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81310
保罗•克利有一个著名说法:艺术的本质使命在于使不可见者成为可见的,这合乎古希腊原本意义上的艺术理解。陈忠强以克利的艺术理论作为主题,以克利的生平、艺术教育和创作为切入点,从“音乐与空间性”和“表现与象征性”两个方面对克利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继而从原始的经验,“我”在作品中的显现等方面探讨了克利的艺术理论,特别强调了艺术家应当把“不可见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关键的思想,并据此凸显了克利对20世纪艺术理论和实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保罗•克利是20世纪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本书从克利艺术生涯的四个阶段展开,探讨了他与现代主义绘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了其内含的音乐性与空间性、表现性与象征性,同时对他的艺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得出结论:克利的艺术之“思”来自艺术本源之“诗”,艺术是天地万物的预言。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克利的生平即绘画的四个阶段 /1
一 前期学习阶段 /4
二 深度学习阶段 /7
三 交流和创作成熟阶段 /10
四 后伯尔尼阶段 /18
第二章 克利艺术与现代主义绘画的关系 /23
一 克利艺术同表现主义等流派的关系 /26
二 凡·高等现代艺术家对克利的影响 /35
第三章 克利作品分析一:音乐与空间性 /45
一 韵律的节奏与音乐性 /49
二 平面的分割与空间性 /60
第四章 克利作品分析二:表现与象征性 / 73
一 虚和实的叙述与表现性 / 77
二 简练的暗喻与象征性 / 98
第五章 自然·自我·艺术 / 117
一 原始的经验 / 123
二 “我”只在作品中呈现 / 140
三 天地万物的预言 / 168
结 语 / 209
附 录 / 223
雨天与诗意 / 223
后 记 / 235
参考文献 / 239
本书强调了艺术家应当把“不可见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关键的思想,并据此凸显了克利对20世纪艺术理论和实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孙周兴
作者将克利从过去的研究成见中解脱出来,指出了克利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哲学世界。
——汪民安
本书切入克利所揭示的可见与不可见的主题,强调了艺术与自然为共同体的观念。
——蔡 枫
1940年5月,他搬到了洛迦诺小城奥斯利娜的疗养院,克利注定克服不了这种麻疹愈合后仍然滞留在他身上的皮肤硬化症,肉体上的痛苦持续了五年,唯有用钢铁般的精神意志才能熬过来,病痛对他的创作仅有一点点影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里,一切都不再重要,他聆听安魂曲,但并没有绝望。用歌德的话讲是“自然通过死亡孕育新生”。当克利的末日来临时,他仍从容地记下一些令人费解的用速记法涂写的词语,或许暗示着死亡— 这个生命的终极。克利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一张静物画,一座雕塑、一只罐子、几个花瓶以及一些鲜花被摆放在桌上,背景是沉郁的黑色,左边的一张白纸上出现了一位携带十字架的死亡天使—这张作品充满了对死亡的暗示。6月29日上午7点30分,克利病逝于洛迦诺的桑特·安格尼斯诊所,享年61岁。7月1日,他的遗体在鲁喀诺火化,葬礼于7月4日举行。1942年9月,克利的骨灰安葬于舒萨登墓园,墓碑上刻着从他日记中摘录的诗句:
我不能被牢握于此地此时
因为我之与死者住在一起
正如我之与未生者同居一处
多少比往常更接近创造的核心
但还不够近
墓地位于平缓山丘的顶部,在那里可以眺望班蒂格广场——克利青年时代创作的素描作品常常以之为题,从这一点来看,克利又回到了他生命的起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