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4393
内容简介
行政检讨是非常具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方式之一 ,实质上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 在国家机关的运用和移植,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丰厚的 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政治文化历史渊源。行政检讨的回 应性、自律性、反思性等特点反映了我国民主行政和 责任行政的发展趋势,但在制度和实践中均有很多亟 待规范之处,希望章亮亮编*的《论行政检讨》能够 为进一步开展行政检讨理论研究、发挥行政检讨在当 代中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目 录
序
绪论
一、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章 行政检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含义
节 语法意义上的“检讨”
一、“检讨”的中文语义变迁
二、“检讨”的英文含义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检讨”
一、中国古代帝王的“检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检讨”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概念与特点
一、行政检讨是行政系统内部问责的重要形式
二、行政检讨的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检讨在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
节 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一、行政检讨与政治责任的关系
二、行政检讨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三、行政检讨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四、行政检讨与伦理责任的关系
五、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效力定位
一、行政检讨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独特性
二、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行政检讨效力定位
第三节 行政检讨与行政处分的关系
一、行政处分和行政检讨内涵的比较分析
二、行政检讨和行政处分在问责体系中地位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节 党内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一、自我批评的理论源起
二、党内检讨的运用和发展弱
三、检讨制度从党内向党外的扩展
第二节 党内检讨制度在行政系统的移植和发展
一、我国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
二、党内检讨制度向行政系统的移植
三、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
节 法治理论基础
一、宪法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基础
二、责任政府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动力
三、行政自制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能力证明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
一、中国哲学中的知行统一观
二、西方哲学中的实践论观点
三、实践论观点对行政检讨的理论指导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基础
一、行政机关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二、公务人员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三、行政检讨体现责任承担的伦理自主性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关系
二、检讨制度的组织建设功能
第五节 传统政治文化基础
一、修身内省的自律意识
二、为政以德的自律理念
三、官本位的服从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检讨的实证分析
节 行政检讨制度概况
一、行政检讨制度的规范化趋势分析
二、行政检讨制度规定的立法层级
三、行政检讨形式在问责制度中的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规范分析
一、行政检讨规范的具体内容
二、行政检讨规范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实践分析
一、行政检讨实践的特点
二、行政检讨实践的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思考
节 明确行政检讨制度的基本理念
一、确立责任政府理念
二、树立信用政府理念
第二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决定程序
一、确定检讨问责执行主体
二、规范行政检讨范围
三、明确行政检讨责任划分
四、明确行政检讨形式和内容
五、统一检讨启动和执行程序
第三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救济程序
一、完善行政检讨的行政救济制度
二、建立行政检讨的司法救济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一、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章 行政检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含义
节 语法意义上的“检讨”
一、“检讨”的中文语义变迁
二、“检讨”的英文含义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检讨”
一、中国古代帝王的“检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检讨”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概念与特点
一、行政检讨是行政系统内部问责的重要形式
二、行政检讨的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检讨在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
节 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一、行政检讨与政治责任的关系
二、行政检讨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三、行政检讨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四、行政检讨与伦理责任的关系
五、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效力定位
一、行政检讨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独特性
二、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行政检讨效力定位
第三节 行政检讨与行政处分的关系
一、行政处分和行政检讨内涵的比较分析
二、行政检讨和行政处分在问责体系中地位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节 党内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一、自我批评的理论源起
二、党内检讨的运用和发展弱
三、检讨制度从党内向党外的扩展
第二节 党内检讨制度在行政系统的移植和发展
一、我国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
二、党内检讨制度向行政系统的移植
三、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
节 法治理论基础
一、宪法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基础
二、责任政府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动力
三、行政自制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能力证明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
一、中国哲学中的知行统一观
二、西方哲学中的实践论观点
三、实践论观点对行政检讨的理论指导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基础
一、行政机关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二、公务人员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三、行政检讨体现责任承担的伦理自主性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关系
二、检讨制度的组织建设功能
第五节 传统政治文化基础
一、修身内省的自律意识
二、为政以德的自律理念
三、官本位的服从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检讨的实证分析
节 行政检讨制度概况
一、行政检讨制度的规范化趋势分析
二、行政检讨制度规定的立法层级
三、行政检讨形式在问责制度中的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规范分析
一、行政检讨规范的具体内容
二、行政检讨规范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实践分析
一、行政检讨实践的特点
二、行政检讨实践的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思考
节 明确行政检讨制度的基本理念
一、确立责任政府理念
二、树立信用政府理念
第二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决定程序
一、确定检讨问责执行主体
二、规范行政检讨范围
三、明确行政检讨责任划分
四、明确行政检讨形式和内容
五、统一检讨启动和执行程序
第三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救济程序
一、完善行政检讨的行政救济制度
二、建立行政检讨的司法救济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