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68190
编辑推荐
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书以刑法学研究会过去编辑、出版的所有会议文集为考察基础,对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组织和参与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观点都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了中国刑法、刑事政策、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各个领域,其中既有纯粹的学理研究,又有对刑法立法、刑事司法热点、疑难问题的实践研讨,内容充实,体系完备。
二是注重客观描述,时间脉络清晰。全书在具体写作上以述为主,注重介述过去30年间论者们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其间只有极少量的客观评论,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论者们的学术见解。同时,本书在按内容进行章节编排的基础上,将同一目下的学术观点完全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求全面充分地展现相关学术见解的演进过程。
一是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书以刑法学研究会过去编辑、出版的所有会议文集为考察基础,对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组织和参与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观点都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了中国刑法、刑事政策、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各个领域,其中既有纯粹的学理研究,又有对刑法立法、刑事司法热点、疑难问题的实践研讨,内容充实,体系完备。
二是注重客观描述,时间脉络清晰。全书在具体写作上以述为主,注重介述过去30年间论者们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其间只有极少量的客观评论,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论者们的学术见解。同时,本书在按内容进行章节编排的基础上,将同一目下的学术观点完全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求全面充分地展现相关学术见解的演进过程。
内容简介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究30年》以刑法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各类学术文集为考察研析对象,全面综述了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的主要观点。
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导论、上编、下编和附录。其中,导论部分是“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鸟瞰”,对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的学术发展情况作了总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刑法学研究会30年的学术发展概况;上编是“刑法总论问题”,具体分为十章,对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刑事政策、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正当行为、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外向型刑法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下编是“刑法各论问题”,细分为八章,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贪污贿赂罪问题和渎职罪问题;附录收录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等。其中大事记对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与刑法学研究会有关的重大事情以时间为线索予以列举,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刑法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
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导论、上编、下编和附录。其中,导论部分是“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鸟瞰”,对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的学术发展情况作了总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刑法学研究会30年的学术发展概况;上编是“刑法总论问题”,具体分为十章,对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刑事政策、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正当行为、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外向型刑法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下编是“刑法各论问题”,细分为八章,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贪污贿赂罪问题和渎职罪问题;附录收录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等。其中大事记对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与刑法学研究会有关的重大事情以时间为线索予以列举,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刑法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
目 录
导论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概述
一、30年之学术建设
二、30年之学术发展
三、30年之学术总结
上编 刑法总论问题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刑法学基本问题
一、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问题
二、刑法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三、刑法学研究的历程与发展问题
四、犯罪原因问题
第二节 刑法观念问题
一、社会发展与刑法观念的更新问题
二、现代刑法的基本观念问题
第三节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问题
一、刑法与宪法的关系问题
二、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刑法基本原则问题
一、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
二、罪刑法定原则问题
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问题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问题
五、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问题
第五节 刑法解释问题
一、刑法解释的基础理论问题
二、刑法立法解释问题
三、刑法司法解释问题
四、刑法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协调问题
第六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问题
一、刑法适用的一般问题
二、民族自治地方及特别行政区的刑法适用问题
第七节 刑事责任问题
一、刑事责任与犯罪、刑罚的关系问题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问题
第二章 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
第一节 1979年刑法典的修正与完善问题
一、刑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问题
二、刑法修改的原则与技术问题
三、刑法的体系完善问题
四、罪名的立法完善问题
第二节 1997年刑法典的宏观立法问题
一、1997年刑法典的立法特点问题
二、1997年刑法典的立法价值问题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的宏观问题
一、刑法修正案的修法理念问题
二、刑法修正案的修法特点问题
三、刑法修正案的修法价值问题
四、刑法修正案的修法方式问题
第三章 刑事政策问题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基础性问题
一、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二、唯刑主义观念与我国刑事政策的关系
三、刑事政策的概念和分类
四、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五、现代刑事政策内容的构建
第二节 基本刑事政策问题
一、刑事政策的适当调整
二、基本刑事政策的演进和发展问题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问题
第三节 “严打”刑事政策问题
一、“严打”政策的根据和合理性
二、“严打”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严打”政策的定位
四、“严打”政策的具体适用
五、“严打”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四节 反腐败刑事政策问题
一、我国现行反腐败刑事政策
二、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反腐败犯罪基本思路的厘清
四、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 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理论问题
第五章 犯罪主体问题
第六章 正当行为问题
第七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问题
第八章 刑罚裁量问题
第九章 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问题
第十章 外向型刑法问题
下编 刑法各论问题
第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
第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
第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
第十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
第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问题
第十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
第十七章 贪污贿赂犯罪问题
第十八章 渎职罪问题
附录一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
附录二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
附录三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概述
一、30年之学术建设
二、30年之学术发展
三、30年之学术总结
上编 刑法总论问题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刑法学基本问题
一、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问题
二、刑法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三、刑法学研究的历程与发展问题
四、犯罪原因问题
第二节 刑法观念问题
一、社会发展与刑法观念的更新问题
二、现代刑法的基本观念问题
第三节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问题
一、刑法与宪法的关系问题
二、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刑法基本原则问题
一、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
二、罪刑法定原则问题
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问题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问题
五、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问题
第五节 刑法解释问题
一、刑法解释的基础理论问题
二、刑法立法解释问题
三、刑法司法解释问题
四、刑法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协调问题
第六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问题
一、刑法适用的一般问题
二、民族自治地方及特别行政区的刑法适用问题
第七节 刑事责任问题
一、刑事责任与犯罪、刑罚的关系问题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问题
第二章 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
第一节 1979年刑法典的修正与完善问题
一、刑法修改的指导思想问题
二、刑法修改的原则与技术问题
三、刑法的体系完善问题
四、罪名的立法完善问题
第二节 1997年刑法典的宏观立法问题
一、1997年刑法典的立法特点问题
