识,统一的知识。
西方哲学之出发点,完全由于爱智,所以西方学者主张哲学的来历,起于人类的好奇心。古代人类看见自然界形形色色,有种种不同的状态,遂生惊讶的感想。始而怀疑,既而研究,于是成为哲学。
西方哲学,最初发达的为宇宙论或本体论,后来才讲到论理学 、认识论。宇宙万有,由何而来?多元或一元,唯物或唯心,造物及神是有是无?有神如何解释?无神如何解释?等等,是为宇宙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
此类问题,彼此两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辩论终久不决。后来以为先决问题,要定出个辩论及思想的方法和规范。知识从何得来?如何才算精确?还是要用主观的演绎法,先立原理,后及事实才好?还是采客观的归纳法,根据事实,再立原理才好?这样一来,就发生论理学。
再进一步,我们凭什么去研究宇宙万有?人人都回答道:凭我的知识。但知识本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若不穷究本源,恐怕所研究的都成砂上楼阁了。于是发生一种新趋向,从前以知识为“能研究”的主体,如今却以知识为“所研究”的对象,这叫作认识论。认识论发生最晚,至康德以后,才算完全成立。认识论研究万事万物,是由知觉来的真,还是由感觉来的真?认识的起源如何?认识的条件如何?认识论在哲学中最晚最有势力。有人说除认识论外,就无所谓哲学,可以想见其位置的重要了。
这样说来,西洋哲学由宇宙论或本体论趋重到论理学,更趋重到认识论,彻头彻尾都是为“求知”起见。所以他们这派学问称为“爱智学”,诚属恰当。
中国学问不然,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直译的Philosophy,其含义实不适于中国。若勉强借用,只能在上头加上个形容词,称为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
世界哲学大致可分三派:印度、犹太、埃及等东方国家,专注重人与神的关系;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中国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一切学问,无论哪一时代,哪一宗派,其趋向皆在此一点,尤以儒家为最博深切明。
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说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然则学问分作两橛吗?是又不然。《大学》结束一句“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致诚正,只是各人完成修身功夫的几个阶级;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各人以已修之身去齐他治他平他,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适用这种工作。《论语》说“修己以安人”,加上一个“以”字,正是将外王学问纳入内圣之中,一切以各人的自己为出发点。以现在语解释之,即专注重如何养成健全人格。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
以上讲儒家哲学的中心思想,以下再讲儒家哲学的范围。孔子尝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自儒家言之,必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这样看来,西方所谓爱智,不过儒家三德之一,即智的部分。所以儒家哲学的范围,比西方哲学的范围,阔大得多。
儒家既然专讲人之所以为人,及人与人之关系,所以它的问题,与欧西问题,迥然不同。西方学者唯物唯心、多元一元的讨论,儒家很少提及。西方学者所谓有神无神,儒家亦看得很轻。《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亦说:“未知生,焉知死。”把生死神怪看得很轻,这是儒家一大特色。亦可以说与近代精神相近,与西方古代之空洞谈玄者不同。
儒家哲学的缺点,当然是没有从论理学、认识论入手。有人说它空疏而不精密,其实论理学、认识论,儒家并不是不讲。不过因为方面太多,用力未专,所以一部分的问题,不如近代人说得精细。这一则是时代的关系,再则是范围的关系,不足为儒家病。
东方哲学辩论得热闹的问题,是些什么?如:
1.性之善恶,孟荀所讨论。
2.仁义之内外,告孟所讨论。
3.理欲关系,宋儒所讨论。
4.知行分合,明儒所讨论。
此类问题,其详细情形,以后再讲。此地所要说明的,就是中国人为什么注重这些问题。他们是要讨论出一个究竟,以为各人自己修养人格或施行人格教育的应用,目的并不是离开了人生,翻腾这些理论当玩意儿,其出发点既与西方之以爱智为动机者不同。凡中国哲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欧西古今学者,皆未研究,或研究的路径不一样。而西方哲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有许多项,中国学者认为不必研究;有许多项,中国学者认为值得研究,但是没有研究透彻。
另外有许多问题,是近代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儒家亦看得很重。在外王方面,关于齐家的,如家族制度问题;关于治国的,如政府体制问题;关于平天下的,如社会风俗问题。所以要全部了解儒家哲学的意思,不能单以现代哲学解释之。儒家所谓外王,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都包括在内;儒家所谓内圣,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都包括在内。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标题“儒家哲学”四字,很容易发生误会。单用西方治哲学的方法研究儒家,研究不到儒家的博大精深处。最好的名义,仍以“道学”二字为宜。先哲说:“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谓道也。”又说:“道不远人,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学只是做人的学问,与儒家内容最吻合。但是《宋史》有一个《道学传》,把道学的范围弄得很窄,限于程朱一派。现在用这个字,也易生误会,只好亦不用它。
要想较为明显一点,不妨加上一个“术”字,即庄子《天下》篇所说“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的“道术”二字。“道”字本来可以包括术,但再分细一点,也不妨事。道是讲道之本身,术是讲如何做去,才能圆满。儒家哲学,一面讲道,一面讲术;一面教人应该做什么事,一面教人如何做去。
就前文所举的几个问题而论,如性善恶问题,讨论人性本质,是偏于道的;如知行分合问题,讨论修养下手功夫,是偏于术的。但讨论性善恶,目的在教人如何止于至善以去其恶,是道不离术;讨论知行,目的在教人从知入手或从行入手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是术不离道。
外王方面亦然,“民德归厚”是道,用“慎终追远”的方法造成它便是术;“政者正也”是道,用“子帅以正”的方法造成它便是术;“平天下”“天下国家可均”是道,用“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的“挈矩”方法造成他便是术。道术交修,所谓“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儒家全部的体用,实在是如此。
由此言之,本学程的名称,实在以“儒家道术”四字为最好。此刻我们仍然用“儒家哲学”四字,因为大家都用惯了,“吾从众”的意思。如果要勉强解释,亦未尝说不通。我们所谓哲,即圣哲之哲,表示人格极其高尚,不是欧洲所谓Philosophy范围那样窄。这样一来,名实就符合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