二、1997年刑法典的立法价值问题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的宏观问题
一、刑法修正案的修法理念问题
二、刑法修正案的修法特点问题
三、刑法修正案的修法价值问题
四、刑法修正案的修法方式问题
第三章 刑事政策问题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基础性问题
一、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二、唯刑主义观念与我国刑事政策的关系
三、刑事政策的概念和分类
四、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五、现代刑事政策内容的构建
第二节 基本刑事政策问题
一、刑事政策的适当调整
二、基本刑事政策的演进和发展问题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问题
第三节 “严打”刑事政策问题
一、“严打”政策的根据和合理性
二、“严打”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严打”政策的定位
四、“严打”政策的具体适用
五、“严打”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四节 反腐败刑事政策问题
一、我国现行反腐败刑事政策
二、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反腐败犯罪基本思路的厘清
四、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 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理论问题
第五章 犯罪主体问题
第六章 正当行为问题
第七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问题
第八章 刑罚裁量问题
第九章 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问题
第十章 外向型刑法问题
下编 刑法各论问题
第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
第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
第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
第十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
第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问题
第十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
第十七章 贪污贿赂犯罪问题
第十八章 渎职罪问题
附录一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
附录二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
附录三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
免费在线读
时光荏苒,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迄今已走过30年如歌的岁月。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30年只是一个很短的瞬间。但对于新中国法治建设而言,过去的30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她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凝聚了我国千百年来的法制思想和经验,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法律人的追求与梦想,也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长历程。回顾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发展的学术历程,既是对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刑法理论创新和繁荣的促进,意义非凡。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成立于2011年10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10月的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30年来,刑法学研究会在中国法学会的业务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励精图治,围绕其业务范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团结并引导成员开展刑法学研究。刑法学研究会通过组织各种刑法学术研讨会、编辑会刊与文集、主办网站等形式,积极引导研究会成员开展刑法理论研究,促进了刑法学的理论繁荣。二是加强刑法理论研究与刑法实践的结合,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刑法学研究会通过组织论文评奖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刑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联系,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加强刑法理论与国家立法、司法、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三是引导和促进国内和国际的刑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刑法学的国际影响。刑法学研究会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访问等形式,加强了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中国区际刑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组织学术访问考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了与外国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刑法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丰富和提高了国内刑法学研究水平,同时不断扩大了我国刑法学的国际影响。四是积极服务研究会成员,努力维护研究会成员的正当权益,不断提高研究会的凝聚力。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刑法学研究会在组织机构建设、学术研讨与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主办了30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主办或参与举办了11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5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4届海峡两岸刑事法治学术研讨会,50余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外刑法学术研讨会数百场;先后与韩国比较刑事法学会、台湾刑事法学会等学术组织建立了正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接待境外来访和派出境外参与学术交流千余人次;积极参与刑法典、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等刑事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最高司法机关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文件的研拟及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的讨论;出版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31种49册,研究会会刊《刑法评论》26卷,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5部,海峡两岸刑事法治学术研讨会文集1部,全国刑法优秀论文获奖文集3部4册,专题文集15部,“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12部(其中有4部先后多次再版),为推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和刑法理论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始终以加强学术建设为工作重心,通过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会,在及时地为我国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的同时,也为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史料、文献和观点,为我国刑法理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为了归纳和总结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间的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刑法学研究会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究30年》。该书以刑法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各类学术文集为考察研析对象,全面综述了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的主要观点。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导论、上编、下编和附录。其中,导论部分是“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鸟瞰”,对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的学术发展情况作了总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刑法学研究会30年的学术发展概况;上编是“刑法总论问题”,具体分为十章,对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刑事政策、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正当行为、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外向型刑法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下编是“刑法各论问题”,细分为八章,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贪污贿赂罪问题和渎职罪问题;附录收录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等。其中大事记对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与刑法学研究会有关的重大事情以时间为线索予以列举,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刑法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通览全书,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书以刑法学研究会过去编辑、出版的所有会议文集为考察基础,对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组织和参与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观点都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了中国刑法、刑事政策、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各个领域,其中既有纯粹的学理研究,又有对刑法立法、刑事司法热点、疑难问题的实践研讨,内容充实,体系完备。二是注重客观描述,时间脉络清晰。全书在具体写作上以述为主,注重介述过去30年间论者们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其间只有极少量的客观评论,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论者们的学术见解。同时,本书在按内容进行章节编排的基础上,将同一目下的学术观点完全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求全面充分地展现相关学术见解的演进过程。
本书主要由刑法学研究会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专任教师和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生参与编写,并设编委会。编委会由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担任主任,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军(中纪委副书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郎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和朱孝清(全国政协常委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担任副主任,研究会部分资深顾问和14位副会长担任委员。全书由赵秉志教授担任主编,刘志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和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暨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担任副主编。具体写作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导论;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导论、第三章、附录;
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暨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导论、第二章、附录;
王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一章;
彭新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后):第三、九章;
田旭(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四、十八章;
商浩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学术秘书、博士研究生):第五章、附录;
侯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六、十二章;
韩雪(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七章;
刘志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第八章;
孙利(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第八、十五章;
李梅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十、十一、十四章;
孙道萃(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第十三章;
焦阳(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讲师,法学博士):第十六章;
黄云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十七章。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成立于2011年10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10月的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30年来,刑法学研究会在中国法学会的业务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励精图治,围绕其业务范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团结并引导成员开展刑法学研究。刑法学研究会通过组织各种刑法学术研讨会、编辑会刊与文集、主办网站等形式,积极引导研究会成员开展刑法理论研究,促进了刑法学的理论繁荣。二是加强刑法理论研究与刑法实践的结合,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刑法学研究会通过组织论文评奖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刑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联系,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加强刑法理论与国家立法、司法、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三是引导和促进国内和国际的刑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刑法学的国际影响。刑法学研究会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访问等形式,加强了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中国区际刑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组织学术访问考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了与外国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刑法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丰富和提高了国内刑法学研究水平,同时不断扩大了我国刑法学的国际影响。四是积极服务研究会成员,努力维护研究会成员的正当权益,不断提高研究会的凝聚力。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刑法学研究会在组织机构建设、学术研讨与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主办了30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主办或参与举办了11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5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4届海峡两岸刑事法治学术研讨会,50余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外刑法学术研讨会数百场;先后与韩国比较刑事法学会、台湾刑事法学会等学术组织建立了正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接待境外来访和派出境外参与学术交流千余人次;积极参与刑法典、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等刑事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最高司法机关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文件的研拟及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的讨论;出版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31种49册,研究会会刊《刑法评论》26卷,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5部,海峡两岸刑事法治学术研讨会文集1部,全国刑法优秀论文获奖文集3部4册,专题文集15部,“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12部(其中有4部先后多次再版),为推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和刑法理论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始终以加强学术建设为工作重心,通过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会,在及时地为我国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的同时,也为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史料、文献和观点,为我国刑法理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为了归纳和总结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间的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刑法学研究会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究30年》。该书以刑法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各类学术文集为考察研析对象,全面综述了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的主要观点。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是导论、上编、下编和附录。其中,导论部分是“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发展30年鸟瞰”,对刑法学研究会过去30年的学术发展情况作了总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刑法学研究会30年的学术发展概况;上编是“刑法总论问题”,具体分为十章,对刑法与刑法学基本问题、刑法立法与刑法改革问题、刑事政策、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正当行为、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外向型刑法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总结;下编是“刑法各论问题”,细分为八章,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问题、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问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问题、贪污贿赂罪问题和渎职罪问题;附录收录了“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大事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历届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一览”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30年出版物一览”等。其中大事记对1984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与刑法学研究会有关的重大事情以时间为线索予以列举,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刑法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通览全书,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书以刑法学研究会过去编辑、出版的所有会议文集为考察基础,对过去30年间刑法学研究会组织和参与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观点都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了中国刑法、刑事政策、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中国区际刑法等各个领域,其中既有纯粹的学理研究,又有对刑法立法、刑事司法热点、疑难问题的实践研讨,内容充实,体系完备。二是注重客观描述,时间脉络清晰。全书在具体写作上以述为主,注重介述过去30年间论者们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其间只有极少量的客观评论,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论者们的学术见解。同时,本书在按内容进行章节编排的基础上,将同一目下的学术观点完全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求全面充分地展现相关学术见解的演进过程。
本书主要由刑法学研究会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专任教师和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生参与编写,并设编委会。编委会由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担任主任,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军(中纪委副书记,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郎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和朱孝清(全国政协常委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担任副主任,研究会部分资深顾问和14位副会长担任委员。全书由赵秉志教授担任主编,刘志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和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暨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担任副主编。具体写作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导论;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导论、第三章、附录;
袁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暨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导论、第二章、附录;
王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一章;
彭新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后):第三、九章;
田旭(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四、十八章;
商浩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学术秘书、博士研究生):第五章、附录;
侯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六、十二章;
韩雪(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七章;
刘志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第八章;
孙利(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第八、十五章;
李梅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十、十一、十四章;
孙道萃(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第十三章;
焦阳(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讲师,法学博士):第十六章;
黄云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第十七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